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中医药大学福建各专业排位:
1.眼视光医学理科普通类排位37761(需要考431分);
2.中西医临床医学理科普通类排位38473(需要考429分);
3.中药学理科普通类排位43432(需要考416分);
4.眼视光学理科普通类排位43832(需要考415分);
5.中医学理科普通类排位44223(需要考414分);
6.针灸推拿学理科普通类排位46984(需要考407分);
7.制药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54557(需要考389分);
8.护理学理科普通类排位54998(需要考388分);
9.康复治疗学理科普通类排位55424(需要考387分);
10.中西医临床医学文科普通类排位5859(需要考501分);
11.针灸推拿学文科普通类排位7918(需要考486分);
12.康复治疗学文科普通类排位8216(需要考484分)
  
     
  
  
    2017年山东中医药大学各专业福建排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福建 | 眼视光医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31 | 37761 | 
| 中西医临床医学 | 429 | 38473 | 
| 中药学 | 416 | 43432 | 
| 眼视光学 | 415 | 43832 | 
| 中医学 | 414 | 44223 | 
| 针灸推拿学 | 407 | 46984 | 
| 制药工程 | 389 | 54557 | 
| 护理学 | 388 | 54998 | 
| 康复治疗学 | 387 | 55424 | 
| 中西医临床医学 | 文科 | 501 | 5859 | 
| 针灸推拿学 | 486 | 7918 | 
| 康复治疗学 | 484 | 8216 | 
 
  
    医学技术类
    康复治疗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和山东省经济社会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富有创新精神,具备中西医学理论基础、康复治疗学专业知识及实践技能,能胜任各级医疗机构及教育科研单位从事临床康复治疗、康复教育、科学研究初步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包括康复医学史、康复医学基础、康复医学评价、运动疗法技术学、作业治疗学、医学康复工程学、肌肉骨骼康复学、神经康复学、内外科疾患康复学、中医康复学、语言治疗学、运动生理学、中医骨伤科学等。  坚持以学生为本,根据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中西兼融、实境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基础厚实、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的康复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能从事康复医学科各个治疗部门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康复治疗学专业是对临床技能和实践操作要求比较高的专业,在掌握康复医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要有一定的康复治疗技术能力。因此对于人体解剖、发育学、运动学等基础知识要求熟练掌握,由于我们设有《康复医学基础》课程,以及系列康复知识竞赛等第二课堂活动,加上我校一、二附属医院康复中心良好的实习条件,对夯实康复治疗学的学科基础起到重要作用。  (专业的发展前景与人才需求状况)  1.康复治疗学的社会需求日益增加。  康复治疗技术是一门促进病伤患者和残疾人身心功能康复的新的医学技术专业。伴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化,对于功能的恢复和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使康复医学的重要性随之不断增加。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平均寿命延长和人口老龄化加剧,慢性病、老年病比例增加,各种意外伤害发生率增高,功能障碍者的康复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推算,全国各类残疾人总数为8296万人,而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占总残疾人数72.28%。2011年5月卫生部印发的《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要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应设康复科,明确了其床位数要求及床位数与康复治疗师的配备比。这一系列的文件明确了康复的地位,极大推动了康复医学的发展。我国的康复中心、综合医院的康复科以及社区卫生康复服务机构不断涌现。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康复治疗技术人才匮乏。根据以上医院及民政机构的需求,到2015年,中国至少需要35万康复技术人才。2010年一项对我国120个城市240家综合医院康复专业配备情况的调研显示,无论是在东部、中部还是中西部,一级、二级、三级医院康复服务面临问题中最突出的就是康复专业人员数不足,目前人才培养规模无法满足社会对康复治疗技术人才快速增长的需求。  2.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国际化进程大大加快。  随着全球经济的日益相互依赖,世界上不同国家间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比以往更加频繁。不同民族国家的教育发展更加开放。以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主席励建安教授为领路人的中国康复医学会通过考察、比较当代代表性国家康复教育的不同发展模式,重点分析康复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基本规律,探讨中国康复教育国际化发展模式的选择问题,大力促进国内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国际化进程。   我校1994年设立中医养生康复学本科专业。1998年因专业结构调整,养生康复专业取消并停止招生。2004年设立中医康复学专科专业,2005年设立康复治疗学本科专业。  我校康复治疗学专业是山东省高校最早开设的同类本科专业,于2010年被评为“山东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2012年获得“山东省第一批应用基础型特色名校建设工程”重点专业建设支持,2012年“中医康复学”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  康复治疗学专业规模相对稳定,截止到2015年11月份在校本、专科生445人,学校教学经费投入持续增长,专业拥有综合实验室11个,科研仪器设备价值2987万元, 临床实习基地19个,教学设备能够满足实习教学要求。  2015级新生报到率为98.41%,2015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6.61%,,就业对口率100%。
 
