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石油大学是西北地区惟一一所以石油石化为特色的多科性普通高等学校,是陕西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三大石油公司共建院校、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院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自主招生院校。
学校肇始于1951年创立的西北石油工业专科学校,隶属于中央燃料工业部。1958年,升本并更名为西安石油学院。1969年,学院停办改厂。1980年,西安石油学院恢复办学,隶属于石油工业部。2000年,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所属划转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陕西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2003年,更名为西安石油大学。2011年,入选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院校。
学校雁塔校区位于西安市电子二路东段18号,明德校区位于西安市丈八东路11号,鄠邑校区位于西安市沣京工业园沣京大道18号。学校占地2078亩,固定及无形资产总值33.6亿元。
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港、澳、台地区招生,设有14个学院和2个直属系。现有本科生1.7万余人、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3100余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100余人、各类来华留学生1000余人、继续教育学生5000余人。建校以来,累计培养各类毕业生16万余人。
学校学科特色鲜明,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具有从本科、硕士研究生到博士研究生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有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其中“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获“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特色工程领域”荣誉称号,是陕西省博士后创新基地。学校设有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院校”资格。58个本科专业中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3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0个陕西省特色专业、5个陕西省名牌专业、7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有7个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优势学科、1个陕西省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建设项目。
学校现有教职工1840余人,专任教师1290余人,具有高级职称670余人。有二级、三级教授38人;有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58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740余人。有国家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国家级人才等人才近40人;有陕西省突出贡献专家、受聘陕西省“三秦学者”岗位、陕西省级人才以及陕西省师德标兵、陕西省先进工作者、师德先进个人、优秀教师、教学名师、陕西省特支计划和陕西省人文英才等人才90余人。
学校高度重视教学工作,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2007年10月,在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近年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50项、中国石油教育学会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10项。有2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2门省级精品课程、30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3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5门省级改造升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普通高等教育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门。有21个陕西省教学团队、2个陕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14个陕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3个陕西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5个陕西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7个省级以上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包含2个省级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2个陕西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试点学院,获批52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获批1个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3个省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个省级“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获批“陕西省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获省级及以上奖励4690余项。
学校坚持石油精神办学,铁人精神育人,延安精神铸魂,培养的学生以“为人诚实、基础扎实、作风朴实、工作踏实、开拓创新”而广受用人单位欢迎,毕业生人数与用人单位岗位需求连续27年平均保持在1:10以上的较高水平。近年来,学校就业工作先后多次被教育部、陕西省评为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陕西省示范性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机构、陕西省就业信息工作先进集体;被《光明日报》《陕西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中国石油报》,新华网、光明网、省教育厅门户网站等主流媒体专题报道。
学校针对国家能源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力开展科学研究,科技实力不断提升。建有31个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基地,1个省级重点科技创新团队,5个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1个陕西高校新型智库,形成了油气勘探理论技术与工程应用等7大特色优势科研领域。近五年,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研究项目720余项;科研总经费逾8亿元。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励46项;公开、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18余项;出版学术著作400余部;学术论文被SCI、EI、ISTP三大检索收录近2500篇。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与国(境)外87所高校(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与菲律宾文珍俞巴学院积极共建孔子学院;与印度NIIT公司开展合作办学;与美国28所大学开展“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项目;与美、俄、韩等国大学开展“2+2本科双学位”项目;与美、英、德等国大学开展“4+1”“4+2”硕士项目以及博士生奖学金项目;与俄、美等国大学及港台地区大学开展“交流生项目”;与美、英、德、法、日等国开展寒暑期学生短期出国项目。学校积极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被教育部批准为“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受院校”和“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建设高校,通过全国来华留学质量认证,累计培养来自87个国家的来华留学生8000余人。
学校各项事业蓬勃发展。2007年,学校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教育纪检监察先进集体”称号;2008年,学校被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省级文明校园”称号;2011年,学校党委被中共陕西省委授予“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学校被陕西省综治办、教育厅、公安厅授予陕西省“平安校园”称号,学校被陕西省委宣传部评为“全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先进典型”;2011年、2016年、2018年、2021年学校党委先后被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授予“陕西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委”“陕西省高等学校先进校级党委”“全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陕西高校先进校级党委”称号。2013年,学校被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评为全省教育系统宣传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集体;2015年,学校荣获“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2013年,学校纪委荣获全省“纪检监察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学校秉承“团结、勤奋、求是、创新”的校风、“好学力行、自强不息”的校训和“爱国奉献、艰苦奋斗、科学求实、开拓进取”的办学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办学条件建设为保障,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协调发展、创新发展,深化综合改革,加快国际化进程,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合作交流能力,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和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在录取当年入学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5)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5.报考工商管理(代码:125100)和项目管理(代码:125602)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需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报考条件第1-3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符合招生单位相关学业要求,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或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
6.我校欢迎广大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申请免试攻读我校2022年硕士研究生。获得在读学校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毕业生可在国家规定时间内登录“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网址:https://yz.***.cn/tm)填报我校。
1.基本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长学习年限5年。艺术设计领域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4年,长学习年限6年。
2.收费标准
(1)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汉语国际教育、翻译、体育:10000元/年;
会计(MPAcc):12000元/年;
艺术设计:15000元/年。
其他全日制硕士研究生:8000元/年。
(2)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汉语国际教育、翻译、体育:10000元/年;
艺术设计:15000元/年;
项目管理、工商管理(MBA):18000元/年;
会计(MPAcc):20000元/年;
其他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7000元/年。
注:联合培养研究生收费标准按照联合培养协议执行。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2022年我校拟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300人,其中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500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800人。具体招生人数以教育部终下达指标为准。
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2022年我校拟招收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400人,其中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40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360人。具体招生人数以教育部终下达计划为准。

2022年西安石油大学在西藏招生专业有数据计算及应用、材料类(含材料物理、金属材料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化学、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免补专业。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西安石油大学西藏工商管理类2016一批文科449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西安石油大学西藏工商管理类2016一批文科449

2022年西安石油大学西藏招生专业:地质工程(免补专业。)、材料类(含材料物理、金属材料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电子商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石油工程(免补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应用化学、工商管理类(含市场营销、会计学、财

2021年西安石油大学西藏招生专业:数学类(含数学与应用数学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资源勘查工程(免补专业)、应用化学、地质工程(免补专业)、工程管理、土木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安全工程、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

2020年西安石油大学西藏招生专业:土木工程、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安全工程、地质工程(免补专业)、自动化、应用化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电子商务、工商管理类(含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

2022年西安石油大学在西藏招生专业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免补专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通信工程、电子商务、地质工程(免补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商管理类(含

2017年西安石油大学西藏文科最低分数线为354。2017年西藏文科录取分数线及西藏各专业最低分、最低位次1.2017年文科西藏录取分数线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高分最低分最低位次文科本科二批普通类2022年文科西藏各专业招生计划类型专业名称批次

。2017年西藏理科录取分数线及西藏各专业最低分、最低位次1.2017年理科西藏录取分数线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高分最低分最低位次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0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2022年理科西藏各专业招生计划类型专业名称批次学费学制层次理科数据计算

2017年西安石油大学西藏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西安石油大学西藏录取分数线(2017)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高分最低分最低排名省控线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182840316本科一批

2017年西安石油大学西藏录取分数线:理科最低分为-,最低位次为0;文科最低分为354,最低位次为0;2022年西安石油大学西藏招生计划:(1)理科的专业有:工程管理、电子商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石油工程、材料类(材料物理、金属材料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