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大连海事大学上海各专业排位:
1.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综合普通类(物/化/生(3选1))排位13153(需要考510分);
2.法学综合普通类(不限)排位13153(需要考510分);
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综合普通类(物/化/生(3选1))排位14099(需要考506分);
4.交通运输综合普通类(地/物/化(3选1))排位14099(需要考506分);
5.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综合普通类(物/化/生(3选1))排位14556(需要考504分);
6.物联网工程综合普通类(物/化/生(3选1))排位14556(需要考504分);
7.物流管理综合普通类(物/化/生(3选1))排位14759(需要考503分);
8.统计学综合普通类(物/化/生(3选1))排位14759(需要考503分);
9.海洋资源与环境综合普通类(物/化/生(3选1))排位14759(需要考503分);
10.自动化综合普通类(物/化/生(3选1))排位14966(需要考502分);
11.救助与打捞工程综合普通类(物/化/生(3选1))排位14966(需要考502分);
12.政治学与行政学综合普通类(不限)排位15195(需要考501分);
13.环境工程综合普通类(物/化/生(3选1))排位15195(需要考501分);
14.测控技术与仪器综合普通类(物/化/生(3选1))排位15195(需要考501分);
15.轮机工程(陆上专业)综合普通类(物/化/生(3选1))排位15195(需要考501分);
16.海事管理综合普通类(不限)排位15414(需要考500分);
17.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综合普通类(不限)排位15414(需要考500分);
18.公共事业管理综合普通类(不限)排位15414(需要考500分);
19.地理信息科学综合普通类(不限)排位15414(需要考500分)
2019年大连海事大学各专业上海排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 上海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10 | 13153 | (02) | 物/化/生(3选1) |
| 法学 | 510 | (03) | 不限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506 | 14099 | (02) | 物/化/生(3选1) |
| 交通运输 | 506 | (01) | 地/物/化(3选1)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504 | 14556 | (02) | 物/化/生(3选1) |
| 物联网工程 | 504 | (02) | 物/化/生(3选1) |
| 物流管理 | 503 | 14759 | (02) | 物/化/生(3选1) |
| 统计学 | 503 | (02) | 物/化/生(3选1) |
| 海洋资源与环境 | 503 | (02) | 物/化/生(3选1) |
| 自动化 | 502 | 14966 | (02) | 物/化/生(3选1) |
| 救助与打捞工程 | 502 | (02) | 物/化/生(3选1) |
| 政治学与行政学 | 501 | 15195 | (03) | 不限 |
| 环境工程 | 501 | (02) | 物/化/生(3选1)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501 | (02) | 物/化/生(3选1) |
| 轮机工程(陆上专业) | 501 | (02) | 物/化/生(3选1) |
| 海事管理 | 500 | 15414 | (03) | 不限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500 | (03) | 不限 |
| 公共事业管理 | 500 | (03) | 不限 |
| 地理信息科学 | 500 | (03) | 不限 |
统计学类
统计学
大连海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学生通过四年严格的学习与训练,能系统地掌握统计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的能力,具备良好的统计学素养、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以航运、交通、物流、金融、保险等重要领域为依托,为社会各领域培养数据分析与信息处理等方面的应用复合型人才。
专业特色:以交通运输为背景,以学科建设带动专业发展;注重整个社会的大统计背景,同金融、保险业、IT行业、信息工程、科学研究、等领域相结合,形成以交通运输为主、交叉领域为辅的特色鲜明的统计学专业。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基础、统计学基础、多元统计与回归分析、随机过程、时间序列分析、应用统计软件、金融数学、保险精算、统计数据挖掘等。
地理科学类
地理信息科学
大连海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交通强国”、“海洋强国”战略,培养适应交通空间信息化建设需要,掌握扎实的空间信息技术、交通信息化技术,熟悉国际公约和国际形势变化,能够胜任“互联网+”与“大数据”背景下的交通、航海、海洋和海事信息化建设、具有较强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级应用和管理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作为信息集成、处理、分析与应用学科,在航海类学科及其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地理信息科学成为“电子海图”、“交通信息工程”、“遥感遥测”、“船舶模拟仿真”、“安全与救助”、“智能交通”等重大科研、应用工程建设的核心支撑技术。2007年交通部根据行业发展要求,正式批准设立地理信息系统专业(2012年教育部统一将“地理信息系统”改为“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拥有国内外一流的地理信息科学教学研发基地及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主要课程: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原理与应用、新型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测量学、海洋测绘、电子海图技术、空间信息技术前沿、航海学、航海气象与海洋学、海事管理、GIS二次开发、遥感图像处理、空间分析、数据库原理与空间数据库、定量遥感、海洋遥感基础及应用、VTS与AIS原理与应用、GIS与遥感实习等。
交通运输类
救助与打捞工程
大连海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了解救助与打捞相关的法律、法规,掌握先进的救捞技术及专业技能,熟悉现代化的救捞设备,能在交通部所属的救助打捞系统、各类海洋工程公司、救助打捞装备研究、设计及制造的研究所、设计所、企业以及救助打捞技术培训的教育机构从事设计、研究、制造、检验、指挥、管理及实施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卓越工程师)成立于2009年,2011年获批进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建设紧密围绕国家战略要求和救捞职责,以培养救捞卓越工程师为目标,积极强化工程实践教育,努力提高学生工程素质能力,着力创建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的人才培养新机制。
经过多年建设,本专业建成了救助技术与装备、打捞技术与装备、海洋工程、海底工程等完备的教学、科研支持平台,承担多项国家级项目,专业教学、科研能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本专业培养的人才在应对和处置各类海上重大突发事件、公益性应急救助、抢险打捞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保障海上人命、环境和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专业要求:思想政治素质好,热爱救助与打捞事业,组织纪律性强,身体健康。由于工作性质特殊,不适宜女生报考。
