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题型举例●判断题:5%●判断题:5%●判断题:5%

一、课程目标“水力学”课程是水利工程学科、农业水土工程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以及给水排水等专业的技术基础课。本课程考查考生对水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水流基本运动规律的理解、掌握的程度;考查考生运用这些基本知识分析、解决工程实际中基本水力学问题的能力。“水力学”课程是水利工程学科、农业水土工程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以及给水排水等专业的技术基础课。本课程考查考生对水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水流基本运动规律的理解、掌握的程度;考查考生运用这些基本知识分析、解决工程实际中基本水力学问题的能力。

第二章水静力学1理解掌握静水压强及其性质;1理解掌握静水压强及其性质;1理解掌握静水压强及其性质;2理解液体平衡微分方程,应用欧拉平衡微分方程综合表达式分析解决问题;3理解等压面及其性质;4掌握重力作用下的液体平衡的水静力学基本方程;5掌握旋转容器中液体的相对平衡、直线匀加速运动容器中液体的相对平衡,会对比相对平衡与重力作用下液体平衡的静水压强分布规律;6理解绝对压强、相对压强、真空度的定义与区别,以及液体压强的表示法;7理解水静力学基本方程的物理意义和几何意义;8熟练掌握压强分布图的绘制方法,以及作用于平面上的静水压力(大小、方向、压力中心)的计算;9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绪论1、了解液体的基本特征;2、掌握掌握连续介质的假说及液体密度和容重;3、理解液体的粘滞性,掌握牛顿内摩擦定律及其应用;4、理解牛顿液体、理想液体概念;5、了解液体的压缩系数与弹性系数、膨胀系数,6、了解液体表面张力;表面张力系数,量纲,单位;毛细现象;7、了解液体汽化、蒸发、沸腾;8、理解作用在液体上的表面力、质量力、总质量力、单位质量力;9、了解掌握液体的机械能。第二章水静力学1理解掌握静水压强及其性质;1理解掌握静水压强及其性质;1理解掌握静水压强及其性质;2理解液体平衡微分方程,应用欧拉平衡微分方程综合表达式分析

2理解液体平衡微分方程,应用欧拉平衡微分方程综合表达式分析解决问题;3理解等压面及其性质;4掌握重力作用下的液体平衡的水静力学基本方程;5掌握旋转容器中液体的相对平衡、直线匀加速运动容器中液体的相对平衡,会对比相对平衡与重力作用下液体平衡的静水压强分布规律;6理解绝对压强、相对压强、真空度的定义与区别,以及液体压强的表示法;7理解水静力学基本方程的物理意义和几何意义;8熟练掌握压强分布图的绘制方法,以及作用于平面上的静水压力(大小、方向、压力中心)的计算;9熟练掌握作用于曲面上的静水压力(水平分力;铅垂分力,压力体;总压力;压力中心)的计算。3理解等压面

8理解掌握理想液体元流的伯诺里方程,方程的物理意义和几何意义;9了解质量力、重力共同作用下的伯诺里方程积分9了解质量力、重力共同作用下的伯诺里方程积分9了解质量力、重力共同作用下的伯诺里方程积分

1、考试目标的能力层次的表述本课程对各考核点的能力要求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用相关词语描述:较低要求——了解;一般要求——理解、熟悉、会;较高要求——掌握、应用。本课程对各考核点的能力要求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用相关词语描述:较低要求——了解;一般要求——理解、熟悉、会;较高要求——掌握、应用。本课程对各考核点的能力要求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用相关词语描述:较低要求——了解;一般要求——理解、熟悉、会;较高要求——掌握、应用。一般来说,对概念、原理、理论知识等,可用“了解”、“理解”、“掌握”等词表述;对计算方法、应用方面,可用“会”、“应用”、“掌握”等词。

(4)液体切应力是液体的一种单位面积的表面力●解答题:80%(由6-9个小题组成,含证明题或计算题或实验设计题)●解答题:80%(由6-9个小题组成,含证明题或计算题或实验设计题)●解答题:80%(由6-9个小题组成,含证明题或计算题或实验设计题)

1理解水击波的传播过程的流动方向变化、压强和流速变化、液体变化、管壁变化、任意位置处水击压强变化、任意位置处流速变化;2理解掌握直接水击和间接水击3掌握直接水击的计算;理解水击波的传播速度。2理解掌握直接水击和间接水击3掌握直接水击的计算;理解水击波的传播速度。2理解掌握直接水击和间接水击3掌握直接水击的计算;理解水击波的传播速度。

(2)各章考题所占分数大致如下:第一章15%第二章15%第三章25%第四章18%第五章16%第六章6%第七章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