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福建 | 口腔医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45 | 32486 |
临床医学 | 437 | 35408 | ||||
中药学 | 428 | 38845 | ||||
药学 | 426 | 39578 | ||||
生物制药 | 425 | 39971 | ||||
护理学 | 397 | 51204 | ||||
中药学 | 专科批 | 350 | 71500 | |||
口腔医学技术 | 349 | 71910 | ||||
护理 | 345 | 73699 | ||||
眼视光技术 | 319 | 84867 | ||||
针灸推拿 | 312 | 87634 | ||||
医学美容技术 | 311 | 88003 | ||||
药品生物技术 | 310 | 88397 | ||||
药品生产技术 | 307 | 89538 | ||||
药品质量与安全 | 305 | 90341 |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304 | 90711 | ||||
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 | 298 | 92935 | ||||
健康管理 | 288 | 96640 | ||||
化妆品经营与管理 | 276 | 100731 | ||||
卫生信息管理 | 275 | 101035 |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和职业素养,掌握生物制药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生物工程、生物技术、药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胜任生物药品的研发、生产、质量控制、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能够入基层、进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生物制药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药理学、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生物分离工程、蛋白质工程、分子诊断技术、药剂学、基因蛋白质药物生产技术。
就业方向:
生物医药企业、科研院所。
校企(院)合作:
生物制药专业与台湾中华科技大学合作办学,与厦门海沧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共建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战略合作协议,与二十余家厦门生物医药企业及多个科研院所建立校企(院)合作关系,在课程建设、师资培养、实习就业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合作。
实验室条件及成果:
生物制药专业现有实验室面积3101平方米,包括生物制药GMP车间、药物制剂GMP车间、化学与生物化学实验室、有机化学实验室、基因工程实验室、发酵工程实验室、细胞工程实验室、生物分离工程实验室、生物药品检测实验室、无菌操作室等,并依托福建省道地药材药材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厦门市药用植物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厦门市海洋医用天然产物与细胞工程重点实验室和校中心实验室,以科研带动教学。现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579万元,配备流式细胞仪、实时定量PCR仪、发酵罐、超滤系统、层析系统、高速冷冻离心机、管式流离心机、电子显微镜、酶标仪、自动核酸蛋白质层析分离仪、液相色谱仪/质谱联用仪等设备,保证学生具有足够的实训工位数进行生物制药行业现代设备实训。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中医药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与其相关的中医学、药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同时能紧密结合现代医药科学技术,在中药生产、检验、流通、使用、研究与开发等领域从事标准化中药材生产与鉴定、中药炮制与制剂、中药质量与分析、中药药理与安全性评价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主干课程:
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中药学、基础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中药化学、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中药药剂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制剂分析、药事管理学等。
就业方向:
中药检验、中药研究、中药新药开发、医药院校、药厂、医院、医药公司等方面的技术工作。
(政)校企(院)合作:
本专业先后与省内50 余家医院和医药企业建立了联系,并与厦门中药厂有限公司、北京同仁堂福建药业有限公司、大德康元药业有限公司、辉瑞、星鲨、特宝生物等在厦门的二十余家医药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可完全满足实训实习教学的需要。
实验室条件及成果(含科研、教学):
⒈仪器设施:现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近3000万元,拥有配套的实验设备,具体包括:①炮制生产设备;②制剂仪器设备;③分析测试仪器;④通用仪器设备等,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红外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光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紫外-可见光谱仪、荧光分光光度计、十万分之一电子天平、高速冷冻离心机、旋转蒸发仪以及制粒机、压片机、胶囊机、滴丸机、片剂四用测定仪、崩解仪、智能溶出仪等国内先进的实验设备。形成了以培养学生的中药制剂、中药鉴定、中药炮制、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与分离、中药制剂检测等技术为核心能力的实验教学平台。
