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宁夏 |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国际工程班)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3 | 1977 |
|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 559 | 2161 | ||||
| 车辆工程 | 553 | 2429 | ||||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553 | |||||
| 交通工程 | 551 | 2532 |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551 | |||||
| 计算机类 | 548 | 2689 | ||||
| 工商管理类 | 547 | 2749 | ||||
| 电子信息类 | 546 | 2808 | ||||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545 | 2862 | ||||
| 自动化 | 543 | 2981 | ||||
| 测绘类 | 543 | |||||
| 机械类 | 540 | 3153 | ||||
| 交通运输类 | 537 | 3330 | ||||
| 材料类 | 536 | 3393 | ||||
| 土地整治工程 | 535 | 3447 | ||||
| 土木类 | 535 | |||||
| 工程力学 | 534 | 3512 | ||||
| 建筑类 | 534 | |||||
| 地质学类 | 532 | 3639 | ||||
| 新闻传播学类 | 文科 | 564 | 1116 | |||
| 建筑类 | 564 | |||||
| 思想政治教育 | 559 | 1265 | ||||
| 公共管理类 | 559 |
2015年9月29日,由长安大学和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合作共建的全国第一个土地工程学院在西安成立,学院的成立是中国土地工程学科建设的一个里程碑。
2017年3月13日教育部《关于公布2016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教高[2017]2号)正式印发,公布了2016年度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备案或审批结果,长安大学“土地整治工程”本科专业通过教育部审批,这是我国首次开设土地整治工程专业。由此形成了涵盖本科生、硕士生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各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自动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 知识和专业技能,并能在工业企业、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有关运动控制、过程控制、制造系统自动 化、自动化仪表和设备、机器人控制、智能监控系统、智能交通、智能建筑、物联网等方面的工程设 计、技术开发、系统运行管理与维护、企业管理与决策、科学研究和教学等工作的宽口径、高素质、 复合型的自动化工程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动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自动化领域的基本 方法及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自动化工程设计与研究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熟悉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和政策,具有较强的人文素质、社会服务意识和责任感,具有较 高的道德修养并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和保证职业诚信;
2.掌握从事自动化领域工作所需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知识,以及电子电气、计算机与通 信等技术基础知识,具有初步的工程经济、管理、社会学、法律、环境保护等人文与社会学的知识;
3.掌握本专业中“信息、控制和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和优化设计的 基本原理,了解自动化领域的前沿和发展动态;
4.掌握工程控制系统分析和设计的一般方法,具有较熟练地解决工程现场一般控制系统问 题的能力,具有能够独立从事工程实际中控制系统的运行、管理与维护的基本能力;
5.具有对自动化系统或产品中的技术进行分析、改进、优化和独立设计的能力;
6.具有创新意识和对自动化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 能力;
7.了解自动化专业领域技术标准和相关行业的法规;
8.具有适应发展的能力以及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和学习能力;
9.具有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10.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至少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资料,可进行跨 文化环境下的沟通和交流。
主干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电路及电子学基础、自动化基础理论、计算机技术基础(硬件、软件、网络 等)、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运动控制技术、过程控制技术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电路原理(64学时)、模拟电子技术基础(64学时)、数字电子技术基础(48学时)、 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48学时)、数据结构(48学时)、信号与系统分析(64学时)、计算机原理与 应用(理论48学时,实验16学时)、自动控制理论(1)(64学时)、运筹学(48学时)、电力电子技 术基础(理论24学时,实验8学时)、检测原理(理论24学时,实验8学时)、电力拖动与运动控 制(理论48学时,实验16学时)、过程控制(理论48学时,实验16学时)、自动控制理论(2)(48 学时)、计算机网络与应用(48学时)、人工智能导论(32学时)、应用随机过程(48学时)、系统辨 识基础(48学时)、计算机控制系统(48学时)、模式识别基础(16学时)、数字图像处理(48学 时)、计算机仿真(48学时)、系统工程导论(32学时)、CIM系统导论(32学时)、控制理论专题实 验(16学时)、过程控制专题实验(16学时)、运动控制专题实验(16学时)、检测技术系列实验 (16学时)、机器人控制综合实验(16学时)、自动化综合实践(48学时)。
示例二(括号内为理论学时+实验学时):电路(64+8学时)、数字逻辑电路(56+8学时)、模 拟电子线路(56+8学时)、工程电磁场(42+6学时)、信号与系统(32学时)、控制工程基础(48+8 学时)、现代控制理论基础(48+8学时)、建模与辨识基础(24+8学时)、自动控制元件(26+6学 时)、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56 +16学时)、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16+16学时)、微控制器应用及 系统设计(24+8学时)、VISUAL C++(48 +16学时)、软件技术基础(32学时)、网络与数据通信 (34+6学时)、工业自动化网络技术(32+16学时)、传感器与检测技术(26+6学时)、自动测试系 统(24+8学时)、电力电子技术(36+4学时)、嵌入式控制系统及应用(32 +16学时)、运动控制系 统(36+12学时)、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36+12学时)。
示例三(括号内为理论学时+实验学时):电路分析(48 +16学时)、数字电子技术(48 +16学 时)、模拟电子技术(48 +16学时)、C语言程序设计(32 +16学时)、计算机软件基础(48 +16学 时)、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48 +16学时)、控制工程数学基础(48学时)、自动控制原理(80 +10 学时)、现代控制理论(34+6学时)、计算机控制系统(46 +10学时)、自动控制系统仿真(32+16 学时)、检测技术与仪表(46 +10学时)、电力电子技术(36+4学时)、电机与拖动(54 +10学时)、 运动控制系统(48+8学时)、过程控制(48+8学时)、工业计算机网络与通信(32+8学时)、微控 制器技术课程设计(24学时)、现场总线技术课程设计(32学时)、自动控制系统综合实验(32学 时)、集散控制系统(22 +10学时)、现场总线技术(32+8学时)、嵌入式系统(26+10学时)、基于 网络的智能控制(32+8学时)、先进控制理论(3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电类基础课程实验、电子工艺实习、计算机技术类课程实验、电子技术 综合设计、计算机程序综合设计、计算机控制系统综合设计、过程控制系统或运动控制系统综合 设计和自动化技术综合设计,以及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和课外学术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等 实践教学环节。
主要专业实验:控制工程基础课程实验、信号处理技术课程实验、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实 验、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实验、计算机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或运动控制系统课程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工程力学是力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属于应用科学的范畴,是以理论、实验和计算机仿真为主要手段,研究和解决工程技术中存在的与力学相关的变形、振动、疲劳、损伤、破坏等方面的问题,涉及航空、航天、建筑、机械、汽车、造船、环境和生物医学等诸多领域。
