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2019年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本科毕业生推免推荐条件

2019年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本科毕业生推免工作实施办法推荐条件
中专网 更新时间:2023-03-15 22:23:16 解决时间:2018-11-07 13:57

满意答案

二、推荐条件

1.推免学生应为我校由国家普通本科招生计划录取并注册在校的应届毕业生。

2.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信念坚定,社会责任感强;学术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倾向。

3.遵纪守法,积极向上,品行表现优良,无任何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

4.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任何考试作弊和剽窃他人学术成果记录。

5.学习成绩优良,专业综合排名达到推荐类别的要求。

6.身心健康,体育课成绩合格。

7.定向培养学生必须征得定向培养单位的同意,并出具相关部门证明材料。

  中专 数据中心 2018-11-07 13:57

网友推荐

其它答案

技校推荐

2019-09-08 11:29

土木工程 专升本 理工类 2.5年-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房屋建筑学、画法几何与建筑工程制图、土木工程概论、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桥梁工程、砌体结构、道路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土木工程施工、土木工程CAD等。

土木类(本科学制四年)-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

土木类专业实行大类招生,学生入学一年后进行专业分流,分为土木工程和工程管理两个专业。

土木工程-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

土木工程专业分为岩土工程、建筑工程和道路与桥梁工程等3个专业方向。学生入学两年后进行专业方向分流。 专业简介: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胜任土木工程及相关领域规划、勘察、设计、施工、检测、监理、科学研究、咨询评估等岗位工作。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广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就业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社会责任感、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应用型土木工程高级专门人才。毕业后经过实际工程锻炼及国家考试,可成为各类别的国家注册工程师(土木、结构、建造、监理等)。
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塑性力学、混凝土结构设计、砌体结构、房屋建筑学、土木工程材料、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工程地质学、岩土工程勘察与设计、地下建筑结构、地下空间规划、隧道工程、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钢结构设计原理、高层建筑结构与抗震、土木工程施工、工程经济学、土木工程CAD及专业软件、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等。 专业说明:本专业具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为广西重点学科,广西优质专业,拥有广西重点实验室、教学团队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2年通过住建部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评估委员会评估,2017年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评估(认证),有效期六年。 本专业新生入校后通过遴选进入学校“卓越计划”实验班(建筑工程方向)。

桂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桂林理工大学


培养方向:  【】本专业主要培养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土建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管理能力的高级工程人才。本专业学生经过实际工程锻炼及相关国家考试,可成为注册结构工程师、建造师、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等。
主干课程:  【】结构力学、土力学、基础工程、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砌体结构、房屋建筑学、高层建筑结构抗震与设计、建设工程经济、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测试与监测、地基处理、土木工程施工等。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岩土工程、建筑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等行业的勘察、设计及施工单位从事相关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与检测、灾害治理等工作,也可以到企业及相关事业单位的基建部门从事土木工程的技术管理工作或到相关政府部门以及科研、教学单位从事管理、研究和教学工作。

土木工程专业-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一、专业概况 土木工程专业于2011年开始招生,结合学校学科特色,重点培养土木工程相关的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 专业目前拥有专职教师14人,包括教授2人,副教授3人,高级工程师1人,讲师8人,其中博士7人,硕士5人,80%以上的专职教师具有实际工程背景。近年来,专业教师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一批企业亟需的科研课题及工程设计项目,年均经费百余万元,多位教师在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中招收建筑工程结构、工程管理方向的理论和专业硕士研究生。近年来,本专业在校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科技竞赛活动,多人获得“广西区结构大赛”二等奖、三等奖,“斯维尔全国BIM大赛”一等奖、二等奖等多项奖项。本专业就业形势良好,每年就业率均接近100%,就业范围覆盖建筑行业的设计、施工、管理、设备等各个环节。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重点培养土木工程相关的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了解土木工程领域的发展趋势,围绕建筑行业对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及本学科的发展,在巩固学生掌握土木工程设计、施工、工程管理等方面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的基础上,依托本校电子信息学科优势,注重土木工程信息化技术、智能检测技术在土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加强学生在土木工程信息化管理、绿色建筑等方面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土木工程、力学、电子信息等多学科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要求
毕业生应具有以下知识:、素养和能力: 1、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 2、具有运用工程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以及工程技术经济和管理知识的能力; 3、具有解决土木工程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学科的发展动态和理论前沿; 4、具有从事土木工程勘察、设计、施工、检测及工程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理论、方法和技能; 5、了解土木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基本知识,具有利用计算机辅助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6、具有一定创新创业能力;具有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7、具有一定的外语综合运用能力;具有一定的交流、竞争与合作以及获取信息和职业发展学习的能力。 四、主干学科、主要课程和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主干学科::土木工程
主要课程::大学物理、大学英语、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土木工程材料、工程测量学、房屋建筑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设计原理、基础工程、土木工程施工组织、土木工程专业英语、混凝土结构设计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认识实习、课程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混凝土课程设计、基础工程课程设计、钢结构设计课程设计、工程管理综合课程设计。
主要专业实验::工程测量实验、土木工程材料实验、土力学实验、土木工程专业基础实验、土木工程智能检测实验、混凝土结构实验、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及土木工程概预算课程上机实验等。 五、毕业合格标准
符合德育培养要求:1、。
学生低毕业学分为:2、183分。包括所有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文化素质教育、军训、公益劳动等。 3、符合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六、标准修业期限和授予学位 标准修业期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土木工程》专业(市政工程方向)-桂林理工大学

