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2017年广东工业大学各专业福建排位(广东工业大学福建省多少位多少分才能上)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27 21:02:29 解决时间:2022-12-19 16:54

满意答案

2017年广东工业大学福建各专业排位:
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12510(需要考512分);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12727(需要考511分);
3.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13686(需要考507分);
4.电子科学与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14951(需要考502分);
5.信息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4951(需要考502分);
6.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15200(需要考501分);
7.机械电子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5200(需要考501分);
8.化学工程与工艺理科普通类排位15731(需要考499分);
9.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3860(需要考520分);
10.国际经济与贸易文科普通类排位3954(需要考519分)
2017年广东工业大学各专业福建排位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排名
福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121251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51112727
自动化50713686
电子科学与技术50214951
信息工程50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50115200
机械电子工程501
化学工程与工艺49915731
工商管理类(含: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文科5203860
国际经济与贸易5193954
计算机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广东工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具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相关技术原理和应用开发方法,受到严格的专业技能系列训练和项目研发初步实践,能从事计算机系统相关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应用管理和教学培训等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

专业概况

需要学习计算机学科主干课程,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编译原理、离散数学、数字逻辑与系统设计、软件工程等;同时需要学习算法设计与分析、计算机系统结构和人工智能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另外参加一些实训、课程设计、实习、专业综合设计、毕业设计等。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使自己成为能从事计算机系统相关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应用管理和教学培训等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

发展前景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发展,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量大,各行各业都需要更多高素质计算机专业人才,计算机专业人才的未来职业发展前景良好。本专业力求从人才培育模式、理念及信息化建设上进行创新,培养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计算机专业人才。

培养特色

本专业是省优势重点学科专业,结合创新驱动战略和产业升级背景,培养具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为了提高学生应用创新能力,学院设计了各种实践教学活动,开展了创新创业、案例分析等比赛活动。学院注重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多家知名企业签订校外实习实践基地,为学生到企业实习创造条件。

学院开设了各种校企联合培养班,突出多样性、个性化培养。近三年,先后与蓝盾信息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用友、腾讯、东软睿道等企业合作开设3+1校企班,实现学习和就业高效融合。

学院注重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学生在各类竞赛、参加教师团队、发表论文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例如获得挑战杯国赛特等奖6项、一等奖22项、ACM金奖:18人次;银奖15人次,铜奖:18人次等。2015年建立了创客空间,作为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目前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的学生覆盖高达83%。

行业地位

本专业是广东省名牌专业和第九轮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专业,已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硕士学位授予权,在省内外已形成良好的社会影响。专业未来的定位是全国百强知名专业。

本专业秉承“质量第一”的办学理念,在培养方案、教学模式、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大胆改革与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就业情况

本专业毕业生在人才市场很受用人单位欢迎和认同,大部分在科技企业就业,学生就业形势很好。2015年以来,本专业平均就业率保持在99.1%以上,其中在广东就业占95.3%。超过89%毕业生进入了各类企业,6.1%进入行政事业单位,4%在国内或出国升学深造。

就业企业包括银行、腾讯、百度、网易、阿里巴巴、京东、中国移动、中国电信、汇丰软件等著名企业。可申请保送或报考研究生,2017年毕业生有保送到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本校攻读硕士研究生,也有部分学生考取了乔治华盛顿大学、美国南加州大学等名校继续深造。

本专业成立以来向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专业优秀人才,部分毕业生已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招生咨询电话:(020) 39322287

联系人:刘老师

邮箱:liufch@gdut.edu.cn

经济与贸易类 国际经济与贸易
广东工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概况

本专业培养能系统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具有良好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熟练掌握国际贸易及国际化经营管理活动基本技能,具有较强涉外业务能力、创新精神、全球视野和国际化经营技能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的毕业生适用于在外经贸管理部门从事外贸管理工作,在进出口企业从事对外贸易业务、国际市场营销、报关、报检以及安排国际货物运输、国际运输保险等工作,在三资企业、国有企业、大型工商贸易企业从事经济贸易实务操作和经营管理工作,在国家机关、国民经济综合部门、商业部门从事业务操作和管理工作。

发展前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渐加深,建设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已经成为国际共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必须坚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大方向,走开放发展、互利共赢之路,共同做大世界经济的蛋糕。各国企业在数字经济和新工业革命领域正在加强合作,新技术、新模式、新产品和新业态的国际传播,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国家海外市场的稳步扩展,多边贸易体制的深入发展,导致各国之间在经贸领域交流和合作快速增进,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宽广的就业和职业发展空间。

