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东南大学辽宁各专业排位:
1.工科试验班(信息工程、机械工程、能源动力类、土木类、数学类、自动化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生物医学工程类、材料科学与工程、经济学类、交通运输类、电子科学与技术、物理学类、工商管理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化工与制药类、测控技术与仪器)理科普通类排位912(需要考664分);
2.电子科学与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1034(需要考662分);
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1100(需要考661分);
4.建筑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100(需要考661分);
5.信息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100(需要考661分);
6.自动化类(自动化、机器人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100(需要考661分);
7.城乡规划理科普通类排位1159(需要考660分);
8.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1159(需要考660分);
9.材料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234(需要考659分);
10.软件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234(需要考659分);
11.测控技术与仪器理科普通类排位1303(需要考658分);
12.工程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1303(需要考658分);
13.机械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303(需要考658分);
14.网络空间安全理科普通类排位1303(需要考658分);
15.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303(需要考658分);
16.土木类(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303(需要考658分);
17.生物医学工程类(生物医学工程、生物信息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303(需要考658分);
18.生物医学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394(需要考657分);
19.能源动力类(能源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1394(需要考657分);
20.交通运输类(交通工程、交通运输、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394(需要考657分);
21.工商管理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394(需要考657分);
22.文科试验班类(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学、汉语言文学、旅游管理、哲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经济学、金融工程、法学)文科普通类排位486(需要考617分);
23.英语文科普通类排位524(需要考616分)
  
     
  
  
    2018年东南大学各专业辽宁排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辽宁 | 工科试验班(吴健雄班)(信息工程、机械工程、能源动力类、土木类、数学类、自动化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生物医学工程类、材料科学与工程、经济学类、交通运输类、电子科学与技术、物理学类、工商管理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化工与制药类、测控技术与仪器)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64 | 912 | 
| 电子科学与技术(类) | 662 | 1034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661 | 1100 | 
| 建筑学 | 661 | 
| 信息工程 | 661 | 
| 自动化类(自动化、机器人工程) | 661 | 
| 城乡规划 | 660 | 1159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660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659 | 1234 | 
| 软件工程 | 659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658 | 1303 | 
| 工程管理 | 658 | 
| 机械工程 | 658 | 
| 网络空间安全 | 658 | 
| 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 | 658 | 
| 土木类(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658 | 
| 生物医学工程类(生物医学工程、生物信息学) | 658 | 
| 生物医学工程(学制七年本硕连读) | 657 | 1394 | 
| 能源动力类(能源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 | 657 | 
| 交通运输类(交通工程、交通运输、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 657 | 
| 工商管理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学) | 657 | 
| 文科试验班类(郭秉文班)(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学、汉语言文学、旅游管理、哲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经济学、金融工程、法学) | 文科 | 617 | 486 | 
| 英语 | 616 | 524 | 
 
  
    建筑类
    城乡规划
  
  
    
       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以城市物质形态规划为主线,规划设计和规划理论为核心课程,学习相关专业理论课及专业基础课,并参加若干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培养学生具有作为未来规划师和规划高级管理者应有的素质和修养。本专业注重规划综合素质教育和专业能力训练,注重开放性教育,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2010 年本专业再次通过国家城市规划专业评估,获A 级优秀。本专业是江苏省品牌专业。学生通过严谨求实、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修满规定学分,可获工学学士学位。学生毕业后可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直至博士学位,或到设计机构、国家机关、高等学校、科研单位从事规划设计、管理、教学、研究等工作。
 
  
    材料类
    材料科学与工程
  
  
    
