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广西 | 中国语言文学类(含国家人才培养基地)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6 | 13221 | 
| 化学 | 565 | 16311 | ||||
| 物理学 | 563 | 16963 | ||||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561 | 17613 | ||||
| 地理科学类(含国家人才培养基地) | 549 | 21568 | ||||
| 工商管理类 | 546 | 22654 | ||||
| 新闻传播学类 | 546 | |||||
| 材料类 | 542 | 24163 | ||||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本科二批 | 511 | 36795 | |||
| 数字媒体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中日合作办学项目) | 493 | 44867 | ||||
| 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英合作办学项目) | 462 | 59629 | ||||
| 网络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日合作办学项目) | 445 | 68394 | ||||
| 中国语言文学类(含国家人才培养基地) | 文科 | 本科一批 | 573 | 2226 | ||
| 新闻传播学类 | 567 | 2696 | ||||
| 地理科学类(含国家人才培养基地) | 564 | 2930 | ||||
| 历史学 | 564 | |||||
| 思想政治教育 | 563 | 3017 | ||||
| 工商管理类 | 560 | 3308 | ||||
| 教育学类 | 560 | |||||
| 公共管理类 | 本科二批 | 534 | 6833 | |||
| 旅游管理类 | 531 | 7305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以及计算机和通信基础理论,掌握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维护管理、安全保障和应用开发 相关的理论、知识、技能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管理能力和良好综合素质,能够承担计算机网络 系统设计、开发、部署、运行、维护等工作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 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学与管理 学知识;
3.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和工程设计方法,具备良好的工程素养以及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 神,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务实的工作作风;
4.掌握网络工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相关工具,并具有将其应用于网络系统的设计实 现、维护管理、安全保障和网络应用开发的能力;
5.了解本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创新意识、终身学习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适应学科 发展能力;
6.热爱本专业,注重职业道德修养,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 针与政策,理解工程技术伦理的基本要求;
7,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具有诚信意识和团 队精神;
8.具有良好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9.有良好的生活和体育锻炼习惯,身体健康。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计算机网络、数字通信、网络工程设计、网络安全、网络管理、网络开发。
核心课程示例(括号内为理论学时+实验或者习题课学时):
示例一:计算机原理(58+6学时)、计算机程序设计(28+8学时)、数据结构(40+6学时)、 操作系统(46+8学时)、计算机网络(44 +10学时)、信息安全导论(30+6学时)、数据通信(32 +4学时)、互联网协议分析与设计(30+6学时)、网络工程(32+4学时)、网络应用开发与系统 集成(24 +12学时)、路由与交换技术(28+8学时)、网络安全(30+6学时)、网络管理(32+4 学时)、移动通信与无线网络(30+6学时)、接入网技术(32+4学时)、网络测试与评价(32+4 学时)。
示例二:离散数学(60学时)、电路与信号分析(50 +10学时)、电子技术基础(50 +10学 时)、计算机程序设计导论(40+20学时)、算法与数据结构(60+20学时)、计算机组成原理 (48 +12学时)、数据库原理与应用(20+20学时)、操作系统(50+30学时)、数字通信原理(50 学时)、计算机网络原理(50 +10学时)、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30+20学时)、网络应用编程 (20+20学时)、网络工程设计(20+20学时)、网络攻击与防护(40 +10学时)、网络管理与维护 (20+20学时)。
示例三:电工电子学(32+16学时)、数字逻辑电路(32+16学时)、离散数学(48学时)、程序 设计基础(64+32学时)、算法与数据结构(64+32学时)、面向对象程序设计(32+32学时)、计算 机组成与结构(48 +16学时)、计算机操作系统(48+16学时)、数据库原理及应用(48 +16学时)、 计算机网络原理(48 +16学时)、路由与交换技术(48+16学时)、计算机网络安全(32+32学时)、 计算机网络管理(32+16学时)、TCP/IP协议分析与应用(48+16学时)、Windows或Linux服务器 管理与应用(32+32学时)、网络系统集成技术(32+3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与实训、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网络工程设计实验、网络安全实验、网络管理实验、网络应 用开发实验、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操作系统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优势:本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拥有数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数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数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学科教学(数学)专业硕士学位点、课程论(数学)学术型硕士学位;拥有福建省分析数学及应用重点实验室、福建师范大学数学研究中心和数学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福建数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等学科平台,主办月刊《福建中学数学》。
核心课程:数学分析I-III、高等代数I-II、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论、概率论、数理统计、初等数学研究、数值分析与数学实验、大学物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中学数学教学设计、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数学教师专业技能。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从事中小学的数学教师、信息学教师和相关行业的技术开发、研究和管理等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研究生。往届许多毕业生继续到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攻读研究生。
所属学院:数学与信息学院
招生咨询电话:0591-22868101 网址:http://math.fjnu.edu.cn/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与数字 媒体相关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 方法,具备良好的技术素质和一定的艺术修养,能在互动媒体、媒体网络、新媒体工程等领域从事 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和掌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 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 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学、管理学知识;
