|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江苏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342 | 78841 |
| 会计学 | 341 | 80960 |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340 | 82986 | ||||
| 机器人工程 | 339 | 85032 |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339 | |||||
| 金融学 | 338 | 87046 | ||||
| 财务管理 | 338 |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338 | |||||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338 |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嵌入式培养) | 338 | |||||
| 建筑学 | 337 | 89025 | ||||
| 电子信息工程 | 337 | |||||
| 通信工程 | 337 | |||||
| 海洋资源与环境 | 337 | |||||
| 网络工程 | 337 | |||||
| 统计学 | 337 | |||||
| 软件工程(嵌入式培养) | 337 | |||||
| 工商管理 | 336 | 90940 | ||||
| 工程管理 | 336 | |||||
| 自动化 | 336 | |||||
| 地理信息科学 | 336 | |||||
| 海洋技术 | 336 | |||||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336 | |||||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336 |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335 | 92808 | ||||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335 | |||||
| 土木工程 | 335 | |||||
|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 335 | |||||
|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 | 335 |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335 | |||||
| 物流管理 | 334 | 94684 | ||||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334 | |||||
| 工业工程 | 334 |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334 | |||||
| 材料化学 | 334 | |||||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334 |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334 | |||||
| 安全工程 | 334 | |||||
| 制药工程 | 334 | |||||
| 药物制剂 | 334 | |||||
| 药物分析 | 334 | |||||
| 海洋科学 | 334 | |||||
| 生物技术 | 334 |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334 | |||||
| 生物工程 | 334 | |||||
| 动植物检疫 | 334 | |||||
| 环境工程 | 334 | |||||
| 测绘工程 | 334 | |||||
| 水产类(水产养殖学、水族科学与技术) | 334 | |||||
| 信息与计算科学(嵌入式培养) | 334 |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与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培养项目,在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学习)(为高职与普通本科联合培养项目,在联合培养高职院校学习,毕业后颁发江苏大学本科文凭) | 324 | 111399 | ||||
| 食品科学与工程(与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培养项目,在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学习)(为高职与普通本科联合培养项目,在联合培养高职院校学习,毕业后颁发江苏海洋大学本科文凭) | 323 | 112802 | ||||
| 船舶与海洋工程(与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培养项目,在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学习)(为高职与普通本科联合培养项目,在联合培养高职院校学习,毕业后颁发江苏大学本科文凭) | 323 | |||||
| 会计学 | 文科 | 336 | 19427 | |||
| 金融学 | 332 | 22183 | ||||
| 财务管理 | 332 | |||||
| 汉语言文学 | 330 | 23520 | ||||
| 广告学 | 330 | |||||
| 法学 | 330 | |||||
| 工商管理 | 330 |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330 | |||||
| 物流管理 | 328 | 24861 | ||||
| 日语(只招英语或日语考生) | 328 | |||||
| 新闻学 | 327 | 25530 | ||||
| 行政管理 | 327 | |||||
| 土地资源管理 | 327 | |||||
| 工程管理 | 327 | |||||
| 朝鲜语(只招英语考生) | 327 | |||||
| 俄语(只招英语或俄语考生) | 327 | |||||
| 英语(只招英语考生) | 327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朝鲜语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掌握对象国和地区语 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社会等相关知识,能从事外交、外经贸、文化交流、新闻出 版、教育、科研等工作的德才兼备、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扎实掌握朝鲜语语言和文学知识,了解朝鲜和韩国的历史、社会、 文化、宗教知识,以及政治、经济、外交状况,鼓励学生学习英语和相近专业语言、辅修第二学位;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朝鲜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了解文献检索 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基础朝鲜语、高级朝鲜语、朝鲜语视听说、朝汉互译、朝鲜语语法、朝鲜文学作品选 读、朝鲜半岛社会与文化、朝鲜文学史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赴语言对象国、地区学习或国内相关单位实习。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数理基础和人文社科知识,掌握测绘工程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 基本技能,接受科学思维和工程实践训练,具有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能在测绘、规划、国土资源、 矿山、交通、水利、电力等部门从事测绘工程技术及相关领域的生产、设计、开发、研究、教学及管 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人文社科、数理基础、测绘科学与技术、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等 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测绘项目设计、技术开发、工程应用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 具有运用所学知识从事测绘工程实践及技术创新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具有从事测绘工程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地球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工程管理知识;
