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西北工业大学广东各专业排位:
1.飞行器设计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3450(需要考580分);
2.通信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578分);
3.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574分);
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55070(需要考572分);
5.材料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572分);
6.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571分);
7.飞行器动力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571分);
8.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569分);
9.机械电子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567分);
10.材料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566分);
11.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566分);
12.软件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7230(需要考565分);
13.船舶与海洋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5408(需要考564分);
14.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564分);
15.数学与应用数学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564分);
16.工商管理类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564分);
17.电子信息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563分);
18.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563分);
19.生物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563分);
20.生物科学类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562分);
21.英语文科普通类排位116250(需要考571分);
22.国际经济与贸易文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566分)
2017年西北工业大学各专业广东排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广东 |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0 | 3450 |
| 通信工程 | 578 | 0 |
| 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 | 574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72 | 55070 |
| 材料科学与工程(全英文授课专业) | 572 | 0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571 |
| 飞行器动力工程 | 571 |
|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 569 |
| 机械电子工程 | 567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566 |
| 自动化 | 566 |
| 软件工程 | 565 | 7230 |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564 | 25408 |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564 | 0 |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564 |
| 工商管理类 | 564 |
| 电子信息工程(全英文授课专业) | 563 |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563 |
| 生物技术(全英文授课专业) | 563 |
| 生物科学类 | 562 |
| 英语 | 文科 | 571 | 116250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566 | 0 |
航空航天类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西北工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 通过通识教育,培养学生掌握数学、力学、人文等相关基础知识;通过系统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培养学生掌握飞行器基本飞行原理、飞行器设计理论和方法及飞行器设计学科科技前沿知识;通过专业特色实验课与综合实践环节,培养实验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等。为航天、航空等国防及国民经济领域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和掌握现代飞行器基本科学和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专业特色 西北工业大学是最早开设本专业的高校之一。本专业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专业、陕西省名牌专业、国防特色专业,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首批试点专业之一。飞行器设计学科是国家首批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点,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并设有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和力学博士后流动站。本专业在战术导弹武器系统的设计与研发方面具有传统优势,在空天飞行器、航天运载系统以及空间机动与操作技术的基础理论及工程应用研究具有特色和优势。 深造和就业前景 可选择报考本专业及相关学科的研究生继续深造。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历、60%的教师具有海外学习经历,70%的教师具有博士研究生导师或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本专业教师承担大量国家科研任务,科研经费充足,为毕业生继续深造提供了优越的条件。近年毕业生平均上研率70%以上。学生毕业后可在航空、航天、兵器等领域从事飞行器总体设计、结构设计、飞行力学与控制等研究设计工作;或在飞行器制造、维护及生产第一线从事飞行器的设计制造、试验、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工作。就业方向主要在航天、航空、兵器等系统的研究院(所)、国有大型企事业单位。
航空航天类
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
西北工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 培养基础扎实、专业能力强,具有飞行器系统设计基本理论和工程应用知识,能从事军用/民用有人/无人飞行器系统设计、飞行器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飞行器信息系统与网络设计、飞行器自动化检测、多电飞机电气系统设计、飞行器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飞行器保障与维修、适航与飞行管理,并能从事相关机械、电子、信息等行业的工作,有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 专业特色 教育部新增审批的唯一一个航空领域的本科专业,以满足国家航空航天领域在飞行器控制与信息系统方面对人才的新需求,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方向,为把我国建设成航空宇航大国和强国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本专业突出飞行器相关知识与飞行器控制理论与工程、信息科学与工程等的交叉融合,强化学生大工程意识的培养和训练,以现代航空科学与工程体系为主干建设专业并组织教学,培养具有飞行器综合知识结构的创新型人才。 该专业下设有人/无人飞行器系统与设计技术;基于信息与网络环境的飞行器行为描述与控制技术;信息工程及应用技术等多个方向。学生在学好本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可在全校范围内选修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攻读双学位,辅修第二专业,多方面拓展知识面,满足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的个性发展。 深造与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选择报考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飞行器设计、载运工具运用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航空航天安全工程、航空工程、导航、制导与控制、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等10余个学科的硕士研究生或者出国深造。本科生毕业后能在航空航天领域的飞行器设计研究所、飞行器制造公司、民航公司、军队及其他相关企业从事航空和航天飞行器设计与研究、飞行器控制、飞行器信息处理与传输等方面的研发工作,或者在高等院校、政府部门和军队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教育和技术管理工作。
计算机类
软件工程