3.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学科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数字媒体 技术领域的基本概念、知识结构、典型方法,建立数字化、网络化、交互性等核心专业意识;
4.掌握数字媒体领域的核心技术,了解数字媒体创作的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 一定的艺术修养,能够为数字媒体内容的创作和传播提供基本的技术解决方案,具备设计、开发 数字媒体系统的基本能力;
5.具有良好的自学能力,终生学习意识强烈,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新技 术、新知识、新创意的能力;
6.了解数字媒体技术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具备技术创新和产品 创新的初步能力;
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与政策,理解工程技术、信息技 术以及艺术创作相关的伦理基本要求,具有专利和版权的保护、利用、经营等创业意识;
8.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 能力;
9.具有初步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10.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程序设计、网络与应用、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数字视音频处理、计算 机动画、计算机视觉、人机交互、虚拟现实技术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32+32学时)、造型基础(16+32学时)、图像信息处理(32+16 学时)、数字摄影(16+32学时)、计算机图形学(32+16学时)、场景设计与表现(16+48学时)、数 字媒体资源管理(32学时)、数字视音频处理(40 +16学时)、计算机动画(32 +16学时)、计算机 视觉(32学时)、人机交互技术(32学时)、角色形象设计(32+32学时)、计算机游戏程序设计(48 学时)、数据结构基础(32+16学时)、数据库系统原理(32+16学时)、计算机网络基础(48 +16学 时)。
示例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32+16学时)、计算机网络协议基础(40 +16学时)、数字信号 处理(48 +16学时)、数字图像处理(32 +16学时)、多媒体原理与应用(32 +16学时)、现代电 视技术(40+16学时)、信息论与编码原理(48学时)、媒体内容安全技术(32+16学时)、计算 机图形学(32+16学时)、媒体网络与交互电视技术概论(32+16学时)、多媒体系统设计(16+ 32学时)。
示例三:数字媒体技术导论(32学时)、媒体制作软件(32+24学时)、3D图形程序设计 (32+16学时)、多媒体画面艺术(24+8学时)、游戏架构设计(16 +16学时)、三维造型与动画 技术(32+24学时)、计算机图形学(40+8学时)、数字图像处理(40+8学时)、实时虚拟现实 技术(32+16学时)、游戏开发(64+32学时)、动画设计(64+32学时)、影视制作与合成(32+ 16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根据需要设置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数字图像处理实验、计算机图形学实验、动画原理与设计实验、数字视音频处 理实验、虚拟现实技术实验、多媒体原理与应用实验、数字媒体制作实践、网络应用技术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优势:本专业立足新世纪我国和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科特点,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重应用、能创新”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采用“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科学研究+社会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生为本,基于学生兴趣,培养具备国际化视野、先进管理理念,能够胜任现代企业管理、政府社会管理、事业单位管理、管理科学研究和教学、企业人才培训等方面工作、就业竞争力强的专门人才。
课程设置:本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和专业方向课程有:高等数学、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会计学原理、管理学、市场营销学、运筹学、企业战略管理、生产运作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管理、质量管理、新产品开发、国际贸易与投资、工商行政管理、国家税收、物流管理;专业特色课程课程有:投资管理、领导艺术、商务谈判、创业管理等;实验课程有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ERP综合实验;基本技能课程有: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职业素养教育等。本专业还积极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ERP沙盘模拟、企业案例分析等比赛,并取得较好成绩,也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大学生活。
就业情况:近三年来本专业就业率均保持在100%。往届同学就业满意度高,就业单位反馈意见良好。
所属学院:经济学院
招生咨询电话:0591-22867936 网址:http://jjxy.fjnu.edu.cn/
专业优势:本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充分体现“理工结合、文理渗透” 的应用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强化实践教学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核心课程:环境学、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环境生物学、环境影响评价、水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工程原理、环境管理学、环境规划学、环境和资源经济学等。
就业情况:本专业毕业生2015、2016、2017届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分别为94.29%、94.44%、90.32%。其中2017届毕业生中,进入厦门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和本校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占19.35%。
所属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招生咨询电话:0591-22868170 网址:http://env.fjnu.edu.cn/main.htm
下设旅游管理、会展管理2个专业方向。专业方向开设需要达到一定人数规模。
(1)旅游管理方向
培养内容:培养掌握管理学、经济学、旅游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了解旅游产业的经济规律,掌握旅游规划与开发基本原理、旅行社、旅游景区经营管理的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胜任从事旅游行政、企事业单位、旅游教育和科研的复合型高等应用人才。
就业方向:可在旅游景区管理、旅行社、旅游规划设计、旅游行政管理、市场营销、企业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行业投资分析与管理以及旅游教育和科研单位等工作。
(2)会展管理方向
培养内容:培养具备会展策划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会展业策划、设计、运营、管理的基本能力,胜任各类会议、展览会、节庆等活动的策划、组织和会展企业经营管理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的中高级人才。
就业方向:可在会展相关企业(会展公司、会展场馆、旅游公司、旅游饭店等)、会展行业协会、政府会展管理部门、相关的旅游院校中从事管理、咨询、策划、教育等工作。

