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高分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省控线 |
|---|---|---|---|---|---|---|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585 | 16064 | 368 |
| 中外合作办学 | - | 579 | 17843 | |||
| 文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582 | 2942 | 461 |
| 中外合作办学 | - | 577 | 3498 |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 金融学类(中外合作办学)(金融学)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1 |
| 工商管理类(中外合作办学)(会计学) | - | 1 | |||
| 工商管理类(中外合作办学)(市场营销) | - | 3 |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 1 | |||
| 软件工程 | - | 1 | |||
| 市场营销 | - | 1 | |||
| 电子商务 | - | 1 | |||
| 金融学类(中外合作办学)(金融学) | 文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1 |
| 工商管理类(中外合作办学)(会计学) | - | 1 | |||
| 工商管理类(中外合作办学)(市场营销) | - | 2 | |||
| 市场营销 | - | 1 | |||
| 电子商务 | - | 1 |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工商管理类(中外合作办学)(市场营销) | 文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7 | 3498 |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9 | 17843 | |
| 金融学类(金融学)(中外合作办学) | 文科 | 本科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580 | 3178 |
| 市场营销 | 普通类 | 582 | 2942 | ||
| 电子商务 | 582 | 2942 | |||
| 工商管理类(中外合作办学)(会计学)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3 | 16662 |
| 文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3 | 2836 | |
| 电子商务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5 | 16064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86 | 15761 | |||
| 金融学类(金融学)(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586 | 15761 | ||
| 软件工程 | 普通类 | 587 | 15469 | ||
| 市场营销 | 589 | 14904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计算机、电子商务等方面知识,具备人文精神、 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站网页设计、网站建设维护、企业商品和服务的营 销策划、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项目管理、电子商务活动的策划与运作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 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和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电子商 务系统工程的开发、应用与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分析和解决电子商务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电子商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有关电子商务问题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具有电子商务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能力;
3.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信息采集、信息分析能力及分析和解决电子商务问题的基本 能力;
4.熟悉国内外与电子商务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和国际惯例;
5.了解电子商务领域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 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工商管理、计算机、经济学。
核心课程:市场营销学、电子商务概论、网络营销基础与实践、电子商务营销写作实务、电子 商务管理实务、ERP与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实习(含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子商务模拟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或经济学学士或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掌握 计算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及应用知识,具有软件开发能力以及软件开发实践 的初步经验和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能从事软件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开发、管理、服务等工作的 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学习计算科学、软件工程相 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软件工程的基本训练,具有软件开发实践的基本能力和初步经 验、软件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以及基本的工程素养,具有初步的创新和创业意识、竞争意识和团 队精神,具有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基本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 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系统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 学与管理学知识;
3.掌握计算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核心概念、知识结构和典型方法;
4.掌握软件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实现、评审、测试、 维护以及过程与管理的方法和技术,了解软件工程规范和标准;
5.经过系统化的软件工程基本训练,具有参与实际软件开发项目的经历,具备作为软件工 程师从事工程实践所需的专业能力;
6.具备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权衡和选择各种设计 方案,使用适当的软件工程工具设计和开发软件系统,能够建立规范的系统文档;
7.充分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具备个人工作与团队协作的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以 及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8.具有初步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9.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与政策,理解软件工程技术伦理 的基本要求;
10.了解软件工程学科的前沿技术和软件行业的发展动态,在基础研发、工程设计和实践等 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1.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对系统的各种解决方案进行合理的判断和选择,具备 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12.具备自我终身学习的能力,自觉学习随时涌现的新概念、新模型和新技术,使自己的专 业能力保持与学科的发展同步。
主干学科:软件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计算基础、数学和工程基础、职业实践、软件系统建模与分析、软件系统设计、 验证与确认、软件演化、软件过程、软件质量、软件管理。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括号内为理论授课+实验学时数):离散数学(64学时)、计算系统基础(64+48学 时)、计算与软件工程I(个人级软件开发)(48+48学时)、计算与软件工程Ⅱ(小组级软件开 发)(48+48学时)、计算与软件工程Ⅲ(团队软件工程实践)(16+96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 (64+48学时)、操作系统(48+48学时)、计算机网络(48+48学时)、数据库系统(48+48学 时)、软件需求工程(32+32学时)、软件系统设计与体系结构(32+32学时)、软件构造(32+32 学时)、软件测试与质量(32+32学时)、人机交互的软件工程方法(32+32学时)、计算机组织 结构(限选)(48学时)、软件工程统计方法(限选)(48学时)、软件过程与管理(限选)(32学 时)。
示例二:程序设计基础(32学时)、面向对象的编程与设计(32学时)、数据结构(32学时)、 离散结构(32学时)、操作系统(32学时)、数据库系统(32学时)、计算机网络(32学时)、软件工 程概论(32学时)、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技术(32学时)、软件体系结构(32学时)、软件项目管理 (32学时)、软件测试技术与实践(32学时)、计算机应用与编程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面向对 象与交互式应用开发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数据 库应用系统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软件系统构思综合训练(实验64学时)、软件工程综合实 践(实验64学时)。
示例三(括号内为理论授课+实验学时数):程序设计基础(60+20学时)、离散数学(64学 时)、面向对象程序设计(40+16学时)、数据结构(60+20学时)、计算机组成与结构(52 +12学 时)、操作系统(62 +10学时)、数据库概论(52 +12学时)、软件工程导论(40+8学时)、网络及其 计算(56+16学时)、软件建模技术(30+10学时)、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32+8学时)、软件项目 管理(32+8学时)、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实验8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程序设计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数据库设计实验、系统分析 与软件建模实验、软件系统设计实验、软件测试实验、专业综合实践。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掌握管 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市场营销专业技能,具备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发现、分 析和解决营销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市场调研、营销策划、广告策 划、销售管理等营销业务及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市场营销及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营销 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分析和解决营销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现代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市场营销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具有为企业推出新产品(或新品牌)、开拓新区域 (行业)市场的营销方案进行策划的能力;
