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3 |
| 应用物理学 | - | 1 | |||
| 应用化学 | - | 1 |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 | 5 |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 | 6 | |||
| 机械电子工程 | - | 2 |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 | 5 | |||
| 材料化学 | - | 2 | |||
| 冶金工程 | - | 3 | |||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 | 1 | |||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 | 2 |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 | 1 | |||
| 通信工程 | - | 1 | |||
| 自动化 | - | 5 | |||
| 软件工程 | - | 7 | |||
| 网络工程 | - | 7 |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 | 3 | |||
| 能源化学工程 | - | 1 | |||
| 采矿工程 | - | 2 | |||
| 矿物加工工程 | - | 2 | |||
| 建筑学 | - | 1 | |||
| 生物工程 | - | 1 |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网络工程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09 | 101330 |
| 软件工程 | 523 | 86230 | |||
| 冶金工程 | 525 | 84029 |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525 | 83942 |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525 | 83506 | |||
| 矿物加工工程 | 525 | 83821 | |||
| 应用化学 | 525 | 83856 |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526 | 82753 | |||
| 采矿工程 | 527 | 81652 | |||
| 应用物理学 | 527 | 81787 | |||
| 自动化 | 528 | 80163 | |||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528 | 80351 |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529 | 79900 | |||
| 生物工程 | 530 | 78406 | |||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532 | 76330 | |||
| 能源化学工程 | 533 | 75792 | |||
| 机械电子工程 | 534 | 74134 | |||
| 材料化学 | 534 | 73898 | |||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535 | 73070 | |||
| 建筑学 | 537 | 70897 |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544 | 64002 | |||
| 通信工程 | 545 | 63543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接受基本工程训练,基础扎实、知识面宽、 能力强、素质高、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矿物加工领域内从事生产、管理、工程设计、科学研究 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知识和矿物加工专业基本理论知识, 接受与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相关的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的 基本训练,掌握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矿物加工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具备进行技术 革新和新技术、新工艺研究的初步能力,具备一定的生产组织、技术经济管理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矿物加工职业道德、强烈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具有从事矿物加工工程所需的自然科学知识、工程科学基础知识和一定的经济管理 知识;
3.掌握矿物加工过程的基本理论、生产工艺知识及矿物材料科学的基本知识,具有综合运 用所学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及应对生产管理过程突发事件的能力;
4.掌握矿物加工试验设计与优化方法、数据分析与处理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 工作能力;
5.掌握矿物加工程设计理论与方法,矿物加工工艺优化及分析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 设计与工程实践能力;
6.具有技术经济分析与组织生产管理的基本能力;
7.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技术革新与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研究开发的初步能力;
8.具有良好的表达、沟通、交流能力,具有环境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具有一定的跨文 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9.熟悉国家关于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安全、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 政策和法规,具有良好的产品质量、矿区环境、职业健康、生产安全和服务意识;
10.了解国内外矿物加工工程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具有信息 获取和职业发展提高的能力。
主干学科:矿业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化学、力学、机械基础、矿物学、矿物加工方法、理论与设备、工程设计、试验研 究方法。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物理化学(64学时)、工程力学(64学时)、流体力学(32学时)、矿石粉碎工程(32 学时)、矿石学(含岩矿鉴定)(48学时)、矿物物理分选(32学时)、浮选(32学时)、烧结球团学 (64学时)、矿物加工研究方法(32学时)、矿物加工理论与工艺(32学时)、矿物加工工程设计 (32学时)。
示例二:工程图学(48学时)、工程力学(80学时)、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80学时)、有机化 学(32学时)、无机与分析化学(64学时)、过程流体力学(48学时)、物理化学(64学时)、选矿机 械设计基础(48学时)、矿物加工学1(64学时)、矿物加工学2(64学时)、选矿厂设计(56学 时)、试验研究方法(32学时)、矿物岩石学与煤化学(48学时)、选煤厂管理(32学时)、矿物加工 机械(48学时)。
