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和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科学专门人才。

5、报考非定向培养的考生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报考定向培养的考生年龄不限;

5、报考非定向培养的考生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报考定向培养的考生年龄不限;

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和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科学专门人才。

一、培养方式◆学制:实行学分制,2.5-4年。◆招生方向:行政管理、公共政策、基层社会治理、两岸合作管理、区域战略与创新管理、公共资源管理、公共人力资源与绩效管理、教育与文化管理。◆学习方式:主要利用周末、公假等时间授课。

3、研究生网上录入个人培养计划,制定步骤:第一步:学生进入“个人信息”中选择研究方向。第二步:进入“培养管理”模块——“个人培养计划”,填写“基本情况”。第三步:在“基本情况”右侧,进入“指导小组名单”管理,添加指导小组名单。第四步:完成以上三步后,便可开始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具体操作方法为:[1]导入专业培养方案。点击[导入专业培养方案]按钮,提示导入成功后,专业培养方案的课程将出现在个人培养计划管理界面;[2]删除不选读的课程。点击课程名称右侧“删除”键删除不选读的课程;(注意:学位课和必修课请不要删除)[3]选择跨专业或跨学院课程。按照专业培养方案要

4、导师和学院审定个人培养计划打印好个人培养计划表后,交导师审核,审核无误签名确认。导师审定后,交学院签署意见;后,由本人和导师各保留1份,交学院2份。

2、导师或导师团队指导研究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个人培养计划关系到学生本人学习全过程,学生务必谨慎。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前,务必先与导师或导师团队商量,在导师及导师团队老师指导下确定修读课程、研究方向、指导小组老师、培养环节要求等,请勿自行制定,否则后果自负。

6.考生须知:(1)考生凭准考证、有效身份证,在考试开始前15分钟进入考场,对号入座。入座后将上述证件放在桌面左上角,以便监考员检查。(2)考试正式开始15分钟后,不得入场。考试期间考生不准提前离场。(3)考生仅可携带黑色(或蓝色)钢笔(或签字笔、圆珠笔)、(2B)铅笔、橡皮。其他用品不得带入考场,如文字资料、纸张、通讯工具和具有记忆、存储、查询、翻译或编程功能的电子用品等。(4)考生应遵守考试规则,自觉维护考试场所秩序。(5)考生在答题纸密封线外规定的地方,按题号次序作答,在试卷、草稿纸上作答的,一律无效。(6)考试结束指令发出时,须立即停止答题,将试

1、下载专业培养方案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前,请到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查询下载专业培养方案。操作方法:专业培养方案——(左上角)培养方案——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