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营销实际问题的基本 能力;
4.熟悉我国有关市场营销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及了解国际市场营销的惯例和规则;
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 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工商管理。
核心课程:市场营销学、消费者行为学、市场调查、销售管理、广告学、国际市场营销、商务谈 判、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物流管理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习、毕业实习。
主要专业实验:市场营销模拟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浙江财经大学坐落在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浙江省杭州市,是一所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体,经、管、文、法、理、工、艺、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财经类高校。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74年的浙江财政银行学校,1987年获准成立浙江财经学院,1991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013年更名为浙江财经大学,2014年获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7年被列入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2018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现有下沙、文华、翠苑和长安4个校区,占地2300亩,总建筑面积105万平方米。设置有16个学院,1个教学部,1个独立学院,4个研究院。具有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和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学生招生权,在校普通全日制学生17000余人(不含独立学院)。自建有诺贝尔经济学奖文献馆、孙冶方经济科学奖文献馆、政府管制文献馆、浙财文库、专业经典阅读文库等5个特色库。
学校坚持把人才作为核心资源,不断提高师资队伍实力。在校教职工1700余人,专任教师1200余人,正高级职称170余人,副高级职称37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专任教师760余人。设有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国家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省特级专家、省“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人选等省级以上人才120余人。另聘有110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确立了“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创业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以大类人才培养为方向,实施专业准入准出制度,突出学生培养路径的自主性,努力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不断拓展、优化学生修读主专业和辅修专业的途径。设有45个本科专业,其中1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教学团队,4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7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146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部首届“全国优秀教材奖”(高等教育类)教材,14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等国家级教材,70部省级重点教材、“十二五”优秀教材、“十三五”新形态教材,15个省级以上校外实验、实践教育基地,10个省级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学校坚持把学科建设作为发展龙头,大力加强学科和学位点建设。拥有应用经济学、统计学等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理论经济学、法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城乡规划学等1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税务、会计、资产评估、审计、公共管理、金融、保险、工商管理、国际商务、法律、应用统计、汉语国际教育、翻译、社会工作、新闻与传播、电子信息、工程管理、艺术等18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应用经济学为省优势特色学科,应用经济学、统计学等2个学科为省A类一流学科,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理论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等4个学科为省B类一流学科。
学校坚持把科研创新作为强校之路,不断提高社会服务能力。拥有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1个,省新型高校智库3个,省重点创新团队1个,省高校创新团队1个,省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3个。先后有4位教师的独著或合著成果获得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近年来,学校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94项,承担国家级科学研究项目430项、省部级科学研究项目1100项,哲学社会科学类国家级科研项目立项数位居浙江省属高校前列。与政府机构、行业协会和企事业单位深入开展战略合作,大力加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众多研究成果得到省部级以上领导的重要批示,为国家部委和省委省政府制定政策提供智力支持。
学校坚持把开放办学作为桥梁纽带,不断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已与33个国家和地区的137所高校建立良好的校际关系,开展教师互派、学生互换、科研合作等国际交流,举办中加会计学本科教育项目、中美市场营销本科教育项目、中英金融学本科教育项目以及中新应用金融学硕士学位教育项目等4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留学生数量逐年增长,先后有7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来校学习。拥有浙江省最早的ACCA、CGA考试中心,被认证为ACCA白金级认可教育机构。
浙江财经大学秉承“进德修业,与时偕行”的校训,践行“明德笃学,经邦济世,崇实创新,勇立潮头”的浙财精神,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10万余名各级各类高素质人才,被誉为浙江财税干部的“黄埔军校”、会计师的摇篮、金融家的沃土、企业家的殿堂。学校正在大力实施“党建领校、质量立校、人才兴校、创新强校、文化荣校、校友名校”的发展战略,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财经大学。
关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措施
(1)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是帮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支付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所需的学费的银行贷款,是信用贷款,学生不需要办理贷款担保或抵押,但需要承诺按季足额还款,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学生在新学年开学后通过学校向银行提出贷款申请及提供有关材料,国家助学贷款最高额度为每生每年不超过6000元。
(2)勤工助学:勤工助学是学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有效途径。学生参加勤工助学不应当影响学业,原则上每周不超过8小时,每月不超过40小时。目前校内勤工助学岗位有500多个,每生每月劳动报酬约150-280元不等。
(3)国家励志奖学金:品学兼优的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每年9月30日前可以向学校提出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每生每年5000元,同一学年内,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学生可以同时申请并获得国家助学金,但不能同时获得国家奖学金;
(4)国家助学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每年9月30日前可以向学校提出申请,国家助学金分为两档,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3000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500元,国家助学金分10个月发放。
(5)困难补助:一等800元/生.年,二等600元/生.年,三等400元/生.年;还有冬令御寒补助300元(以衣物形式补助);意外事故补助:最高金额不超过800元。
(6)减免学费:减免学费主要是针对全日制普通高校中家庭经济特别困难无法缴纳学费的学生,特别是其中的孤残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及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等。在校月收入(包括各种奖学金和各种补助)已低于学校所在地(杭州市)居民平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且在校学习成绩在班级排名前30%以上的,可申请学费减免,减免额度由学校根据学生实际予以确定。
(7)绿色通道:对被录取入学、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可凭学生生源地民政部门出具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或《最低生活保障救助证》和《新生录取通知书》,通过学校“绿色通道”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据核实后的情况,分别采取不同办法予以资助。
(8)国家奖学金:特别优秀的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学生在每学年开学初启动评审工作,国家奖学金无论家庭经济是否困难,只要符合规定条件,均可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奖学金每生每年8000元。同一学年内,获得国家奖学金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同时申请并获得国家助学金,但不能同时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
为保证贫困学生都能获得相应资助,学校规定每生每年至少享受一次资助。每年还会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适当的伙食补贴等资助。

