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江苏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332 | 73273 |
| 财务管理 | 331 | 75169 | ||||
| 汽车服务工程 | 331 | |||||
| 会计学 | 331 |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师范) | 331 | |||||
| 金融学 | 331 | |||||
| 小学教育(师范) | 331 | |||||
| 软件工程(嵌入式培养) | 331 | |||||
| 网络工程 | 331 | |||||
|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 331 | |||||
| 环境工程 | 331 | |||||
| 自动化 | 331 | |||||
| 电子信息工程(师范) | 331 | |||||
| 统计学 | 331 |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331 | |||||
|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 331 | |||||
| 物联网工程(嵌入式培养) | 331 | |||||
| 电子信息工程(嵌入式培养) | 331 | |||||
| 经济统计学 | 330 | 76921 | ||||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330 | |||||
| 车辆工程 | 330 | |||||
| 交通运输 | 330 | |||||
| 机械电子工程 | 330 | |||||
| 通信工程 | 330 | |||||
| 功能材料 | 330 | |||||
| 应用化学 | 330 |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330 |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330 |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330 | |||||
| 环境科学 | 330 | |||||
| 汽车服务工程(师范) | 330 | |||||
| 金属材料工程 | 330 |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30 | |||||
| 数字媒体技术(嵌入式培养) | 330 | |||||
| 金融学(单列专业) | 318 | 96864 |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单列专业) | 318 | |||||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305 | 112659 | |||
| 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 | 302 | 115383 | ||||
| 会计学 | 文科 | 普通类 | 332 | 19623 | ||
| 小学教育(师范) | 331 | 20283 | ||||
| 应用心理学 | 330 | 20975 | ||||
| 财务管理 | 330 | |||||
| 人力资源管理 | 330 | |||||
| 酒店管理 | 330 |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330 | |||||
| 旅游管理 | 330 | |||||
| 商务英语 | 330 | |||||
| 金融学 | 330 | |||||
| 秘书学 | 330 | |||||
| 日语 | 330 | |||||
| 德语 | 330 | |||||
| 汉语言文学(师范) | 330 | |||||
| 英语(师范) | 330 | |||||
| 学前教育(师范) | 330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系统掌握金融知识和金融理论,具备金融实务专业技 能,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胜任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及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专业 工作,具有深厚理论功底、精湛专业技能、良好综合素质和优秀人格品质的创新型金融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学科和金融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系统掌握金融 学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具有较强的金融工作实践能力,掌握金融学科学研究的 方法。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2.能够较好地运用数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分析方法对现实金融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3.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以及计算 机和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情,熟悉国家有关经济和金融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金融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了解金融领域的最新发展状况及国际金融活动的 规则和惯例,了解中国金融发展与改革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6.具有能初步从事金融学理论研究的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具有良好的品德操行、人文修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优秀的综 合素质。
主干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
核心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含微观经济、宏观经济)、计量经济学、经济法律概论、 会计学、国民经济统计学、管理学原理、国际经济学、金融学、金融中介学、金融市场学、投资学、保 险学、商业银行经营学、国际金融学、公司金融、金融工程学、中央银行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课程(含基本统计分析软件应用、实务模拟等)、社会实践(含社 会调查、实习等)、科研和论文写作(含毕业论文、学年论文、科研实践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汽车服务理论基础,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 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具备“懂技术、会经营、善服务”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能够在汽车技术服务、汽 车营销服务、汽车金融保险服务、汽车相关产品规划等领域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 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汽车服务技术、汽车市场营销、汽车金融保险等方面的基本 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汽车检测诊断与维修、汽车市场分析、汽车营销策划、汽车事故勘查和汽车 相关产品规划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汽车技术服务、汽车营销服务、汽车金融保险服务和汽车 相关产品企划等方面的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较宽厚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基础;
2.掌握汽车服务技术、汽车市场营销、汽车金融保险、产品规划等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础 知识;
3.掌握汽车检测诊断与维修、汽车市场分析、汽车营销、车损查勘和产品规划等基本方法;
4.具有从事汽车技术服务、汽车市场研究与营销策划、车损勘查、金融保险服务和汽车相关 产品企划等工作的基本能力;
5.具有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外语应用能力,并具有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
6.熟悉本专业领域涉及的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规和法律,了解相关国际规则和惯例;
7.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了解本学科领域的发展动态,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和较强的 创新意识;
8.具备良好的团队意识、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身心素质。
主干学科: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工程图学、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汽车构造、汽车理 论、发动机原理、汽车服务工程、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汽车检测诊断技术、汽车维修工程、汽车服务 企业管理、汽车服务系统规划、汽车营销、汽车保险与理赔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工程实训、电工电子实习、课程设计、汽车拆装实习、汽车驾驶实训 (本专业学生一般应获得机动车驾驶证)、汽车市场调查与营销商务实习、汽车检测与维修实习、 汽车勘查与定损实训(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
主要专业实验:发动机性能实验、汽车使用性能实验、汽车诊断实验、汽车检测实验、汽车电 子控制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0803 仪器类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能在中、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从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方向的专业理论教学、专业实践指导的职教师资和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基本要求
1.政治素质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2.文化和身心素质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具有自主学习和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和社会交往能力;掌握一门外语,能读、写和使用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讲究卫生、举止文明的良好习惯,达到大学生体能锻炼和军事训练的标准。
3.专业素质
(1)系统地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理论,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熟练的专业技能,了解本专业的科技现状和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2)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生产组织管理能力,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机械制图、设计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的能力。
