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学院紧密结合交通运输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打造形成了“以水上运输类专业为主体、陆上交通类专业和航空类专业为两翼,各专业协调发展”的面向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专业布局。现设有航海、轮机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交通工程、管理信息、机电、人文艺术等7个系40多个专业,其中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技术、船舶工程技术、港口机械与自动控制、港口与航运管理等专业,均为省级品牌或特色专业。
1.面试采取线上测试的方式进行,且考评分离,考生在线面试操作详见附件。
2.考生实名加入指定QQ群,保持QQ联络畅通,并及时关注群内消息,面试及考前模拟测试等相关信息将通过QQ群发送。
3.正式面试前,将安排线上模拟测试,具体安排通过QQ群发送。

5.贵校有没有注册入学?答:学院2018年继续参加江苏省注册入学试点,普高注册入学专业为焊接技术与自动化、机械设计与制造、集装箱运输管理、工程机械运用技术,计划总数105人。普高注册入学录取考生在在校待遇、收费、毕业生就业政策以及毕业文凭等均与统一录取的考生相同。

2.学院学习生活环境如何?答:学院座落于风景秀丽的中国长三角地区适宜人居的花园城市、国家首批沿海城市、被誉为“中国近代第一城”和上海北大门的江苏省南通市,位于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海一小时经济圈,毗邻苏通科技产业园区,交通便捷,环境优美,有着良好的区位发展优势。学院校园占地面积近1000亩,校舍建筑总面积达36万多平方米,绿化面积达60%以上。学生公寓均装有空调,设有独立卫生间、洗漱间,

15.在贵校修完相关学业有没有继续深造的可能?答:学院积极为学生继续深造创造条件,学生升学渠道畅通,可通过“专升本”、“专转本”、“专接本”等形式进入本科院校学习。学院与大连海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扬州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等本科院校开辟了专本对接通道,学生在校期间即可参加本科阶段的学习,成绩合格者可获得对接高校颁发的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可获

14.贵校的毕业生就业情况怎样?答:我院专业设置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有稳定的毕业生就业渠道,学院与省内外数百家用人单位建立了稳定的人才供需协作关系,每年多次举办大型毕业生“双选”会,为毕业生择业提供机会。毕业生就业率在同类高校中保持领先,学院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就业率高、就业质量高、就业对口率高,被评为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答:我院专业设

4.贵校2018年招生区域及招生计划答:我院2018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统招批次招生计划2425人,其中外省1836人(北京5、天津5、河北60、山西95、辽宁20、吉林30、上海6、浙江5、安徽255、福建25、江西70山东90、河南150、湖北30、湖南110、广东20、广西60、海南10、重庆35、四川65、贵州130、云南150、西藏200、陕西10、甘肃140、青海30

9.贵校对江苏考生学业水平测试科目有什么要求?答:所有考生必须取得七门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对于统招批次:高职本科联合培养项目(招生代码1449)选测科目要求为BC;高职本科分段培养(招生代码1480)、普通文理科(招生代码1311)对选测科目等级不作要求,必测科目要求为4C,技术科目合格;艺术类专业门类为美术类,专业考试形式为省统考,考生七门学业水平测试必测科目等级中D级不得超过三门(技术科目不

7.什么是高职与普通本科联合培养?贵校2018年是否有该项目招生?答:高职与普通本科联合培养是指高职与本科院校合作,培养四年制本科层次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按照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标准,合作双方共同制定专业理论知识课程和技能训练实践课程教学体系,学生四年在高职院校学习,达到毕业要求的学生可获得本科院校的毕业文凭,符合条件者可授予学士学位。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学院2018年继续与江苏科技大学开展高

8.报考贵校相关专业对考生身体有什么要求?对男女生有没有要求?答:对于报考我院各专业考生应符合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中的相关规定。根据交通运输部行业标准《海船船员体检要求》及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关于调整有关船员健康检查要求的通知》,航海类专业【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技术、船舶电子电气技术】,要求无色盲、色弱,双眼裸视力4.6(0.4)及以上,且矫正视力均能达4.8(0.6)及以上。

11.学院采取哪些措施尽量满足考生的专业志愿,录取后如对专业不满意能否调整专业?答:学院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尽量满足考生的专业志愿①录取时根据考生专业志愿情况,经省考试院批准后对专业间招生计划进行调整,尽可能满足考生志愿;②新生进校后如对录取专业不满意,可以分别在入学后第一学期末、第二学期末申请调整专业。

3.贵校开设了哪些专业?有哪些特色专业?答:学院紧密结合交通运输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打造形成了“以水上运输类专业为主体、陆上交通类专业和航空类专业为两翼,各专业协调发展”的面向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专业布局。现设有航海、轮机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交通工程、管理信息、机电、人文艺术等7个系40多个专业,其中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技术、船舶工程技术、港口机械与自动控制、港口与航运管理等专业,均为省级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