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广东 | 软件工程(湖光校区)(地方专项计划)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90 | 82665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湖光校区)(地方专项计划) | 488 | 84963 |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办学地点:湖光校区) | 486 | 87190 |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湖光校区)(地方专项计划) | 484 | 89443 | ||||
| 物联网工程(湖光校区)(地方专项计划) | 484 | |||||
| 物联网工程(办学地点:湖光校区) | 481 | 92988 | ||||
| 软件工程(办学地点:湖光校区) | 479 | 95394 | ||||
| 通信工程(湖光校区)(地方专项计划) | 479 | |||||
| 能源与动力工程(湖光校区)(地方专项计划) | 478 | 96520 |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湖光校区)(地方专项计划) | 478 | |||||
| 食品科学与工程(不招色盲色弱)(湖光校区)(地方专项计划) | 478 | |||||
| 英语(办学地点:湖光校区) | 476 | 98943 |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办学地点:湖光校区) | 474 | 101378 | ||||
| 经济学(办学地点:湖光校区) | 473 | 102561 | ||||
| 法学(办学地点:湖光校区) | 472 | 103750 | ||||
| 新闻学(办学地点:湖光校区) | 472 |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办学地点:湖光校区) | 471 | 104977 | ||||
| 电子信息工程(办学地点:湖光校区) | 471 | |||||
| 国际经济与贸易(办学地点:湖光校区) | 470 | 106237 | ||||
| 海洋科学(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湖光校区) | 468 | 108688 | ||||
| 会计学(办学地点:湖光校区) | 468 | |||||
| 通信工程(办学地点:湖光校区) | 467 | 109913 | ||||
| 自动化(办学地点:湖光校区) | 466 | 111165 | ||||
| 机械电子工程(办学地点:湖光校区) | 466 | |||||
| 工业设计(办学地点:湖光校区) | 465 | 112406 | ||||
| 工商管理(办学地点:湖光校区) | 465 | |||||
| 电子科学与技术(办学地点:湖光校区) | 465 | |||||
| 信息与计算科学(办学地点:湖光校区) | 464 | 113687 | ||||
| 财务管理(办学地点:湖光校区) | 463 | 114952 |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办学地点:湖光校区) | 463 | |||||
| 水产养殖学(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湖光校区) | 462 | 116222 | ||||
| 应用化学(办学地点:湖光校区) | 462 | |||||
| 社会学(办学地点:湖光校区) | 462 | |||||
| 食品质量与安全(办学地点:湖光校区) | 462 | |||||
| 行政管理(办学地点:湖光校区) | 462 | |||||
| 动物医学(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湖光校区) | 461 | 117533 | ||||
| 政治学与行政学(办学地点:湖光校区) | 461 | |||||
| 公共事业管理(办学地点:湖光校区) | 461 | |||||
| 生物科学(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湖光校区) | 460 | 118812 | ||||
| 环境科学(办学地点:湖光校区) | 460 | |||||
| 食品科学与工程(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湖光校区) | 460 | |||||
| 能源与动力工程(办学地点:湖光校区) | 460 | |||||
| 制药工程(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湖光校区) | 460 | |||||
| 工业工程(办学地点:湖光校区) | 460 | |||||
| 大气科学(办学地点:湖光校区) | 459 | 120074 | ||||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办学地点:湖光校区) | 459 | |||||
| 生物工程(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湖光校区) | 459 | |||||
| 海洋技术(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湖光校区) | 459 |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办学地点:湖光校区) | 459 | |||||
| 工程管理(办学地点:海滨校区) | 459 | |||||
| 林学(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湖光校区) | 459 | |||||
| 海洋资源与环境(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湖光校区) | 458 | 121317 | ||||
| 航海技术(男生身高要求≥165cm、女生身高要求≥165cm;裸眼视力要求≥4.7,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海滨校区因用人单位可能对考生身体素质有要求,请女生慎重报考)(办学地点:湖光校区) | 458 | |||||
|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办学地点:海滨校区) | 458 | |||||
|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湖光校区) | 458 | |||||
| 轮机工程(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海滨校区因用人单位可能对考生身体素质有要求,请女生慎重报考) | 458 | |||||
| 应用气象学(办学地点:湖光校区) | 458 | |||||
| 园林(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湖光校区) | 458 | |||||
| 船舶与海洋工程(办学地点:海滨校区) | 458 | |||||
| 农学(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湖光校区) | 458 | |||||
| 园艺(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湖光校区) | 458 | |||||
| 水生动物医学(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湖光校区) | 458 | |||||
| 旅游管理(办学地点:湖光校区) | 458 | |||||
| 交通运输(不招色盲办学地点:海滨校区) | 458 | |||||
| 植物保护(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湖光校区) | 458 | |||||
| 动物科学(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湖光校区) | 458 | |||||
| 土地资源管理(办学地点:湖光校区) | 458 | |||||
| 农业资源与环境(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湖光校区) | 458 | |||||
| 生物技术(办学地点:湖光校区) | 456 | 123976 | ||||
| 英语(湖光校区)(地方专项计划) | 文科 | 536 | 27313 | |||
| 经济学(湖光校区) | 534 | 28764 | ||||
| 经济学(湖光校区)(地方专项计划) | 534 | |||||
| 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湖光校区 | 534 | |||||
| 工商管理工商管理湖光校区 | 532 | 30183 | ||||
| 英语英语湖光校区 | 531 | 30897 | ||||
| 编辑出版学编辑出版学湖光校区 | 531 | |||||
| 国际经济与贸易(湖光校区) | 530 | 31626 | ||||
| 会计学(湖光校区) | 530 | |||||