发展历程

专业前身为工业外贸,1984年首次在广东机械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前身之一)正式招生,1995年成为省重点专业。1998年专业名称更名国际经济与贸易,2012年成为省级特色专业。

行业地位

我校国贸专业是广东省重点专业、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拥有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省级教学团队、省级PBL课程群和省级校外实践基地。

由我专业蔡春林教授牵头的新兴经济体(金砖国家)研究团队创办的广东省新兴经济体研究会,连续五年发起举办“中国(广东)新兴经济体研究会年会暨新兴经济体论坛”(国际学术会议),论坛逐步发展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兴经济体学术交流平台和思想智库,在金砖国家合作、国有企业改革、企业社会责任等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

培养特色

(1)“2+1+0.5+0.5”人才培养模式。

即2年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理论学习+1年PBL教学和双语课程教学(所谓的“大实践操作技能”)+0.5年集成化反馈式实践实训(所谓的“中实践”)+0.5年毕业论文或设计,打破传统课程体系之间孤立的格局,实现专业知识、素质和技能的相互贯通,构建“理论学习 行业+企业实践 理论提升”的集成化、反馈式课程体系。

(2)国际化视野下的双语或全英教学

依托国家双语示范课程和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国际贸易实务》,聘请专职外教,建立了双语和全英教学团队,目前,本专业教研室有5成以上的教师具有出国访学经历。

所有专业核心课程和部分专业选修课均采用双语或者全英讲授,增强学生涉外经济交往的能力。

每学期还安排有国外专家进行学科前沿讲座。

(3)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PBL(Project-based Learning)教学

本专业拥有省级PBL课程群建设立项,PBL课程包括国际贸易理论、经济博弈论、国际贸易实务、对外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等,以项目或问题为导向的学习,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同一个问题,培养他们的多元化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PBL教学模式,结合双语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强化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多维交互,完成“自学、导学、助学和促学”相互联系的教学过程。

(4)注重课外实践环节,与行业联系紧密

该专业自成立以来,一方面,其工科院校的背景,使得培养过程当中会烙上工业产品贸易这个工科印记,学生能接触工业产品包装设计、产品性能与出口特性等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一直与主管外经贸工作的政府机构和从事外经贸工作的企业保持密切联系,熟悉行业脉搏,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符合行业需求。培养方案+学校学习+企业实践——学企联动”教学模式是国贸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特点,一直贯穿于实践教学中,获得学生和用人单位好评。

就业情况

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在95%以上。主要在外贸相关企业、外资公司等从事进出口贸易和管理或在银行从事国际结算业务等工作,90%以上的学生在企事业单位就业,部分学生考研或出国。就业区域以省内为主(95%),集中在广州和深圳(54%)。出国深造主要集中在英、美、澳等国的大学。

知名校友

阳江市浩大房地产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陈国柱(国贸90届毕业生)

佛山顺德奥能电工器材有限公司董事卢伟康(国贸92届毕业生)

广州彼迪正天董事总经理兼天润药业董事长林汀(国贸95届毕业生)

国义招标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广民(1992届毕业生)

中青旅物资贸易(深圳)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光强(2005届毕业生)

广州优蓝营销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公司创始人和总经理,陈俊鑫(2006届毕业生);

广州烨城投资有限公司,总裁,符康(2007届毕业生)

澳洲自由党华人代表,澳洲太平绅士,持牌移民律师,法学博士在读,澳鼎国际移民留学集团总经理,冯家玮 (2007 届毕业生)

不少校友经营的企业年产值上亿元。

招生咨询电话:(020)87080223

联系人:郭老师

邮箱:jmxy@gdut.edu.cn

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
广东工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概况

工商管理专业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依据管理学、经济学等相关基本知识,研究如何运用现代管理的科学与方法来为企、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有效的管理或经营决策,主要包括企、事业单位的经营战略制定和内部基础管理两个方面,培养学生迅速而准确的决策执行能力等职业竞争优势。

发展前景

面向时代大量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对管理人才的需求,培育本土化、高素质、复合应用型创新管理人才。结合本校的工科背景,以广东省相对发达的经济社会环境和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战略为依托,以本地区对中高端的管理人才需求为导向,融会中外管理智慧,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广东地区提供适合在工商企业、跨国公司、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本土化、高素质、复合应用型创新管理人才。

培养特色

创新化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采用慕课式、启发式、互动式、案例式、讲座式等多种教学方法,重视对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研究和应用;通过案例教学、企业导师授课或讲座、模拟实验等手段,增强学生对业务知识的理解,并提高其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注重专业实践教学。建立了以能力培养为重点,强化实践教学为着力点,与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等理论相辅相成、层级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加强工商管理实习基地建设和实训课程整合等手段强化校内环节的实战教学。

