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设立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以及学校各项奖学金、外设奖助学金,每年奖助学金总额超过一千万元,获奖面大;校内勤工俭学岗位众多,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校内锻炼机会。

12.学校的出国交流平台有哪些?学校已建立多层次多模式的国际交流平台,包括“3+1”、“2+2”交换项目、暑期短期交流项目以及双学位项目,旨在拓展学生国际视野,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学校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美国索尔斯伯里大学、英国女王大学、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新西兰梅西大学、波兰华沙大学、法国第戎勃艮第商学院,台湾地区铭传大学、中原大学、辅仁大学等50余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涵盖全校

10.学校的地理位置及学习生活条件如何?学校位于宁波市。宁波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同时也是享有省级经济管理权限的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宁波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享有院士之乡美誉,连续五年蝉联全国文明城市,2016年当选“东亚文化之都”。学校坐落在宁波市南高教园区,占地约1200亩,紧邻鄞州中心区,西连宁波院士公园,校园环境幽雅,被誉为“园林式校园”。学校建设总投资8

14.学校录取原则有哪些?部分专业的特殊要求是什么?浙江省按照新高考录取政策执行,实行院校平行志愿录取方式的省外招生批次,按照“分数优先、遵从志愿”原则,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不设专业间分数级差。具体录取规则详见招生章程。部分专业的特殊要求为:1)国际经济与贸易(中美合作办学)、金融学(中美合作办学)、英语类(省外为外国语言文学类,含英语、商务英语专业)要求高考外语单科成绩原则上不低于10

11.学校的优势特色学科专业主要有哪些?学校现有省级重点学科6个、省重点(特色)专业12个;市级重点学科10个、品牌专业和特色(重点)专业10个、特色学院1个;拥有国家科技部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海洋局新型海洋养殖装备研发与服务中心、教育部区域与国别研究基地波兰研究中心、省市级重点实验室等市级以上科研创新平台27个;并建立了浙江大学宁波博士后工作站科研基地等。省市重点学科(平台

4.2018年实行全面公费招生后,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定位是什么?作为浙江大学一流办学体系中独具特色的组成部分,学校将立足于宁波区域创新发展需求,以全国百强大学为标杆,以一流应用型学科建设为主线,建设“省内一流、全国百强”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宁波市“名城名都”建设提供科技与人才支撑。

2.2015年招生批次、招生计划以及具体分布如何?2015年面向浙江、江苏、安徽、福建、广东、湖北、河北、重庆、四川、新疆、山西、贵州等12个省(区)招生,计划3010名。总计划与2014年持平,首次面向贵州省招生。计划总体分布:浙江省一批计划300名(文科30名,理科270名),二批计划1917名(文科409名、理科1448名、艺术60名),专升本计划212名;省外计划581名(文科196名,

2.2017年招生计划以及具体分布如何?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2017年面向浙江、江苏、安徽、福建、广东、湖北、河北、重庆、四川、新疆、山西、贵州、广西、甘肃、河南等15个省(自治区)招生,计划3129名;其中普通本科2754名(省外计划781名),专升本计划375名。

13.学校的奖学金设置以及贫困生资助政策有哪些?学校设立优秀学生奖学金、各类单项奖学金以及各类企业或个人捐赠的奖助学金;学校纳入政府奖励资助体系,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每年奖助学金总额超过一千万元;开设勤工助学岗位600余个,每年发放酬金130万元左右;符合条件的经济困难学生可在当地申请高额度为8000元/年的国家助学贷款。

12.学校的奖学金设置以及贫困生资助政策有哪些?学校设立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以及学校各项奖学金、外设奖助学金,每年奖助学金总额超过一千万元,获奖面大;校内勤工俭学岗位众多,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校内锻炼机会。学校设立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以及学校各项奖学金、外设奖助学金,每年奖助学金总额超过一千万元,获奖面大;校内勤工俭学岗位众多,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校内锻炼机会。

15.学校的奖学金设置以及贫困生资助政策有哪些?学校设立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以及学校各项奖学金、外设奖助学金,每年奖助学金总额超过一千万元,获奖面大;校内勤工俭学岗位众多,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校内锻炼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