3.熟悉测绘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
4.掌握扎实的测绘学科基本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测绘数据分析能力,具有 从事测绘生产的专业技能,了解测绘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技术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
5.具有综合运用所学测绘工程专业的理论进行项目方案设计和工程实施及解决工程实际 问题的能力;
6.具有信息获取和职业发展学习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测绘工程软硬件系统 的集成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
7.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具有应对危机 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8.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9.具有相关领域的创业能力。
主干学科:测绘科学与技术、地理科学、地球物理学。
核心知识领域:本专业的知识体系由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综合教育3部分构成。通识教育 包含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管理科学、外语、计算机信息技术、体育和实践训练等;专业教育包 含专业基础、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实验与实践训练等,涵盖地球空间信息采集技术、数据处理理论 和方法、测绘信息表达与应用、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系统、大地测量学与导航定位、工程与工业测 量、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等核心知识领域;综合教育包括思想品德教育、 专业实践教育、社情国情教育,通过开展各种学术交流和社会实践活动,拓展学生国际视野,提高 人文素养和专业素质。
核心课程示例:
1.示例一: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测绘学概论(18学时)、大地测量学基础(54学时)、数字地形 测量学(72学时)、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45学时)、地图学基础(45学时)、GPS原理及其应 用(45学时)、遥感原理与应用(45学时)、地理信息系统原理(45学时)、数字图像处理(36学 时)。
(1)大地测量与卫星导航方向:物理大地测量学(45学时)、空间大地测量学(45学时)、地 壳形变(45学时)、GPS测量与数据处理(36学时)、导航学(45学时);
(2)工程与工业测量方向:摄影测量学(54学时)、工程测量学(54学时)、GPS测量与数据 处理(36学时)、变形监测数据处理(36学时)、工业测量(36学时);
(3)航天航空测绘方向:摄影测量学(54学时)、遥感物理(36学时)、航空与航天成像技术 (45学时)、数字摄影测量学(45学时)、遥感图像解译(36学时);
(4)城市空间信息工程方向:城市空间信息学(45学时)、城市灾害应急管理(45学时)、GIS 工程设计与实践(45学时)、城市规划原理(45学时)、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原理(45学时)、土地资 源管理学(45学时)。
2.示例二:数字测量学(64学时)、地图学基础(48学时)、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56学 时)、大地测量基础(56学时)、数据结构与测绘软件开发(48学时)、计算机地图制图(48学时)、 卫星导航与定位技术(40学时)、地理信息系统原理(48学时)、摄影测量基础(40学时)、遥感原 理与应用(40学时)、矿山测量学(48学时)、工程测量学(48学时)、变形与沉陷工程学(48学 时)、土地整治与复垦(32学时)、资源信息学(32学时)。
3.示例三:测绘学导论(16学时)、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64学时)、计算机地图制图(64学 时)、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72学时)、大地测量基础(56学时)、摄影测量基础(48学时)、GPS原 理与应用(56学时)、遥感原理与应用(48学时)、地理信息系统原理(40学时)、测量程序设计 (56学时)、精密测绘仪器原理与使用(48学时)、变形监测与灾害预报(40学时)、数字摄影测量 (56学时)、创新专题设计(16学时)、科技论文写作(16学时)、工程测量学(56学时)、矿山测量 学(56学时)、GPS数据处理(32学时)、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48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集中实习、课程设计、工程实践、综合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践能力:建立测量控制网和地球坐标系统,地理空间信息采集、处理与应用,测绘 生产技术,项目设计与管理。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化学工程与工艺方面的知识,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的道德 文化修养和健康的身心素质,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动手实践能力,能在化工、能源、环保、材料、冶 金、信息、生物工程、轻工、制药、食品和军工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工厂操作与技术管 理、科学研究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工程学和化学工艺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 受化学与化工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 握对现代化工生产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和过程优化、对现有化工生产工艺与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以 及对化工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进行开发与设计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原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 观,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2.具有本专业所需的数学、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掌握化 学工程、化学工艺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相关的工程技术基础知识;
3.掌握典型化工过程与单元设备的设计及模拟优化的基本方法;
4.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对化工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 基本能力;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6.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以及一定的质疑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7.了解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的理论前沿,了解化工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发展 动态;