| 会计学(湖光校区)(地方专项计划) | 530 | |||||
| 国际经济与贸易(湖光校区)(地方专项计划) | 530 | |||||
| 新闻学(湖光校区) | 529 | 32405 | ||||
| 新闻学(湖光校区)(地方专项计划) | 529 | |||||
| 日语日语湖光校区 | 529 | |||||
| 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湖光校区 | 529 | |||||
| 汉语国际教育汉语国际教育湖光校区 | 529 | |||||
| 园林(不招色盲色弱)(湖光校区) | 529 | |||||
| 政治学与行政学政治学与行政学湖光校区 | 528 | 33146 | ||||
| 行政管理行政管理湖光校区 | 528 | |||||
| 旅游管理旅游管理湖光校区 | 527 | 33885 | ||||
| 公共事业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湖光校区 | 527 | |||||
| 土地资源管理土地资源管理湖光校区 | 527 | |||||
| 秘书学秘书学湖光校区 | 527 | |||||
| 法学法学湖光校区 | 526 | 34697 | ||||
| 社会学社会学湖光校区 | 523 | 37166 |
广东海洋大学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和自然资源部共建的省属重点建设大学,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是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完整学位授权体系的大学,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的前身是创建于1935年的广东省立高级水产职业学校。她是广东现代海洋水产教育的发端,几经迁徙之后升格发展成农业部直属的湛江水产学院。1997年1月,由具有62年办学历史的湛江水产学院和39年办学历史的湛江农业专科学校实质性合并组建湛江海洋大学。2001年12月,湛江气象学校并入湛江海洋大学。2005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湛江海洋大学更名为广东海洋大学。
学校在祖国大陆南端两个美丽的海滨城市湛江市和阳江市办学,校园环境优美,依山伴水,绿树长青,鸟语花香,是莘莘学子求学成才的理想之地。学校面向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3.5万人,成人高等教育学生1.2万人。
位于湛江市的湖光校区(校本部)、霞山校区、海滨校区三个校区占地面积4892亩,分别位于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湖光岩世界地质公园东侧、霞山区解放东路40号、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滨大道中5号。设有水产学院、海洋与气象学院、食品科技学院、滨海农业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海洋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学院、海运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法政学院、外国语学院、中歌艺术学院、体育与休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9个学院。
位于阳江市的阳江校区总规划用地面积3500亩,首期建设项目用地512亩(2021年6月已建成),位于阳江市江城区罗琴路1号,西靠阳江八景之一的罗琴山,南临风景优美的石河水库。设有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商学院等5个学院。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质量立校、学术兴校、特色扬校”的办学理念,秉承“坚韧不拔 自强不息”的海大精神,实施“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战略,立足广东,面向南海,辐射全国,以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海洋大学为目标,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人才培养为中心、师资建设为关键、教育质量为生命线,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富有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行业精英,服务国家海洋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作为华南地区海洋人才培养的摇篮,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一直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1997年1月原国家主席杨尚昆在为海洋大学校牌揭幕时高兴地说:我们国家很需要这样一所大学。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兼广东省委书记谢非、李长春、张德江和汪洋均对海大在推动海洋经济发展方面寄予厚望。2014年11月,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莅校视察时指出,广东海洋大学要深化改革,不断创新,强化内涵发展,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办一流学科、一本院校,努力建设高水平海洋大学。2018年5月,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在湛江调研时指出,湛江还有广东海洋大学等科技研发力量,在海洋资源创新开发方面独具优势,要用好这些重要创新平台,把它们作为创新发展的主阵地,打造成为创新发展主引擎,为湛江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新动力。
学科专业齐全。学校现有“水产”“海洋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三个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和6个省级重点学科,其中水产一级学科、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二级学科被列为“攀峰重点学科”,海洋科学一级学科被列为“优势重点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农业经济管理3个二级学科被列为“特色重点学科”。有“水产”“食品科学与工程”和“海洋科学”等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共14个领域);“水产”“海洋科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3个博士授权一级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全国排名分别为第6、9、24名,广东排名分别为第1、2、3名。有81个本科专业,其中7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15个广东省特色专业、2个广东省名牌专业、1个广东省重点专业、9个广东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广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3个广东省战略新兴产业特色专业。
师资力量雄厚。学校现有教职工2192人,其中专任教师1567人、副高以上职称人员762人、博士学位者605人;博士生导师79人、硕士生导师339人;特聘院士2人;双聘院士1人;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1人;珠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青年珠江学者1人;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扬帆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1人;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1人,省级培养对象14人;现有15人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17人入选广东省“扬帆计划”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现有13个省级教学团队、9个省级高层次研究团队、10名省部级教学名师、6名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3名广东省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教学科研平台优良。