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西华大学广东各专业排位:
1.信息与计算科学理科普通类排位75821(需要考494分);
2.工业设计理科普通类排位76739(需要考493分);
3.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77680(需要考492分);
4.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理科普通类排位78675(需要考491分);
5.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78675(需要考491分);
6.测控技术与仪器理科普通类排位78675(需要考491分);
7.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79639(需要考490分);
8.汽车服务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80615(需要考489分);
9.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81550(需要考488分);
10.材料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82553(需要考487分);
11.生物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82553(需要考487分);
12.工业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82553(需要考487分);
13.法学文科普通类排位20533(需要考544分);
14.工商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21066(需要考543分);
15.经济学文科普通类排位21066(需要考543分);
16.汉语言文学文科普通类排位22133(需要考541分);
17.资产评估文科普通类排位22133(需要考541分);
18.投资学文科普通类排位22674(需要考540分);
19.保险学文科普通类排位22674(需要考540分);
20.市场营销文科普通类排位22674(需要考540分)
2018年西华大学各专业广东排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广东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94 | 75821 |
| 工业设计 | 493 | 76739 |
| 自动化 | 492 | 77680 |
|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 491 | 78675 |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491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491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490 | 79639 |
| 汽车服务工程 | 489 | 80615 |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488 | 81550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487 | 82553 |
| 生物工程 | 487 |
| 工业工程 | 487 |
| 法学 | 文科 | 544 | 20533 |
| 工商管理 | 543 | 21066 |
| 经济学 | 543 |
| 汉语言文学 | 541 | 22133 |
| 资产评估 | 541 |
| 投资学 | 540 | 22674 |
| 保险学 | 540 |
| 市场营销 | 540 |
机械类
汽车服务工程
西华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简介:汽车服务工程是机械工程、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管理工程等多学科相互渗透的多种高新技术综合性学科。西华大学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于2005年正式开始招生,是全国第三批、西南地区第一个开设该专业的高校,根据高等教育评价专业机构发布的 “2021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西华大学汽车服务工程获评A,排名位于西南地区第1、全国第19。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依托学院的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四川西华交通司法鉴定中心、四川智能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学院等共同为学生搭建了覆盖“本-硕”良好的学习和发展平台。 培养目标以专业技术为基础,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校内教学和企业实践相融合,面向汽车后市场培养掌握良好专业技能,拥有良好沟通与协调能力、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国际化视野,能适应未来技术和区域经济发展,胜任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的汽车金融保险、汽车改装设计、二手车经纪、汽车检测、汽车文化等消费新场景需求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就业前景汽车服务是汽车产业链的重要环节,产生的利润约占汽车产业的70%,提供的相关就业岗位约占全社会8%。西华大学汽车服务工程是我国西南片区汽车服务行业“高端骨干人才的摇篮”,被行业喻称为“中国西部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的黄浦军校”。毕业生可从事新能源及智能汽车后市场领域的产品研发、金融保险、事故鉴定、汽车改装、汽车电商、二手车贸易、售后技术服务、教育管理等工作。根据我校近10年汽服毕业生的统计数据,学生毕业3年后年薪达到15万左右,毕业5年绝大多数成为企业技术骨干、受到广大企业好评。
法学类
法学
西华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适应国家法治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培养德才兼备,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合理的知识结构,具备依法执政、科学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高效高质量法律服务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熟悉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本专业突出强调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强烈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掌握法学类专业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健全的职业人格,强烈的法律职业认同感,具有服务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就业前景:在党政机关、纪检监察、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律师事务所、公证机构、仲裁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等从事与法律相关的工作。
经济学类
经济学
西华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简介:经济学专业开办于2003年,历经近20年的专业发展与完善, 已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即“宽口径、厚基础、高层次、重能力”。本专业依托学院多年办学实践和产业经济研究所、区域社会经济研究所的实践经验,在强化理论课程学习的同时,着力打造“基础宽厚、科研凸显”的培养特色。积极融入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致力于服务地方经济,是经济理论与实践交叉融合的应用型专业。近年来,承担各类科研项目40余项,出版专著、教材等20余部,在CSSCI、SSCI等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学生在“挑战杯”等省内外竞赛获得省级以上奖项数十项,已逐步发展成为省内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经济人才培养基地。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国内外经济发展史、经济思想史、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运用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分析现实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及能从事理论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就业前景: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管理、科学研究及教学工作。