8.了解国家对于化工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自 愿改善健康、安全和环境质量的责任关怀理念,遵循责任关怀的主要原则,了解化工生产事故的 预测、预防和紧急处理预案等,具有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9.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10.具有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和学习能力;
11.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基础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 工程、化工设计。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专业实验、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 文)。
主要专业实验:基础化学实验、化工原理实验、化工热力学实验、化学反应工程实验、化学工 艺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通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系统掌握现代通信技术,能在信息通 信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设备制造、网络运营、技术管理的工程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在学习大学数学、大学物理、人文学科及外语的基础上,主要学习通信 理论和通信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接受通信工程领域软硬件开发、系统与网络的设计与应用、 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能在信息通信领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工程职业道德、爱国敬业精神、人文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2.具有从事通信工程领域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服务等工作所需的数理知识和其他相 关的自然科学知识;
3.掌握通信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4.系统掌握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5.具有设计、开发、调测、应用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基本能力;
6.掌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7.了解通信与信息行业的相关政策及法规;
8.了解信息通信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发展动态;
9.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合作 精神;
10.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电子线路、数字逻辑电路、计算机基础、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与 微波技术、通信原理、通信网理论基础、现代通信技术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电路分析基础(32学时)、电子电路基础(48学时)、通信电子电路(32学时)、数字 电路与逻辑设计(48学时)、C++高级语言程序设计(48学时)、数据结构(48学时)、微处理器与 接口技术(64学时)、信号与系统(64学时)、随机信号分析(32学时)、数字信号处理(64学时)、 通信原理(64学时)、电磁场与电磁波(48学时)、通信网理论基础(32学时)、现代通信技术(64 学时)。
示例二:电路分析基础(72学时)、电子线路基础(72学时)、高频电子线路(64学时)、数字 逻辑电路(64学时)、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64学时)、计算机通信与网络(32学时)、微型计算机 原理及接口技术(72学时)、信号与系统(72学时)、数字信号处理(56学时)、通信原理(72学 时)、电磁场与电磁波(64学时)、通信网(32学时)、通信概论(32学时)、移动通信(32学时)、光 纤通信(32学时)、通信系统集成电路设计(32学时)。
示例三:电路分析基础(64学时)、模拟电子电路(64学时)、通信电子电路(48学时)、数字 电路与逻辑设计(64学时)、高级语言程序设计(56学时)、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及C++(32学时)、 数据结构(40学时)、微处理器与接口技术(64学时)、信号与系统(64学时)、数字信号处理(56 学时)、通信原理(80学时)、电磁场与传输理论(64学时)、通信网基础(56学时)、无线通信原理 (32学时)、光纤通信与数字传输(56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工程技术训练、电子工艺实习、专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 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子线路实验、计算机基础实验、通信原理实验、现代通信技术实验、专业综 合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系统的经济学、管理学基础理论,掌握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系统分 析、设计、运营、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熟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物流运作,能在企业、 科研院所及政府部门从事供应链设计与管理、物流系统优化及运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应 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物流管理与工程类、管理科学与工程 类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及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知识,接受供应链设计与管理、物流 系统优化与运营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供应链优化、物流系统设计、物流运营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全面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外语及计算机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掌握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物流管理与工程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 本知识;
3.掌握供应链设计、物流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了解物流工程的基本方法与技术;
4.具有进行供应链设计、物流系统设计、物流业务运作及物流管理的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 物流管理实际工作能力;
5.具有较宽广的国际视野,熟悉国内外供应链和物流运作所涉及的技术、经济、管理等方面 的标准、惯例、法律、政策等;
6.了解国内外供应链及物流领域理论与实际发展状况和趋势,了解国内外制造企业、流通 企业和物流企业的基本物流运作模式,了解国内外物流及相关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7.具有一定的获取知识的能力,包括自主学习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计算机及信息技 术应用能力;