注重以能力培养为主导的教学改革。本专业将PBL教学模式融入到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落实“2+1+1”实验班的教学改革,实现与“研究性、实践型、互动式、社会化”的学习方式相适应的教学方式转变。

行业地位

工商管理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广东省名牌专业、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教学科研能力卓越,具有国家一级学科硕士点、二级学科博士点。工商管理专业是中国知名、区域一流的专业,在艾瑞深研究院最新发布的2017中国大学工商管理本科专业排行榜中排名全国第55位,全省第6位;在上海软科2019年2月份最新发布的“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入选前25%,名列全国第67位,全省第5位。

就业情况

毕业生去向包括国家和省市各级综合管理部门或行业管理部门、大中型工商企事业单位、内资企业、外资或涉外经营的工商企业、管理咨询等中介企业、银行、证券公司、金融投资、研究院所等各类机构和组织,近5年毕业生就业率都达96.8%以上。此外,还有一些优秀毕业生赴国内一流院校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或境外高校深造学习。

联系人:马老师

联系电话:(020)87082463

邮箱:ihpony@163.com

市场营销专业介绍

专业概况

市场营销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修养和扎实的经济学、管理学基础知识,掌握营销战略规划、市场研究与数据分析、品牌管理与营销传播等领域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思维活跃,具有创新意识和良好沟通能力的专业人才。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知识要求包括人文社科及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学科基础知识、专业知识、跨学科知识等四个方面。要求学生以经济学、管理学等理论知识为基础,在学习企业战略管理、创业管理等核心课的基础上,主要学习消费者行为学、市场研究、品牌管理与传播等专业选修课程。

发展前景

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新媒体等崛起的背景下,市场营销专业的前景更加美好,市场需求量非常大。中国人力资源网和南方人力资源评价中心发布的报告均显示,近年来全国各地人才市场对市场营销专业的招聘职位数量稳定在所有职位总数的20%左右,长期保持在第一的位置。本专业毕业生将适于在各类企业和跨国公司从事市场营销决策、开发与管理工作。

培养特色

市场营销专业依托工科院校背景,结合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重点面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人才需求,为社会培养本土化、高素质、应用型营销管理专业人才。目前主要采用了“导师制”、3+1校企合作班等多种培养模式,突出多样性、个性化培养,建立了“实训课程、实验平台、校内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基地”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重点培养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形成了具有广东工业大学特色的品牌活动,包括广东工业大学营销策划大赛(连续举办了十六届,是“广东工业大学首届‘十佳’校园文化品牌”)和广东工业大学市场营销调研大赛等。

行业地位

广东工业大学早在1981年就开设了《市场营销》课程,是国内较早开设课程和招生的院校之一。经过近30多年的沉淀和发展,本专业至今已经向社会输送各类市场营销专业人才2000多人。根据上海软科报告显示,我校市场营销专业所在的工商管理学科,入选了2019年2月“中国最好学科”的第67位(排名前25%)。而根据武书连2018年中国大学各学科门类中管理学的排行榜,工商管理学科获得B+评级,成功进入全国100强。

就业情况

麦可思《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就业量较大的前10个人文社科类本科专业中,市场营销专业的就业率位列第二,为94.1%,毕业半年后月薪资在管理类专业中位列第一。近3年来,我校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平均为97%,其中部分学生到英国、香港、澳大利亚等国知名大学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毕业生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地区,包括互联网、服务业、制造业、零售业、房地产等行业,典型企业如可口可乐、中国电信、豪森威、保利等。

联系人:马老师

联系电话:(020)87082463

邮箱:ihpony@163.com

电子信息类 电子科学与技术
广东工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概况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健全人格、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宽厚扎实,具有工程实践与创新意识,掌握电子领域专业基础知识,具备独立发现、研究与解决现实中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能在电子领域承担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设计、项目管理工作,成为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应用型人才。

发展前景

随着“新工科”中的“人工智能”、“工业制造4.0”、“中国制造2050”带动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电力装备、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等新科技迅猛发展,相关新兴电子技术产业和创新型企业需要一大批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

培养特色

我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创办于2000年,2004年广东工业大学主体进入大学城校区,招生规模增加到300人。2012年,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成为教育部第二批申请卓越工程师培养专业。从2014级开始,培养方向采用大平台的模式,不分方向模块课程,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课程。目前在校学生约800人。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坚持以创新性人才培养为中心,以“3+1”模式,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高素质电子工程技术人才,具有较强的师资队伍和教学科研环境,并与海外著名高校或科研机构及团队建立了良好的科研合作关系,为优质人才培养提供了优越的专业教学条件和一流的科技实践环境。

