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自主招生考试的性质和目的,本考试的命题工作要有利于我院对优秀学生的选拔,考试试题编制结合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实际,对考生群体进行有效的选拔,从而区分出考生的优劣,并将计算机应用专业基础好、有发展潜力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考生选拔出来,进入高等职业学院学习、深造。

2、模块二:计算机网络应用知识(50分)(1)计算机网络的形成和发展;(2)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分类、组成、功能、常见网络拓扑结构;(3)服务器、客户端、浏览器的概念;(4)Client/Server结构、Browser/Server结构;(5)常见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6)小型局域网的组建方法;(7)IP地址、子网掩码的概念及计算;(8)常见网络通信协议及其使用范围;

1、模块一:计算机技术基础(100分)(1)计算机发展历程和分类及其应用领域;(2)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3)计算机硬件包括:CPU、主板、内存、外存及常用的输入输出设备的功能;(4)数据的存储单位(Bit,Byte,KB,MB,GB,TB),ASCII码、汉字编码的概念;(5)二进制基本概念及常用数制之间的转换;(6)计算机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7)计算机的软件系统概念及分类;

考试题型及分值序号题型分值(分)1单项选择题802判断题303问答题40全卷满分150

考试时间及考试方式1、考试时间:60分钟2、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基本要求要求考生掌握计算机计算机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硬件组成,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的基本使用,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能够使用网络并搭建简单的网络环境,能制作基本的网页。

考试目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综合理论考试大纲》是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类毕业生升入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入学考试而制定的。本考试的目的是考察学生对计算机应用综合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测试学生的综合能力,为选拔学生进一步深造学习计算机应用专业技术提供依据。

考试内容1、模块一:计算机技术基础(100分)(1)计算机发展历程和分类及其应用领域;(2)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3)计算机硬件包括:CPU、主板、内存、外存及常用的输入输出设备的功能;(4)数据的存储单位(Bit,Byte,KB,MB,GB,TB),ASCII码、汉字编码的概念;(5)二进制基本概念及常用数制之间的转换;(6)计算机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7)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1、指导思想根据自主招生考试的性质和目的,本考试的命题工作要有利于我院对优秀学生的选拔,考试试题编制结合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实际,对考生群体进行有效的选拔,从而区分出考生的优劣,并将计算机应用专业基础好、有发展潜力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考生选拔出来,进入高等职业学院学习、深造。2、基本原则考试大纲是命题工作和考生复习的依据,力求紧密结合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类专业课程的教

2、基本原则考试大纲是命题工作和考生复习的依据,力求紧密结合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类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做到既有利于学生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又为学生今后进一步深入学习本专业理论与方法、提高本专业的学习和实践能力奠定基础。命题的内容不超过大纲的规定,各科目在试卷中的占分比例、题型比例与大纲要求基本一致。

1、指导思想根据自主招生考试的性质和目的,本考试的命题工作要有利于我院对优秀学生的选拔,考试试题编制结合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实际,对考生群体进行有效的选拔,从而区分出考生的优劣,并将计算机应用专业基础好、有发展潜力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考生选拔出来,进入高等职业学院学习、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