1960年:原西安公路学院在当时的三年级大学生中挑选部分学生,成立第一届力学师资班;
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后,开始招收力学专业本科生;
2003年、2005年分别获得工程力学专业、固体力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2012年获得力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计算结构力学二级学科硕士点,计算结构力学二级学科博士点,有效地拓展了工程力学专业的发展空间。
现在,工程力学专业是陕西省“本科教学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1996年和2005年力学专业分别获得副教授、教授任职资格校内审批权。在课程设置、师资队伍与教材建设、办学理念及教学管理等方面都积累了许多富有价值的经验和成果。
长安大学工程力学系由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教研室和力学实验教学中心教师组建而成。团队教职工25人,其中省级师德先进个人1人,校级教学名师3人,教授7人,副教授8人,高级工程师2人,12位教师具有博士学位,1位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多名教师具有结构工程、机械工程、道路工程及桥梁工程等专业的硕士或博士学位,具备学科交叉的相关知识储备和能力。目前,拥有“工程力学”陕西省级教学团队;《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2门省级精品课程,《工程力学》1门校级精品课程;陕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力学实验中心”;近年来主持省部级纵、横向课题近50项,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百余篇。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主要是研究电能的产生、传输、转换、控制、储存和利用的专业。我们的生活、学习、生产与电能关系密切,离开了电,人们的衣食住行将无法想象。电气专业主要研究电能的转换与利用技术,设有2个专业方向:建筑电气工程和电力系统。建筑电气工程方向研究电能在建筑领域的转换、控制及利用技术,包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供电配电、电气照明、设备控制、自动消防系统等技术;电力系统主要研究电能的传输、转换及控制技术,包括供配电、继电保护、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监测等技术。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对数学基础要求较高,基础课程中开设的数学课程种类较多,专业课程与数学相关的课程较多,如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电路原理等,有些课程比较抽象,如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电子技术、计算机原理与应用等,这些课程具有一定的难度,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另外,课程综合实验等实践环节也可能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难题,它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其次,这个专业是强弱电结合、软硬件并重,要求学生既能掌握硬件系统分析与设计,又能够开发与设计应用程序,也是专业学习过程中一个难点。
我们的专业已经有近30年的历史,已为国家计培养了1千余名专业人才,这些校友活跃在建筑工程、工业企业、电力系统等领域的科研设计院所、企事业单位。有的校友成为大型国企的行政、技术领导。
环境科学
我校环境科学专业成立于2004年,2011年获得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形成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流动站完整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同年,环境科学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
本专业教学队伍师资力量雄厚、具有国际视野,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陕西省百人计划1名,陕西省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陕西省师德标兵等一批知名专家学者。此外为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特聘请具高级工程师职称的校外导师十余名,工程实践经验丰富,多为单位总工程师及技术骨干。
毕业后可广泛从事各级相关政府部门、资源开发利用部门以及环境保护部门的管理工作;可到各类公司以及咨询机构从事环境咨询工作;也可在教育、科研单位从事环境科学、环境化学、环境生物等学科的教学、科研工作;也可在环境科学与工程等研究生专业继续深造。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较坚实的数学、力学、管理学、计算机、外 语、必要的人文社科和经济管理基础知识以及机电、土木、系统工程等工程技术基础知识,掌握载运 工具运用与保障技术、交通运输系统规划、客货运输组织及调度等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交 通运输领域从事载运工具技术使用与管理、运输规划与设计、运输组织、管理和调度等工作,能在教 学、科研单位从事相关教学科研工作的宽口径应用型和复合型工程技术、管理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交通运输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 工程等学科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载运工具技术运用与管理、运输线网和枢纽规划与 设计、客货运输组织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载运工具运用与保障技术、交通运输系统规 划、客货运输组织调度等系统知识,并具备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交通运输工程职业道德、坚定的追求卓越的态度、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 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具有从事交通运输工程工作的所需的工程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 运输经济管理知识;
3.具有良好的运输安全质量、运输环境、职业健康和运输服务的意识;
4.掌握扎实的交通运输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方面的基 本理论、基本知识,了解交通运输的发展历史及趋势;
5.掌握交通运输领域常用的一般技术分析方法或设计方法,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分析 交通运输中存在的问题,并能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能够参与运输生产及运营系统的设计,并具 有保障其稳定运行的能力;
6.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运输系统或相关产品的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 能力;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能力,具有职业发展 学习能力;
8.了解国内外关于交通运输领域的技术标准、政策和法规;
9.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能力;
10.具有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11.具有不少于一门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 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交通运输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运筹学、机电工程学、交通运输设备及技术使用、载运工具检测与诊断技术及 其维护、运输组织学、运输经济学、交通运输安全、交通运输法规、交通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交通 运输企业管理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分为课程实验教学和专业实践教学两部分,包括驾驶实习、生产实习、 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社会实践、科技训练等多种形式。
主要专业实验:大学物理实验、力学实验、电工电子技术实验、交通运输设备及性能实验、运 输系统模拟与仿真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2020年长安大学宁夏招生专业:电子信息类、车辆工程、地质学类、汽车服务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类、物流管理、新闻传播学类、交通运输、思想政治教育、建筑类(5年制)(考生需具备相应的美术基础)、建筑类(5年制)、

