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同济大学安徽各专业排位:
1.风景园林理科普通类排位543(需要考648分);
2.建筑学理科普通类排位582(需要考647分);
3.城乡规划理科普通类排位748(需要考643分);
4.车辆工程(汽车)理科普通类排位800(需要考642分);
5.车辆工程(轨道交通)理科普通类排位800(需要考642分);
6.工业设计理科普通类排位893(需要考640分);
7.机械类(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工业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893(需要考640分);
8.机械类(机械电子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汽车服务工程)(中德合作)(中外合作办学)理科中外合作办学排位893(需要考640分);
9.土木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952(需要考639分);
10.软件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057(需要考637分);
11.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理科普通类排位1057(需要考637分);
12.工科试验班理科普通类排位1174(需要考635分);
13.法学文科普通类排位266(需要考621分);
14.历史建筑保护工程文科普通类排位287(需要考620分);
15.新闻传播学类(广播电视学、广告学)文科普通类排位313(需要考619分);
16.社会学文科普通类排位353(需要考617分);
17.日语文科普通类排位398(需要考615分);
18.英语文科普通类排位422(需要考614分);
19.人文科学试验班文科普通类排位422(需要考614分)
2017年同济大学各专业安徽排位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安徽 | 风景园林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48 | 543 |
建筑学 | 647 | 582 |
城乡规划 | 643 | 748 |
车辆工程(汽车) | 642 | 800 |
车辆工程(轨道交通) | 642 |
工业设计 | 640 | 893 |
机械类(含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工业工程) | 640 |
机械类(含机械电子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汽车服务工程)(只录取有专业志愿的考生;中德合作)(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640 |
土木工程 | 普通类 | 639 | 952 |
软件工程(一、二年级每年预收6500元,三、四年级每年预收16000元) | 637 | 1057 |
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 | 637 |
工科试验班 | 635 | 1174 |
法学 | 文科 | 621 | 266 |
历史建筑保护工程 | 620 | 287 |
新闻传播学类(含广播电视学、广告学) | 619 | 313 |
社会学 | 617 | 353 |
日语 | 615 | 398 |
英语 | 614 | 422 |
人文科学试验班 | 614 |
外国语言文学类
英语
同济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剖析英语是最多国家使用的官方语言(作为母语),是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第一语言,也是国际组织的官方语言。当今国际化大背景下,英语专业人才对中国持续深入参与全球治理与国际竞争具有重要意义,具有良好思辨能力与国际视野的高级英语专业人才前景良好。本专业遵循高等教育发展最新趋势,依托同济大学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的优势,推进通识教育,促进通专融合,以价值引领为导向,以思辨能力与国际视野为核心素养,注重多元文化沟通能力、国际环境下开展工作的能力,将学生培养为融通中外、具有创新能力、引领未来的社会栋梁与专业精英,毕业后可在国际组织、政府外事部门、全球跨国企业等单位从事高端国际化工作。比较优势实力雄厚1986年同济大学招收英语专业研究生,1993年招收英语专业本科生,同济大学英语系现已形成了从学士到博士、学术型学位与专业型学位兼备的培养体系,师资力量雄厚、学科布局合理、培养特色鲜明。教师均曾在英美等国作访问学者,进行学术交流或从事外事工作,并有多名外籍专家从事教研活动。本专业在《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17-2018)》中被评为5星级专业(最高等级)。英语系历经改革、特色鲜明、发展迅速,近年来教学水平及科研实力位居全国前列。教师教书育人、潜心问道,数获教学成果奖、名课优师等荣誉,出版论著、教材、译著及承担高层次科研项目数量不断攀升。多位教师成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上海浦江人才等,并在国内外重要学术组织中担任要职。学生在国内外高层次学科竞赛及专业四、八级考试中屡获佳绩,位于全国前列。精英教育英语系根据学科自身特点、核心竞争能力规划、长期发展前景设置了基本技能、学科知识与通识教育结合的课程体系,以思辨能力与国际视野为核心素养,实践能力与理论基础并举,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培养体系。英语系设置英语语言文学(硕、博)、外国语言文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博)、英语口笔译专业(MTI)等深造通道;在人才培养中重视国际合作,与多所世界一流大学建立了交流合作机制,并具有多个双学位培养项目。