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玉溪师范学院江苏各专业排位:
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109693(需要考295分);
2.地理科学(师范)理科普通类排位111315(需要考293分);
3.英语(师范)理科普通类排位112778(需要考291分);
4.会计学文科普通类排位40845(需要考299分);
5.泰语文科普通类排位43373(需要考295分)
2017年玉溪师范学院各专业江苏排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江苏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295 | 109693 |
| 地理科学(师范) | 293 | 111315 |
| 英语(师范) | 291 | 112778 |
| 会计学 | 文科 | 299 | 40845 |
| 泰语 | 295 | 43373 |
工商管理类
会计学
玉溪师范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会计学
(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授管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会计学专业是学校重点打造的特色专业之一。本专业以“市场导向、服务社会”为宗旨,以教育教学改革为核心,以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特色,立足于培养为云南、西部地区以及东南亚经济发展服务的应用型专业人才。通过专业教学和专业综合素质的训练,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求,具有人文素养、科学精神、诚信品质及专业操守,掌握会计、管理、经济、法律和计算机应用的知识,具备扎实的会计学专业理论知识、实务技能和沟通技巧,具有持续学习的意识与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和创新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学、高级财务会计学、成本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审计学、电算会计、会计模拟实验、管理会计学、金融企业会计、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财务分析、税务会计、税法、货币银行学、证券投资学、经济法、西方经济学等。
实践教学:会计学专业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教学,包括“理论+实践”课程设置、会计手工模拟实训、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训、电子商务、创新创业项目策划实训、ERP沙盘模拟实训、证券投资学实训、管理信息系统实训、参与创新创业竞赛、各类会计技能竞赛、专业见习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毕业实习等多种形式。
就业方向:本专业的毕业生可在工商企业、金融企业、中介机构、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及其他相关部门从事会计及相关工作。包括在各类工商企业、金融企业从事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和会计管理工作;在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进行会计核算、审计;在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等从事会计、审计及税务筹划;在证券公司从事证券投资等工作。
外国语言文学类
英语
玉溪师范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英 语
(师范类四年制本科,授文学学士学位)
英语专业是学校建校最早设立的专业之一,是学校重点建设专业。英语专业办学坚持“夯实基础,拓宽知识,能力本位,提高素质”的原则,实施“注重知识教育,强化学科基础;形成方向优势,发挥兴趣特长;培养职业素养,增强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基本技能,掌握英语学习的基本策略,具备英语语言能力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和扎实的基础英语教学基本功,胜任中小学教育发展需要的英语教育教学工作,同时,能在外事、文化传承、新闻、外贸、旅游等行业从事翻译、导游、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学制学位:英语专业学制为四年制。学生完成学校规定的课程,修满学分不低于160分,通过学士论文答辩者,给予毕业并授予英语专业文学学士学位。
课程简介:综合英语、英语阅读、高级英语、英语听能、英语口语、实用英语语音、实用英语语法、英语写作、翻译、第二外语、英语教学技能、英语教学法基础、英语词汇学、语言学导论、应用语言学原理、二语习得理论、英国历史与文化、美国历史与文化、英国文学、美国文学、圣经释读、英语诗歌欣赏、毕业论文写作指导、商务英语、英语演讲等。
培养模式:1、传统模式,英语专业本科四年均在中国完成学业、毕业、获得学位;2、国际模式,本着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经历的英语本科专业人才,英语专业本科四年实施“ 2 + 1 + 1 ”培养模式,即在我校学完2年后,依据学业成绩、操行评比综合考核,选拔部分学业成绩优秀、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学生到国外大学留学一年,对等修完大三英语专业课程及学分,第四年再回国进行课程学习、教育实习、完成论文写作与答辩等,该模式留学的国家主要有欧美国家和东南亚国家。
外国语言文学类
泰语
玉溪师范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泰 语
(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授文学学士学位)
泰语专业是2005年经中、泰两国教育部审批后于2006年开始招生的“2+2”国际合作办学的非通用语种专业,泰语专业实施“2+2”中国、泰国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经历的泰语本科专业人才。玉溪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的泰语专业于2008年遴选评审为“云南省小语种重点建设专业”,2012年遴选评审为首批“云南省小语种人才培养示范点”专业,2014年泰语教研室评审为“云南省优秀小语种教研室”。