西北工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具有实战能力的国际化软件人才。软件工程教育课程体系分为基础培养和专业培养,在专业培养中结合学科优势与行业需求,设有被批准为教育部“质量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3个方向:软件系统开发、电子服务、数字媒体,建立“软件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教学结合,软件工程方法与典型工程应用结合”为特色的培养方案。专业课程中“数据结构与算法”、“软件工程”两门课程成为教育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学制4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1)软件系统开发专业方向 软件系统开发专业方向突出国际化和工程型特色,引进国际领先的课程体系,基础理论与工程理念并重,工程能力培养层次递进,国际化理念贯穿始终。毕业生典型的就业单位是企事业单位信息中心、信息服务企业、软件开发企业如IBM、Oracle、腾讯、中兴、华为、花旗银行等。 2)电子服务技术专业方向 电子服务技术专业方向是新兴的服务科学与管理工程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涵盖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企业信息化、数字城市、智能社区服务、IT服务外包等十分广阔的领域。本专业方向重点培养学生将IT理论和技术应用于现代服务业,以提升其服务水平和质量的能力。使学生能理解现代服务业的运作机制,为服务业进行规划、建模,设计、开发、建设相应的IT设施和应用,并掌握其运维监控与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典型就业单位如IBM、阿里巴巴、腾讯、神州数码等。 3)数字媒体动漫专业方向 数字媒体动漫专业具有媒体技术与艺术设计相结合的特色,是多学科融合的典型,旨在培养掌握数字媒体核心技术,能从事数字媒体相关内容如影视、游戏、动漫的技术开发与艺术设计、制作,以及在计算机、媒体、网络交叉领域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数字媒体动漫专业的毕业生深受影视、电子游戏、广告、数字娱乐、出版、图书、新闻等文化媒体行业的欢迎,毕业生主要在国家机关、高等院校、电视台及其它数字媒体技术开发和产品设计制作企业工作。 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可报考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平均每年占毕业生总数的40%左右的学生攻读国外知名高校或国内“985”院校的硕士研究生。
电子信息类
电子信息工程
西北工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电子技术理论、通晓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具有较
强的计算机、外语、相应工程技术应用能力以及在本专业领域跟踪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
力,能在信息通信、电子技术、智能控制、计算机与网络等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
息系统的科学研究、产品设计、工艺制造、应用开发和技术管理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子信息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信息获取、
信号处理、信号传输以及电子信息系统设计、应用开发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接受电子工程、信息工
程、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践的基本训练,掌握电子设计、信息处理、应用开发和集成电子设备及信息
系统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爱国敬业精神、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
感,追求卓越;
2.具有从事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服务等工作所需的数理知识和其
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
3.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
4.掌握信号与系统、电子技术、电磁场与电磁波、信息论、计算机基础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5.掌握电子系统、信号处理、信息传输等基本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和应用的基本知识,具
有集成电子设备及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具有综合运用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分析解决工程问题
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对产品、技术与设备进行研究、开发、设计和技术改造或创新
的初步能力;
6.熟悉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
7.了解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
8.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9.具有较强的继续学习能力;
10.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信息获取的能力;
11.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意识
和合作精神。
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
原理、微型计算机原理、数字信号处理、信息论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
主要专业实验:电子电路实验、通信原理实验、微型计算机原理实验、综合性电路系统实验、
创新系列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海洋工程类
船舶与海洋工程
西北工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较高的人文科学修养和创新意识,适应社
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数学和力学基础,掌握船舶与海洋工程
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从事该行业工作所必需的基本技能,能够从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研
究、设计、建造、检验、维修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工程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物理、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工程环境学等方面
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接受工程制图、力学分析、结构设计、工艺技术、计算机辅助工程、工程管
理等方面的系统训练,形成研究、设计和建造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人文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2.掌握数学、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掌握船舶和海洋结构物的力学分析方法、设计建造和施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4.具有应用计算机进行分析、设计、制图和工程管理的能力;
5.熟悉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法规制度、行业要求、海事公约和规范标准;
6.了解船舶和海洋工程开发研究的学术前沿和先进设计制造理念;
7.具有从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建造和开展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科学研究、技术创新
的基本能力;
8.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具有良好的书面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主干学科: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
核心知识领域:力学、工程图学、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建造工艺、结构物性能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理论力学(68学时)、材料力学(68学时)、工程图学(34学时)、船舶动力系统( 51
学时)、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设计(51学时)、现代造船技术(43学时)、船体构造与制图(51学
时)、船舶流体力学(68学时)、船舶结构力学(68学时)、船舶设计原理(51学时)、船舶原理I、
Ⅱ(119学时)。
示例二:理论力学(72学时)、材料力学(64学时)、工程图学(70学时)、流体力学(72学
时)、船舶结构力学(64学时)、船舶图形学(64学时)、船舶静力学、阻力、推进、耐波性(192学
时)、船舶设计原理(56学时)、船舶建造工艺(56学时)、船体强度与结构设计(56学时)、海洋平
台设计原理(32学时)。
示例三:理论力学(56学时)、材料力学(72学时)、工程图学(48学时)、流体力学(56学
时)、船舶结构力学(40学时)、船海工程构造与制图(48学时)、船舶静力学、快速性(112学时)、
船舶设计原理(40学时)、船舶强度与结构设计(40学时)、船舶建造工艺(4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课程设计、金工实习、专业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
毕业设计(论文)、科技创新性实践活动。
主要专业实验:工程力学实验、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性能试验、船舶与海洋结构物结构力
学试验、专业综合性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数学类
数学与应用数学
西北工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牢固掌握数学与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具有运用数学知识、使用相关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受到初步科学研究训练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 本专业以“重视基础、突出特色、强化实践”为指导思想,设计合理的培养方案,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和专业知识以及突出的数学建模与计算编程能力;学生在校期间大量参加数学建模培训与竞赛,数学实验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贯穿全过程;大学前两年主要按照数学大类人才统一培养,强调打好扎实的数学基础,后两年主要强调在微分方程、图论和博弈论三个方向上的分类培养。毕业生具有深厚的数学基础和突出的数学建模与计算机能力,深造与就业面广,灵活性强。 深造与就业前景 毕业生可以继续攻读数学类专业(包括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和其它专业(如统计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控制论、系统工程和管理科学等)的硕士学位研究生,考研录取率60%以上。毕业生就业选择科技、教育、国防、经济和金融等部门,充分发挥自身数学特长,在科技、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相关的开发研究、实际应用和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