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齐鲁工业大学重庆各专业排位:
1.测控技术与仪器理科普通类排位50155(需要考498分);
2.材料化学理科普通类排位50591(需要考497分);
3.食品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51103(需要考496分);
4.市场营销理科普通类排位51512(需要考495分);
5.复合材料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51512(需要考495分);
6.生物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51967(需要考494分)
2018年齐鲁工业大学各专业重庆排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重庆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98 | 50155 |
| 材料化学 | 497 | 50591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496 | 51103 |
| 市场营销 | 495 | 51512 |
| 复合材料与工程 | 495 |
| 生物技术 | 494 | 51967 |
生物科学类
生物技术
齐鲁工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概述:生物技术(理学)专业于2000年设立,2001年开始招生,已经连续培养15届优秀毕业生; 2018年获得“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涵盖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动物生物学等二级学科,2019年完成首届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录取工作。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33人,获得博士学位的占比为100%,其中教授7人(外籍教授2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8人;专任教师中国家“千人计划”外专1人、“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1人;齐鲁工业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2人、教学改革标兵1人,青年教学优秀奖2人;中国微生物学会、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等学术组织理事及会员多人。在山东省特色名校工程建设、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建设、齐鲁工业大学“生物学”重点学科建设等项目的支持下,生物技术专业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办学质量迅速提升,与马来西亚吉隆坡建设大学已达成“2+2”学分互认协议。
专业特色:本专业依托山东省微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山东省轻工生物基产品清洁生产与炼制协同创新中心、生物工程训练中心以及多家校企合作实验室等技术平台,为专业发展凸显“高、大、上、新”的学科特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7年启动建设的首批齐鲁工业大学专业核心课程建设项目利完成,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基因工程等课程建成慕课并已作为山东省课程联盟在线运行,用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其中微生物学获评山东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及生物分析化学等4门虚拟仿真课程已用于实验、实践、实训教学;在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获得多项国家及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加速形成“理论基础扎实、研究能力突出、实践技能完善”的人才培养特色;“医药生物技术”与“轻工生物技术”等两个特色专业方向日益突出。
就业方向:毕业生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等工作;在工业、医药、食品、环保等行业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目前毕业生就业分布最多的为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省市。
修业年限:四年(弹性修业年限3—8年)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食品科学与工程
齐鲁工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概述: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始建于1985年,经过30多年的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现有专任教师4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2人,硕士生导师25人,团队中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全国优秀教师和师德标兵人才、山东省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带头人、山东省具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外专双百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和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人才等,师资力量雄厚。
专业特色:依托山东省重点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作为山东省高等教育名校建设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重点建设专业,2019年入选首批省级、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依托省部共建生物基材料与绿色造纸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食品发酵工程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科研平台与国内外大中型企业合作,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创新应用型食品科学与工程人才。
就业方向: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遍布全国,主要进入食品相关行业、企事业单位和行政单位从事产品研发、质量管理和检测以及行政管理等工作。近年来,学院与欧美、东南亚等多国外资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学生毕业后可到正大集团、迈大集团、雀巢集团等大型企业工作,也有部分直接去日本、韩国等地就业。考研率达到30%,其中大部分进入国内985高校和本校深造,部分选择国外留学。
修业年限:四年(弹性修业年限3-8年)
工商管理类
市场营销