本专业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给水处理理论与技术、城市污水与工业废水处理及回用理论与技术、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建筑给水排水理论与技术以及城市水务管理与城市生态治理等。毕业生可在本领域内继续进行深造,或者在中央和地方的市政建设部门、各工业部委和工业企业中涉及市政工程相关的科研、设计和管理部门以及高等院校工作。 作为广西目前唯一的市政工程硕士授权单位,我校市政工程是广西高校重点学科,教师团队为自治区级教学团队,现有教师2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5名,教授5名、副教授13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9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全国高等学校给水排水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高等教育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评估委员会委员1人,广西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名,广西优秀专家1人、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2人、广西高等学校第一批“卓越学者”1人,广西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1人,广西高校百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人选2人,广西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 近五年先后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水专项、省部级科研项目等纵向科研项目40余项,横向项目5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15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60余篇,获专利授权19项,得广西区科技进步奖二等奖5项,三等奖4项。近年来,本专业年均科研经费超过500万元。本专业拥有广西区级精品课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承担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在内的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10余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 《水利工程》专业(一级学科) 本学科主要培养水利工程领域的高级专业人才,研究方向包括水文学及水资源、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农业水土工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社会需求广泛,多年来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学生毕业后可到水利、地矿等行业的企事业单位,从事科研、设计、工程技术、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本学科现有专任教师:32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9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0人。是一支学历层次较高、学缘结构合理、教学科研成果突出的教学研究队伍。 近年来,主持与承担50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10多篇,其中SCI、EI、ISTP三大检索40多篇,出版专著和教材5部,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保护、岩溶水资源评价、管理与灾害防治、污染水文地质、水资源高效利用与优化配置、岩溶生态系统、水土保持与生态、水生态系统修复与保护等方面学术成果显著。 该学科具有多个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拥有土壤侵蚀与流域产沙模拟装置、地下水模拟系统自动化测试装置、岩溶管道水流模拟装置、多参数水质分析仪、压力膜仪等试验设备,以及常规水量水质测定仪器,具有水环境方面的大型设备和先进的水文模拟软硬件资源,具备良好的教学、实践与科研条件。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一级学科) 本专业立足西部、面向全国,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心理素质、严谨的科研作风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工学硕士研究生。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应掌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社会主义的理想与道德、集体主义与爱国主义精神,团结、勤奋、严谨、求实、善于合作的高尚品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以及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掌握环境科学与工程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常用的工具性知识,具备从事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的能力;具有认识环境问题特征和规律,环境工程研发、设计、施工与管理,环境污染物监测与分析,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能力;具备扎实的实验基础知识和熟练使用各种仪器、设备的能力,协助或独立解决科研、生产中的技术或管理问题;了解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熟悉专业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应用前景与存在问题,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先进技术手段解决本领域生产实践相关问题。 我校是广西早建立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学校,现有师资队伍学缘广泛,结构合理。学科带头人在广西乃至国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目前拥有8个国家级教学科研平台,28个区级教学科研平台。2012年环境工程硕士被列入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3年获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广西首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建设单位和广西院士工作站,2014年获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7年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为 ,2018年入选广西双一流学科。
学科现有教师:59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6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4人。近五年来,承担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50余项,省部级项目70余项,横向项目近300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4项,获授权专利100余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三大检索100余篇;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项。另外,本专业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清华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广西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等签订了多个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还聘请了20余位兼职教授联合培养研究生。 在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战略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大形势下,针对广西岩溶环境下有色金属矿区及其周边突出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开展植物修复技术及其机理研究,建立完善的重金属污染防治体系;紧密结合广西千亿元支柱产业的水污染问题,开展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集成,研发高效低耗城市污水脱氮除磷新技术,建立广西重点流域水体复合污染防治机制;研究岩溶地下河系统水文过程和变化,地下水污染控制与修复及环境地球化学作用,解决岩溶地下河污染治理与水资源综合利用等问题;研究开发高灵敏、高选择性的环境分析新方法和新型传感器技术。本学科在有色金属污染防治、水环境保护和环境分析等方面形成了明显的特色和优势。