全面培养英语系致力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不断探索卓越英语专业人才的创新培养模式,加强基础阶段语言基本功、高年级阶段综合应用能力训练以及思维能力提升。组织各类活动竞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个人素养,指导学生在“21世纪杯演讲比赛”全国赛区中连年夺冠,此外在“沪台杯辩论赛”、“爱尔兰戏剧大赛暨论坛”等国内外各类比赛取得优异成绩。近年来,英语系学生在专四、专八考试中均取得优异成绩,优良率及通过率远高于全国高校英语专业平均水平。国际化英语系与美国、英国、加拿大、韩国等国家的知名大学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学生在读期间可赴国外高等院校进行交流访学。另外,英语搭乘同济大学对外交流合作的宽广平台,为学生提供赴欧美一流大学学习交流机会。未来发展英语系毕业生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就业率在全校名列前茅,就业领域覆盖外事、金融、法律、教育、文化、国际交流、新闻媒体等行业,就职单位包括国际组织、国家电网公司、渣打银行、大众公司、联合利华、普华永道、汇丰银行等国内外著名企事业单位。境外深造院校斯坦福大学加州伯克利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莱斯特大学柏林洪堡大学波恩大学伦敦大学学院等就业主要方向同济大学英语专业良好的生源和高质量的教学为培养优秀的通专融合高级专业人才提供了坚实的保证。毕业生的社会评价高,社会需求量也一直保持在高水平。英语专业不断有毕业生进入知名企事业单位,从事外事、金融、法律、教育、文化、国际交流、新闻媒体等领域的工作。本科生就业单位外交部各驻华大使馆或领事馆中国银行汇丰银行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商用车技术中心上海汽车商用车有限公司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安永(中国)企业咨询有限公司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卡夫食品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联合利华(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大陆汽车投资(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外国语言文学类
日语
同济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剖析中日交流在中国外交及对外贸易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上海作为中国经济、金融中心,对日交流日益广泛,日语人才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及竞争优势。日语系致力于培养具备日语思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优秀人才,学生熟练掌握日语语言文化等专业知识,具备听、说、读、写、译等多项语言技能。学生从二年级开始,即可结合本专业特长选择金融、法律、新闻等辅修课程或第二专业,亦可参加与日本大学合作办学的双学士学位项目。比较优势师资雄厚同济大学日语系自1993年成立以来取得迅速发展,逐渐汇集国内外著名日本语言文学研究学者,在全国日语教学研究领域影响力日益扩大。日语系集合来自北京大学、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九州大学、北海道大学、冈山大学等众多高等院校的名师传道授业,90%的专业教师为博士以上学历,并有日籍专家3人。学院拥有博士、硕士、学士三个学位层次完备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并坚持在本科阶段实行小班教学。 精英教育本专业主干课程有:基础日语、中级日语、高级日语、综合日语、日语视听说、日语阅读与写作、日本文学史、日语语法学、日语口语、中日笔译理论与实践、中日口译理论与实践、日语应用写作、日本文化研读、日语新闻视听、商务日语、高级口译等,同时开设有现代汉语、计算机应用等课程,并鼓励学生辅修新闻、法律、国际贸易、经济管理、广告学等经济管理类课程,以优化知识和能力结构。日语系与日本大学合作设立了2+2的本科双学位项目,并设有日语语言文学(硕)、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博)等深造通道。双学位培养日语系是上海高校中首批同日本高校签订双学位项目的专业。与日本大学合作设立了2+2的双学位项目,即在学期间成绩优异者经选拔可在大三前往日本大学学习两年,毕业后可同时获得同济大学和日本大学的学士学位。国际化日语系与多所日本大学建立了常年密切的合作交流关系,每年有多名学生被派往名古屋大学、大阪大学、东北大学、九州大学、熊本大学、长崎大学、日本大学、京都外国语大学、目白大学、福冈女子大学等多所大学进行短期交流访学,本科生在读期间出国交流率达到100%,留学期间,学生享有学费全免和奖学金等待遇。在大阪府日中友好协会和池田市日中友好协会、池田市友之会等日本友好团体的协作下,日语系每年派遣10名以上学生,由专业老师带队赴日参加HOMESTAY活动。为促进学生就业,日语系加强与日本国内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2008年开始与日本GROP人才派遣公司、保圣那人才公司建立友好密切合作关系,每年从毕业生中选拔3-4人前往日本工作,享有与日本职员同等薪金待遇。未来发展毕业生综合素质高,广受用人单位高度评价和认可,就业质量长期居于高位,就业与专业匹配度很高。希望继续深造的学生可进入国内知名高校及日本知名高校继续深造。境外深造院校东京大学京都大学九州大学大阪大学名古屋大学东北大学熊本大学日本大学大阪教育大学等就业主要方向从建系至今,由于专业匹配度高,日语系就业率每年均在100%。毕业生广泛就业于教学、科研、金融、外事、外贸、旅游、外资企业等领域。2018年毕业生人数30人,其中境内升学7人,境外留学5人,就业18人。本科生就业单位外交部上海海关上海出入境管理局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日本瑞穗实业银行三井住友银行资生堂(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安永(中国)企业咨询有限公司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欧姆龙(上海)有限公司上海伊藤忠商事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今日头条有限公司
