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2017年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排位(2017年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省排位多少名才可以上)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22 15:36:08 解决时间:2022-12-19 13:47

满意答案

2017年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排位:理科普通类排位152807(需要考180分)、文科普通类排位86310(需要考187分)。
2017年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排位
地区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排名省控线
甘肃理科专科批普通类180152807180
文科18786310
2017年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各专业甘肃排位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排名
甘肃工程测量技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188152315
宝玉石鉴定与加工187152395
岩土工程技术185152529
金属与非金属矿开采技术184152585
酒店管理183152641
水文与工程地质183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182152695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182
钻探技术182
应用电子技术(智能电子方向)182
应用电子技术(轨道交通方向)182
应用化工技术181152753
房地产经营与管理181
光伏发电技术与应用181
会计181
地质调查与矿产普查181
广告设计与制作(含设计、制作、包装方向)181
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180152807
电气自动化技术180
矿物加工技术180
食品加工技术180
旅游管理180
旅游管理(高铁服务方向)180
导游180
市场营销180
矿山机电技术180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180
建筑工程技术180
建筑工程技术(质量与安全方向)180
建设工程管理(建设监理方向)180
建设工程管理180
电子商务180
物流管理180
文秘180
计算机应用技术(图形图像处理方向)180
计算机应用技术(网页制作与网络管理方向)180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180
老年服务与管理180
矿山机电技术(工业机器人方向)180
计算机应用技术(数据通信方向)180
工艺美术品设计(含陶艺、宝玉石设计方向)180
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含城市物探方向)180
工业分析技术(含煤质、岩矿分析方向)180
工业分析技术(含商品、药物检验方向)180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含设计方向、施工管理方向)180
金属与非金属矿开采技术文科19386230
钻探技术18986287
电气自动化技术18886298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188
岩土工程技术188
应用电子技术(智能电子方向)188
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含城市物探方向)188
应用电子技术(轨道交通方向)188
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18786310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187
应用化工技术187
矿物加工技术187
食品加工技术187
旅游管理187
旅游管理(高铁服务方向)187
导游187
市场营销187
房地产经营与管理187
矿山机电技术187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187
建设工程管理(建设监理方向)187
建设工程管理187
电子商务187
物流管理187
文秘187
计算机应用技术(图形图像处理方向)187
计算机应用技术(网页制作与网络管理方向)187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187
酒店管理187
老年服务与管理187
矿山机电技术(工业机器人方向)187
光伏发电技术与应用187
会计187
地质调查与矿产普查187
宝玉石鉴定与加工187
水文与工程地质187
计算机应用技术(数据通信方向)187
工艺美术品设计(含陶艺、宝玉石设计方向)187
工业分析技术(含煤质、岩矿分析方向)187
工业分析技术(含商品、药物检验方向)187
广告设计与制作(含设计、制作、包装方向)187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含设计方向、施工管理方向)187
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28
校友会(高职一类)
549
高职排名
学校简介

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79年,前身为天水地质学校,原隶属国家第二机械工业部(后为核工业部),现为甘肃省教育厅直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甘肃省最早成立的高职院校之一,学校地处“羲皇故里”甘肃省天水市。建校40余年来,一代代工院人扎根陇原、拼搏奋斗、无私奉献,孕育传承了独具特色的核工业军工精神,秉承“崇德精技、乐业修身”的校训,用汗水和智慧谱写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光辉篇章。

学校是国家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全国创新创业50强典型经验高校、全国职业院校产教融合50强高校、甘肃省“双高计划”建设单位(A档)、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国家首批国防科技工业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中国科协“海智计划”甘肃工作基地、省级文明单位、甘肃省文明校园、甘肃省模范职工之家、甘肃省毕业生就业先进单位、甘肃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等。同时学校也是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学会理事单位、中国核工业理事单位、中国电子教育学会职教分会理事单位、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理事单位。

学校占地面积325亩,校园建筑总面积22.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5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2亿多元,建有108个门类齐全、设备优良的校内实训基地和工程实训中心,其中1个国家级实训基地,3个央财支持实训基地,75个省级财政支持实训基地。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0492人(含扩招学生),教职员工331人,校内专任教师252人,校外兼职教师259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人员122人,中级及其它专业技术人员146人,研究生学位以上教师97人,“双师型”教师254人。现有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普查、工程测量技术、建筑工程技术、旅游管理等5个省级教学团队,老年服务与管理、建筑工程技术等2个省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3名省级教学名师,2名甘肃省“园丁奖”获得者,6名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获得者,1名省级专家,1名天水市领军人才。学校教师先后获得省级以上表彰152人次,其中国家级30人次,省级122人次。近年来,教师累计完成各类科研课题195项,获得地厅级以上科研立项84项,荣获地厅级科技成果奖28项,教师累计在核心、权威及省部级刊物发表学术论文854篇,获得国家专利87项,出版教材、著作151部。