示例三:现代工程制图(72学时)、工程力学(80学时)、无机化学(56学时)、物理化学( 64 学时)、电工技术(48学时)、电子技术(48学时)、流体力学(48学时)、机械设计基础(56学时)、 重力选矿(56学时)、浮游选矿(40学时)、矿物加工机械(48学时)、矿物加工工程设计(48学 时)、矿物加工自动控制(48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矿物加工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各类课程设计、矿 物加工计算机实践、矿物加工毕业设计(论文)、科研创新、社会实践等。
主要专业实验:专业课程实验、矿物加工实验技术、试验研究专题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电气工程主要是研究电能的产生、传输、转换、控制、储存和利用的学科。本专 业隶属于电气类,培养具备电气工程领域相关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能在电气工 程领域的装备制造、系统运行、技术开发等部门从事设计、研发、运行等工作的复合型工程科 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路、电磁场、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电机 学和自动控制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本专业主要特点是强电与弱电相结合、 软件与硬件相结合、元件与系统相结合。本专业学生接受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 面的基本训练,掌握解决电气工程领域中的装备设计与制造、系统分析与运行及控制问题的基本 能力。学校可根据情况设置专业方向,如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及其控制、高电压技术、电力 电子技术等。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较扎实的高等数学和大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管 理科学基础,具有外语运用能力;
2.系统地掌握电气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主要包括电工理论、电子技术、信息处 理、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基本原理与应用等;
3.掌握电气工程相关的系统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和实验技术;
4.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5.具有本专业领域内1~2个专业方向的知识与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
6.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组织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核心知识领域应涵盖电路、电子、电磁场、信息分析 与处理、自动控制、计算机技术、工程设计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以及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与 电力拖动、电力电子与电气检测、电力设备与高电压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此外,建议适当涉 及电气学科的前沿领域和发展趋势,各学校可根据办学特色设置相关课程。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电气学科概论(16学时)、电路基础(64学时)、信号与系统(64学时)、电磁场(32 学时)、数字逻辑电路(64学时)、模拟电子电路(64学时)、数据结构与数据库技术(40学时)、自 动控制原理(48学时)、微机系统与接口(48学时)、电机学(上)(48学时)、电机学(下)(48学 时)、电力电子基础(48学时)、电力系统基础(64学时)、电力传动技术(48学时)、电力系统暂态 分析(48学时)、电气检测技术(48学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48学时)。
示例二:电路(72学时)、信号与系统(32学时)、工程电磁场(40学时)、数字逻辑电路( 64 学时)、模拟电子电路(64学时)、数据结构与数据库技术(40学时)、控制工程基础(48学时)、微 机原理与接口技术(72学时)、电机学(上)(32学时)、电机学(下)(48学时)、电力电子技术(48 学时)、发电厂电气工程(48学时)、电力系统分析(64学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64学时)。
示例三:电路(96学时)、数字逻辑电路(64学时)、模拟电子电路(64学时)、信号与系统 (48学时)、自动控制理论(56学时)、微机原理与应用(64学时)、电机学(上)(64学时)、电力工 程(上)(64学时)、电力电子技术(48学时)、微机保护基础(48学时)、电力系统自动装置(48学 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48学时)、电力系统故障分析(48学时)、工程电磁场(48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电子电气工艺实习、计算机软硬件实践、电气工程专业课程 设计、综合实验、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路实验、电子技术实验、电机与控制实验、电气工程系统实验、电力电子实 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 发展,掌握建筑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设计方法,接受建筑师基本训练,具备基本的建 筑知识和较强的设计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开放视野,能在城市建设领域从事建筑与城市设计、 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建筑学基本知识和理论,接受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技能的基 本训练,掌握建筑设计和相关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和素养;
2.具有建筑学的专业基础知识,了解中国和外国古代及近现代建筑历史,了解建筑设计、城 市规划与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掌握空间形体表达方法,掌握建筑结构、建筑力学、建筑构造、建 筑材料的基本知识,掌握建筑物理环境(声、光、热)、建筑设备(水、暖、电)的基本知识;
3.具有建筑学的专业知识,具有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的基本能力,掌握建筑设计和相关规 划设计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技能;
4.了解土木工程、建筑设备、环境保护、建筑经济等相邻学科基本知识;
5.熟悉建筑设计和相关规划设计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建筑学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具有一定的建筑学领域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主干学科: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
核心知识领域:建筑设计与实践:建筑设计是建筑学专业核心知识领域的主干;建筑历史 与理论:古今中外建筑历史与理论为主体的知识构成建筑学专业的理论平台;建筑技术与建 筑师执业:建筑数学、建筑物理、建筑结构、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知识成为建筑学专业的技术支 撑;城市设计:城市设计理论以及城市规划、风景园林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成为建筑学专业的拓 展知识领域。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建筑设计(832学时)、外国建筑史(64学时)、中国建筑史(64学时)、建筑设计概论 (48学时)、建筑设计基础(32学时)、城市规划原理(48学时)、景观学原理(32学时)、空间形体 表达基础(32学时)、建筑技术概论(16学时)、CAAD方法(32学时)、建筑结构(64学时)、建筑 物理环境(48学时)、素描水彩(192学时)、建筑师业务实践(208学时)、建筑构造与设备(80学 时)、实习环节(240学时)、毕业设计(240学时)。