⒉实验教学场地:现有本专业教学用实验室面积约3136.9m2,主要有药物制剂实训车间、食品药品分析检测中心、药用植物园、中药标本室等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和中药炮制、中药前处理、液体制剂、固体制剂、蒸馏水制备等车间。实验教学场地均安装了标准整体实验操作台和排风系统,实验室面积达9.7m2/生。
⒊科研教学成果:本专业教师近年来共主持各类国家、省市、厅局级科研课题19项;建设福建省中药精加工和健康产品开发研究室和厦门医学院闽台青草药研究室两个科研平台;发表SCI 论文60 篇(包括非第一作者);主编、参编各类专业教材及校本教材40余部。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和职业素养,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备从事口腔预防保健和口腔颌面部疾病诊疗等工作的能力,能入基层或“本土化”的高素质应用型口腔医学人才。
主干课程:
1.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
2.主要课程:解剖与组织学、生物化学、病原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病理学、生理学、机能实验、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粘膜病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
3.特色课程:口腔色彩学、口腔种植技术、口腔正畸技术、口腔显微根管技术、口腔诊所开设和经营管理。
4.专业主要实验(实训)
口腔解剖生理学实训、口腔内科学实训、口腔修复学实训、口腔颌面外科学实训、口腔正畸学实训、口腔临床见习。
就业方向:主要面向基层医院、社区、乡镇和民营医疗机构,从事口腔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治、修复及预防等工作。
(政)校企(院)合作:
采用多元合作办学
1.实行“校院合一”体制:学校、附属口腔医院联合办学
2.两岸融合办学:与台湾阳明大学合作、邀请台湾著名大学专家分别担任口腔医学系系主任和教研室主任的三主任制,兼职教师以台湾教师为主。
实验室条件及成果(含科研、教学):
1.校内实验实训设施设备:附属口腔医院,牙椅220台。口腔技能实训中心是中财支持实训基地、省级口腔技能实训基地、省级生产性实训基地。面积4176平方米,包括口腔临床模拟实训室、口腔临床实训室(显微根管)、口腔种植中心、口腔修复一体化实训室、口腔修复实训室、CAD/CAM实训室、口腔材料学实验研究室、牙体雕刻实训室、义齿校中厂、口腔X线和消毒室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362万元。
2校外实践基地:本专业共有省内外49个校外实习基地(其中三级医院30所,二级医院19所)
3.教研和科研:立项26项;发表论文51篇,其中SCI收录5篇,核心期刊40篇。
4.质量工程:全国卫生行指委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口腔医学和口腔医学技术2个省级示范专业,口腔医学省级精品专业,《全口义齿工艺技术》与《牙体雕刻技术》省级精品课程,口腔专业群省级教学团队,省级教学名师2人。
5.教学资源建设:主、参编国家级和部委规划教材19部。精品课程省级2门,市级1门,校级3门。虚拟仿真实训项目21个,在线考试平台3000题。
6.执业资格通过率:2010-2013届口腔执业助理医师通过率平均86.1%,全国名列前茅。2010届口腔执业医师通过率88%。
7.学生获奖:2010年以来六届全国口腔技能大赛,四届获得团体第一名。
8.“小班教学”普遍化,辅修方向特色化:针对口腔医学职业教育的特点,创新实训教学,在所有课程的实训教学中广泛开展“小班教学”。增设口腔种植技术、口腔正畸技术、显微根管技术等辅修方向,突出一项技术专长。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和职业素养,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具备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方面能力,适应基层全科医学领域工作,能入基层或“本土化”的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
主干课程:
人体解剖与组织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原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病理学、药理学、临床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全科医学概论、中医学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就业方向:主要在基层医疗机构从事临床医疗工作。
校院合作:
医教协同、多元合作、层层对接。与校附属第二医院实行院系合一的管理体制,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等7家三级医院和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多元合作关系,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
采用“医教协同2+2+1”的培养模式,即前四个学期在学校完成公共基础素质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第五、六、七、八学期在附属医院(或教学医院)完成临床医学专业课程的学习,包括专业理论学习、实训、见习,由临床一线专业教师授课,“学见做”一体,培养岗位胜任力;1学年即第九、十学期在三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毕业实习,跟岗临床医生,学习医疗过程,训练并形成初步职业能力。
实验室条件及成果(含科研、教学):
临床医学系设有基础医学实验实训中心和临床医学技能实训中心。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5000余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1600多万元;临床医学技能实训中心近5000平方米,分设在校本部和附属二院两部分,有诊断学、内、外、妇、儿科、手术室、急救、ICU、超声等20余间实训室,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约1200万元。拥有国内外最先进的教学仪器和培训设备,满足临床各课程的技能训练要求。
教学成果:
