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山东 | 法学(卓越法律人才实验班)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48 | 2430 |
| 金融学 | 642 | 3359 | ||||
| 金融数学 | 640 | 3704 | ||||
| 保险学(精算方向) | 637 | 4377 | ||||
| 经济管理试验班(经济学、法学、工商管理) | 634 | 5042 | ||||
| 法学(涉外经贸法方向) | 632 | 5347 | ||||
| 市场营销 | 631 | 5664 | ||||
| 财政学 | 630 | 5960 | ||||
| 法学(民商法方向) | 626 | 6906 | ||||
| 贸易经济 | 626 | 6858 | ||||
| 会计学 | 626 | 6905 | ||||
| 经济学 | 623 | 7683 | ||||
| 会计学(注册会计师) | 623 | 7830 | ||||
| 法学(政府法制方向) | 623 | 7745 | ||||
| 财务管理 | 621 | 8340 | ||||
| 经济统计学 | 621 | 8268 |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620 | 8818 | ||||
| 税收学 | 620 | 8904 | ||||
| 管理科学 | 620 | 8847 | ||||
| 工程管理 | 619 | 9128 | ||||
| 商务英语 | 619 | 9214 | ||||
| 工程造价 | 619 | 9131 | ||||
| 保险学 | 618 | 9349 |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618 | 9269 | ||||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618 | 9497 | ||||
| 英语 | 618 | 9398 | ||||
| 统计学 | 617 | 9819 | ||||
| 国际商务 | 617 | 9637 | ||||
| 应用统计学 | 617 | 9919 | ||||
| 法语 | 617 | 9803 | ||||
| 电子商务(技术方向) | 616 | 10226 | ||||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616 | 10281 | ||||
| 法学 | 615 | 10413 |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金融数据工程方向) | 615 | 10429 | ||||
| 新闻传播学类(按大类招生,含新闻学专业和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 | 615 | 10606 | ||||
| 行政管理 | 615 | 10470 | ||||
| 日语 | 615 | 10574 | ||||
| 农林经济管理 | 615 | 10616 | ||||
| 城市管理(城市经济与管理方向) | 615 | 10571 | ||||
| 安全工程 | 614 | 10788 | ||||
| 法学(卓越法律人才实验班) | 文科 | 618 | 559 | |||
| 会计学 | 610 | 958 | ||||
| 经济管理试验班(经济学、法学、工商管理) | 607 | 1142 | ||||
| 会计学(注册会计师) | 607 | 1104 | ||||
| 法学(民商法方向) | 606 | 1192 | ||||
| 金融学 | 606 | 1226 | ||||
| 法学(涉外经贸法方向) | 606 | 1206 | ||||
| 财务管理 | 605 | 1243 | ||||
| 财政学 | 604 | 1355 | ||||
| 经济学 | 603 | 1393 | ||||
| 市场营销 | 602 | 1470 | ||||
| 法学 | 602 | 1458 | ||||
| 国际商务 | 602 | 1507 | ||||
| 工程管理 | 602 | 1479 | ||||
| 法学(政府法制方向) | 602 | 1525 | ||||
| 保险学(精算方向) | 601 | 1549 |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600 | 1643 | ||||
| 保险学 | 600 | 1639 | ||||
| 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广播电视学,按大类招生,含新闻学专业和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 | 600 | 1710 | ||||
| 行政管理 | 600 | 1667 | ||||
| 贸易经济 | 599 | 1769 | ||||
| 税收学 | 599 | 1737 | ||||
| 英语 | 599 | 1774 | ||||
| 工程造价 | 599 | 1760 | ||||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598 | 1829 | ||||
| 汉语言文学 | 598 | 1888 | ||||
| 管理科学 | 598 | 1874 | ||||
| 农林经济管理 | 598 | 1847 | ||||
| 法语 | 598 | 1849 | ||||
| 商务英语 | 598 | 1878 | ||||
| 日语 | 597 | 1933 | ||||
| 城市管理(城市经济与管理方向) | 597 | 1911 |
专业名称: 英语 专业代码:050201
一、专业特色与优势
英语专业以培养学生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为主,依托学校经济学、法学和管理学国家一级优势学科,以法律翻译和商务翻译为特色;本专业从属于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毕业生将获得文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具有较强的专业特色,教学质量优良,学院教师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打造了《英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翻译理论与实践》、《美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基础英语》等四门省级和校级精品课程。本专业设有“语言与翻译”特色方向。语言与翻译方向主要特色课程有:英语口译、翻译概论、翻译文本研究、戏剧阅读、诗歌欣赏、影视与文化、普通语言学、现代英语结构、翻译语言研究等等。
英语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6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7人,专业教师全部研究生化,80%以上教师有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
专任教师的研究方向主要分布于英美文学、语言文化、翻译研究。近五年来专业教师在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在A&HCI和CSSCI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撰写专著、译著或编著教材、工具书(参考书)26多部;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课题7项,省级研究项目23项、校级研究项目53项,科研经费达151万元。
国内英语文学研究多侧重于英美小说,而本院教师的研究还在英语戏剧、影视文学、英语诗歌、非英美国家英语文学等方面形成了特色,成果丰富、独树一帜发表了系列论文,出版了多部著作,并多次应邀出席国际和国内研讨会,并作主题发言,在国内外产生较好的影响。
师资与教学团队特别注重国际交流,已与纽约州立大学、麦考利大学等海外10多所大学建立了交流关系,常年邀请知名学者来校讲学和开展学术交流。近年来多次举办了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和港澳台两岸三地翻译工作坊,为师生拓展学术视野搭建了良好的国际交往的平台。
二、人才培养质量