(3)能够熟练地应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的实际问题。
(4)能进行常规机械加工操作和合理选择工艺路线,能合理选择加工机床、刀具和设计机床夹具。
(5)具有科学的职业教育理念,掌握系统的职业教育理论,具有基本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
三、学制、毕业学分和授予学位
学制:标准学制4年,学习期限可控制在3~8年
最低毕业学分:180学分
授予学位: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四、主干学科
机械工程
五、专业主干课程
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机床概论、机械制造工艺学、数控机床与编程、液压与气动技术、职业教育心理学、职业教育学等
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生产实习、CAD/CAM综合设计、技能培训、机床拆装实践、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机制工艺与夹具课程设计、教育实习、毕业设计等
七、专业方向及就业领域
就业领域:(1)在中、高级职业学校从事教学和实习、实训指导工作;(2)从事机械产品的一般设计、制造、生产管理等工作。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身体心理素质,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熟悉管理学、经济学、法律及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富有创新精神,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持续发展的潜力,能够在各级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和国家行政及经济管理部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及开发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 毕业生基本要求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有较深厚的管理基础理论知识,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良好的修养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职场职业道德,对人力资源、人才资源、劳动力资源等具有敏感性和较强的领悟力。
1.思想道德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则;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知识结构
以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管理学、组织行为学为基础课程,以社会学、人力资源管理学、企业管理、工作分析、管理心理学、微观经济学、管理学、社会保障学等为学科基础及拓宽知识,以绩效管理、薪酬设计与管理、招聘与录用、培训与开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英语等为专业核心课程,构成学生的知识结构,既有较深专业知识,又有较广的相关知识。
3.能力培养
要求学生有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和适应现代化管理的知识,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和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能系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等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受到人力资源管理技能等良好的系统训练,熟悉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的动态和发展趋势。
4.心理品质
通过心理素质教育使学生能保持心理的健康,保持心理的平和、乐观、积极、上进,能经受挫折、抑制浮燥,保持真诚的虚心、执著的专心和不懈的恒心。
5.身体素质
具有一定的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掌握身体锻炼的基本技能,养成科学锻炼身体的习惯,达到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三、主要课程
人力资源管理、薪酬设计、绩效管理、招聘与录用、培训与开发、人力资源管理案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英语、组织行为学、职业生涯规划等。
四、主要实践
结合教学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认知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此外,学生还需参加读书活动,撰写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
五、毕业生就业面
企事业单位相关的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管理、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工作。
六、授予学位
管理学学士。
专业代码:081303T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传递工程、材料科学基础、循环经济概论、环境科学基础、工业废弃物处置与处理、循环经济理论与生态工业技术、系统工程导论。
相近专业: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复合材料与工程 生物功能材料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课程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
培养目标
旨在培养面向国家建设需要,适应未来科技发展,掌握循环经济工程技术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厚的专业知识和突出的实践能力;具备从事循环经济工程技术基础理论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能在循环经济工程技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开发、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主要学习循环资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理论知识,通过对循环经济工程技术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工程实训锻炼,了解我国资源分布、产业布局、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基本状况,具备从事循环资源科学与工程基础理论研究与工程技术开发、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的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掌握新材料、新能源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2.鉴别、回收、处理、初加工、深加工材料的工艺设计和设备选型能力,以及组织生产和控制质量的管理能力;3.具有综合利用四大再生资源,开发研究新型固体废弃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品的初步能力。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以及计算机和通信基础理论,掌握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维护管理、安全保障和应用开发 相关的理论、知识、技能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管理能力和良好综合素质,能够承担计算机网络 系统设计、开发、部署、运行、维护等工作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 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学与管理 学知识;
3.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和工程设计方法,具备良好的工程素养以及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 神,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务实的工作作风;
4.掌握网络工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相关工具,并具有将其应用于网络系统的设计实 现、维护管理、安全保障和网络应用开发的能力;
5.了解本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创新意识、终身学习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适应学科 发展能力;
6.热爱本专业,注重职业道德修养,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 针与政策,理解工程技术伦理的基本要求;
7,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具有诚信意识和团 队精神;
8.具有良好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9.有良好的生活和体育锻炼习惯,身体健康。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计算机网络、数字通信、网络工程设计、网络安全、网络管理、网络开发。
核心课程示例(括号内为理论学时+实验或者习题课学时):
示例一:计算机原理(58+6学时)、计算机程序设计(28+8学时)、数据结构(40+6学时)、 操作系统(46+8学时)、计算机网络(44 +10学时)、信息安全导论(30+6学时)、数据通信(32 +4学时)、互联网协议分析与设计(30+6学时)、网络工程(32+4学时)、网络应用开发与系统 集成(24 +12学时)、路由与交换技术(28+8学时)、网络安全(30+6学时)、网络管理(32+4 学时)、移动通信与无线网络(30+6学时)、接入网技术(32+4学时)、网络测试与评价(32+4 学时)。
示例二:离散数学(60学时)、电路与信号分析(50 +10学时)、电子技术基础(50 +10学 时)、计算机程序设计导论(40+20学时)、算法与数据结构(60+20学时)、计算机组成原理 (48 +12学时)、数据库原理与应用(20+20学时)、操作系统(50+30学时)、数字通信原理(50 学时)、计算机网络原理(50 +10学时)、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30+20学时)、网络应用编程 (20+20学时)、网络工程设计(20+20学时)、网络攻击与防护(40 +10学时)、网络管理与维护 (20+20学时)。
示例三:电工电子学(32+16学时)、数字逻辑电路(32+16学时)、离散数学(48学时)、程序 设计基础(64+32学时)、算法与数据结构(64+32学时)、面向对象程序设计(32+32学时)、计算 机组成与结构(48 +16学时)、计算机操作系统(48+16学时)、数据库原理及应用(48 +16学时)、 计算机网络原理(48 +16学时)、路由与交换技术(48+16学时)、计算机网络安全(32+32学时)、 计算机网络管理(32+16学时)、TCP/IP协议分析与应用(48+16学时)、Windows或Linux服务器 管理与应用(32+32学时)、网络系统集成技术(32+3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与实训、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网络工程设计实验、网络安全实验、网络管理实验、网络应 用开发实验、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操作系统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5、按江苏省考试院要求,我校对口单招考生单独编班,单独制定教学计划,单独制定考核计划。