《土木水利》专业【建筑与土木工程(市政工程方向)】(专业学位)-桂林理工大学


本专业主要研究城镇给水:、城镇排水、建筑给水排水、工业给水排水、城市水系统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运行。毕业生可在本领域内继续进行深造,或者在中央和地方的市政建设部门、各工业部委和工业企业中涉及市政工程相关的科研、设计和管理部门以及高等院校工作。 本学科是广西早的市政工程学科,我校目前是唯一具有市政工程硕士授权点的教学单位,是广西区高校重点学科,教师团队为自治区级教学团队,现有教师2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5名,教授5名、副教授13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9人。此外,教师中具有行业背景或工程背景教师15人,其中有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排水)、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和注册造价工程师等各类建设执业资格人员8人,同时外聘北京中科博联环境工程公司、广西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和南宁建宁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区内外大型水务设计和生产单位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多人。 近五年先后承担了水处理工程规划、设计等项目5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水专项、省部级科研项目等纵向科研项目5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150余篇。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有水处理理论与技术、城市水务规划与管理、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

《土木水利》专业(水利工程方向)(专业学位)-桂林理工大学

本专业学位依托我校《水利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主要培养水文学及水资源、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农业水利工程、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生态水利、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等领域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本学科现有专任教师:32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9人,师资力量厚实,队伍整齐;另外,聘请了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广西灌溉试验中心站、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广西珠委南宁勘测设计院等单位的多名外聘导师。近年来,主持与承担50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以及多项生产研究课题,科研经费充足;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10多篇,其中SCI、EI、ISTP三大检索20多篇,出版专著和教材5部,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拥有大中型水库、灌区、灌溉试验站、水力发电厂、防洪排涝泵站、水文站等多个教学科研实践基地,以及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广西灌溉试验中心站等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并与区内外水利行业、地矿行业等相关企事业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培养水利工程专业硕士的机制,具备水利工程管理、地下水开发与保护、水库调度及灌区管理、水电规划勘测设计、农业灌溉及节水技术、岩溶水资源管理与灾害防治、等多方面的教学及工程实践条件。 004 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电话5896348) 《土木工程》专业(一级学科)
土木工程一级学科设有:5个研究方向“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土木工程材料”、“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该学科有教授28人,副教授35人,具有博士学位42人,博士生导师11人。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6人,注册监理工程师 6人,注册一级结构工程师 5人。近年来,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等项目5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8项。
该学科依托:“广西岩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和“广西建筑新能源与节能实验室”,拥有“土木工程”广西重点建设学科,“岩土工程”广西八桂学者创新团队,“土木工程建筑健康检测”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等教学平台,具有良好的教学和科研条件。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地质工程方向)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是将力学、土木工程学、地质学原理用于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地质问题的一门科学。评价工程地质条件对建筑物有利与不利的因素,论证预测有关工程地质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加固岩土体和防治地下水的方案,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各类地质灾害等。设有2个研究方向“地质工程”、“地质灾害防治”。
本学科现有教授:12人,副教授8人,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6人,注册监理工程师3人,具有博士学位16人,博士生导师6人。近年来,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项目近30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4项。
该学科依托:“广西岩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拥有原位测试室、土工实验室等,具有良好的教学和科研条件。 《城乡规划学》专业(一级学科) 城乡规划学是属于工学门类的一级学科,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主要研究方向有“地域性城乡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地域性城乡空间可持续发展”、“地域性城乡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绿色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本专业限招收本科为城乡规划、建筑学、风景园林学、地理信息系统工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等相关专业毕业的考生。
该学科现有教授:8人,副教授12人,其中博士10人。目前本学科点设有广西建筑新能源与节能重点实验室、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校级重点实验室、低碳经济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等多个性实验室或研究机构,其中城市空间虚拟实验室为广西高校中早建成的空间三维虚拟现实实验室。先后完成“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点项目“小城镇建设科技示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广西教育厅基金项目、广西住房与城乡建设厅项目、广西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等各类科研项目70余项。 《机械》专业【工业设计工程(城规方向)】(专业学位) 机械-工业设计工程(城规方向)主要研究方向有“地域性城乡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地域性城乡空间可机械-工业设计工程(城规方向)主要研究方向有“地域性城乡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地域性城乡空间可持续发展”、“地域性城乡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绿色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本专业限招收本科为城乡规划、建筑学、风景园林学(兼园林、景观学、景观建筑、环境艺术学景观方向)、地理信息系统工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等相关专业毕业的考生。
该学科现有教授:8人,副教授12人,其中博士10人。 设有广西建筑工程检测与重点实验室、图形图像实验室、城市与建筑空间虚拟实验室等实验室和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所、建筑设计研究所等,有建筑行业乙级资质等行业规划设计资质,校外联合培养基地8个;拥有AutoCAD、Photoshop、SketchUp7.0、MapGIS、ArcGIS10.0等专业软件和美国惠普HP/DESIGNJET/5000PS、HP-DJ750C大型彩色绘图仪等先进设备。先后完成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市厅级项目15项,在研项目20多项。 《资源与环境》专业【地质工程(岩士及地下工程方向)】(专业学位) 资源与环境-地质工程(岩士及地下工程方向)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较坚实的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培养系统掌握工程地质,岩土钻掘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具有认识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能在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中具有独立从事科研和管理工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工程岩土加固设计、岩土体稳定性评价与治理、地质灾害评价与防治等。
本学科现有教授:12人,副教授10人,具有博士学位12人,博士生导师4人。近年来,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项目近30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4项。
该学科依托:“广西岩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拥有原位测试室、土工实验室等,具有良好的教学和科研条件。