英语专业面向21世纪,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相关语言文化知识,有从事语言文化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的能力;有独立获取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为了开拓学生的视野、营造良好的学术气氛,学院经常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进行系列讲座,并经常举办英语辩论赛、英语短剧比赛等活动。在2012年“第四届海峡两岸英语口译大赛”暨“第四届湖北省高校英语口译邀请赛”上,赵乐同学荣获特等奖。10级硕士牟俊在海峡两岸口译大赛全国总决赛获得大陆区优胜奖。赵文佳、闫贝贝同学分别荣获2011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三等奖。在香港举办的“中国大学莎士比亚戏剧节”,我院莎士比亚戏剧社连续三年杀入决赛取得多项大奖,其中2012年一举获得“最佳导演奖”、“杰出女演员奖”、“最佳男演员奖”、“最佳服装奖”、“最受观众欢迎奖”、“团体第三名”等六项大奖。 10级罗璐代表学校参加“今日中国画——湖北高校三人组论辩”获得冠军。
三、毕业生就业状况
英语专业四级通过率连年在90%以上,英语专业八级的通过率一直保持在88.5%——98%之间(2013年全国平均40.2%)。
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于1994年开始招生,已有16届毕业生,就业率连年在97%以上。已毕业的学生多集中于北京、上海、深圳、武汉等城市,从事与外语外事、外贸外资、银行证券、涉外法律等相关的工作。许多学生保送或考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国内名校攻读硕士学位。部分学生跨学科考入经济学、法学及管理学等学科专业硕士点深造。更有较多毕业生赴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专业名称:贸易经济 专业代码:020402
一、专业特色与优势
所属学科门类为经济学,所属专业门类为经济与贸易,所授学位为经济学学士学位。
贸易经济专业一直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优势专业之一,在全国贸易经济专业中综合排名前三,在省内乃至国内均具有较强影响力,其所依托学科——产业经济学系湖北省重点学科。
本专业具有一支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较为合理,研究方向全面,学术梯队健全的师资队伍。专业教师队伍中有教授、博士生导师2名,副教授4名,讲师2名,教学团队均具有博士学位,且半数以上教师具有在美国、德国、新西兰以及日本等国家留学的经历。
近年来,本教学团队先后出版高质量专业教材8部,承担教学类研究项目以及课程建设研究项目10余项。
科学研究方面,近5年来教学团队承担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及其他省部级研究项目10余项,横向课题10余项,在各类国家级刊物以及国外期刊上公开发表中英文论文60余篇,获得省部级以上的研究成果奖3项。
二、人才培养质量
本专业特色是依托我校经、管、法综合发展的优势,突出专业学习的经济、管理、法学互相渗透的特点,坚持“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培养方针,在保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的基础上,强调社会实践与实验环节,注重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本专业旨在将学生培养成为以贸易经济为核心,融合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主干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货币金融学、财政学、贸易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双语)、市场价格学、零售学(双语)、现代商业技术概论、中外商业史、市场营销学(双语)、商业规划学、流通产业组织学等。
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科技创新和课外科研活动,近5年来发表论文20余篇,在“挑战杯”等各类竞赛中获得奖励10余次。
近年来,多名学生被免试推荐到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并且有部分学生考入到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等知名学府继续深造,同时每年有部分学生申请到美国、英国和法国等国家的知名商学院进行海外深造。
三、毕业生就业状况
近年来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在90%以上,主要就业去向包括政府机关、大型国有企事业单位、大型民营企业、跨国公司。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在工作中表现出的职业素养以及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自本专业设立以来,目前培养的毕业生中,担任厅局级以上领导职务的校友10余人,在大型企事业单位中承担要职的校友100余人,在科研教学单位具有高级职称的校友50余人。
专业名称:应用统计学 专业代码:071202
一、专业特色与优势
应用统计学专业属于理学门类,隶属统计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以培养能够熟练运用统计学的基本理论与分析方法、统计分析软件和计算机编程技术,在宏微观经济管理、政府公共管理、社会管理、科学研究领域从事数据搜集、数据分析、数据解释的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本专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应用统计学专业所依托的统计学是我校传统优势学科,具有60余年的办学历史。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统计学多次被评为湖北省重点学科,湖北省省级品牌专业。应用统计学是在当前“大数据”背景下,为适应社会需要而在统计学专业设立的优势研究方向。本专业在宏观、微观等经济领域和其他领域的统计数据的模拟、分析、挖掘、预测、决策和监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全国学术领域享有一定的地位与影响力。本专业依托本校各传统专业,建设起点和要求较高,本专业方向具有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招生、培养资格。
二、人才培养质量
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建设,本专业已经形成了一支职称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科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在32位专业教师中有教授8人,博导6人,硕导20人,博士学位获得者2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1人,学校“511”工程中青年学科带头人4人。本专业教学团队中有1人次获部级优秀教师称号,有多人次获校级教学成果优秀奖。近年来,为适应本专业发展需要,本专业引进大批有良好专业素养的和海外留学背景的青年教师,他们的加盟为本专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并展现了与国际接轨的良好前景。
本专业注重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鼓励学生在搞好课堂教学学习的同时,积极参加各项科学研究和专业实践竞赛活动,以全面增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近年来,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商科院校市场调查分析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技能大赛总决赛、海峡两岸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湖北省数学建模竞赛、华中数模邀请赛等学科竞赛中获得佳绩。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文杯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实践项目中均取得优秀成果。
三、社会需求预期与展望