       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符合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需求,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人文
社会科学基础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具有较强实践能力、自我获取知识能力、社会交往能
力、组织管理能力,能在材料相关领域的科研院所或企业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理论研究,新
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开发,企业管理,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的创新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通过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理论和相关知识的学习,以及材料制备、性
能分析与测试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材料的成分、制备方法与组织结构和性能之间关系的基本规
律,以及材料设计、制备与工艺控制的基本方法,从而具有开展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理论研究、材
料设计、材料性能优化、新材料开发和材料生产管理的知识和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工作所需的数学、物理和化学等自然科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
识,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制图、机械、电工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应用等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一定程度
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经济管理基础知识,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并具有外语综合应用能力;
 2.掌握扎实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知识,掌握本专业领域常规的材料制备、材料性能与结
构分析检测方法和技术;
 3.具有选用适当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理论和实验方法分析并解决材料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以
及从事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4.了解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和先进的材料制备与加工生产方法,以及本专业的发展现状
和趋势;
 5.具有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能力,熟悉所属行业的方针、政策及法规;
 6.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承担对职业、社会和环境的责任。
 主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工程图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子电工技术基础、工程力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
工程基础、材料制备技术、材料生产装备与生产工艺、材料研究方法与测试技术、材料性能与应
用等。
 核心课程示例:
 1.示例一:工程制图基础(56学时)、物理化学(80学时)、物理化学实验(50学时)、仪器分
析(32学时)、仪器分析实验(24学时)、有机化学(56学时)、有机化学实验(48学时)、工程力学
(48学时)、电气工程学概论(96学时)、电工学实验(32学时)、机械设计基础(48学时)、材料研
究与计算机应用(32学时)、材料科学基础(56学时)、材料力学性能(48学时)、材料物理性能
(40学时)、材料现代研究方法(56学时)、材料概论(32学时)。
 (1)专业方向一:高分子物理(48学时)、高分子化学(56学时)、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原理
(40学时);
 (2)专业方向二:金属学(40学时)、固态相变(40学时)、工程材料学(40学时);
 (3)专业方向三:无机材料相图与应用(40学时)、无机材料高温动力学(40学时)、先进陶
瓷制备与加工(32学时)。
 2.示例二:机械设计制图B(48学时)、电工技术(48学时)、物理化学D(64学时)、电工技
术实验(16学时)、材料科学基础实验(48学时)、物理化学实验B(32学时)、电子技术(48学
时)、材料科学基础(128学时)、电子技术实验(16学时)、统计物理B(32学时)、冶金工程概述
(32学时)、材料物理性能A(48学时)、材料制备与加工(48学时)、材料分析方法(64学时)、金
属材料学(48学时)、材料力学性能(48学时)。
 3.示例三:工程制图与AutoCAD( B)(64学时)、工程力学A(64学时)、材料物理化学(64
学时)、材料科学基础A(80学时)、机械设计基础A(64学时)、材料性能学A(80学时)、材料现
代测试技术(56学时)、材料综合实验I(48学时)、材料中的固态相变(48学时)、材料结构与性
能(48学时)、冶金原理(48学时)、材料合成与制备(32学时)。
 (1)金属材料方向:金属材料学(56学时)、表面工程学(48学时)、材料综合实验Ⅱ(48学
时);
 (2)无机非金属材料方向:陶瓷材料(56学时)、材料综合实验Ⅱ(48学时)、粉体工程学(56
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电工电子实习、机械课程设计、专业课程设计或
专业综合试验、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材料制备方法实验、材料力学性能实验、材料物理性能实验、材料结构分析方
法与测试技术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电子信息类
    电子科学与技术
  
  
    
       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以电子器件及其系统应用为核心,重视器件与系统的交叉与融合,能跟踪新理论、新技术的发展,在微电子、物理电子、光电子和光通信等技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程设计及技术开发等工作的人格健全、责任感强、具有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宽广的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该专业培养方向为: 信息显示科学与技术、信息光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系统、 光纤通信、应用电子技术、新型电子器件与系统、真空电子技术等。
 
  
    生物医学工程类
    生物医学工程
  
  
    
       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系统地掌握生物医学工程的基
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医疗器械、医疗卫生等相关行业的企事业单位从事工程技术
开发、服务、管理和教育等工作或攻读研究生,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生物医学
与工程科学相结合的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命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医学仪器、生物医
学材料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严格的科学实验、技术研发训练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训练,掌
握工程技术在生物医学中应用研究、产品开发和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较扎实的自然科学知识,具有一定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 2.掌握一定的生理学和医学知识; 3.掌握生物医学电子与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生物医学信息检测及处理的基本理论
和分析方法、生物医学材料基本原理及设计方法等; 4.了解生物医学工程的学科前沿和新技术的发展动态; 5.了解医疗器械行业标准和相关法规; 6.具有创新意识,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 7.具有外文文献的检索、阅读与翻译能力,具有科技外语写作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 主干学科:生物医学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医学基础、工程生理学、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原理与应用、生物医学传感器、现
代医学仪器、生物医学信号处理、医学成像与图像处理、生物医学光学、生物力学、生物医用材料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生产实习、临床见习、毕业设计(毕业论文)、课外科研训练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子技术基础实验、计算机技术实验、生理学实验、医学仪器实验、生物医学
传感实验、生物医学信号处理实验。 修业年限:五年/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机械类
    机械工程
  
  
    
       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培养个性健全、情操高尚、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工程实践能力强、能在机械工程领域从事现代设计、制造、管理、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能够跟踪本领域新理论新技术、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特别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组建了东南大学机械设计与智能控制学生创新基地、智能车辆学生创新基地、Robocup 机器人竞赛基地、电光源工程创业基地等,为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提供条件。学生组建的赛车俱乐部、机器人俱乐部以及学生的科技作品在国际方程式赛车比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竞赛RoboMasters 比赛、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电子 设计竞赛、挑战杯、国际RoboCup 机器人竞赛等重要赛事中屡创佳绩。
 
  
    建筑类
    建筑学
  
  
    
       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五年
  
 
  以建筑设计为核心课程,学习相关专业理论课及专业基础课,并参加若干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培养学生具有作为未来建筑师应有的素质和修养。本专业注重职业教育、专业技能训练,注重培养学生宽阔的社会视野和灵活的社会适应能力。2011 年本专业第四次通过国家建筑学专业评估,获A 级优秀。学生通过严谨求实而又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修满规定的学分,毕业时可获建筑学学士学位。学生毕业后可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直至博士学位,或到各设计机构、国家机关、高等学校、科研单位从事设计、管理、教学、研究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