本专业拥有多种实践基地,其中包括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光电技术实验中心、17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周立功电子企业联合实验室等等,为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学生的实践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支持环境,实现了“理论教学、实习实践和就业”的培养模式。此外,学院建有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它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要实践教学基地。同时,本专业的学科实验室、电子科学与技术和材料物理与化学学科实验室等等,它们都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研究的重要场所。

自2000年招生以来,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在各类科技创新竞赛活动中屡创佳绩,获国家级奖励17项,获省级奖励43项。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自2007年第十届起至2017年第十三届连续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都有作品参加全国决赛,共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近六届全国电子设计大赛,该专业每届学生都有作品获得全国二等奖以上奖项,累计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 2017年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全校唯一的一等奖。

行业地位

广东工业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拥有“电子科学与技术”及“光学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材料物理与化学”二级学科博士点。2004年,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开始硕士招生,2012年,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开始博士招生。2007年,“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被广东省列为省级重点扶持学科,2012年,被广东省列为省级重点学科——优势重点学科。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是广东省物理学会的常务理事单位、光学学会的理事单位。本专业建设项目“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含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卓越计划专业)”、“基于项目研究的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分获省级项目资助。“本科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平台建设和体系构建”获 2014年广东省第七届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就业情况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扎根南粤大地,坚持“与广东崛起共成长,为广东发展做贡献”的办学理念,努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以广东省产业需求为导向,为社会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累计培养电子科学与技术专门人才2400余名,有50多人进入500强企业(如华为、中兴、移动电信等企业)并成为中层以上技术主管,众多毕业生已成为广东经济社会建设中坚力量。近三年,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了98.9%。

联系人:张老师

联系电话:13926438242

化工与制药类 化学工程与工艺
广东工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广东省名牌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

专业概况

化学工业与工艺专业是一个极富创造性、挑战性的专业,是研究化学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共同规律,并用化学方法改变物质组成或性质来生产化学产品的一门工程学科。主要学习化学基础、化工单元操作、反应工程、化工过程控制与模拟等化工基本原理和方法。主要课程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分离工程、化工工艺学、化工过程设计、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等。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适应国家经济(特别是广东经济)与科技发展的需求,通晓化工过程的基本原理、专业技能与研究方法,能够在化学工业及其他相关过程工业,如精细化工、化工、环保、冶金、能源、材料、生物、轻工、医药等行业从事产品研制与开发、装置设计、生产过程控制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发展前景

化学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中国制造业的主要产业之一。广东省是化工行业(石化及精细化工)大省,对于化工类专业的人才需求一直非常旺盛。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化、以及人们对绿色环保的需求,化工行业在市场导向的引领下,将不断地进行技术革新,向“绿色”升级发展。毕业生能在化工、能源、信息、材料、环保、生物工程、轻工、制药、食品、冶金和军工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

培养特色

本专业2005年成为广东省级名牌专业,2008年获评国家级特色专业,2011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本专业既注重绿色化工基础教育,同时又重视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创新应用型复合人才,建立了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工程训练、虚拟仿真、课外实践和工厂实习的立体实训实践模式。

面向行业和企业需求,以“卓越工程师班”、“创新班”和“英文班”为代表,实施多种人才培养方案并行的培养模式,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素质创新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拥有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2015年随着学校整体进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序列,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被学校列为优先重点发展的五大学科之一。目前本专业建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广东省教育厅基础化学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立白集团实践教学基地”等

行业地位

2017 年,在由教育部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评估中,本校化学工业与工艺专业结果为 B 级。

就业情况

本专业办学60余年,目前已有毕业生约4000余人,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化学工程技术人才,校友遍及省内知名制造企业。本专业学生当年就业率连续5年保持在97 %以上。在历届毕业生中,均有部分同学选择继续深造,考入国内外知名大学,或保送本专业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著名企业广州石化、茂名石化、广州浪奇、立白集团、丹姿集团、广州分析测试中心、广东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惠州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惠州澳宝集团,中山天图精细化工等。

联系人:王老师

招生咨询电话:(020) 39322203

邮箱:tjwang@gdut.edu.cn

机械类 机械电子工程
广东工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概况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原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械电子工程方向),是一个“机”和“电”相融合的专业。主要学习机械制造、机电传动控制、工程测试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数控技术、机器人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等核心课程,同时也完成相关实验实训以及课程设计,包括机械制造技术训练、电工电子实验实训、生产实习、机器人系统设计与实践、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数控技术课程设计、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液压综合课程设计等。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掌握机械制造、机械自动化、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及其管理等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分析和解决复杂机电工程问题的能力,适合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机器人技术、机电液智能测控一体化、技术管理等方面的高素质创新应用型人才。