8.具有一定的应用知识能力,包括综合实验能力、专业实践能力、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 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9.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实验能力、创业能力、 科技开发能力、科学研究能力。
主干学科:物流管理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交通运输。
核心课程:物流学、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物流工程、物流信息管理、国际物流、 仓储运输管理、物流经济学、采购管理、物流设施与设备。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及参加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等国 内外相关专业竞赛等。
主要专业实验:运输业务管理实验、仓储业务管理实验、供应链系统仿真实验、物流管理综合 模拟实验、物流管理课程设计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熟练的英语语言技能、厚实的英语语言文学专 业知识和其他相关专业知识,能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熟练运用英语和本族 语从事外事、翻译、教育、管理、研究等各种工作的英语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英语语言和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兼学主要英语国家的文 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艺术、法律等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接受系统、科学的英语听、说、读、 写、译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训练,掌握英语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与海内外人士进行跨文化交 际的能力、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不断获取知识的能力,掌握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 的综合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英语语言学和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
2.掌握运用英语和本族语的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和科学 研究的能力;
3.具有熟练运用英语,与海外人士进行口头与书面交流及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4.熟悉我国在外交、外事、教育、经贸、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文学艺 术修养、较强的现代意识和跨文化交际意识,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求实创新的 精神、专业学科意识和思辨能力,具备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
1.英语专业技能课程,包括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语音、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口译、笔 译等。
2.英语专业知识课程,包括语言学导论、英语语音学、英语词汇学、英语文体学、报刊选读、 英国文学选读、美国文学选读、学术论文写作、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英语教学法、翻译理论与实 践等。
英语专业技能课程的学时应不低于专业教育课程学时总量的40%,英语专业知识课程的学 时应占专业教育学时总量的35 010左右。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本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既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也体现在学生的课外学习 和实践活动中。课外学习和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扩展,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 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应以课堂教学的内容为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 习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还应鼓励学生积 极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各种专业实践(如涉外活动和教育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经学校研究决定,2022年舞蹈编导专业选拔分初试、复试两个环节,均采用线上考试方式。具体要求如下:
(一)初试
1、初试时间安排:
报名时间:2021年12月20-25日8:30-22:00
考试时间:2021年12月21-26日8:30-22:00
2、初试科目:
《基本条件与基本功能力测试》《个人舞蹈表演》共100分
3、初试报名考试流程:
考生务必认真阅读《江南大学2022年舞蹈编导专业校考网上报名操作说明》(附件1),并在规定时间内登录报名系统(网址为https://******/,也可下载使用“艺术升”手机APP软件报名),按照提示注册账号、填写个人信息、上传报考资料、选择学校、专业等,完成初试报名、交费流程。报名完毕后在系统内自行查询是否成功,学校不接受现场报名。
完成初试报名的考生务必认真阅读《江南大学2022年舞蹈编导专业校考线上考试操作说明》(附件2),在规定时间内使用手机APP登录报名系统,点击“报考-网络考试”参加线上考试。
4、初试合格名单查询:
线上考试结束后按照初试成绩确定初试合格名单,结果于2022年1月4日前在报名系统内查询,入围考生方可参加我校复试。
(二)复试
1、复试时间安排:
报名时间:2022年1月6日-8日8:30-22:00
考试时间:2022年1月7日-9日8:30-22:00
2、复试科目:
(1)形体测试100分
(2)基本功测试(把杆、中间、技巧)260分
(3)即兴编创150分
(4)剧目(2分钟左右)240分
满分750分,初试成绩不带入复试。
3、复试报名考试流程:
复试入围的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登录报名系统,选择学校、专业等完成复试报名、交费和网络考试流程。
(三)着装要求
整场考试(除个人舞蹈表演、剧目外)一律要求男生穿纯黑色的紧身练功服(衣裤),女生穿纯黑色紧身连体体操服(配白袜子),长短袖不限,服装上不允许印有任何图案或标识,否则考试无效。个人舞蹈表演、剧目考试可穿戴必需的简易服装、道具。
(四)注意事项
1、报考专业应与省统考的艺术类别一致,不得跨类报考,且相关专业省级统考成绩合格(未组织相关专业省级统考的省份除外)。
2、上传的报考资料为:本人近期一寸正面免冠彩色头像照片、居民身份证、艺术类(或高考)报名证件等。报名信息及相关证件必须真实、准确,如有虚假,一经查实,取消其报考资格。
3、根据苏价费〔2007〕423号、苏财综〔2007〕92号、苏教财〔2007〕89号文件精神,考生需交纳初试测试费120元/人,复试入围考生需交纳复试测试费160元/人。考生因不符合报考条件要求、初试要求、复试要求、相关文件规定等情况未能参加考试,测试费概不退还,请考生慎重考虑后进行交费。
4、逾期未完成网上报名、交费的考生不具有考试资格。
本科招生咨询电话:0510-66618590、85915666
通讯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江南大学招生就业处邮编:214122
江南大学本科招生网:http://admission.jiangnan.edu.cn
官方微信公众号:江南大学本科招生
考生可于2022年4月中旬登录“江南大学本科招生网”查询个人专业校考成绩。学校将在“江南大学本科招生网”公示合格考生信息,公示无异议的合格考生方可登录“江南大学本科招生网”自行打印《江南大学2022年艺术类专业校考合格证》。