学校实施校院两级管理体制,现设有地质学院、测绘学院、建筑学院、化工学院、电信学院、艺术学院、经管学院、旅游学院、双创学院、康养产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公共课教学部。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陇原工匠培训基地、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全国英语等级考试考点、甘肃省普通话测试站、“1+X”证书考试点等职业资格培训与考试认证机构,形成了以大专层次的全日制高职教育为主,融成人教育、短期培训和技能培训鉴定为一体的办学格局。全日制高职教育以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为招生对象,专业设置立足区域产业布局,涵盖资源环境、土木建筑、生物化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财经商贸、旅游、文化艺术等13大专业门类48个专业,形成了以工科为主,经、管、文、艺类专业协调发展的格局。

学校拥有工业分析技术、旅游管理2个国家级骨干专业,拥有华为ICT生产性实习基地、旅视界生产性实习基地2个国家级生产性实习基地及1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甘肃彩陶文化传承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拥有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基地1个、省级集成电路技术开发与技术服务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1个,工程测量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岩土工程技术等3个省级骨干专业,环境地质学、乡村旅游开发与经营管理等8门省级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区域地质及矿产普查、工程测量技术、工业分析与检验和旅游管理等4个省级特色专业,获得了以《基于教学及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地学类综合型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践》等为代表的1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

学校牵头组建的2个省级职业教育集团:“甘肃国防科技工业职业教育集团”、“甘肃省家政养老服务职业教育集团”和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携手省内外100多家骨干企业及科研院所,构筑起以“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生产导向”为基本模式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机制。学校实行“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教学模式,近年来,学生在国家级、省级技能比赛中屡获佳绩,各类技能竞赛获奖累计209项。

学校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构建起了遍布全国的毕业生就业网络。定期举办校内“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就业洽谈会,学校与国内200余家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固的用人合作关系。建校以来,已累计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了5万多名合格的技能型人才,毕业生就业率稳定保持在95%左右,用人单位满意率保持在98%以上。

学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育人机制,依托地质行业和国防科技行业的办学优势,以全国首批国防科技工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和甘肃国防科技工业职教集团等为平台,建设有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10个,各类技能大师工作室5个,已建成甘肃省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3个,面向社会积极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的科技研发、教育培训、技术服务和成果转化工作。面向全省开展了矿山测量及数字矿山建设,电子商务创业培训等30多个地方科技服务项目,利用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陇原工匠培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等优质办学资源,积极承担了岗位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以及“两后生”创业技能培训,累计开展培训了1万余人次,实施技能鉴定6000余人次,为我省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有效支撑。

站在新起点上,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持续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推进产教融合,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潜心建设高质量、高水平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职院校,努力实现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省内领先、国内先进的综合性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目标,为打造“技能甘肃”和“一带一路”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为西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供甘工院经验,为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贡献甘工院智慧和方案。


毕业生就业

      

花香不惹蝶自来
发布者: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发布日期:2010-06-07
   “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挺不错,本来这次打算招收四五十名毕业生,没想到毕业生真抢手,地质、测量、物探、工民建四个专业我才招到10名学生。”在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下属11家单位举行的订单培养项目合作暨就业协议签字仪式上,中核韶关金宏铀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定龙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11月份开始,甘肃各高校举办的毕业生企业双向见面会一场连着一场,没有停过,即将毕业的学生也是东奔西跑,马不停蹄。但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却是一片平静,按部就班地进行着教学、实习以及就业分配。“我们今年不打算再举办双向见面会了,因为我们的大部分学生已经被预定了。”该院院长曹爱明说。

近年来,我们不时看到各类媒体对这个规模并不是很大,甚至连名字许多人都还不是很熟悉的学院的就业情况进行过多方面报道,在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还比较突出的今天,一所既非百年老校,也非著名本科院校的职业技术学院是如何取得让人刮目相看的成绩的?迎着初冬的第一场雪,记者专访院长曹爱明,试图揭开这个谜底。