本专业将致力于培养具备扎实的应用统计学理论方法、统计分析技术和计算机编程技术、经济学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创新与实际工作能力,拥有深厚的经济学管理学学科背景,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复合型、高素质应用统计人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在市场化、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大量数据处理成为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大中型企业和咨询机构面临的重要工作,需要大量懂管理并具备应用统计专业背景的具有对统计数据进行挖掘、分析、解释、预测、决策和控制的中高级人才。本专业正是为适应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社会对运用统计方法采集、存储、分析、展示、解释、推断、预测统计数据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将越来越大,因此,应用统计已成为当前统计领域热门专业之一,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十分广阔。
专业名称:市场营销 专业代码:120202
一、专业特色与优势
所属学科门类为管理学,所属专业门类为工商管理,所授学位为管理学学士学位。
市场营销专业一直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优势专业之一,在省内乃至国内均具有较强影响力。2006年,市场营销专业被纳入湖北省本科品牌专业建设项目;2010年,市场营销专业获批成为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基地。市场营销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7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8人,讲师5人。16位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含1名海归博士,另有一名教师正在海外攻读博士学位),6位教师拥有在美国、加拿大、德国、瑞典、新西兰等国学习、访问的经历。万后芬教授曾荣获高等院校首届国家级名师奖;另有两名青年教师分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二等奖。
2004年,本专业核心课程《市场营销学》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12年,《价值营销概说》获批为教育部2012年度精品视频公开课;2013年,《市场营销学》获批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此外,由本专业教师主编《市场营销教程》立体化教材,先后成为教育部“九五”、“十五”、“十一五”规划教材。
科学研究方面,近年来,本专业专职教师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6项,在《管理世界》、《财贸经济》、《管理科学学报》等权威杂志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著数十部。教学研究方面,本专业所采用的案例教学法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市场营销教程》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11年,市场营销教研室被评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优秀教研室;2012年,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教学被纳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本科教学“卓越计划”项目。
二、人才培养质量
本专业依托我校经、管、法综合发展的优势,坚持“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培养方针,实现本专业培养特色的三方面:强调通用、立足社会、着眼未来。培养懂经济、知法律、擅管理、通营销的复合通用型人才。在保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的基础上,强调社会实践与实验环节,注重学生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把本专业学生培养成为以市场营销为核心,融合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主要课程包括:市场营销学、消费者行为学、国际市场营销、市场调研、品牌管理、营销系统工程、电子商务、广告学、销售管理、管理沟通、营销模拟、营销风险管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管理学、法学通论、货币金融学;战略管理、统计学、会计学、投资学、财务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等。
本专业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科研活动与学科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曾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多项、“康腾杯”案例分析大赛特等奖、“康师傅”全国大学生创新挑战赛全国十强、现代汽车全国营销大赛50强、全国公共关系大赛三等奖、广东移动“领先之星”商业大赛全国前五、华硕全国校园精英挑战赛第五名、湖北省营销策划大赛二等奖、全国首届三峡大坝策划大赛团体优秀奖等多个全国性和省级奖项。
自本专业设置以来,多名学生被推荐或考入国内知名大学深造,如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理工大学等,还有不少学生赴海外知名大学深造。
三、毕业生就业状况
本专业学生就业情况良好,2009-2012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含升学、出国)分别为83.44%、90.56%、94.07%、93.60%。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包括互联网企业(腾讯、百度、淘宝、大众点评网)、金融企业(含银行、证券、保险)、大型国企(如移动、电信、电力、中建)、其他企业(如格力、美的、万科)、公务员,还有部分学生选择自主创业。
本专业学生就业后,我们会通过用人单位走访、用人单位调查等多种方式听取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的建议与意见,了解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的评价。总体来看,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反应良好,大多数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成为单位业务骨干,许多毕业生还成长为单位高层管理人员,从而为本校本专业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专业名称:财政学 专业代码:020201K
一、专业特色与优势
1、专业所属学科门类为经济学,所属一级学科为应用经济学,专业所依托学科财政学科为首批国家级重点学科,所授学位为经济学学士。
2、专业的影响力在全国各大高校名列前茅。2006年财政学专业被《中国大学评价》评为经济学专业A++级,同年获“湖北省高等院校首批品牌专业”称号;2007财政学专业成为“全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2013年,《生活中的财政学》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014年,财政学专业获国家级本科教学“专业综合改革”项目立项。。
