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评价标准1.全面、清晰表达对环境设计的理解。2.整体思路有创新点,方案表达有理论深度,接“地气”融入时代元素。制图严谨准确,体现专业的基本素养。良好的方案表达方式,职业素质的全面呈现。3.体现可持续的绿色设计理念,强调对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4.专业基础扎实,方案表现生动,形神兼备。

(二)成果要求1.设计成果主要包括:(1)总平面设计(1:50、或自设比例)(2)重要节点的空间分析与基础设施设计(3)局部透视效果图(4)植物的科学配置(5)重要节点的分析,形象化的数据呈现2.图面表现技能与效果(1)图面表现形式(水彩、水粉、彩铅或其他)不限。(2)效果图及设计深度要达到考试题目的要求。注:考试必带工具:铅笔、针管笔、马克笔、尺、绘图板、水彩、水溶性铅笔等绘图工具

三、参考书目1、《世界景观建筑设计技法表现》[英]爱德华·哈奇森(编者).皮永生,于柯,罗晶,廖坤(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年10月北京第一版.2、《国家公园游憩设计》[美]艾伯特·H·古德(著)吴承照,姚雪艳,严诣青(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年8月第一版.

(2)效果图及设计深度要达到考试题目的要求。注:考试必带工具:铅笔、针管笔、马克笔、尺、绘图板、水彩、水溶性铅笔等绘图工具

一、考试要求“环境设计基础”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设计研究与环境设计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试科目。考试科目代码:502。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自带考试工具,学校提供A2绘图纸,考试时间5小时,卷面成绩150分。

二、考试内容(一)考试要点环境设计是设计学科中与社会发展紧密关联的学科方向之一,同时环境设计具有跨学科融合、综合性强的特点。望报考该方向的考生,在深入学习环境设计理论、设计技能的基础上,深入了解环境设计伴随我国社会发展的进程;环境学科自身的特点和内涵。环境设计在我国社会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自改革至今,随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环境设计在建构城市中心、城市广场、城市空间和形态等方面的积极作为。近年来,我国社会的发展由过去以城市发展为主,逐渐调整为城乡均衡协同发展,在这样时代发展的背景下,环境设计有找到了学科新的增长点。从“记住乡愁”开始,环境设计在“美丽乡

(一)考试要点环境设计是设计学科中与社会发展紧密关联的学科方向之一,同时环境设计具有跨学科融合、综合性强的特点。望报考该方向的考生,在深入学习环境设计理论、设计技能的基础上,深入了解环境设计伴随我国社会发展的进程;环境学科自身的特点和内涵。环境设计在我国社会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自改革至今,随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环境设计在建构城市中心、城市广场、城市空间和形态等方面的积极作为。近年来,我国社会的发展由过去以城市发展为主,逐渐调整为城乡均衡协同发展,在这样时代发展的背景下,环境设计有找到了学科新的增长点。从“记住乡愁”开始,环境设计在“美丽乡村”、“古老

1.设计成果主要包括:(1)总平面设计(1:50、或自设比例)(2)重要节点的空间分析与基础设施设计(3)局部透视效果图(4)植物的科学配置(5)重要节点的分析,形象化的数据呈现

(一)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1.除教育学、应用心理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外,初试科目设四个单元,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其中第一单元考试科目为思想政治理论,满分100分;第二单元为外国语,满分100分;第三单元为业务课一,满分150分;第四单元为业务课二,满分150分。2.教育学、应用心理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初试科目只设前三个单元,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其中第三单元业务课一的满分为300分。

(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1.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初试科目设置总体上按照与学术型专业研究生招生“科目对应、分值相等、内容区别”的原则进行设置,一般为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共四个单元,各单元考试科目满分一般分别为100分、100分、150分、150分。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2.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会计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只设第一单元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和第二单元外国语考试科目,其满分分别为200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