题记

抓住机遇   困境之中谋求发展

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甘肃省天水市,毗邻闻名中外的麦积山石窟。其前身是天水地质学校,始建于1979年,隶属中国核工业总公司,1999 年4月移交甘肃省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主管,甘肃省教育厅实施教育行政管理;2009年4月,移交划转甘肃省教育厅管理。
1999年之前,由于主要是为中国核工业培养人才,毕业生就业不愁,学校的发展比较平稳。但移交地方之后,由于种种原因学校出现了很多问题:人心不稳,不少骨干教师调走,学校招生数量下降,管理质量下滑。特别是2000年,甘肃省百所中专学校“损兵一半”,有的被兼并,有的改制为行业培训中心,有的毫不情愿地退出了职业教育行列。受大环境影响,大家人心惶惶,不少人觉得学校前途渺茫。
2000年12月,新的领导班子临危受命,开始重振山河。他们根据学院现状,分析各方因素后大胆提出了“六项奋斗目标”,核心是“申办高职”。为论证可行性,学校党委先后召开中层领导干部会议、全体教职工会议,反复讨论、认真研究,最后大家认为申办高职是学院目前的最好出路。但要申办成功,基本建设必须初具规模,此后一栋建筑面积14850平方米、投资1200万元、可容纳5000名学生的2号教学楼于2001年4月正式开工;同时一栋6570平方米、可容纳1380名学生的3号学生公寓楼也相继开工。与此同时,申办高职的步伐也是马不停蹄,一方面学院为升格创造硬件条件,另一方面用自己的真情、诚意和艰苦奋斗精神争取各方支持。功夫不负有心人,2001年7月,学校成功申办为高职(专科)学院,9月19日,正式揭牌,甘肃工学院掀开了历史的新篇章。

准确定位   根据市场培养人才

“市场需要什么人才,学院就培养什么人才”是甘肃工学院保证毕业生就业的“绝招”之一。
成功申办为高职(专科)学院仅仅是第一步,办什么样的职业教育?如何办好职业教育?培养什么样的技能型人才?如何培养?这是学院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了,才能有真正的质的变化。
“当初我们走了一段弯路,”曹爱明院长说,刚刚升格为高职院校时,学院按照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思路设置了一些当地紧缺的专业,但没想到的是当年三年制高职生报到的只有76人。经过调研发现,用人单位对这些紧缺专业人才的需求数量有限,而且,虽然缺人才,但没有编制,人才进不去,就业有很大的难度,所以许多学生不敢报。
初战并不顺利。院领导班子经过多次分析研究后,提出升格后的新学院为谁服务和怎样服务的问题,并在全院进行了大讨论,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为行业服务?经过热烈的讨论全院上下达成共识:“市场需要什么人才,学院就培养什么人才”。
为了解市场的真实需求,学院成立了多个调研小组,由院领导带队,从原来的合作单位开始进行了大量的详细的调研,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对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而言,地方就是一棵大树,行业则是一座大山,学院的发展既要背靠大树,也要背靠大山,所以学院必须既为地方服务,也要为核工业服务。一套全新的办学思路随之形成:“立足行业,服务甘肃,面向全国”。
立足行业,为中国核工业发展服务。在调研过程中,工学院发现核工业经过低谷之后已进入复苏阶段,但之前由于人才流失较多,急需一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学院立即恢复了原有地质类专业,并把地质类专业确定为学院的主干专业、重点专业。先后开设了地质、水文、物探、测绘、基础工程、工业分析等6个专业。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学院返聘了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的退休教师担任主要课程的教学和实训工作;聘请中国工程院地质学院士、西藏地质局总工多吉为客座教授;从核工业219大队、213大队聘请专家担任学生实习指导老师。
立足地方,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天水市是甘肃省第一人口大市,第二工业城市,制造业、化工业、建筑业、电子信息业、旅游服务业等是天水市的核心产业。天水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大批高素质的生产、管理人才。特别是天水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农业稳市、工业强市、旅游富市、科技兴市”的发展战略,需要大量的从事生产、管理一线的专门人才。于是,学院与天水市旅游局、天水市麦积山风景管理局联合开办了旅游管理和旅游英语专业,承担了“伏羲文化旅游节”、“黄金周旅游专列”、“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等大型活动的接待工作。为天水天辰大酒店、阳光饭店等宾馆饭店培训了旅游从业人员。在天水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天水旅游培训中心在学院成立,承担了为陇东南旅游业培训从业人员的工作。为传承天水手工艺制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设了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专业,并聘请天水市民俗民间工艺美术师协会会长王占云等3名民间艺人为客座教授。
思路决定出路,由于学院本着“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需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急用先学,立竿见影”的原则培养学生,所以有的专业的学生还没有毕业就被用人单位订购一空。像西藏地质局、新疆、宁夏地矿局等用人单位因为严重缺人与学院联合办起了在职职工培训班。