  
    中西医结合类
    中西医临床医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五年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主要培养的是中西医临床人才,以及从事中西医科研和教育的人才。培养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备较高的人文、科学和职业素养,系统掌握中西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进行中西医结合诊疗的能力,能够在医学相关领域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教育和科研等工作的中西医复合型人才。  整个培养体系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主干课程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内经选读、伤寒论选读、金匮要略选读、温病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中医骨伤科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基础、西医内科学、西医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等。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将中医与西医的优势进行互补,取长补短。中医,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讲究整体观念,三因制宜;西医借助仪器检查、西药及手术治疗等,起效快,疗程短,能较快消除病因及缓解症状。中、西医各有所长,从某种程度上发挥着彼此不可替代的作用,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可起到将两种治疗效应相叠加的作用,具有其独到的优势。如何将中医与西医很好的结合起来,是本专业学习的难点。在理论课的讲授上除中医和西医各自优势特征的讲授外,我们更重视中西医结合思维的阐释,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外科学、妇科学、儿科学等课程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执业中医师与临床执业医师进行授课。在见习、实习过程中重视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以实现中西医的优势互补,增强治疗效果。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在传授传统中医学理论的同时,加强对西方现代医学新成就、新技术的学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顺应中医药进入世界医疗主流体系的趋势,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  该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够掌握中西医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可以从事医药卫生行业的医疗、科研、教学、社区保健、卫生防疫、卫生行政事业管理等工作。尤其是随着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确立,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良好,在广阔的医疗市场中可大有作为。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可报考临床医学各专业、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及中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可在各级各类医院、高等医学院校、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有关科研院所从事西医、中西医结合或中医专业医疗、教学、管理、科研等工作。
 
  
    中药学类
    中药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该专业属于医学大类(学科代码1008)。是一门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传统知识和现代科学相结合的应用学科,修业年限4年,授予理学学士。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中药学与中医学基础知识背景,具备良好人文和自然科学素养,系统掌握中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中医学、药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中药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中药鉴定、炮制、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富有创新意识的专门技术人才。   我校中药学专业为国家一类特色专业和山东省重点学科,主要研究中药的种质资源、采收加工、商品规格、真伪鉴别、成分分析、饮片炮制、制剂工艺、质量标准、临床应用以及新药开发等方面的理论和技术方法。  主干课程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中药鉴定学、有机化学、药用植物学、中药化学、物理化学、药理学、中药药理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分析、药事管理学。还设有中药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等特色课程。其中,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和中药药剂学等课程均被评为山东省精品课程,所有主干课程均由资深教授授课。  在大学期间,学校除了根据专业的学习规律在大一、大二阶段安排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多门实验课程;还安排学生在大三期间到烟台昆嵛山或青岛崂山或泰安泰山或临沂蒙山等地进行药物采集、标本制作等登山采药实习工作;以及中药化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等实验的学习;在大四期间安排学生到药检所、研究院、科学院、制药企业、医院、药店等实习教学基地进行毕业实习工作,在保障学生理论课程学习质量的同时还培养他们全面的综合素质、较好的学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  中药学专业不是一般学生认为的在中药房“抓药”。而是对我国重要的特色资源中药从种质资源、种植生产、采收加工、分析鉴定、炮制饮片、临床应用、制剂研究以及药理药效、作用机理和新药开发等全方位进行研究、应用和销售、开发的综合学科。要求考生具有较好的高中化学、生物基础和较好的外语、数学水平,对医药知识有一定兴趣。考生身体健康状况应符合高考体检标准。色盲者不得报考本专业。   随着中医药在国内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养生保健需求量日益增加,中药学专业学生毕业后供不应求,就业渠道宽阔,就业率非常理想。近三年本专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本科生考研率25%。毕业后主要在中药生产、检验、销售、流通、应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中药鉴定、炮制、制剂、临床用药及中药销售等方面工作。具体单位有医院药房、药厂、保健品生产、药品销售公司、药店、药品检验所、中医药科研院所和中医药院校以及考研深造等。
 