2018年浙江财经大学上海市招生专业:市场营销、汉语言文学、广告学、行政管理、物流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保险学、城乡规划、社会工作、英语等10个专业。2018年浙江财经大学上海市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

2018年浙江财经大学河北省招生专业:广告学、法学、经济统计学、公共事业管理、数字媒体艺术、公共管理类(包含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事业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新闻传播学类(包含新闻学(法制新闻)、新闻学(卓越人才实验班)、文化产

2018年浙江财经大学天津市招生专业:市场营销、经济学、经济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市场营销、法学、信用管理、信用管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法学等11个专业。2018年浙江财经大学天津市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

2018年浙江财经大学北京市招生专业:数字媒体艺术、电子商务、社会工作、劳动与社会保障等4个专业。2018年浙江财经大学北京市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浙江财经大学北京市录取分数线(2018)类型批次招

2021年浙江财经大学辽宁省招生专业:金融学类(金融学、信用管理、金融工程、保险学、投资学)、金融学(中外合作办学)、金融学(中外合作办学)、市场营销(中外合作办学)、公共管理类(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行政管理、城市管理)、中国语言

2022年浙江财经大学辽宁省招生专业: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供应链管理)、会计学(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公共管理类(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行政管理、城市管理)、市场营销(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2019年浙江财经大学福建省招生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经济学、经济学等3个专业。2019年浙江财经大学福建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浙江财经大学福建省录取分数线(2019)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高分

2019年浙江财经大学辽宁省招生专业:广告学、金融学类(金融学)(中外合作办学)、工商管理类(会计学)(中外合作办学)、市场营销、金融学类(金融学)(中外合作办学)、市场营销、应用统计学、广告学、法学、电子商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电子

2018年浙江财经大学福建省招生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英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类(中外合作办学)(含:市场营销)、英语、金融学类(中外合作办学,含金融学)、金融学(含金融学)、工商管理类(中外合作办学)(含市场营销)、国民经

2018年浙江财经大学辽宁省招生专业: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类(中外合作办学)(会计学)、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类(中外合作办学)(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类(中外合作办学)(市场营销)、电子商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融学类(中外合作办学)(金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