第四条联系地址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南三环路99号,常熟理工学院招生办公室邮编:215500电话:0512-(兼传真)、网址:http://zsb..cn/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江苏省有关规定,制定本章程。第二条我校招生录取工作坚持德、智、体全面衡量、文化考试成绩为主,公平、公正、公开和择优的原则,接受考生和社会监督。第三条常熟理工学院院校代码:10333(教育部)、1263(江苏省)、1637(江苏省中外合作办学)、1789(江苏省中美大学生双向交流)院校性质:江苏省属

第十二条奖助学金设置情况我校学生可申请不同类型的奖助学金。国家奖助学金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奖金每人每年2000-8000元不等,获奖率约20%;学校设立的综合奖学金分为三等奖,奖金每人每年分别为1500元、1000元、500元,获奖率约35%;学校设立的单项奖学金,包括学习优秀奖、创新创业奖、社会工作奖、见义勇为奖、考研成就奖等,奖金每人每年300-5000元不等。同

第三条常熟理工学院国标代码:10333院校性质:江苏省属高校办学性质: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学校校址:东湖校区:江苏省常熟市南三环路99号东南校区:江苏省常熟市湖山路99号

第三条常熟理工学院院校代码:10333(教育部)、1263(江苏省)、1637(江苏省中外合作办学)、1789(江苏省中美大学生双向交流)院校性质:江苏省属高校办学性质: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学校校址:东湖校区:江苏省常熟市南三环路99号东南校区:江苏省常熟市湖山路99号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规定,制定本章程。第二条我校招生录取工作坚持德、智、体全面衡量、文化考试成绩为主,公平、公正、公开和择优的原则,接受考生和社会监督。第三条常熟理工学院国标代码:10333院校性质:江苏省属高校办学性质: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学校校址:东湖校区:江苏省常熟市南三环路99号

第四条联系方式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南三环路99号,常熟理工学院招生办公室邮编:215500电话:0512-(兼传真)、网址:http://zsb..cn/

第四章其他第十一条根据江苏省物价部门核准的标准按学年收取学费和住宿费等。第十二条奖助学金设置情况我校学生可申请不同类型的奖助学金。国家奖助学金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奖金每人每年2000-8000元不等,获奖率约20%;学校设立的综合奖学金分为三等奖,奖金每人每年分别为1500元、1000元、500元,获奖率约35%;学校设立的单项奖学金,包括学习优秀奖、创新创

第五条招生专业、计划1、2018年我校招生计划全部为本科专业。2、所有专业学制均为四年。3、具体的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详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统一公布的我校招生专业和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