学校现拥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水产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东省水产经济动物病原生物学及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水产品加工与安全重点实验室、国家贝类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湛江)等38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南海水产经济动物增养殖重点实验室、陆架及深远海气候、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南海现代渔业协同创新中心等24个市厅级科研平台;工程训练中心、航海技能训练中心等1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21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1个广东省协同育人平台;2个广东省产业学院;9个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拥有1个首批广东省协同创新平台培育对象——南海现代渔业协同创新中心。建有海洋资源与环境监测中心(具有国家资质认定计量认证实验室)、海洋药物研究与开发实验室等98个校级教学科研实验室。有全国高校中水生生物标本最多的水生生物博物馆以及与原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共建的海洋遥感与信息技术实验室2个“全国海洋科普教育基地”。
办学条件设施完备。学校拥有教学楼、科技楼、图书馆、体育馆、博物馆、校史馆、学生公寓、学生食堂以及海洋广场、文化广场、运动场和标准游泳池等完善的教学生活设施。现有校舍总建筑面积80.3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值20.68亿元,教学科研设备值5.51亿元,图书馆藏书392万册(含电子图书)。建有规模可观、覆盖面广、方便快捷的校园网。
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建校86年来,学校为国家及地方输送了20多万名各类高素质专门人才,涌现出了以新中国第一位远洋船长陈宏泽、中国四大家鱼全人工繁育之父钟麟、中国珍珠大王谢绍河,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广东省首届新闻终身荣誉奖获得者、深圳报业集团原董事长吴松营,农业部南海区渔政局原局长、中国知名海洋专家吴壮,全国劳动模范、中水集团远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湘峰,首届深圳新生代创业风云人物、深圳市中深装建设集团董事长柯颖锋,全国优秀边陲儿女金奖获得者李周葵以及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为“抗震救灾模范”刘胜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社会英才。长期以来,毕业生总体就业率稳居全省高校前列,就业质量逐年提升。毕业生广泛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华南沿海等地区,其中大多数已成长为各个领域的技术和管理骨干或地方政府的领导干部,为中国海洋水产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近五年,学校承担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共2318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91项;科研经费达8.6亿元;获得授权专利1042项;出版著作教材146部;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706件;发表学术论文6444篇,其中三大索引1256篇;获得市厅级以上科研奖励71项,其中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32项,“石斑鱼精准营养研究与高效饲料开发”“罗非鱼链菌病防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等项目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南海深海渔业资源开发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中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培育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两广地区牡蛎产业价值链特征与政策研究”等项目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服务社会水平不断提升。“海稻86”发现者陈日胜教授研发海水稻成果亩产突破900斤,被人民日报客户端、人民网、半月谈网、南方日报等主流媒体平台广泛报道,得到袁隆平院士点赞。学校创立了空中无人机和海洋卫星遥感、海面船舶调查、海洋潜标、海底原位监测“三维一体”的立体监测体系,并已成功应用,为广东海洋环境变化监测、海洋生态安全、防灾减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主持首次制定海水中PAHS测定国家标准,提升了海洋环境监测水平,提高了海洋有机污染的预防与治理能力。研发了人工生态珊瑚礁修复、红树林生态保育与滨海湿地修复以及南方沿海大型海藻生态系统恢复等海洋生态修复综合技术;该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成效得到了国家环境保护部和国家海洋局的充分肯定,并在央视、凤凰卫视、深圳卫视、南方日报等主流媒体均进行了报道。研发了基于北斗星通导航定位技术的南海渔业信息采集系统,实现了南海渔业资源数据化和金枪鱼探捕国产化。攻克沙锥鱼全人工繁育的国际难题,实现了国内外沙锥鱼全人工养殖的产业化。培育出的国家级农业新品种——马氏珠母贝“海选1号”和凡纳滨对虾“兴海1号”,两个新品种都已在广东和广西等地示范养殖与推广应用,马氏珠母贝“海选1号”为振兴我国南珠产业,促进南珠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凡纳滨对虾“兴海1号”为我国对虾产业摆脱国外亲本的控制,自己主导对虾产业的发展,提升我国对虾产业竞争力作出突出贡献。攻克了“插核育珠”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并在全国各地推广应用,使优质珍珠产出率提高20%以上,珍珠附加值提高50%以上,产生经济效益40余亿元。攻克海水稻技术难关,助力“南粤粮安工程”。香蕉、红江橙、海大菠萝蜜、茂海辣椒系列、火龙果等一大批具有南亚热带特色的园艺作物新品种、新技术从海大走出湛江,服务粤西,辐射华南,走向全国。充分发挥智库作用,作为主要依托单位参与建设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湾实验室),主持编制了《广东海洋文化强省建设规划》《广东省现代水产种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等一系列重大规划。积极参与支持湛江市政府成功获批“湛江特色水海产业国家农业科技园”。向农业部、外交部提供30多份“南海渔业问题”内参报告,为我国南海渔业资源管理和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对外交流与合作日趋活跃。面向国家和广东省重大需求,推动与国外及港澳台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战略合作,学校先后与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50多所高校、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多层次、多领域合作关系。
进入新时代,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海洋强国战略、共建“一带一路”、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区(港)、环北部湾经济区,积极助力湛江全力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快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聚焦学校第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到本世纪中叶的“三步走”战略安排和今后五年重点实施的“九大工程”目标任务,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更加有力的举措强化办学特色,以更加先进的理念培育社会英才,以更加执着的努力提升科研水平,以更加广阔的视野延揽高端人才,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推进国际化进程,锐意进取、奋力拼搏,为把学校早日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海洋大学而努力奋斗。
(更新日期:2021年8月)

