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八章均匀颜色空间及应用1、理解颜色空间的均匀性;2、了解均匀颜色空间的发展历程;3、掌握CIE1976L*a*b*均匀颜色空间;4、能够计算CIE1976L*a*b*空间的各属性及色差,并理解其意义。5、了解色差的公式的近代发展;6、掌握光源的色温、相关色温的概念,并能够联系实际;7、掌握光源显色性、显色指数的概念,并理解其意义;

第二章光与色1、理解光的概念及其光谱特性;2、理解区分光源、照明体的概念;3、掌握相对光谱功率分布概念及应用;4、理解颜色形成的要素;5、掌握物体的光谱特性。

第四章色光加色法和色料减色法1、知道色光加色法和色料减色法的三原色及其确定原因;2、掌握色光加色法和色料减色法的特点;3、理解色光加色法和色料减色法关系;4、学会灵活应用色光加色法和色料减色法。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绪论1、掌握颜色描述体系;2、了解颜色科学的发展历程。第二章光与色1、理解光的概念及其光谱特性;2、理解区分光源、照明体的概念;3、掌握相对光谱功率分布概念及应用;4、理解颜色形成的要素;5、掌握物体的光谱特性。第三章眼睛和视觉1、了解眼球的构造及主要功能;2、掌握视力、视场、视角、光谱光视效率的概念;第四章色光加色法和色料减色法1、知道色光加色法和色料减色法的三原色及其确定原因;2、掌握色光加色法和色料减色法的特点;3、理解色光加色法和色料减色法关系;4、学会灵活应用色光加色法和色料减色法。第五章颜色视觉和颜色视觉理论1

(2)各章考题所占分数大致如下:第一章2%,第二章5%,第三章8%,第四章10%,第五章8%,第六章8%,第七章12%,第八章18%,第十章5%,第十一章12%,第十二章4%,第十三章8%。

第五章颜色视觉和颜色视觉理论1、了解颜色的适应性和颜色对比;2、简单了解颜色色彩的心理表现类型和色彩的感觉3、掌握三色学说、四色学说和阶段学说。

二、基本要求“印刷色彩学”课程的任务是研究颜色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使学生认识颜色形成的基本要素,掌握颜色描述、颜色测量、颜色应用的原理、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运用色度学理论分析解决印刷工业中的色彩问题,使学生具备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的理论基础。“印刷色彩学”课程的任务是研究颜色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使学生认识颜色形成的基本要素,掌握颜色描述、颜色测量、颜色应用的原理、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运用色度学理论分析解决印刷工业中的色彩问题,使学生具备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的理论基础。

第七章CIE标准色度学系统1、理解颜色匹配实验,特别是负刺激值产生原因;2、掌握刺激值、色度坐标的概念及关系;3、掌握CIE1931RGB表色系统;4、掌握并学会应用CIE1931XYZ表色系统;5、能够由光谱数据计算物体色的XYZ刺激值;6、掌握颜色客观三属性及其与主观三属性的关系。

第六章颜色的显色系统1、掌握色彩的心理三属性;2、了解颜色感觉空间的几何模型;3、掌握孟塞尔颜色系统;4、掌握自然色系统。

第十一章颜色密度1、掌握密度的概念及类型;2、了解孟塞尔明度值与视觉密度的关系;3、掌握密度的比例性和相加性;4、掌握印刷油墨颜色质量的GATF密度评价方法;5、掌握密度测量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