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校在校生;或已被高等学校录取并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
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
3.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非应届毕业年份以弄虚作假手段报名并违规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包括全国统考、省级统考和高校单独组织的招生考试,以下简称高校招生考试)的应届毕业生;
4.因违反国家教育考试规定,被给予暂停参加高校招生考试处理且在停考期内的人员;
5.因触犯刑法已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报名后被采取强制措施或判刑的,应取消报名资格。

(三)相关政策说明因升学原因将户口迁入我市集体户口的学生,除下列情况可在限定范围内报名外,其他情况不得报名:体育类中专校集体户口的应届毕业生,只能参加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考试;艺术类中专校集体户口的应届毕业生,只能参加艺术类专业招生考试。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只能参加高等职业学校招生考试。

报名时间和方式报名包括网上提交报名申请、网上填报个人信息并缴费和报名资格现场确认三个阶段。

(一)报考考试类型分全国统一招生考试(以下简称“统考”)及单独招生考试(以下简称“单考”)两种,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只能报考统考,其他考生可任选一种。统考分文史类和理工类,文化课考试科目分别为:文史类考生,考语文、数学(文)、外语、文科综合;理工类考生,考语文、数学(理)、外语、理科综合。参加本科录取的考生须选择“参加所有科目考试”,不参加本科录取直接参加高职(专科)录取的考生可以选择“只参加语文

(二)统考和单考的外语考试分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六个语种,由考生任选一种。选考非英语语种的统考考生报名区统一为西城区。统考外语听力考试与笔试分离,一年两次考试,取听力高成绩与笔试成绩一同组成外语科目成绩计入高考总分。英语听力实行计算机考试,第一次考试于2018年12月15日进行;第二次考试于2019年3月16日进行。其他语种第一次听力考试于2019年1月8日进行;第二次考试于

(一)报名须符合以下条件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具有北京市正式户口,或符合《2019年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京参加高等职业学校招生考试实施办法》(京招考委〔2018〕13号)规定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或在北京定居并符合报名条件的外国侨民(须持公安机关签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证》)。

2.北京市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相关测试安排报名项目准考证发放(或打印)时间测试时间成绩发布时间美术类专业统一考试2018年12月4日2018年12月8日2018年12月27日高水平艺术团招生统一测试2018年12月11日2018年12月16、22日2019年1月4日英语听力第一次考试2018年12月10日2018年12月15日2018年12月28日英语听力第二次考试2019年3月11日2

(二)下列人员不得报名1.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校在校生;或已被高等学校录取并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3.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非应届毕业年份以弄虚作假手段报名并违规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包括全国统考、省级统考和高校单独组织的招生考试,以下简称高校招生考试)的应届毕业生;4.因违反国家教育考试规定,被给予暂停参加高校招生考试处理且在停考期内的人员;5.因

2下列人员不得报名1参加2021年普通高考含三校生省统考已被普通高等学校录取的考生2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在校生含高等教育大学在籍学生3中等教育阶段含技工学校在籍在校学生4因违反教育部令第33号规定不符合参加报考条件者5因触犯刑法已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6普通高中毕业生未取得云南省中学生体育标准合格证者残障考生除外答案来源于2021年云南水利水电职业学院高职扩招招生简章

四下列人员不得报名1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在校生或已被高等学校录取并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2高中阶段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3高中阶段学校在非应届毕业年份以弄虚作假手段报名并违规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包括全国统考省级统考和高校单独组织的招生考试的应届毕业生4因违反国家教育考试规定被给予暂停参加高校招生考试处理且在停考期内的考生5因触犯刑法已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62019年普通高考含技能高考高职单招等已被录取的考生答案来源于2019年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扩招政策问答

(二)下列人员不得报名1.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校在校生;或已被高等学校录取并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3.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非应届毕业年份以弄虚作假手段报名并违规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包括全国统考、省级统考和高校单独组织的招生考试,以下简称高校招生考试)的应届毕业生;4.因违反国家教育考试规定,被给予暂停参加高校招生考试处理且在停考期内的人员;5.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