机械类
车辆工程
同济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背景车辆工程(四年制)专业源于1921年上海交通大学的铁道机械专业,1952年曾任交通大学校长的程孝刚学部委员创立了机车车辆专业,为我国机车车辆高等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多年来本专业为我国铁路行业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为适应我国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快速发展对专业人才大量需求,以“厚基础、融交叉、国际化”为培养理念,车辆工程专业重点培养轨道交通知识复合型、创新型和国际化的车辆工程专业高级技术人才。专业特色车辆工程专业,紧密围绕轨道交通“安全、绿色、智慧”的发展趋势,全面服务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 “走出去”国家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培养轨道交通领域的卓越型专业人才与复合型行业精英。设有两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同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同济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有国内高等院校唯一的轨道交通综合试验中心与教学实践培训基地。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助力成长计划,精准实施本科生的个性化发展与培养。人才培养车辆工程专业学制为四年,重点设置轨道车辆设计与集成、牵引传动与控制、健康管理及安全等三个知识模块。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具备适应未来轨道交通发展、掌握轨道交通车辆工程的基本原理和知识,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厚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实践能力,能从事轨道车辆设计及集成、电力牵引与控制、健康管理与安全等领域的设计开发、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具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创新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国际视野的社会栋梁与专业精英。国际化车辆工程专业面向欧美十余所著名高等院校设有联合人才培养计划,本科生近30%、硕士生近40%、博士生近50%有海外交流学习机会,主要的国际合作项目“3+2+1.5”本硕贯通国际合作项目:法国瓦朗西纳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本科生短期国际交流项目:奥地利格拉茨工业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中德硕士双学位项目:慕尼黑工业大学、亚琛工业大学、卡尔斯鲁厄理工大学、柏林工业大学、斯图加特大学、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布伦瑞克工业大学和德累斯顿工业大学;中法硕士双学位项目:巴黎桥路大学、巴黎国立工程技术大学、瓦朗西纳大学。未来发展车辆工程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主要面向轨道交通行业相关企事业,世界500强等高端装备设计及制造相关单位。中国国家铁路集团、中国中车及其下属企业、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等单位;阿尔斯通、西门子、德国TÜV、施耐德、克诺尔、ABB等国内外知名的车辆及零部件设计、制造和咨询公司;上海市政工程设计院、中铁上海设计院等城市建设与规划设计研究单位;上海、北京、广州等各大中城市地铁公司;上海电气,博世等国内外知名的机械和电气相关的外资、合资以及民营企事业单位。校友代表车辆工程专业先后培养了数万名毕业生,涌现出一批知名校友,以刘友梅(中国工程院院士)为代表的科学家,以奚国华(原中国中车总裁、现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马云双(中国中车副总裁)、梁建英(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陈孝敏(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为代表的轨道交通行业领军人才和高级管理者,以及大量奋战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工程师、科技工作者、精英管理者,受到了行业的普遍认可。
建筑类
历史建筑保护工程