3、师资队伍力量雄厚。专任教师43人,另有外聘教授6人,外聘教授中博士生导师3人、“楚天学者”2人、“文澜学者”1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19人、副教授17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8人、硕士生导师3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38人,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36人,分别占教师比重的88.37%和83.72%;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24人,占教师比重55.81%。是一支学历、职称层次高,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学院教师中,有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获“霍英东教育基金青年教师奖”,1人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资助,1人为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3人被评选为“财政部跨世纪学科带头人”,2人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人选,1人获“湖北名师”称号,3人(次)获“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人为“文澜学者特聘教授”、2人为“文澜青年学者”,5人兼任中国财政学会理事(其中1人任副秘书长,1人任常务理事),2人兼任中国税务学会理事(其中1人任常务理事),1人为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理事。近年来,教师中有10余人次获得湖北省教书育人先进个人、湖北省优秀研究生导师、湖北省思想教育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4、课程建设情况。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3门、校级精品课程3门,校级双语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视频公开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近5年来,主编教材31部,其中国家规划教材3部,全国注册税务师考试教材6部,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教材6部。
5、科学研究与教学研究成果情况。2005年以来,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7项,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76项,承担省级教研项目15项,且多次获奖,出版专著74部,在C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267篇,连续12年出版“中国地方财政发展研究报告”,在财税领域形成了重要影响。每年举办1次国际会议,主办的“全国财政学博士论坛”已形成品牌。
二、人才培养质量
秉承我校“办特色、创一流”的办学理念,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强化教学研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近年来,制定并实施《财政税务学院本科生素质教育实施纲要》,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举办“财税之光·博导之行”系列学术讲座,开展学术沙龙活动,创办《财税新声》学生学术刊物,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全面发展和高素质人才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人才培养模式。财政学是研究政府经济行为的学科。本专业依托我校经、法、管、文、理等多学科的有力支撑,坚持“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培养方针,在保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的基础上,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强化社会实践环节;加强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从制度上鼓励学生从事科研活动,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动脑、动手的能力。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财政税收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同时也注重财务和会计方面知识的学习,并接受以上相关业务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具有财税及相关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已形成“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留学生”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开设财政学中澳班、中英班,人才培养国际化程度高。
2、大学生科研活动与学科竞赛情况
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支持和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术科研和科技创新活动以强化学生的科研能力。本专业学生在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学校 “博文杯”大学生百项实证创新基金项目、学校“博文杯”实证调研成果奖、暑期社会调研、各级科研论文竞赛中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与此同时在历年的学校本科生“十大科研之星”的评比中,本专业学生年均占2名以上,充分显示出本专业学生较强的科研实力。
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等各类大型竞赛中取得佳绩,充分展现出本专业学子扎实的学科素养。
3、学生推荐或考入到国内外名校深造情况
近5年共有100余名同学被国内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名校录取继续攻读研究生,100余名同学到国外名校深造。
三、毕业生就业状况
2009年至今,学院各专业总体就业率分别为96.1%、95.4%、97.05%、97.46%、98.17%,98.03%,居全校前列。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分布在公务员系统、金融系统和大型企业,就业层次较高。改革开放以来,毕业本科生6500余人,硕士研究生1000余人,博士研究生200余人。在学院的毕业生中,许多人担任国家省部级、厅局级领导干部、成为著名专家学者或成功的实业家,大量的成长为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的业务骨干。
我校2017年在山东提前批公安类、艺术类的录取工作今天结束。其中提前批公安文科录取高分为567,低分为565;提前批公安理科的录取高分为590,低分为491;提前批艺术文科的录取高分为528,低分为407;提前批艺术理科的录取高分为526,低分为397。这批考生的录取通知书将在7月20日后统一寄出。 考生可以在我校本科招生网通过有关查询系统查询详细情况。点击查询录取结果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招生办公
学院招生专业(类)总计划普通一批提前批国家专项合计文理兼小计文理兼小计文理兼小计文理兼哲学院国际政治2222哲学院社会学1111经济学院经济学类12121212财政税务学院财政学类14141414金融学院金融学类16161616金融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类1111法学院法学类26262626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类5555外国语学院法语4444外国语学院日语4444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新闻传播学类2222