生物工程类
生物工程
西华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简介:生物工程专业为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四川省特色专业、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专业。现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省级教学名师、四川省突出贡献专家、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及后备等省级以上人才11名,聘任海外讲座教授2名。专业围绕现代生物制造核心体系,依托食品用酶生物发酵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西南地区特色传统发酵产品资源微生物发掘中心、食品生物技术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食品微生物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筹)、成都市益生菌工程中心等平台,注重各学科的交叉融合,逐渐形成了生物大分子定向改造、固态发酵微生物过程学与基因安全、资源微生物发掘与利用等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适应经济、科技、社会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生物学、工程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生物工程行业的总体发展和地方特色,掌握生物制品产业化的科学原理及工艺技术,熟悉生物加工流程与工程设计等基础理论和技能,具备熟练的现代生物技术操作能力与较强的工程应用能力,能在生物制药、发酵、生物资源应用等生物工程相关领域从事新技术和新产品研究开发、生产设计与管理、精准分析及质量检测的高素质工程科学技术人才。核心课程: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生化工程、生物分离工程、生物工程设备、化工原理等。就业前景:毕业生适合在生物、医药、食品等领域从事生物制品研发、项目设计、生产管理、精准检测分析等相关工作,近年来,供不应求,就业质量好,就业率高。每年近40%的学生在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攻读硕士研究生或出国留学,其余学生到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政府部门以及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上市公司、生物医药企业等单位工作。
土木类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西华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1)专业介绍: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创办至今已近30年,是四川省内最早开设本专业的学校之一,办学历史悠久、办学实力雄厚,毕业校友遍布四川、西南乃至全国,在行业内具有很强影响力。本专业现有专业教师共15人,兼顾了科研和实际工程应用:副教授及以上高级职称9人,讲师6人;博士学位率50%;硕士研究生导师5人;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6人;有长期国(境)外交流经历的教师4人。近年来,本专业教师秉承治学严谨、开拓创新的精神,承担了教育部、住建部、省住建厅等各级项目共30余项,发表包括SCI/EI等在内的各类学术论文5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授权9项,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参编四川省地方标准1部。(2)培养目标: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优良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能够胜任民用和工业建筑中人工环境系统设计、运行管理、优化改进,能够灵活运用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解决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领域相关生产生活问题,对专业和社会发展方向具有敏锐洞察力,并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3)就业前景:本专业学生在毕业后大部分在传统建筑领域和新兴能源应用领域从事相关工作,或选择继续深造。多年来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主要分布在大型央企、国企、外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从事建筑环境控制系统(暖通空调)及建筑能源系统的设计、安装和建设等工作;或从事现有的建筑环境控制系统及能源系统的优化、运营、维护等工作;在新兴能源领域,可从事大型能源系统的研发、设计、运营、维护等一系列工作。此外,每年有近20%的学生考取或保送至国内外高水平大学进一步深造。
机械类
工业设计
西华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简介:本专业成立于2005年,有专任教师6人,建设有人机工程、CMF、模型制作等五个现代专业实验室,是一个技术和艺术、科技和人文等多学科融合、与企业的产品开发、生产制造紧密联系的专业,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本专业皆在培养具有人文艺术素养,掌握现代工业设计理论知识和创新方法,熟悉市场经济规律的复合型设计人才,专业学生在IF、K-DESIGN AWARD 、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相关赛事中屡获大奖。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自然科学素养、人文科学知识基础、具备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良好职业道德的工业设计师;掌握工业设计基础理论、设计学基本知识与应用方法,并具有丰富的交叉学科背景、先进的设计理念、敏锐的艺术感悟力、严谨的逻辑分析力、熟练的设计表现力;能创造性运用知识解决实践问题,整合用户、设计、技术、商业和文化来创造新产品,跨领域整合智能系统和相关的设计服务的创新型人才。学生毕业5年左右,通过知识更新和技术水平提升,可达到以下要求:具有较好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素养,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能在工业设计及交叉学科领域开展与职业相关工作,适应独立和团队工作环境;具备在工业设计及交叉学科领域从事研究开发、设计制造、技术经济管理等工作的能力,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理解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具备良好的工业设计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能够成为所在领域的专业技术骨干、科学研究骨干和管理中坚力量,在工业设计领域具有较强的职场竞争力;具有良好的终身学习能力和较强的创新意识。核心课程:设计表现技法、构成基础、设计实践、工程基础、人机工程学、工业设计材料与工艺、产品现代设计方法、设计心理学、快题设计与模型制作。就业前景:随着国家产业升级,逐步向制造强国转变的过程中,工业设计在提升产品价值的杠杆中越来越多地受到行业重视,在提高产品的相对竞争优势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毕业后可到各类企业、公司、设计机构从事产品开发、视觉传达设计、人机交互、智能系统等领域的设计和研究工作,也可以从事设计调研和设计管理的工作;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从事社会创新工作,用设计的思维和方式,应对新技术下的社会变革问题。工业设计的涉猎领域十分广泛,毕业生除了在深耕本专业方向的同时,也可以很好的适应其他方向的学习需要,可以较为轻松的参与不同学科和专业领域的合作项目,作为统筹和沟通的桥梁起到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