校企合作   订单在先招生跟进

“校企联合‘订单式’培养,科学定量培养学生”是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保证学生就业的又一“绝招”。
“能让卫星上天的是人才,能让马桶不漏水的也是人才,要培养企业最称心的人才,就必须与企业进行深层次的合作,实行校企联合,让企业参与课程设置,参与人才培养。”曹爱明院长说,近年来,学院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主动寻找市场,积极开展校企合作,目前已与甘肃、青海、新疆、陕西、四川、内蒙古、江苏、北京、重庆等省(市、区)的80余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其中不乏国内甚至国际著名的大企业。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课程由学院和企业共同设置,结合专业、岗位和需要,该熟的熟,该精的精,该减的减,企业需要什么,学院就教什么。如同样是物业管理,四川的物业管理和北京的物业管理就有很大的区别,所以针对北京培养物业管理人才和针对四川培养物业管理人才课程设置是不同的,各有侧重。有的专业企业很需要,但没有教材,学院就组织教师和专家自己编写,如开设旅游专业后,关于甘肃旅游的教材没有,全是学院自己编的,曹爱明院长就亲自主编了好几本教材。装潢设计专业,由于装潢材料每年都有新产品推出,教材要跟上市场的步伐,就得每年变化,所以几乎每个假期甘肃工学院都在组织教师编教材。
在教学进度上,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有的采用“2+1”模式培养,学生进校后在校进行两年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第三年深入企事业单位进行为期一年的顶岗实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此相配套,学院还定期派优秀专业教师到用人企业去实践,定期对接纳学生企业进行回访,同时还聘请用人企业中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客座教授,使师资队伍更加实用,与企业上岗要求贴近。有的采用“订单式培养”,企业全程参与学院的人才培养过程,发挥企业在办学过程中的作用,让学生一开始就了解企业文化,熟悉企业的规章制度,培养学生对企业的认同,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敬业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使学生在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两种氛围中成长成才,毕业后不需企业培训直接在企单位上岗工作。
经过几年来的探索,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紧已经形成了“立足地方,依托行业,面向企业,产学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特色,以“2+1”模式构建为重点,创新了与行业“全方位合作”、“订单式培养”、“实训??试用??就业”一条龙等多种产学研结合培养人才的运作模式,不断丰富其内涵,与行业、企业和用人单位密切合作,强化实践教学能力,实现了毕业生“零距离”上岗,培养了一大批懂经营、会管理、能操作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走上了良性循环发展的轨道。
    
学院“出招”   助推学生全面就业

“学院主动出击,拓宽渠道,帮助学生就业”也是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紧实现高就业率重要保证。
职业院校办得怎么样,最能说明问题的就是招生和就业,招不来学生,学院的发展就有问题了,招来的学生毕业后就不了业,以后招生也就难了。“出口畅,则进口畅,出口有问题,进口问题就大了。所以学生就业更为重要。”曹爱明院长说,近年来,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一直把毕业生就业工作,定位为“学院第一要务”、“党政一把手工程”,在院领导的带动下,全院上下“想毕业生之所想,给毕业生之所需”,为毕业生创造各种有利就业环境,共同帮助其尽早就业。
调查和研究,是毕业生就业工作顺利开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就业工作作为理论性、实践性、前瞻性较强的工作,必须以熟悉各地就业需求为依托,才能在每一环节中,有计划、有措施、有远见、有成效的推进。为此,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每年都要组织人员到全国各地进行考察调研活动,推介毕业生,并在调研的基础上与用人单位签署培养协议,实行订单培养。对毕业生集中工作的地区,回访老单位,开发新市场,做到老单位不掉链,新单位不断线,采取走访用人单位的形式,对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进行摸底调查,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逐一解决。一方面为应届毕业生开辟更多的就业信息,另一方面了解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对在校生进行引导、培训,为今后的就业工作创造条件。

