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考试注意事项1、请仔细阅读准考证内容,牢记准考证上的15位考生编号。2、考生应于每科考试开始前15分钟入场,开考15分钟后不得入场,交卷出场时间不得早于当科考试结束前30分钟。3、初试成绩预计在12月上旬公布,各招生学院将根据生源情况和考生初试成绩划定复试资格线,确定复试名单并自行组织复试,具体见各学院网站通知。考生报名信息表、专家推荐书、成绩单、硕士学历或硕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生硕士学生证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政审表、体检报告以及其他要求的纸质材料均按照各招生学院要求的时间提交。4、获得初试资格的考生(点击查看名单),若学籍、学历、学位未通过权

四其他注意事项1初审结果公布时间和其他考核环节的时间安排请查阅各学院系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2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两课教师等博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与其他申请材料按照报考学院系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要求的方式递交3网络报名过程中咨询方式为邮件咨询邮箱地址24报考方向请查阅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目录各报考方向的导师信息请查阅招生院系相关网站报考学院系具体联系方式请在学校或报考学院系浙江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查阅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报名系统浙江大学研究生招生处2021年10月15日附件附件12022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登

三、考试注意事项1、请仔细阅读准考证内容,牢记准考证上的考生编号(15位数字)。2、考生应于每科考试开始前15分钟入场,开考15分钟后不得入场,交卷出场时间不得早于当科考试结束前30分钟。3、初试成绩预计在12月上旬公布,各招生学院将根据生源情况和考生初试成绩划定复试资格线,确定复试名单并自行组织复试,具体见各学院网站通知。考生报名信息表、专家推荐书、成绩单、硕士学历或硕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生硕士学生证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政审表、体检报告以及其他要求的纸质材料均在复试时提交。4、获得初试资格的考生名单见附件1,其中部分考生的学籍、学历、学位未通过权

4.注意事项:(1)录取类别:分非定向和定向两种。全日制非定向博士研究生:考生须将人事档案、工资关系等转入华东理工大学,否则将取消录取资格,毕业后考生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全日制定向博士研究生:考生将人事档案、户口、工资关系等保留在定向单位,定向单位必须与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院签订协议书,毕业后考生按协议书就业。(2)我院招收的在职人员攻读博士研究生人数(即报考类别为定向)原则上不得超过学院博士招生总人数的5%。考生报考时请自主选择报考类别,并如实填写报考信息。报名信息和申请材料一经提交不准更改,考生报考时的报考类别即为录取类别,请考生在报考时慎重选择。根据

(一)“报考博士相关信息”栏目填报注意事项1.我校实行导师负责制,考生报名时须确定报考导师。2.“攻读方式”:我校博士研究生招生对全学习和在职学习的考生分类报名,分类排序,分类录取。全学习以考生档案转至我校,且在校住读为标准,如有违反,学校将取消录取或予以清退。请考生慎重选择全学习或在职学习的攻读方式。攻读方式一经确认不得更改。3.“考试方式”:统一选择“1.普通招考”。4.“专项计划”:选报少民骨干专项计划的考生,在网报前需经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民教处(或高教处)审批同意,填写《报考2017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

4.注意事项:(1)录取类别:分非定向和定向两种。全日制非定向博士研究生:考生须将人事档案、工资关系等转入华东理工大学,否则将取消录取资格,毕业后考生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全日制定向博士研究生:考生将人事档案、户口、工资关系等保留在定向单位,定向单位必须与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院签订协议书,毕业后考生按协议书就业。(2)我院招收的在职人员攻读博士研究生人数(即报考类别为定向)原则上不得超过学院博士招生总人数的5%。考生报考时请自主选择报考类别,并如实填写报考信息。报名信息和申请材料一经提交不准更改,考生报考时的报考类别即为录取类别,请考生在报考时慎重选择。根据

1.网上报名(1)时间:2016年12月21日至2017年1月9日。网址:http://yz..cn/(2)网报注意事项①所有报考我校的考生(同等学力硕士学位人员除外),必须登录学信网(http://www..cn)查询本科和研究生的学籍或学历信息(应届生查询学籍,往届生查询学历),打印出“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应届生)或“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往届生),并将验证报告或备案表中的12位在线验证码数字准确填写在网上报名的“备用信息”中。学信网上查不到学历信息的考生必须取得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持有

四、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我校2017年博士研究生报名实行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未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者,不能参加我校博士入学初试考试。1.网上报名(1)时间:2016年12月21日至2017年1月9日。网址:http://yz..cn/(2)网报注意事项①所有报考我校的考生(同等学力硕士学位人员除外),必须登录学信网(http://www..cn)查询本科和研究生的学籍或学历信息(应届生查询学籍,往届生查询学历),打印出“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应届生)或“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往届生),

(2)网报注意事项①所有报考我校的考生(同等学力硕士学位人员除外),必须登录学信网(http://www..cn)查询本科和研究生的学籍或学历信息(应届生查询学籍,往届生查询学历),打印出“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应届生)或“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往届生),并将验证报告或备案表中的12位在线验证码数字准确填写在网上报名的“备用信息”中。学信网上查不到学历信息的考生必须取得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持有国外学历的考生或中外合作办学只获得国外学历的考生,必须取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方可参加网上报名。

(2)网报注意事项①所有报考我校的考生(同等学力硕士学位人员除外),必须登录学信网(http://www..cn)查询本科和研究生的学籍或学历信息(应届生查询学籍,往届生查询学历),打印出“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应届生)或“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往届生),并将验证报告或备案表中的12位在线验证码数字准确填写在网上报名的“备用信息”中。学信网上查不到学历信息的考生必须取得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持有国外学历的考生或中外合作办学只获得国外学历的考生,必须取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方可参加网上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