发展前景

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发布以及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社会对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非常旺盛,社会的强劲需求给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建设带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机械电子工程专业面向新工科建设的要求,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企业技术创新要求,充分利用地方资源,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等,增强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高素质机电一体化人才,可对广东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发挥支撑作用,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培养特色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科研实力强,为我校最早获得博士点的学位点。本专业根据教师科研方向紧密结合广东省产业发展的特点,积极将科研成果引入教学,丰富教学内容,贴近生产实际。重点突出“机”和“电”的融合,在机械制造、数控技术、机器人技术、机电液智能测控一体化等方面,实施全方位、多层次的科教融合模式,全面培养学生解决复杂机电工程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创业及职业发展能力。同时,教师吸收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研究、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各类课外科技竞赛活动、依托校内与校外的创新创业训练基地开展活动等。近5年来本专业学生在“挑战杯”、“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机器人大赛”等比赛中获国家级奖100多项,包括“挑战杯”特等奖两项。形成了学生积极参加、教师乐于指导的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氛围,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明显提高。

行业地位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在广东省内排名第2,仅次于华南理工大学。

就业情况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原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械电子工程方向),目前已有毕业生约2600人,大部分从事机电相关领域的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等方面的工作,得到企业广泛认可和一致好评。本专业学生当年就业率连续5年保持在98%以上。著名企业代表包括广汽传祺、广汽本田、广州数控、深圳汇川、深圳大族、深圳华为、TCL电子、美的集团、三星电子、海信科龙、珠海格力、深圳比亚迪等。在历届毕业生中,均有部分同学选择继续深造,考入国内外知名大学,或保送本专业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招生咨询电话:(020)39322212

联系人:刘老师

邮箱liujq@gdut.edu.cn

  中专 2022-12-19 16:54

网友推荐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广东工业大学2017年河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1楼

    广东工业大学2017年河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0分,食品科学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0分,化学工程与工艺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1分,工业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2分,信息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3分,电子

  • 中专学校

    2017年广东工业大学化工与制药类专业在福建录取分数线

    2楼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广东工业大学福建化工与制药类2016一批理科522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广东工业大学福建化工与制药类2016一批理科522广东工业大学福建化工与制药类2015一批理科573

  • 中专学校

    广东工业大学福建文科分数线,广东工业大学福建文科最低多少分及最低排位多少名

    3楼

    2021年广东工业大学福建文科最低分数线为550文科最低位次为7083。2020年广东工业大学福建文科最低分数线为552文科最低位次为6628。2019年广东工业大学福建文科最低分数线为551文科最低位次为7058。2018年广东工业大学福

  • 中专学校

    广东工业大学福建理科分数线,广东工业大学福建理科最低多少分及最低排位多少名

    4楼

    2021年广东工业大学福建理科最低分数线为550理科最低位次为28774。2020年广东工业大学福建理科最低分数线为528理科最低位次为32106。2019年广东工业大学福建理科最低分数线为495理科最低位次为34255。2018年广东工业

  • 中专学校

    广东工业大学2021年在福建各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广东工大福建分数线

    5楼

    2021年广东工业大学福建省招生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国际班(与英澳实行一校对多校的联合培养项目,具体培养模式和学习费用请查看学校网站不招色盲))、国际经济与贸易、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国际班)(与英澳实行一校对多校的联合培养项目,具

  • 中专学校

    广东工业大学2018年福建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6楼

    广东工业大学2018年福建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化学工程与工艺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47分,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48分,电子科学与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49分,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 中专学校

    广东工业大学2019年福建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7楼

    广东工业大学2019年福建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班)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95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国际班)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4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国际班)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7分,化学工程与工艺(创新班卓越工程师

  • 中专学校

    广东工业大学2020年福建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8楼

    广东工业大学2020年福建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28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31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34分,工商管理(中外合作国际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52分,工商管理类

  • 中专学校

    广东工业大学2021年福建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9楼

    广东工业大学2021年福建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国际班),(国际班)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50分,土木工程(国际班),(国际班)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50分,工商管理((国际班))历史类录取分数线为550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

  • 中专学校

    广东工业大学2017年福建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10楼

    广东工业大学2017年福建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化学工程与工艺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99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1分,机械电子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1分,电子科学与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2分,信息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2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