由于调研工作扎实,输出的学生技术过硬,动手能力强,企业满意,愿意交心,所以工学院与许多有本校毕业生的单位成了朋友,对他们每年的需求情况也非常熟悉,推介毕业生就容易得多。同时,调研的过程中还掌握了不少学科的前瞻性,为专业的设置提供了第一手的信息。
目前,“就业兴、招生兴,招生兴、学院兴”的理念在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已经深入人心,依靠全院上下,共建形式多样、渠道多元、全员参与的就业推荐机制也已形成,毕业生的就业率稳居甘肃兄弟院校前列。

 

扶贫助困   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用爱心打动人”是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取得招生、就业两旺的制胜法宝。
“教育本身就是具有社会责任的行业,学院有社会责任感,才能打动学生,打动企业,学生才愿意进来,企业更容易接受。”曹爱明院长说,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自西部地区,家庭经济困难者比较多。为了让他们能够顺利的完成学业,学院依托国家奖学、助学金政策,加大资助力度,减轻他们的生活压力,激励他们勤奋学习、努力进取,为他们走向就业、创业道路提供了一定的物质保证。经过努力,2007年,国家一次性对工学院投入国家奖学金13.6万元/年;2008年秋季,投入甘肃省国家励志奖学金36万元/半年;甘肃省国家助学金223.752万元/半年,全学年投入金额总计达到533.104万元。同时学院挖掘内在潜力,投入一定比例资金,设立学院奖学金20万元/年,校内生活补助70万元/年。并积极争取省内外企事业单位和用人部门帮困助学,先后有十几家单位出资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其中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下属十一家公司资助150名学生75万元(三年资助总额);深甘助学基金2.2万元/年;天水华龙公司在学院设立“华龙奖学金”1万元/年……
一系列帮困助学的措施让该院在校贫困生的压力得到了缓解,为学习增添了动力,真正圆了大学梦。
不仅如此,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方面也走在了同行的前面。2008年,学院积极响应教育部号召,调整当年在区域地质调查和矿产普查、工程测量、采矿等专业的订单式培养计划,为陇南、天水灾区及环县静宁县等贫困地区考生与核工业甘肃矿业局签订了84名2008级新生订单式培养计划协议。
订单式培养协议承诺,对委托培养的84名陇南(34名)、天水(10名)灾区及环县(20名)、静宁县(20名)2008年考入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核工业甘肃矿业局、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资助三年,用人单位三年每人资助共计5000元,总资助额42万元;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给这些学生免除全部学费4500元/学年,并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和困难补助,共计45900元。两单位共同资助这些学生总计90余万元。核工业甘肃矿业局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场所(车间)和顶岗实习岗位;三年后正式接收这些学生在其单位工作。
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义举,不仅让灾区学子感受到了温暖,让用人单位看到了厚德,也让全社会看到了责任感。
花已香。现在的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已发展成为占地398亩,校舍面积127333万平方米,在校学生8300人,教职工542人(含外聘教师),58个专业及方向,54个实验室,多媒体报告厅、校园网、电子阅览室、数学建模实验场、语音室、电教编辑室、闭路电视教学系统等一应俱全的综合性高等职业技术院校。
风正劲。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正以独特的办学风格和办学特色,朝着“行业著名、地方闻名”、“万人规模、本科层次”的目标,奋勇前进。摄影   赵新博

转自:甘肃经济日报

                             



                                     毕业生就业

1、我院设有专门的就业指导、服务机构,负责全院的毕业生就业工作,现已形成院、系两级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学院建立有完善的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网络,及时甄选、发布用人单位提供的就业岗位及信息,为毕业生参加网上招聘搭建了安全高效的网络平台。

2、每年组织大型专场招聘会,邀请企事业单位直接到我院招聘毕业生。学院就业机构成立有毕业生推荐工作小组,工作小组定期分赴全国各地,深入到企事业单位内部,了解用人需求,推荐我院毕业生,已经与全国600多家单位达成了用人意向。

3、目前我院已经与全国200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稳定的人才供需合作关系,与全国80多所地矿事业单位及多家大型企业签订了“订单式”培养协议,为学生就业提供了有力保障。应届毕业生还可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近年来,我院毕业生就业率位居同类高校前列。

4、随着“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建设与发展,资源开发、基础建设、电子电器、旅游商贸等相关企业大量进入大关中地区,这为我院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我院已经与新入驻天水工业园区的部分大型企业建立了人才联合培养机制,方便学生在这些单位实习、就业。

 


  中专 2022-12-19 13:47

网友推荐

2021年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招生章程

符合甘肃省教育考试院规定的报考条件,外语语种为英语,身体健康状况按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执行。

2021年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招生章程

通讯地址: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花牛镇18号
邮编:741025
电话:0938-2793278
传真:0938-2792771
学院网址:http://www.gipc.edu.cn
电子邮件:tsjwh@***

2021年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招生章程

以各省教育厅公布的招生计划数为准。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2017年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直招士官在校期间学校已经免除其学费的学生,还能享受国家资助政策吗?