  
    临床医学类
    眼视光医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五年
  
 
  眼视光医学专业归属于临床医学类,主要培养具有完整的临床医学教育背景,同时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视光学的知识与技能,服务眼健康医疗领域的眼视光医师。毕业生获得医学学士学位,可通过报考国家执业医师考试获取临床医师资格,成为临床执业医师。我们在培养中设置了通识教育课程模块,为学生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设置了基础医学模块和临床医学模块,培养学生临床诊疗能力;设置了眼科与视光学模块,特色培养学生的眼科和视光学疾病诊疗以及视觉矫治的知识和技能;此外,我们还设置了许多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验、单独设置的实验课程,临床技能实训、视光学技能实训,见习、实习以及综合社会实践、创新训练等内容,不断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整个培养体系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主干课程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基础、内科学、外科学、妇科学、儿科学、眼视光学理论和方法、眼视光应用光学、眼科学基础、双眼视觉学、角膜接触镜学、眼科学临床、屈光手术学、低视力学、斜视弱视学等。  以培养毕业生岗位胜任力为目标,我校的眼视光医学专业培养体系包括以知识培养为目标的理论课程体系、以技能培养为目标的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以素质培养为目标的综合课程体系三个方面。  以知识培养为目标的理论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三部分组成,做到了“三个打通”与“三个不断线”,即通识教育课与同学制专业尽量打通,学科基础课与相关学科(临床医学、眼科学、视光学)尽量打通,专业课与同类专业(临床医学、眼视光学)尽量打通;理论教学阶段德育教育不断线,外语教学不断线,体育教学不断线。  以技能培养为目标的实践课程体系,以临床技能训练为基础,以眼科学和视光学技能训练为重点,以“课程实验、见习、实习、实训、职业培训”反复实践为手段。学生在理论课程学习的同时,通过适量的实验、课程见习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实现对临床技能和视光学技能的初步体验;在实习阶段,通过临床实习具备各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诊断和处理能力;通过专业实训、专业实习掌握眼科特殊检查技能,能够开展视功能评估和康复;另外,通过职业培训熟练视觉矫治技能。  以素质培养为目标的综合课程体系,是人文课程、创新训练和社团实践“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注重学生思想道德和职业素质的培养。人文课程不仅包括教育部规定的“两课”,还包括医学史、医学伦理学、卫生法学等国外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创新训练活动包括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项目、创业教育、学科竞赛训练等,学生也可以根据兴趣加入教师的科研项目进行系统的训练。同时,我校设有学生社团组织“视光爱眼协会”,以专业服务为特色,已学生为主体,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利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有效途径。学生还可以参加医学院(附属医院)组织的各种“防盲治盲”公益活动,经受职业道德和专业技术的双重培训。
 
  
    医学技术类
    眼视光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主要培养较为系统地掌握眼视光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必备的现代医学知识,系统掌握眼视光学诊疗技能和方法。具备各级眼科及眼视光专科医院、大型医院眼科、眼视光专业机构或其它眼视光产品企业眼视光学检查、视功能评估和康复、视觉保健和矫治工作初步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的主干课程包括:生理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病理学、眼视光应用光学、视光学理论和方法、眼科学基础、眼视光公共卫生学、双眼视觉学、眼镜学、角膜接触镜学、眼病学、屈光手术学、低视力学、斜视弱视学、眼视光器械学  毕业生具有10项技能:1)眼镜的应用与矫正 ; 2)角膜接触镜的验配;3)儿童视力保健 ;4)老年视力矫正;5)低视力康复;6)与职业有关的视力问题 ;7)双眼视功能评估和视觉训练 ;8)运动视力 ;9)眼前段疾病处理 ;10)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的术前 /术后护理   眼视光学在欧美发达国家已有100多年历史,已成为医学领域眼保健方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起步,尚属于新兴学科专业,专业人才极度缺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社会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一方面,人们对视觉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眼保健越来越重视。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了眼视光学的问题。据最新研究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约50%的人群屈光不正,约35%的中老年人需要进行老视矫正,青少年近视发病率高达50%~60%,弱视发病率为2%~4%,低视力发病率为1%~2%,现有戴眼镜的人数约3亿人。此外,电脑化网络化、电视的普及也使视功能失去平衡、双眼视问题、干眼症等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我国社会需要30万的眼视光专业技术人员,而目前合格的眼视光技术人员不足3万,本专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我校眼视光学专业自2005年开始设立,为山东省第一家、全国中医院校第一家。2007年眼视光学专业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2008年被评为山东中医药大学首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2012年被评为山东省名校工程建设重点建设专业,2013年眼视光学专业被评为山东省特色专业,2014年实行全国招生,文理兼收。至今已培养学生11届573人,毕业生遍及北京、上海、辽宁等各大省市,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就业率100%。  本专业注重实践能力培养。专业配备有先进的示教系统助力实践教学。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实验+见习+实习+实训+职业培训”为手段,不断强化学生专业技能,毕业生可取得四证:学历证、学位证、高级验光师证、高级定配师证,毕业后即上岗,成为具有良好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专业成立有视光爱眼协会,宗旨是:爱心服务学生、专业保护眼睛。以在校眼视光学专业本科生为主体,依托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及山东省青少年视力低下防治中心,面向山东中医药大学及驻济高校进行爱眼健康知识宣传、公益筛查。通过活动的组织实施,在巩固所学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组织沟通能力、团队协作意识组织,提高综合能力。  专业也注重科研思维的培养。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项目。学院科研实验室向学生开放,吸收学生参加教师科研项目。学生还有机会参加近视防控流行病学调查项目。
 
  
    护理学类
    护理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以适应社会需求,突出中医护理优势为出发点,强化人文素质培养理念,夯实实践操作技能,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具备完备的西医护理知识和娴熟的中医护理技能的应用型高素质护理人才。  培养具备扎实的护理学基本理论和熟练的护理基本技能,具备系统的基础医学、中医学、人文社会科学、预防保健的基本知识,能在各级医院从事临床和社区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和护理科研的护理高级人才。  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护理学导论、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中医护理学基础、中医临床护理学、健康评估、护理管理学、护理教育学、护理伦理学、护理心理学、护理研究。  护理学专业毕业后有着宽广的毕业前景:在本校继续深造或到国内外其它护理学院深造;到各医学院附属医院或其他省、市级医院从事临床护理和科研工作;到各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从事行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