培养目标:通过国际合作办学,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经历的泰语本科专业人才,能在外事、经贸、文化传承、新闻报道、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育、管理工作的泰语应用型人才。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努力成为泰英双语应用型人才,在泰语教学、中泰交流、泰英交流、泰语导游等方面具备较好的专业能力和素养。
学制学位:学制 4 年,前2年在中国玉溪师范学院,后2年在泰国清莱皇家大学、呵叻皇家大学。学生4年必须完成两校互认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修满161学分、毕业论文合格,通过学士论文答辩方能毕业,授予学位。学生可同时获得中、泰合作办学双方大学的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
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分为两个阶段,分别在两校实施。基础阶段(一二年级)在中国进行,由玉溪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负责组织实施,高年级阶段(三、四年级)由泰国的皇家大学人文学院泰语系负责实施。普通高校公共课安排在基础阶段完成,英语课程贯穿四年教学。本计划规定的课程与学分双方互认。
课程简介:基础泰语、泰语语音、泰语阅读、泰语口语、泰语听力、泰语语法、高级泰语、泰语翻译、泰语报刊选读、泰语写作、泰语社会与经济、泰语视听说、中泰关系、湄公河流域概况、商务泰语、旅游泰语、泰国法律、毕业论文写作指导等。
培养模式:泰语专业本科四年实施“ 2 + 2 ”中泰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合作办学的泰方大学是泰国清莱皇家大学。清莱皇家大学是泰国国家教育部评估合格认证的教育机构,该校各项指标均符合泰国教育部的各项规定和要求,每年有多个教育机构对该校教育质量进行评估,如: The office for National Education standards and quality assessment (public organization) ONESQA等。泰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质量是得到国家教育部认证的专业,所授学位得到泰国国家教育部认可。与之合作的中国玉溪师范学院也是国家教育部评估认定的教育机构。该模式能充分挖掘和应用国际教育教学理论的优秀成果,优化合作办学双方人才培养的教育资源,形成双向互惠的国际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泰语专业实施“2+2”培养模式,本专业学生的3、4年级在泰国的皇家大学完成,报考学生需考虑在泰国的学杂费、生活费高于国内的具体情况。
地理科学类
地理科学
玉溪师范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地理科学
(师范类四年制本科,授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地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地理学基本思想方法,能较好满足中学地理教育教学需要,具备中学地理课程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良好适应能力,具备较高的教师教育职业道德与综合素质,能够在中学顺利开展地理教育教学和研究的专业型教师,并在测量与制图、资源管理、环境保护、旅游开发、城乡规划管理方面具备基本理论与能力,能在相关部门承担相应任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地球概论、自然地理学I、自然地理学II、自然地理学III、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区域分析与规划、地理教育学等。
实践教学: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包括专业实验、专业综合实习、区域地理实习、教育实习、社会调查和毕业论文等。主要专业实验与实习:地球概论(课内)实验、自然地理学实验Ⅰ、自然地理学实验Ⅱ、自然地理学实验Ⅲ、地理信息系统(课内)实验、测量与地图(课内)实验、计算机辅助设计(课内)实验、专业综合实习、区域地理实习、地理教育实习及毕业论文。
就业方向:毕业后主要服务于省内外高级、中级和职业中学,从事专业教育教学工作;通过相关考核还可从事国土资源整治、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规划管理、环境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规划以及城市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科研及管理工作,相关领域的资源开发管理公司、非政府组织、其它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也可以报考土地资源管理,环境工程,自然地理等研究生继续深造。
电气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玉溪师范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从事与电能的生产、传输、分配、应用相关的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及与电气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检修、运行、维护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原理、电机学、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高电压绝缘技术、发电厂电气部分、自动检测技术、自动控制理论、电力电子技术、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电气控制及PLC编程等。
实践教学:重视专业技能的训练和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构建了由学科平台课程实验、专业课程实验、金工实习、课程设计、专业见习、专业实习、专业调查和毕业设计等环节构成的校内实验、校外实训的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就业方向:到电力系统(电厂、电网公司等)、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从事与电能生产、变换、传输、分配、应用相关的供用电管理,电气设备运行控制,电力系统的运行、维护、调度、设计、改造、技术研究和管理等工作;攻读电气工程或相关交叉学科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