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50

第一章导言(考核比重:5%)学习目标与要求劳动经济学是伴随着劳动力市场发展成长起来的一门学问。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了解劳动经济学形成的背景,理解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劳动力的基本含义,掌握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理解劳动经济学的特殊性,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重点)识记:1、劳动的定义在一些情况下,劳动是指“劳动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重点)识记:1、劳动的定义在一些情况下,劳动是指“劳动力”;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它可能指劳动过程或一种有目的的工作或活动。2、劳动力的定义(1)传统或者早期的劳动力概念,是指从事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工”,即“工人阶级”或产业工人。(2)马克思理论把劳动力划分为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和非生产部门的劳动者,认为只有从事物质生产的

(三)派生需求与影响劳动需求的因素(一般)识记:派生需求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从消费者对产品的直接需求中派生出来的,因此被称为“派生需求”或“引致需求”。劳动是一种生产要素,劳动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理解:影响劳动需求的因素:技术、时间长短、企业目标、社会制度安排。识记:派生需求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从消费者对产品的直接需求中派生出来的,因此被称为“派生需求”或“引致需求”。劳

学习目标与要求劳动经济学是伴随着劳动力市场发展成长起来的一门学问。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了解劳动经济学形成的背景,理解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劳动力的基本含义,掌握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理解劳动经济学的特殊性,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2、不完全竞争下的劳动需求(1)买方垄断企业的劳动需求买方垄断企业是指企业在劳动市场上是垄断者,而在产品市场上是完全竞争者。根据利润大化企业使用劳动要素的原则,买方垄断企业使用劳动要素的边际收益应等于产品的边际收益与劳动的边际产品的乘积,即MRPL=MPL·MR。由于买方垄断企业在产品市场上是完全竞争者,故其产品的边际收益等于其产品的价格,因而劳动的边际收益就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VM

(3)作用:研究确定一个国家人力资源规模和构成因素,预测未来劳动力供给,了解不同类别的人口群体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行为。理解:家庭生产模型家庭生产的实质是物品和时间通过家庭生产商品而间接提供效用,从而使整个家庭的效用大化。家庭生产模型把时间视为一种生产性投入,得到两个结论:一是时间的生产率随不同的人和它本身的变化而变化;二是技术变化可能影响家庭生产过程。应用:家庭联合劳动供给决策、劳动供给理

5.《劳动经济学》考试大纲招生考试处2017年12月15日

001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102017级高等数学1.自然地理学2.环境科学概论1.《现代自然地理学》(第一版),王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2.《环境学概论》(第二版),刘培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5710600-1600广州校区地理与旅游学院020-报考本专业对专科专业的要求详见说明002劳动与社会保障102017级管理学1.社会保险学2

2.《环境学概论》(第二版),刘培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5710

2.《劳动经济学》(第四版),杨河清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5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