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大学甘肃各专业排位:
1.数学类理科普通类排位1320(需要考596分);
2.经济学类理科普通类排位1985(需要考585分);
3.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理科普通类排位2466(需要考578分);
4.工商管理类理科普通类排位2466(需要考578分);
5.软件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548(需要考577分);
6.药学类理科普通类排位2623(需要考576分);
7.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2707(需要考575分);
8.电子信息类理科普通类排位2707(需要考575分);
9.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2707(需要考575分);
10.临床医学(五年制)理科普通类排位2783(需要考574分);
11.临床医学理科普通类排位2783(需要考574分);
12.物理学类理科普通类排位3199(需要考569分);
13.化学类理科普通类排位3380(需要考567分);
14.自动化类理科普通类排位3472(需要考566分);
15.材料类理科普通类排位3548(需要考565分);
16.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理科普通类排位3725(需要考563分);
17.机械类理科普通类排位3832(需要考562分);
18.能源动力类理科普通类排位3943(需要考561分);
19.临床医学(“5+3”一体化,儿科方向)理科普通类排位4137(需要考559分);
20.预防医学(五年制)理科普通类排位4137(需要考559分);
21.土木类理科普通类排位4227(需要考558分);
22.工程力学理科普通类排位4227(需要考558分);
23.生物科学类理科普通类排位4352(需要考557分);
24.化学工程与工艺理科普通类排位4352(需要考557分);
25.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4570(需要考555分);
26.中国语言文学类文科普通类排位274(需要考585分);
27.经济学类文科普通类排位288(需要考584分);
28.公共管理类文科普通类排位345(需要考581分);
29.法学类文科普通类排位345(需要考581分);
30.工商管理类文科普通类排位345(需要考581分);
31.新闻传播学类文科普通类排位366(需要考580分);
32.翻译文科普通类排位385(需要考579分);
33.考古学文科普通类排位402(需要考578分);
34.文化产业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421(需要考577分);
35.哲学类文科普通类排位443(需要考576分);
36.社会学类文科普通类排位443(需要考576分)
2017年山东大学各专业甘肃排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甘肃 | 数学类(济南市)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6 | 1320 |
| 经济学类(济南市) | 585 | 1985 |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青岛校区) | 578 | 2466 |
| 工商管理类(济南市) | 578 |
| 软件工程(济南市) | 577 | 2548 |
| 药学类(济南市) | 576 | 2623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青岛校区) | 575 | 2707 |
| 电子信息类(青岛校区) | 575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济南市) | 575 |
| 临床医学(五年制)(济南市) | 574 | 2783 |
| 临床医学(济南市) | 574 |
| 物理学类(济南市) | 569 | 3199 |
| 化学类(济南市) | 567 | 3380 |
| 自动化类(济南市) | 566 | 3472 |
| 材料类(济南市) | 565 | 3548 |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济南市) | 563 | 3725 |
| 机械类(济南市) | 562 | 3832 |
| 能源动力类(济南市) | 561 | 3943 |
| 临床医学(“5+3”一体化,儿科方向) | 559 | 4137 |
| 预防医学(五年制)(济南市) | 559 |
| 土木类(济南市) | 558 | 4227 |
| 工程力学(济南市) | 558 |
| 生物科学类(青岛校区) | 557 | 4352 |
| 化学工程与工艺(济南市) | 557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青岛校区) | 555 | 4570 |
| 中国语言文学类(济南市) | 文科 | 585 | 274 |
| 经济学类(济南市) | 584 | 288 |
| 公共管理类(青岛校区) | 581 | 345 |
| 法学类(青岛校区) | 581 |
| 工商管理类(济南市) | 581 |
| 新闻传播学类(济南市) | 580 | 366 |
| 翻译(济南市) | 579 | 385 |
| 考古学(济南市) | 578 | 402 |
| 文化产业管理(济南市) | 577 | 421 |
| 哲学类(济南市) | 576 | 443 |
| 社会学类(济南市) | 576 |
临床医学类
临床医学
山东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五年
【临床医学(五年制)】 该专业基础和临床课程采用双语授课,学生入校后强化英语教学,基础和临床课程采用双语授课,使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和专业英语功底。前三年在学校学习人文、自然和基础医学知识,后两年到附属医院学习临床理论和技能,使学生具备防治常见病、多发病,处理疑难和危重病症的基本能力。 学 制:五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化工与制药类
化学工程与工艺
山东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化学工程与工艺方面的知识,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的道德
文化修养和健康的身心素质,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动手实践能力,能在化工、能源、环保、材料、冶
金、信息、生物工程、轻工、制药、食品和军工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工厂操作与技术管
理、科学研究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工程学和化学工艺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
受化学与化工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
握对现代化工生产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和过程优化、对现有化工生产工艺与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以
及对化工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进行开发与设计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原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
观,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2.具有本专业所需的数学、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掌握化
学工程、化学工艺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相关的工程技术基础知识;
3.掌握典型化工过程与单元设备的设计及模拟优化的基本方法;
4.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对化工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
基本能力;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6.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以及一定的质疑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7.了解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的理论前沿,了解化工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发展
动态;
8.了解国家对于化工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自
愿改善健康、安全和环境质量的责任关怀理念,遵循责任关怀的主要原则,了解化工生产事故的
预测、预防和紧急处理预案等,具有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9.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10.具有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和学习能力;
11.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基础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
工程、化工设计。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专业实验、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
文)。
主要专业实验:基础化学实验、化工原理实验、化工热力学实验、化学反应工程实验、化学工
艺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力学类
工程力学
山东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
工程力学专业的基础理论以及计算技术与实验技能,能够在有关工程领域中从事与力学问题相
关的工程设计与分析、技术开发及技术管理工作,或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工程力学及相关
专业的高层次研究人才或高校教师。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程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必要的工程技能训
练,具有应用计算机和现代实验技术手段解决与力学有关的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身心健康;
2.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
