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校在校生或已被高等学校录取并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
(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经市教委认定实行弹性学制、学分制学校的中职学校应届毕业生除外);
(3)在上一年度参加国家教育招生考试受到“下一年不得报考”处罚的人员;
(4)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非应届毕业年份以弄虚作假手段报名并违规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包括全国统考、省级统考和高校单独组织的招生考试,以下简称高校招生考试)的应届毕业生;
(5)因触犯刑法已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
(6)经正式审批录取在我市就读高中起点一年制和二年制中职的市外户籍学生;
(7)普通高中毕业生不得报考高职对口招生艺术类和体育类。

1.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以申请报名:(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含普通高中、普通中专、中专、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下同)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3)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4)报名人员还应符合《关于做好重庆市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考人员资格审查工作的通知》(渝招委发〔2011〕22号)所列条件。根据《重庆市居住证实施办法》(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306号)和

3.报名时间和地点: (1)报名时间:2015年11月28日至12月5日。 (2)报名地点。 高级中等教育学校在校生在就读学校所在区县(自治县)招生考试机构设置的报名点报名,其他类型考生在户口所在区县(自治县)招生考试机构设置的报名点报名。 为确保试卷安全,规范考务管理,非英语语种考生只能在指定区县招生考试机构设置的报名点报名,其中:俄语考生可选择在南岸区、九龙坡区、万州区报名

4.报名办法。 申请报考普通高等学校的所有考生,按照重庆市教育考试院《关于做好重庆市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报名工作的通知》(渝教考发〔2015〕137号)要求,办理报名手续。符合报名条件的所有考生均须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并按规定缴纳相关费用。 考生报名资格审查工作由各区县(自治县)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负责。各有关单位要认真予以审查,坚决杜绝高中阶段在读的非应届毕业生报考以及不

报名 1.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以申请报名: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含普通高中、普通中专、中专、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下同)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3)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 (4)符合重庆市招委、重庆市教委、重庆市公安局《关于做好重庆市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考人员资格审查工作的通知》(渝招委发〔2011〕22号)的要求; (5

(2)报名地点。 高级中等教育学校在校生在就读学校所在区县(自治县)招生考试机构设置的报名点报名,其他类型考生在户口所在区县(自治县)招生考试机构设置的报名点报名。 为确保试卷安全,规范考务管理,非英语语种考生只能在指定区县招生考试机构设置的报名点报名,其中:俄语考生可选择在南岸区、九龙坡区、万州区报名;日语考生可选择在南岸区、九龙坡区、涪陵区报名;德语考生可选择在南岸区、九龙坡区、渝

9.政治思想品德考核主要是考核考生本人的现实表现。 考生所在学校或工作单位(没有工作单位的考生由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要对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品德作出全面鉴定。对受过刑事处罚、治安管理行政处罚或违纪处分的考生,要提供所犯错误的事实、处理意见和本人对错误的认识及改正错误的现实表现等翔实材料,并对其真实性负责。材料由考生所在学校或工作单位报区县(自治县)招生考试机构,由区县(自治县)招生考

5.考生档案由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组成。 考生电子档案由各区县(自治县)提供相关电子材料,市教育考试院负责组建、上报和保管。考生纸质档案由各高考报名点负责组建、发放和保管,各区县(自治县)招生考试机构向报名点提供报名确认表、体检确认表、志愿确认表、各类特征材料、外语口试表等材料后,由报名点装入考生档案。

11.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认定为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不合格: (1)有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言行或参加邪教组织,情节严重的; (2)触犯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受到刑事处罚或治安管理处罚且情节严重、性质恶劣的。

1.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以申请报名: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含普通高中、普通中专、中专、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下同)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3)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 (4)符合重庆市招委、重庆市教委、重庆市公安局《关于做好重庆市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考人员资格审查工作的通知》(渝招委发〔2011〕22号)的要求; (5)非重庆户

2.下列人员不得报名: (1)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校在校生或已被高等学校录取并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 (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经市教委认定实行弹性学制、学分制学校的中职学校应届毕业生除外); (3)在上一年度参加国家教育招生考试受到“下一年不得报考”处罚的人员; (4)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非应届毕业年份以弄虚作假手段报名并违规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包括全国统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