学院招生专业(类)总计划普通一批提前批国家专项合计文理兼小计文理兼小计文理兼小计文理兼哲学院国际政治2222哲学院社会学1111经济学院经济学类12121212财政税务学院财政学类15151515金融学院金融学类16161616金融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类2222法学院法学类26262626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类5555外国语学院法语4444外国语学院日语4444新闻与文化学院新闻传播学类4444新闻
各位考生:我校2019年山东省提前批艺术类录取已经结束,现对录取分数线进行公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期待与你相聚!咨询电话:027-年山东省提前批艺术类录取情况汇总省份专业文科理科高分低分高分低分山东省数字媒体艺术770.99701751.33703山东省视觉传达设计740.67718.67735702山东省电影学779755.5745679.5注:以上分数为考生文化成绩和艺术专业成绩相加之和。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环境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7分,环境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7分,安全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8分,市场营销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8分,行政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8分,农林经济管理理科录取分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年天津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法语(英语、法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85分,日语(英语、日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85分,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广播电视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86分,市场营销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90分,国际商务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年北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财政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11分,法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11分,法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11分,金融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13分,会计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15分,法学(卓越法律人才实验班)文科录取分

各学院接收2017年推免生招生专业目录注:专业目录前加“★”者,为我校自设专业。表内专业均为全日制。学院代码及名称专业代码、专业名称、研究方向代码、研究方向名称备注联系老师、联系电话、办公地址101马克思主义学院030203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杨老师南湖校区文沛418室杨老师南湖校区文沛418室01.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当代改革实践02.国外社会主义与当代世界03.社会主义

2021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山东省招生专业:环境工程、法学类(法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法学(民商方法)法学(涉外经贸法方向)法学(政府法制方向)知识产权)、国际政治、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广播电视学、网络与新媒体)、经济学类(国家级一流本科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8年山东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法语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20分,日语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20分,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21分,国际政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21分,安全工程理科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9年山东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商务英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01分,公共管理类(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城市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01分,日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01分,日语理科录取分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0年山东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环境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14分,劳动关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16分,日语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17分,计算机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17分,法语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18分,公共管理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1年山东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环境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96分,日语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98分,法语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98分,计算机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00分,劳动关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00分,公共管理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年山东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日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97分,城市管理(城市经济与管理方向)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97分,劳动与社会保障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98分,汉语言文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98分,管理科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