3.具有较扎实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以及工程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
4.具有较系统的工程力学专业基础知识,较扎实的综合实验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力学建
模的能力;
5.具有初步的解决与力学有关的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了解学科前沿与发展趋势;
6.具有初步的与力学有关的工程计算与分析能力,以及大型工程软件的应用与开发的
能力;
7.具有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和发展潜力;
8.具有外语听、说、读、写的综合运用能力及查阅外文科技文献的能力。
主干学科:力学。
核心知识领域: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流体力学、实验力学、计算力学、振动力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设计、综合大作业或小论文,金工实习、与应用背景有关的专业认
识实习以及专业(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固体力学实验、流体力学实验、动力学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0802 机械类
电气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山东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该专业以主干的电气工程学科为主导,紧密与计算机、控制、通讯等学科有机结合,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可在电气工程领域或相关领域从事研究、教学、开发、管理及生产等相关工作,其焦点着重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机电器制造、理论电工新技术。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理论、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等方面较宽广的科学技术基础和相应的专业知识,并接受1个专业方向的系统训练,在电气工程领域初步具有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制四年。按计划要求完成学业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该专业以主干的电气工程学科为主导,紧密与计算机、控制、通讯等学科有机结合,培养从事高级工程技术的领军人才。本科毕业生也可在电气工程领域或相关领域直接从事研究、教学、开发、管理及生产等相关工作,或者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其焦点着重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机电器制造、理论电工新技术等学科领域培养尖端的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致力于培养具备健全人格、张扬个性,思维活跃、基础扎实、视野开阔、运筹帷幄、勇于创新,掌握电气工程领域的基础知识和专门知识,具有电气工程技术和技能素养、显现电力行业特色的具有领军作用的工程师。 学制四年。按计划要求完成学业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法学类
法学
山东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深厚的法
学专业知识功底,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达到较高的外语水平,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创
新能力、实践能力,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国家立法机关、审判机关、
检察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仲裁机构、法律服务机构和涉外活动从事法律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
级专门人才,同时兼顾培养能够在各高等、中等学校从事法学教学的教师。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的基
本训练,具有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运用法律管理事务与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从
事法律工作和法学教学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
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等法学
基础知识,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如法学理论、刑事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行政法学、国际法
学、环境法学等)系统深入地掌握该方向的知识体系。
2.深刻掌握法学学科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基础知识
素养、求实创新精神、科学素养、公正的品质、综合分析素养、法律意识和法律至上的法治精神;精
通法律,熟悉法律和相关业务。
3.能将所学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地综合应用于法学和法律实务之中。毕
业生应特别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获取知识的能力
具有独立自主地学习并获取本专业知识、更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良好的表达能力、社
交能力以及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根据本专业不同的任务检索相关文献。
(2)应用知识的能力
具有在获得相关法律基础知识与法学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应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解决实
践中遇到的专业问题的综合能力。
(3)实践能力
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思维能力。
(4)创新能力(精神)
掌握进行创造活动的思维方法,能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创业思维和探索能力。
4.比较系统地掌握一门外语,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基本知识,具有在本专业与相关领
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知识、方法与工具,能够进行中外文法律与法学
文献检索,掌握法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能够应用基本的数据库,掌握法律写作的基本知识。
5.了解中国和相关国际法律、法学的理论前沿,把握法律实践的发展动态。
主干学科:法学理论、宪法行政法、刑法、民商法、国际法(在本科阶段所有学科均在法学一
级学科下招生培养)。
核心课程: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
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社会实践、司法部门实习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0302 政治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环境科学
山东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环境自然科学、环境技术科学和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基础知
识,具备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政府、企业与科研单位从事环境保护及相关领域
工作以及继续深造的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环境科学专业技能的
基本训练,培养系统地识别、分析与解决环境问题的素质和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了解环境自然科学、环境技术科学与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前沿;
2.掌握全面扎实的环境科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掌握环境科学专业实验的基本技能;
4.具有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分析与解决环境问题的素质;
5.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环境自然科学、环境技术科学、环境人文社会科学。
核心知识领域:环境学、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工程学、环境监测学、环境影响评价、环
境管理学、环境法学、环境经济学、环境规划学。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环境问题(48学时)、环境科学(64学时)、环境工程学
(64学时)、环境管理学(64学时)、环境化学(48学时)、环境监测(48学时)、环境数据分析方法
(32学时)、环境经济学(48学时)、环境法学(32学时)、环境规划学(32学时)、环境与发展(32
学时)。
示例二(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环境化学(32学时)、环境监测(40学时)、环境生物学
(32学时)、环境工程原理(40学时)、环境规划与管理(64学时)、环境影响评价(48学时)、水污
染控制工程(56学时)、环境学(32学时)。
示例三(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环境学基础(24学时)、环境地学基础(48学时)、环境微
生物学(48学时)、环境分析化学(64学时)、环境生物学(48学时)、环境监测(56学时)、环境工
程学(64学时)、环境规划学(32学时)、环境管理学(48学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32学时)、环
境系统分析(48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环境学实习、环境地学实习、环境监测实习、环境污染控制实习、环境
管理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环境化学实验、环境监测实验、环境生物实验、环境工程实验、环境物理实
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或五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