《土木水利》专业【建筑与土木工程(土木方向)】(专业学位)-桂林理工大学

土木水利-建筑与土木工程(土木方向)是基本建设的重要工程领域,是研究和创造人类生活需求的形态环境和各类工程设施的建造与完善。主要研究方向涉及结构工程、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土木工程材料、地下工程、城市规划与设计。已形成了较为稳定且有特色和明显优势的研究方向,土木工程为广西区重点建设学科,依托有“广西岩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和“广西建筑新能源与节能实验室”,有土木工程技术研究所、桩基技术检测研究所、地质灾害勘察、设计研究所和建筑设计所等。目前拥有近6000万元的仪器设备,其中有美国MTS公司的动静态结构试验机、万能实验机(多台)和三轴应力试验机(TYS-500型)。此外,还有一大批用于桩基检测、复合地基测试、岩土原位测试、土木工程、建筑材料、道路工程和测量工程等有关项目测试的等先进仪器设备。 005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电话8996098、5898112) 《化学》专业(一级学科) 《化学》一级学科包含功能配位化学、分析测试与传感技术、光电物理化学、功能有机化学、高分子材料等5个研究方向。2000年2005年分别获得分析化学和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二级硕士授予权,2017年获得化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本学科拥有“广西有色金属及特色材料加工”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有色金属材料及其加工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电磁化学功能物质”广西自治区重点实验室、“食品安全检测新技术”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食品安全与检测”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团队、“现代食品安全检测新技术”广西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化学与材料”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普通化学”国家精品课程、“应用化学”广西区重点学科,“分析化学”广西精品课程、“仪器分析”校级精品课程和“现代仪器分析导论”校级研究生优质课程等十余个教学科研平台。教学科研人员100余人,其中教授35人,副教授21余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68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3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国家外国专家局A类高端人才1名、广西“十百千人才第二层次”人选1名、广西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1名、广西高校百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名、广西高校卓越学者1名、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资助教师2名、广西高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5名、桂林理工大学拔尖人才4名。目前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科技创新重大专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100余项,项目经费逾3000万元。近五年发表SCI论文560余篇(其中1、2区论文230余篇),5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出版专著6部,获授权发明专利150余件,获广西自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省部级奖励多项。多项研究成果已实现转让或被采用。 《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一级学科) 《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包括化学工艺、化学工程、工业催化、应用化学、生物化工五个二级硕士点。研究方向涉及精细化学品合成工艺与新技术、工业催化工程与技术、电化学工程与技术、生物化学工程与技术、现代分析测试及传感技术。该学科为博士点建设支撑学科,拥有化学工程与工艺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广西区优秀教学团队-化学化工教学团队、广西电磁化学功能物质重点实验室、广西电化学新技术高校重点实验室。该专业教师有正高级职称人员30人,副高职称教师24人,具有博士学位50人,博士生导师8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国家外国专家局A类高端人才1名、广西“十百千人才第二层次”人选1名、广西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1名、广西高校百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名、广西高校卓越学者1名、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资助教师2名、广西高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5名、桂林理工大学拔尖人才4名。近三年来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等各类项目60余项。公开发表科学研究论文400多篇,其中SCI、EI收录250余篇;取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0余件,专利转让10余件,出版专著或教材20余部,获得广西自然科学奖、广西技术发明奖、广西科技进步奖8项。 