齐鲁工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概述:市场营销专业于1990年设立,所在学院具有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权。本专业于2013年被确立为“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工程重点专业”,于2017年成功申报“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在“双一流”建设工程中,2019年被确立为“省级一流专业”,《消费者行为学》《电子商务与互联网营销》被确立为“省级一流课程”。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3名,其中高级职称11人,博士8人,硕士生导师5人;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双师型”教师和创业导师8人。专业教学团队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依托“山东省区域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基地”和“营销科学研究所”,先后获得“山东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等教科研奖励,指导学生获得“创青春”、“挑战杯”、“互联网+”等学科创业大赛国家级、省部级奖励10余项,主持省部级、企业课题50余项,出版专著、特色教材10余部。
专业特色:本专业注重实践应用特色、行业特色与互联网特色,致力于培养“工业 + 互联网”特色的市场营销专业管理人才。针对以上特色塑造,在教学方式方法、师资团队发展提升、大数据定量化分析等方面,进行积极改革创新。本专业依托齐鲁工业大学与山东省科学院科教融合的资源优势,在工业、消费品行业、服务业等领域,建立校外实习实践基地10余处,博士后工作站5处,建立校内学生自主发展平台“行立方品牌训练营”一个,专业公众号一个。专业设有计算机模拟实验室、情景模式实验室、拓展训练基地各一处,并与洪海龙腾等互联网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与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中央财经大学大数据营销中心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为面向互联网时代的应用型营销管理人才培养提供坚实保障。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既有系统的营销管理理论知识、思维体系,又有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同时具备踏实肯干、诚信敬业的职业素养。毕业生就业率长期保持在95% 以上,毕业季人均 offer 两个以上,薪资丰厚,真正体现多劳多得。毕业生广泛在大型国有企业、上市公司、民营企业、外资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就业,到岗后基本做到一年会“销”,三年会“营”,活跃在各行各业的营销经理、市场总监、销售总监、广告总监、网络营销总监、客服经理、城市经理、营销咨询师、数据分析师、营销培训师等营销相关岗位。本专业毕业生创业率较高,毕业5年以后创业率近10%。不完全统计,学生创业企业中10亿俱乐部企业1家,亿级企业1家,千万级企业仅2001级毕业生就创办10家以上。近几年,毕业生考研、出国率不断提升,考取“985高校”研究生和出国读研的人数逐年增多。
修业年限 :四年(弹性修业年限3-8年)。
材料类
材料化学
齐鲁工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概述:齐鲁工业大学材料化学专业始建于2002年, 专业方向主要有新能源材料和材料制备及分析两个方向。材料化学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16人,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具有高级职称的10人,其中硕士生导师9人。本专业教学与科研并重,取得了显著成效,近三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课题13项,发表SCI论文百余篇。专业目前有校级精品课程1门、自编优秀教材1本、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校级青年教学能手1人,获得教学科研方面的奖励6项,其中省部级获奖3项。这些都为高素质材料化学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专业特色:材料化学是一门材料科学与现代化学的新兴交叉边缘学科。主要研究新材料的制备、加工、结构、性能、应用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材料设计和性能预报。结合国家与地方重点发展的产业方向,开设新能源材料方向,合理设置课程,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学生具备进行研究或研发工作的理论基础、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学科理论知识扎实、实验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强,视野开阔,学生具有更好的学术研究基础,考研率高(考研率高于40%),被大公司录用几率高。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在90%以上,主要进入北京、上海、青岛等经济发达城市就业,从事研发、质检、市场开拓等工作。
修业年限:四年(弹性修业年限3-8年)。
材料类
复合材料与工程
齐鲁工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概述:为满足国家对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的巨大需求,本校于2015年依托国家级特色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与省级特色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创办了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专业师资队伍专兼结合、学历高。现有专任教师10人,其中博士9人。本专业旨在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具备较强工程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在复合材料的设计、制备和成型加工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及设备设计、产品和企业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专业特色: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立足“树脂基复合材料”专业方向教学,注重课外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既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又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本专业依托山东省玻璃与功能陶瓷加工与测试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特种含硅新材料重点实验室、专业教学实验室等平台开展人才培养。专业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老师的科学研究,鼓励学生参加国家及省部级各类科技竞赛,以高起点就业为目标,培养综合素质过硬的复合材料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市场需求量大,可在国防、航空航天、汽车、船舶、建材、电子、橡胶、塑料及纤维等行业从事复合材料及其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产品设计、加工工艺,生产管理、性能检测等工作。2019年毕业生的对口就业率为90%以上,主要进入北京、上海、济南、青岛、威海、烟台等经济发达城市工作。毕业生也可继续攻读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2019年本科考取研究生比例25%以上,部分学生进入山东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等双一流高校深造。
修业年限:四年(弹性修业年限3-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