长安大学在宁夏录取批次:2018年为本科一批,2017年为本科一批。2022年长安大学在宁夏招生专业有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公共管理类、机械类、汽车服务工程、计算机类、地质学类、物流管理、材料类、电子信息类、工商管理类、建筑类、建筑类、自动化类

2021年长安大学宁夏招生专业:自动化类(非定向)、新闻传播学类(非定向)、材料类(非定向)、工程力学(非定向)、建筑类(非定向)、物流管理(非定向)、电子信息类(非定向)、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非定向)(国际工程班)、城市地下空间工程(非定

长安大学2017年宁夏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工程力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8分,土木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8分,材料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9分,地质学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9分,土地整治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20分,交通运输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2

2022年长安大学宁夏招生专业:自动化类、环境科学与工程类、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国际工程班)、汽车服务工程、少数民族预科班(预科)、工商管理类、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建筑类、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地质学类、交通工程、物流工程、新闻传播学类、工程力

2019年长安大学宁夏招生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工程力学、建筑类(五年制)、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思想政治教育、车辆工程、计算机类、自动化、交通运输类、建筑类(五年制)、材料类、土木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交通工程、物流管理、道路桥梁与渡河工

长安大学2018年宁夏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地质学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32分,工程力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34分,建筑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34分,土地整治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35分,土木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35分,材料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36分

2018年长安大学宁夏招生专业:交通工程、自动化、建筑类、交通运输类、测绘类、工程力学、电子信息类、地质学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公共管理类、环境科学与工程类、车辆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土木类、机械类、思想政治教育、建筑类、道路桥梁与渡河

2021年长安大学宁夏文科最低分数线为564文科最低位次为795。2020年长安大学宁夏文科最低分数线为578文科最低位次为854。2021年宁夏文科录取分数线及宁夏各专业最低分、最低位次1.2021年文科宁夏录取分数线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高

2021年长安大学宁夏理科最低分数线为453理科最低位次为7360。2020年长安大学宁夏理科最低分数线为475理科最低位次为7206。2021年宁夏理科录取分数线及宁夏各专业最低分、最低位次1.2021年理科宁夏录取分数线类型批次招生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