《材料与化工》专业 (化学工程方向)(专业学位) 《材料与化工》全日制专业硕士主要培养功能材料、材料化学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石油化工、工业催化、电化学工程、精细化工、生物化工、工业分析、化学制药工程等领域的产品研制、工艺开发、装置设计、生产过程控制、质量检测以及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该专业依托我校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化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材料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该专业属于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研究方向主要涉及无机功能材料合成及应用、精细化工工程与技术、催化工程与技术、应用电化学、生物化学工程与技术、现代分析测试及传感技术,拥有正高级职称人员20人,副教授3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有36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1人;广西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2人;广西青年骨干教师多名。有国家和自治区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广西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优秀教学团队,省部级重点实验室。近年来承担各类科研项目60多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2项,省部科研项目30余项,发表SCI、EI论文200余篇,申请与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0余件。 006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话3698153)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一级学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是信息技术产业的基础学科,具有广阔的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本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有嵌入式系统与物联网技术、云计算及大数据处理、智能计算智能信息处理、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及其应用技术、图象处理与模式识别等。主要培养从事各类计算机应用系统及算法的研究、开发、设计等方面工作的学术研究与技术开发高级人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具有“嵌入式技术与智能系统”广西重点实验室、“计算机应用技术”广西高校重点学科、“嵌入式技术与智能信息处理”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计算机专业群”广西高等学校优势特色专业、“工程训练中心”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桂林市制造业信息化推广应用中心”、“华为网络技术学院”等10多个教学科研平台。本学科已拥有教授16人,副教授29人。其中有博士学位的22人。近年来,已经完成了50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和军工项目,在国内外的专业期刊上共发表学术论文600多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200多篇。曾获得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70多项。 《软件工程》专业(一级学科) 《软件工程》是研究用工程化方法构建和维护高质量软件的学科。该学科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为基础,强调软件开发的工程性,重点培养能够从事计算机软件理论研究、开发和应用的高级专业人才。本学科具有嵌入式软件、企业计算、语义信息处理、工程软件与理论等学科研究方向。
学科拥有具有:“嵌入式技术与智能系统”广西重点实验室培、“计算机应用技术”广西高校重点学科、“嵌入式技术与智能信息处理”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计算机专业群”广西高等学校优势特色专业、“工程训练中心”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桂林市制造业信息化推广应用中心”、“华为网络技术学院”等10多个教学科研平台。本学科团队现有教授12人,副教授26人,具有博士学位16人,知识和年龄结构优化合理。近五年来,发表论文40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300多篇,三大检索收录100多篇。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项目30多项,研究成果获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0多项。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2019年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本科毕业生推免附则

    1楼

    附则本办法由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负责解释。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2018年9月12日