    1楼

    在校期间学校已经免除其学费的学生,还能享受国家资助政策吗?答:在校期间已免除全部学费的学生不享受这一资助;减免部分学费的学生,按减免后实际缴纳的学费进行学费补偿。

  • 中专学校

    2017年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单独测试招生维码

    2楼

    二维码: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办公室2018年3月日印发

  • 中专学校

    2017年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单独测试招生单独测试招生工作日程安排表

    3楼

    单独测试招生工作日程安排表程序时间工作内容网上报名及缴纳报名费3月19日8:00~3月25日18:00考生登录甘肃省教育考试院网站(http://www.或http://art.),根据网站提示进行报名并在线缴费。打印准考证3月28日8:00考生报名并缴费成功后于3月28日8:00起可登录甘肃省教育考试院网站打印《准考证》综合测试4月1日9:00~11:0

  • 中专学校

    2017年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单独招生推荐生“推荐生”不仅具有相关专业的实践经历,而且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4楼

    “推荐生”不仅具有相关专业的实践经历,而且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技能等级证书。2014年7月1日后获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或其他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中级及中级以上技能证书并提供证书原件。2、技能比赛获奖。2014年7月1日后参加行政主管部门或政府委托的专业协会或大赛组委会举办的市级(不含县级市)及市级以上技能比赛获奖的证书原件。3、报考专业必须与技能等级证书、技能比赛获奖项目相关。

  • 中专学校

    2017年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对参加单独招生考试考生个别考生忘记密码,可以来电重置密码

    5楼

    4、个别考生忘记密码,可以来电重置密码()。

  • 中专学校

    2017年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单独测试招生单独测试招生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六个工作组

    6楼

    (二)单独测试招生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六个工作组:1、招生录取组:负责组织协调单独测试招生工作,制定单独测试招生方案及宣传、报名、资格审查、组织测试命题、录取和学籍注册等工作。2、综合素质考核组:负责组织综合素质测试工作,评卷、成绩评定等工作;负责“特长分”的评审和“推荐生”职业能力倾向测试。3、网络保障组:负责网上报名系统开发及网络支持等工作;保证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4、纪检监察组:负责单独

  • 中专学校

    2017年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单独招生对象及报考条件

    7楼

    招生对象及报考条件(一)招生对象:获得甘肃省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资格的应往届普通高中毕业生、应届中职毕业生。(二)报考条件: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品行端正,无违法乱纪记录。2、身心健康。参加单独测试招生的考生必须参加2018年县(区)招办组织的高考体检,并符合我校2018年单独测试招生相关专业规定的招生条件和身体要求。

  • 中专学校

    2017年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单独测试招生你校对品学兼优的学生有哪些奖助学金?

    8楼

    你校对品学兼优的学生有哪些奖助学金?1、学校为品学兼优的学生每年提供1000多万元的奖励和资助,其中:国家奖学金8000元/学年,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学年,国家助学金2000元—4000元/年;国家和学校奖助学金获奖比例可达50%。2、每年评定省级三好学生、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奖,可获得200—1000元奖金。

  • 中专学校

    2017年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单独招生推荐生本办法做为单独测试招生方案的补充内容,与“单独招生方

    9楼

    本办法做为我院2017年单独测试招生方案的补充内容,与“单独招生方案”公布时间起同时生效。二?一七年三月二十四日

  • 中专学校

    2017年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单独测试招生报名及缴费

    10楼

    报名及缴费根据甘招委(2018)4号文件规定,2018年单独测试统一在省考试院网上报名、网上缴费、网上打印《准考证》、网上考务安排等。(一)报名时间:2018年3月19日8:00至3月25日18:00(二)报名及缴费方式:1、考生登录甘肃省教育考试院网(http://www.或http://art.),根据网站提示进行报名并在线缴费。考生报名并缴费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