主要课程: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电工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流体力学、船舶静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力学、船舶与海洋结构物强度、救助工程、打捞工程、海洋工程、潜水技术基础、救助与打捞政策法规、救捞国际标准合同、救捞应急管理、救捞及海洋工程项目管理。
机械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大连海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专业素质,培养创新能力;能在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和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成立于2005年,拥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经过十几年的师资队伍建设,目前已形成机械学科门类齐全、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0人(全部拥有博士学位),其中教授7人(博士生导师6人),副教授5人(博士生导师2人)。
本专业建立了设备先进、行业特色明显的机械工程学科基础平台,拥有交通装备先进制造与控制技术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教学、科研条件已达到国内大学同类专业的先进水平。专业团队已经形成船舶机电一体化、流体传动、虚拟制造技术、机械摩擦磨损机理及控制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等稳定的科研方向。近五年,完成国家级课题1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企事业委托项目30余项。
主要课程: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电工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互换性与测量、机械制造工程学、机械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机械工程控制基础、CAD/CAM技术、液压传动、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机械系统嵌入式控制、数控技术。
交通运输类
交通运输
大连海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培养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掌握深厚的交通运输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熟悉水路运输相关法规与实务,能够适应水路运输实际的需求,应用数学和科学工具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具备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及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有效把握国际前沿问题并进行国际沟通交流,能够从事各层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交通运输企事业单位等技术与管理工作,能够开展交通运输规划、组织、决策与经营的高级技术与管理复合型人才,并在工作中体现出创新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及团队合作精神。其中,卓越工程师班采用校企联合的培养模式,在普通班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按照国家教育部关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培养面向行业未来发展需要,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交通领域专业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交通运输专业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辽宁省重点建设专业”、“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 “辽宁省实践教学示范中心”、“辽宁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和“大连海事大学精品示范专业”。2012年6月,本专业第一次申请并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我校重点建设的具有海运特色的品牌专业之一。本专业在世界航运、港口、海事、外贸以及与之相关的运输服务业和金融业、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均具有很高的影响力。
交通运输专业师资队伍年龄结构合理、学术水平一流、教学经验丰富。专业课程设置丰富合理。
主要课程: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C++)、工程制图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运筹与优化、海商法、国际贸易实务、航运经济学、港口工程与规划、船舶货运、控制论基础、港口经济与管理、系统工程、船舶经营决策、工程经济学、海运货物学、港口机械与装卸工艺、交通运输系统分析、租船运输、航空运输、交通运输会计、集装箱码头业务、国际多式联运、港口物流系统仿真、运输网络分析与优化方法、交通运输地理与空间分析、运输包装、机器学习、人工智能、企业工程实训、港口规划与工艺课程设计、货运业务课程设计、运输系统规划课程设计。
公共管理类
公共事业管理
大连海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备公共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和交通运输学知识,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政策基本素养,掌握先进管理方法,适应办公自动化,应用计算机技能,写作能力强,能够在政府部门与非政府公共机构,特别是交通港航系统从事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作为国家新兴专业,学校自2001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是国内较早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本专业注重研究性、实用性和综合性,将公共管理一般理论与方法学习与交通港航事业管理实务相联系,以“培养一流的公共管理人才,推进交通运输管理现代化”为培养目标,坚持“立足交通港航,面向全国”的办学特色,培养注重实践教学,在国内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中建立多个教学实践基地 。
主要课程: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公共政策分析、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关系学、公共组织学、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公共危机管理、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行政管理学、非营利组织管理、交通运输公共管理学、航运管理、港口管理、运输经济学、国际航运政策、中国海洋政治战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