示例二:建筑设计(788学时)、建筑设计基础(256学时)、视觉设计基础(288学时)、建筑制 图(32学时)、建筑学概论(16学时)、建筑设计基础理论(16学时)、计算机辅助设计(32学时)、 城市规划原理(32学时)、居住环境与住宅设计原理(16学时)、专业外语(64学时)、建筑力学 (48学时)、中国建筑史(64学时)、外国建筑史(64学时)、建筑结构(48学时)、建筑构造(96学 时)、建筑物理(64学时)、建筑设备(48学时)、建筑设计理论(64学时)、实习环节(288学时)、 毕业设计(256学时)。
示例三:建筑设计(752学时)、室内设计及原理(32学时)、景观规划与设计及原理(32学 时)、城市设计及原理(32学时)、城市规划原理(32学时)、建筑力学(48学时)、材料与工艺学 (32学时)、建筑构造(48学时)、建筑结构(64学时)、建筑物理环境(96学时)、建筑设备(48学 时)、建筑学概论(16学时)、中国建筑史(32学时)、外国建筑史(64学时)、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 (64学时)、美术(128学时)、工程制图(32学时)、设计初步(144学时)、建筑师业务实习(280学 时)、毕业设计(30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建筑基础和认识实习、建筑测绘实习、建筑师业务实践、毕业设计(论 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建筑设计模型实验、建筑物理实验、计算机建模和绘图实验等。 修业年限:五年/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能够较系统扎实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 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在应用化学及相关领域从事研究、开发及其他 工作的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与化工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具有一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接受较系统的科学思维和应用研究的基本训练,初步具有综合 运用化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进行研究、开发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较强的创新意识;
2.系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化学和化工的发展动态、应用前景和 行业需求;
3.掌握本专业所需的数学、物理学、化工等学科的基本内容,初步掌握生命、环境、材料、能 源等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
4.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具有获取、加工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5.能够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具有从事应用化学研究、开发和其他实际工作的 能力;
6.具有较强的学习、交流、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适应科学和社会的发展;
7.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化学。
核心知识领域:物质的结构层次、形态与构效关系,化学键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化学反应的 方向、限度、速率和机理,无机和有机物的组成与结构、合成与分离、分析与表征、反应与性质,化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及技术,常用化学与化工仪器设备的原理和应用,化学品的开发、规模制备、加 工与应用方法,化学信息获取、处理和表达的方法。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无机化学(96学时)、分析化学(80学时)、有机化学(96学时)、物理化学(128学 时)、化工原理(32学时)、工业化学(32学时)、高分子科学导论(32学时)、生物化学(32学时)、 绿色化学(32学时)、化学信息学(48学时)、无机化学实验(96学时)、分析化学实验(120学 时)、有机化学实验(144学时)、物理化学实验(96学时)、化工原理实验(16学时)、应用化学综 合与设计实验(96学时)。
示例二:普通化学概论(90学时)、元素无机化学(36学时)、分析化学(108学时)、有机化学 (108学时)、物理化学(108学时)、化工基础(54学时)、化工制图(36学时)、应用高分子化学 (36学时)、精细化学品化学(36学时)、基础化学实验(98学时)、仪器分析实验(56学时)、有机 化学实验(98学时)、物理化学实验(84学时)、化工基础实验(28学时)、应用化学实验(112学 时)、应用化学综合与设计实验(56学时)。
示例三:无机化学(64学时)、定量分析化学(48学时)、有机化学(96学时)、物理化学(96 学时)、仪器分析(48学时)、化工原理(112学时)、化工设备机械基础(48学时)、精细化学品工 艺学(64学时)、基础化学实验(I、Ⅱ)(312学时)、综合化学实验(160学时)、化工原理实验(48 学时)、探究性化学实验(64学时)、应用化学专业实验(64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化学实验、化工实验、物理实验、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基础化学实验、综合化学实验、基础化工实验、研究性化学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或工学学士。 0704 天文学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固体矿床(煤、金属及非金属)开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采矿 工程师的基本能力,能在采矿领域等方面从事工程设计与施工、矿山安全工程、矿山经营与管理 等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矿山地质、岩体力学、采矿原理与开采设计、矿山安全工程的 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接受到采矿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掌握矿山规划与开采设计、岩层控制技术、 矿山安全技术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爱岗敬业、艰苦创业的品质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以及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具有从事采矿工程工作必需的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
3.掌握扎实的矿山开采方法与技术、矿山压力及岩体工程监测、矿山灾害预防及应急救援 等技术,了解固体矿产资源开采技术的前沿及发展趋势;
4.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先进的生产组织和技术管理基本能力,以及新工艺、新技术研究 和开发的基本能力;
5.熟悉国家有关固体矿产资源勘探、开采、利用、安全生产和矿山环境保护的技术标准以及 行业政策、法律和法规;