省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精品课程12门。专业核心课程采用WTBL教学模式,实现“翻转课堂”与混合式学习,已在SPOC教学学习平台建设解剖学、诊断学等12门微课程,250个微课视频,已建立内、外、妇、儿科案例库,专业基础及专业课全部建设考试题库,在线考试平台实现考教分离。主编、参编规划教材30本次。临床医学专业为省示范专业、市重点专业。近五年教师科研和教研立项课题47项(省级15项、市级21项、校级11项),发表论文334篇(其中含SCI 5篇,中文核心期刊205篇)。获省科技进步奖2项、市科技进步奖3项。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高尚的药学职业道德、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具有药学及各分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药学科研方法和技能的基本训练,能够从事药物研究与开发、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管理等领域从事药物设计、合成、药理实验与评价、药物制剂与剂型设计和制备、药物分析检验、质量鉴定、药品调剂以及医院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
化学、基础医学、药学
就业方向:
药品研制、开发、生产、流通和使用等领域,从事药物前期设计、合成和筛选;药物制剂与剂型的设计和制备;医院药房、临床药物合理使用与指导;药物分析、质量检测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开发、应用、教学与管理工作。
校企合作:
目前药学专业与厦门地区制药企业、医院、药检所等部门共同建立实践基地24个,每年能满足300余名学生开展药物研发、药物制剂、药品质量检测、医院药学服务、药品营销等实践教学,每年为实习学生提供300余个就业岗位。
实验室条件及成果:
建有功能相对独立、资源充分共享的二个实验实训中心。药学实验中心,包括8个实验室:药剂学实验室、药物分析实验室、原子吸收实验室、静脉药物配置实训室、模拟药房、药物制剂GMP车间、食品加工实训室、食品药品检测实验室;中药技能实训中心,包括4个实训室:中药炮制实训室、中药鉴定调剂实训室、中药炮制车间、植物园。整个校内实训基地总面积6000平方米。
厦门医学院2020年福建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海洋药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5分,护理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6分,中药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91分,医学检验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91分,预防医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91分,化妆品技术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
厦门医学院2021年福建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助产学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495分,护理学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498分,海洋药学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02分,预防医学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03分,生物制药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04分,药学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
2021年厦门医学院福建省招生专业:针灸推拿(定向专业,面向南平市建瓯市生源,定向建瓯市就业,具体详见招生章程,身体条件详见招生章程)、针灸推拿(定向专业,面向龙岩市上杭县生源,定向上杭县就业,具体详见招生章程,身体条件详见招生章程)、针灸
2021年厦门医学院福建文科最低分数线为310文科最低位次为72712。2020年厦门医学院福建文科最低分数线为454文科最低位次为30720。2019年厦门医学院福建文科最低分数线为448文科最低位次为35180。2021年福建文科录取分
2021年厦门医学院福建理科最低分数线为374理科最低位次为104439。2020年厦门医学院福建理科最低分数线为375理科最低位次为98457。2019年厦门医学院福建理科最低分数线为360理科最低位次为101259。2018年厦门医学院
厦门医学院2017年福建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护理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97分,生物制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25分,药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26分,中药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28分,临床医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37分,口腔医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45分,卫
根据软科排名(福建高校)、校友会排名(福建高校)、高职排名(福建高校)等排行榜的数据综合分析,厦门医学院在校友会综合类排名第512位,排在厦门医学院前面的福建大学院校有福建师范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宁德师范学院、三明学院、厦门大学、福建农林
2.临床医学专业面向福建省招收定向生64人,在本科提前批招生??
1.本科收费标准按福建省物价局、福建省财政厅和福建省教育厅核定的收费标准(闽价费【2014】183号)执行收费,学费6000元/年·生,住宿费970元/年·生。高职(专科)收费标准按福建省物价局福建省财政厅关于我省公办学校高职高专学费标准有关问题的复函(闽价费〔2012〕356号)执行收费,学费6600元/年·生,住宿费970元/年·生。
1、按照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教育考试院相关文件要求执行。其中面向中职生源的各专业只录取指定类别的考生,非指定类别考生不予录取。指定类别为:护理、助产专业只录取中职期间就读专业为护理和(或)助产专业学生,其中助产专业限招女生;药学、中药专业只录取中职期间就读专业为药学相关专业学生;医疗美容技术、化妆品营销与使用技术专业优先录取中职期间就读专业为护理和(或)助产专业学生;其他专业不作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