广东海洋大学2019年天津各专业录取分数线:食品质量与安全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48分,水产养殖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1分,船舶与海洋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2分,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2分,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

广东海洋大学2019年北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物联网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70分,大气科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72分,食品科学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73分,水产养殖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1分,英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04分,工商管理文科录取分数

(二)招生人数我校2019年有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共14个领域),拟面向全国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300人,非全日制研究生约80人,实际招生人数以国家下达文件为准。各学科(领域)实际招生数将视生源和学科(领域)情况作适当调整。我校接收获得推免资格的应届本科生报读,详情请留意《广东海洋大学2019年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章程》或直接与研招办联系。

一、招生计划广东海洋大学2019年“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共3名。

5.报名参加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符合第4条中的各项要求;(2)报考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

6.报名参加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符合第4条中的各项要求;(2)报考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可以报考)。

十一、广东海洋大学2019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见附件)

2.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适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和非全日制)

二、招生报名(一)凡符合我校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的已退出现役的大学生士兵均可报考。考生报考时须持有服役部队签发的《退出现役证》原件及《入伍批准书》复印件。“退役大学生士兵”是指普通高等学校在校期间(含当年录取并保留学籍的大学新生)参军入伍服兵役,或完成学业后(含应、往届毕业生)参军入伍服兵役,现已退出现役的大学生士兵。1.大学在校期间或应届毕业、往届毕业生参军入伍退役的,在计划范围内(先入伍退役后读大学毕业的,视为普通社会考生,不在计划范围内);2.范围是普通高校学生,不含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学生。服兵役,包括义务兵役、志愿兵役,有退出现役证的,不含军官(无

六、普通招考招生程序普通招考分初试和复试,届时可通过学校研究生处主页查询成绩。(一)普通招考考生初试时间2019年4月13日-14日。(二)普通招考考生初试地点广东海洋大学湖光校区。(三)普通招考考生初试科目(每科3小时,满分100分)1.外国语:外国语考试不考听力(听力测试在复试中进行),主要题型有:阅读理解、写作和翻译等。2.业务课(两门)。3.自然辩证法(仅同等学力考生,时间为4月14日下午)。(四)复试1.时间:普通招考考生初试结束后进行复试。2.方式:由各学院组织安排,一般采用笔试、面试、外国语听力口语测试及实验操作等多形式结合的方式。具体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