6.掌握利用计算机及网络等工具进行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现代信息获取 与加工处理以及职业发展学习的能力;
7.具备团队合作、组织协调、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以及较强的沟通交流、环境适应以及 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能力;
8.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主干学科: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地质学、工程力学、测量学、采矿学爆破工程、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井巷工 程、采掘机械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理论力学B(64学时)、材料力学B(64学时)、流体力学(32学时)、工程测量(48学 时)、矿山地质与工程地质(40学时)、岩体力学(48学时)、金属矿床地下开采(72学时)、凿岩爆 破工程(56学时)、井巷与隧道工程(40学时)、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48学时)、露天采矿技术 (40学时)。
示例二:工程力学A(l)(72学时)、工程力学A(2)(80学时)、测量学A(32学时)、流体力 学及流体机械(32学时)、煤矿地质学(56学时)、矿山岩体力学(40学时)、采矿学(80学时)、采 矿系统工程(40学时)、井巷施工技术(32学时)、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或边坡稳定)(48或40 学时)、矿井通风与安全(或露天采矿工艺)(56或40学时)、采掘机械(或露天矿用设备)(32或 48学时)。
示例三:理论力学(72学时)、材料力学(80学时)、测量学(32学时)、流体力学及流体机械 (36学时)、矿山地质学(60学时)、岩体力学(48学时)、煤矿开采学(80学时)、矿山压力与岩层 控制(48学时)、矿井通风与安全(48学时)、井巷工程(40学时)、非煤矿床开采(30学时)、采掘 机械(48学时)、矿井特殊开采(3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地质实习,金工实习,采矿认识、生产及毕业实习,计算机应用及上机 操作,课程设计(机械零件、采矿学、矿井通风与安全等),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各类专业课程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学与工程学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基础 知识,能在生物技术与工程等相关领域从事生物工程产品生产、工艺设计、生产管理、新技术研究 和新产品开发的学科交叉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按照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工程产品生 产相关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科学思维与实践创新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生物 工程产品的科学研究方法与操作技术,具备生物产品制造和研发中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的基本 能力,同时根据生物制药、环境生物工程、轻化生物技术、生物材料、生物系统工程等专业方向,确 立人才培养特色。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掌握生物学与工程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及基本知识,具有数理化扎实基础以及计算机及 信息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素质;
3.掌握生物工程产品的分析方法,生产设计方法与实验技术;
4.具有从事生物工程产品生产、研究开发及技术管理的初步能力;
5.熟悉生物工程所涉及领域的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生物工程技术研究的前沿、应用前景、最新技术动态和行业发展趋势;
7.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不断获取新知 识的能力;
8.具有适应社会需求、继续深造的潜能以及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9.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初步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主干学科:生物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工程制图、化工原理、发酵工程、生物分离 与反应工程、生物工程设备与设计。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生物化学(96学时)、微生物学(48学时)、细胞生物学(48学时)、化工原理(72学 时)、发酵工程(32学时)、基因工程(32学时)、分子生物学基础(32学时)、生物分离工程(32学 时)、生物工程设备与设计(48学时)等。
示例二:化工原理(96学时)、生物化学(64学时)、微生物学(48学时)、发酵工程(48学 时)、生物分离工程(48学时)、基因工程(32学时)、生物工程设备(48学时)等。
示例三:化工原理(80学时)、生物化学(80学时)、微生物学(64学时)、分子生物学(32学 时)、生物反应工程(40学时)、生物分离工程(40学时)、生物工艺学(40学时)、发酵设备及工厂 设计(48学时)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工程基本技能训练、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微生物学实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发酵工程实验、生物分离工程实 验以及与专业方向相关的特色专业实验课程。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知识和无机非 金属材料科学、材料工程方面较宽厚的基础知识,能在各种无机非金属材料制备、加工成型、材料 应用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技术和产品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技术改造、生产管理与经 营等方面工作的工程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材料的制 备、组成、组织结构与性能之间关系的基本规律,接受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制备、结构与性能检测分 析、设计与开发的基本训练,具备开发新材料、研究新工艺、改善材料性能和提高产品质量的基本 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和追求卓越的态度,较强的爱国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较好 的人文科学素养;
2.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
3.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材料合成与制备、材料复合、材料设计及工程研 究、产品质量控制等专业基础知识;