  • 中专学校

    2019年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本科毕业生推免时间安排

    2楼

    时间安排1.9月12日,召开学院推免工作会议,分配名额,开展选拔推荐工作。2.9月14日,各推荐类型负责单位将推荐办法报教务处汇总。3.9月20日,学院将《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审批表》、《推免汇总表》等相关材料报教务科。4.9月21日,教务处将推荐名单报学校推免工作领导小组审议批准后公示,并通过“推免服务系统”上报。

  • 中专学校

    2019年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本科毕业生推免校级荣誉称号、学科或者科技竞赛获奖者

    3楼

    (3)校级荣誉称号、学科或者科技竞赛获奖者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加0.5分;校级学科或科技竞赛一等奖加0.5分(特等奖按一等奖加分),二等奖加0.4分。

  • 中专学校

    2019年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本科毕业生推免排名依据

    4楼

    排名依据1.各专业学生的综合排名依据由学习成绩加权平均分和附加分两部组成。2.学习成绩加权平均分按专业教学计划前三年的必修课和实践环节统计计算。3.拥有个人获奖证书的学生可以获得附加分:(1)国家级荣誉称号、学科或科技竞赛获奖者:国家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等加1.5分;一等奖加1.5分(特等奖按一等奖加分),二等奖加1.4分,三等奖加1.3分,优秀奖(或者优胜奖

  • 中专学校

    2019年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本科毕业生推免组织机构

    5楼

    组织机构成立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推免生遴选工作领导小组,组织设置如下:组长:金龙哲纪洪广副组长:尹升华邓波组员:金爱兵苗胜军张英华孙春宝朱维耀秘书:董涛郝子棋

  • 中专学校

    2019年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本科毕业生推免推荐办法

    6楼

    推荐办法1.各系根据本办法的排名依据对各专业的学生进行综合排名,学院将排名结果汇总上报教务处备案并进行公示。2.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一种类型的推荐免试研究生进行申请,按要求向各相关单位提交申请表及相关证明材料。3.各相关单位的推免工作小组按工作方案确定的方式对申请学生进行考查,择优确定具有推免资格的学生名单并上报教务处汇总。4.教务处将推荐名单报学校推免工作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后进行公示,并通

  • 中专学校

    2019年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本科毕业生推免普通类推荐免试名额分配

    7楼

    普通类推荐免试名额分配根据《关于做好2019年本科毕业生推免工作的通知》(教通知[2018]112号),我院推免名额共计41人,按照各专业现有人数225人(不含艺术特长生、民考汉、内地班等),推免名额分配如下:专业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土木工程安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名额/总人数4/234/2119/10311/583/20推免比例17.39%19.05%18.45%18.97%15.00

  • 中专学校

    2019年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本科毕业生推免学术专长类推荐免试研究生,由校团委和教务处负责推荐,专业综合排名前40%以内,经三名本专业教授联名推荐,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申请

    8楼

    3.学术专长类推荐免试研究生,由校团委和教务处负责推荐,专业综合排名前40%以内,经三名本专业教授联名推荐,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申请。(1)获得国家级学科或科技竞赛二等奖以上。(2)作为第一作者(或指导教师为第一作者,本人第二作者)发表SCI、EI(不包括会议)论文。(3)作为第一发明人(或指导教师为第一发明人,本人第二发明人)获得发明专利。详见教通知[2018]113号校团通[2018]15号《关于做好北京科技大学推荐2019年学术专长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

  • 中专学校

    2019年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本科毕业生推免推荐条件

    9楼

    推荐条件1.推免学生应为我校由国家普通本科招生计划录取并注册在校的应届毕业生。2.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信念坚定,社会责任感强;学术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倾向。3.遵纪守法,积极向上,品行表现优良,无任何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4.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任何考试作弊和剽窃他人学术成果记录。5.学习成绩优良,专业综合排名达到推荐类别的要求。

  • 中专学校

    2019年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本科毕业生推免推荐类型、推荐单位及要求

    10楼

    推荐类型、推荐单位及要求1.普通类推荐免试研究生工作由学生所在学院负责。2.教育部民族司下达招生计划招收的少数民族学生推荐免试研究生,由学生工作部负责,专业综合排名要求在前30%以内,详见校学发[2018]25号《关于选拔2019届少数民族优秀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通知》。3.学术专长类推荐免试研究生,由校团委和教务处负责推荐,专业综合排名前40%以内,经三名本专业教授联名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