同济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面向建筑遗产与历史环境的保存、修复、利用设计和文物保护及其管理领域,既具备建筑学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又系统掌握遗产保护的理论体系与应用方法,兼具国际视野和创新思维的专业引领者和未来开拓者。特色优势本专业是以建筑学为基础,跨历史人文和工程技术学科领域,研究建筑遗产保护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新兴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应用性和交叉综合性。专业涉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历史建筑和历史环境的保护与再生以及城市更新等当代建筑学的新兴方向与前沿领域,是我国建筑与城市发展中的急需专业,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本专业组建了一支国际化的跨建筑、规划、景观、结构、材料、历史、测量等学科的教学团队,创建了国内首个历史建筑保护技术实验中心,创办了亚洲该领域首份学刊——《建筑遗产》和Built Heritage(建成遗产)。四年制的专业培养计划由建筑学基础课程与保护类专业课程两部分构成。学生在掌握建筑学的基础理论与知识、建筑学通用技术体系和建筑设计能力的同时,还要掌握建筑遗产保护与再生的基本理论与知识、特殊技术体系以及设计方法。国际交流本专业对外交流频繁,国际学术合作交流十分活跃。除了国际建造节、国际联合设计教学、海外访学计划、国际双学位培养、国际夏令营、国际博士生院、国际论坛和国际联合科研等一系列项目,还先后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米兰理工大学和法国夏约学院等遗产保护名校建立了常态的教学交流合作机制。同时,依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故宫学院(上海)等机构,积极在研究与实践领域开展国内外协作。曾应邀赴麻省理工学院、佛罗伦萨大学、悉尼大学等举办专业建设成果展,获得热烈反响。未来发展本专业已培养12届逾250名毕业生,其中的75%以上在国内外名校继续深造,已有百余位毕业生获得了剑桥大学、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东京大学、南加州大学等海外名校和国内名校的硕士、博士学位。毕业生大多活跃在国内城市建筑遗产保护的第一线,成为遗产保护管理、设计、研究方面的中坚力量。本专业的毕业主要去向有:各类专业设计院所、科研与教学机构;各级政府的文物、规划、建设主管部门;以及自主创业等。
机械类
工业设计
同济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工业设计专业参照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机械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设置。产品设计专业参照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设计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设置。依托国家级工业设计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设计学双一流建设专业、上海市设计学IV类高峰学科建设专业等学科优势,在技术高速变革和国家经济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定位人才培养内涵从关注“造物”向关注“造物系统”拓展,强调对整合式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专业课程涵盖产品设计理论与方法、艺术与美学、材料与制造工艺、人机工程、交互与体验设计、商业品牌与产品策略、先进制造与先进设计技术与工具等相关知识的学习;既面向学生未来就职后进入不同行业的共通性设计思维的培养,也包括相关产业创新设计需求背景下的设计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毕业生可选择不同类型企业的产品设计、交互设计、市场与趋势研究、产品和品牌策略与管理等部门,覆盖所有以产品和服务为导向的产业创新需求,如交通、能源、医疗、通信、消费电子、时尚、家居、互联网等领域,也可选择设计咨询服务类企业、独立设计工作室、新兴创业型企业,或自主创业。培养特色面向智能制造与未来美好生活,以问题为导向,倡导以人为本与可持续创新。以“造物之美”、“人本交互”、“商业创新”和“未来建构”四大模块的知识与能力培养为核心,结合“交通工具与智慧出行”、“生活美学与文化产品”、“健康关爱与医疗服务”、“运动装备与时尚前沿”、“数字制造与智能硬件”等设计主题下的实践训练,培养具有艺术修养、工匠精神、系统思维、策略思维、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的新产品及其服务系统的创新设计践行者与促成者。
社会学类
社会学
同济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开阔国际视野、高尚人文精神、扎实的社会学理论基础和丰富社会学专业知识、熟练应用社会调查工具与统计技术的高级专门人才,能够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科研机构从事相关的管理、咨询和研究等工作。本专业的培养特色是:理论学习与方法训练比翼齐飞;厚基础与宽口径有效均衡;专业学习与经世致用紧密结合。本专业核心课程包括:社会学概论、社会学理论、中国社会思想史、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社会调查方法、质性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社会统计软件应用、社会调查、经济社会学、组织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城市社会学、政治社会学、城市化与社会治理、文化与大众传媒、社会保证与社会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