2019年江苏海洋大学“专转本”招生章程报考专业要求

第二十条学校根据经江苏省物价部门核准的标准苏价费2014136号苏价费函201383号按学年收取学费币种人民币文科类专业5200元学年理科类专业5500元学年工科类专业5800元学年农林类专业2500元学年医学类专业6800元学年艺术类专业6800元学年体育类专业5300元学年嵌入式培养专业在原科类学费基础上增收2000元学年少数民族预科学费文科5200元学年理科5500元学年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费26200元学年答案来源于2021年江苏海洋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2021年江苏海洋大学各专业学费:1.会计学专业学费:52002.俄语专业学费:52003.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费:55004.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学费:58005.制药工程专业学费:58006.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费:580

2022年江苏海洋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学校根据经江苏省物价部门核准的标准(苏价费〔2014〕136号、苏价费函〔2013〕83号、苏发改收费发〔2021〕800号)按学年收取学费(币种:人民币)。

2016年江苏海洋大学招生章程(江苏省适用)总则

2017年江苏海洋大学招生章程(江苏省适用)总则

2018年江苏海洋大学招生章程(江苏省适用)总则

江苏海洋大学/占地面积:2194亩江苏海洋大学创建于1985,位于江苏占地面积为2194亩。江苏海洋大学是一所公办理工类普通本科院校。江苏海洋大学334名软科(综合)389名校友会(综合)446名武书连学校简介江苏海洋大学是一所多科性应用研

广东海洋大学总共有主校区(几乎所有本科专业都在这个校区)、霞山校区,海滨校区(大专)。你的专业是本科的,在主校区。你所属的院校自然是广东海洋大学啦。。。补充说明:主校区在湖光岩,属于郊区,霞山是市区,从郊区到市区半个小时车程,有校车,票价3元;九线公交车,票价3.5元

2019年江苏海洋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江苏省适用)总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