福建师范大学2020年广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英合作办学项目)(英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38分,旅游管理类(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07分,学前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中美合作办学项目)

福建师范大学2021年广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英合作办学)(英国中外合作办学,中英合作)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61分,电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英合作办学)(英国中外合作办学,中英合作,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63分,

2019年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广西招生专业:金融学、人力资源管理、商务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展经济与管理、通信工程、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汉语言文学、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投资学等13个专业。2019年福建师范大学协和

2019年福建师范大学广西招生专业: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中国语言文学类(包含专业:汉语言文学、秘书学)、法学、地理科学类(包含专业:地理信息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材料类(包含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

2021年福建师范大学广西文科最低分数线为492文科最低位次为19799。2020年福建师范大学广西文科最低分数线为407文科最低位次为38807。2021年广西文科录取分数线及广西各专业最低分、最低位次1.2021年文科广西录取分数线类型

2021年福建师范大学广西理科最低分数线为461理科最低位次为58754。2020年福建师范大学广西理科最低分数线为455理科最低位次为63175。2021年广西理科录取分数线及广西各专业最低分、最低位次1.2021年理科广西录取分数线类型

2021年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广西文科最低分数线为440文科最低位次为38749。2020年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广西文科最低分数线为393文科最低位次为45382。2019年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广西文科最低分数线为424文科最低位次为367

2021年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广西理科最低分数线为350理科最低位次为133071。2020年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广西理科最低分数线为366理科最低位次为121038。2019年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广西理科最低分数线为392理科最低位次为9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2019年广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92分,通信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93分,国际经济与贸易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02分,电子商务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03分,金融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17分,电子商

福建师范大学2019年广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网络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日合作)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45分,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英合作办学项目)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62分,数字媒体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中日合作)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9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