4.掌握无机非金属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分析方法、生产工艺的设计方法和无机非金属材料的 应用技术,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分析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5.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具有进行材料研究、材料设计、材料应用、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 能力;
6.了解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技术标准以及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和法规,具有良好的质量、 环境、安全(职业健康)和服务意识;
7.具有信息获取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 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8.了解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国际研究前沿和发展趋势,具有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 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物理化学、机械设计基础、材料组成,材料结构,材料性能,材料表征,材料工 程基础,材料制备,工厂设计。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物理化学(80学时)、机械设计基础(56学时)、结晶学与岩相学(64学时)、无机材 料科学基础(80学时)、无机材料工艺学(64学时)、无机材料物理性能(32学时)、无机材料热工 技术(40学时)、无机材料测试技术(32学时)、硅酸盐工厂设计及CAD技术(32学时)、矿物材 料加工学(40学时)。
示例二:物理化学(64学时)、机械设计基础(56学时)、材料概论(32学时)、材料科学基础 (72学时)、材料工程基础(64学时)、无机材料物理性能(32学时)、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80学 时)、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40学时)、热工设备(32学时)、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厂设计概论(40学 时)。
示例三:物理化学(56学时)、机械设计基础(56学时)、材料概论(32学时)、材料科学基础 (72学时)、无机材料测试技术(40学时)、无机材料物理性能(40学时)、热工过程及设备(64学 时)、硅酸盐岩相学(48学时)、陶瓷工艺学(48学时)、陶瓷机械设备(32学时)、工厂设计概论 (3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机械制造工程实训、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机械零件设计、生 产实习、专业设备课程设计、毕业实践环节等。
主要专业实验:材料科学基础实验、材料工程基础实验、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实验、材料制备 与性能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2018年辽宁科技大学黑龙江省招生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该外语课程只安排英语教学。数学单科成绩不低于90分)、物联网工程、生物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网络工程(普通类单列计划。三四年学费每学年每人12700元,不调剂录取填

2018年辽宁科技大学吉林省招生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冶金工程、旅游管理、英语(招考生)(需口试)、应用化学、测绘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软件工程、工商管理、信息与计算科学、电子信息工程、建筑学(学制5年)、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电

2018年辽宁科技大学内蒙古招生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网络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矿物加工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电子工程、电子商务、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冶金工程、物联网工程、自动化、环境工程、软件工

2018年辽宁科技大学山西省招生专业:机械电子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工业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机械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软件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工

2018年辽宁科技大学河北省招生专业:建筑学、功能材料、金融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中医学(卓越中医京华班)、中医学、药事管理、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能源化学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

2018年辽宁科技大学天津市招生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信息与计算科学(该外语课程只安排英语教学,数学单科成绩不低于90分)、生物工程、材料化学、应用化学、环境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该外语课程只安排英语教学)、网络工程(三四年学费每年每人1

2018年辽宁科技大学北京市招生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通信工程、财务管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电子工程、金融学、电子信息工程等8个专业。2018年辽宁科技大学北京市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

2018年辽宁科技大学山东省招生专业:建筑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生物工程、应用化学、机械电子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通信工程、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物理学、材料化学、机械设

2018年辽宁科技大学福建省招生专业:软件工程、通信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机械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冶金工程、生物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材料化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建筑学、功能材料、网络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2018年辽宁科技大学辽宁省招生专业:土木工程、冶金工程、金融学、机械工程、旅游管理、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工业设计、能源与动力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工商管理、软件工程(三四年学费每学年12700元,非英语语种考生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