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科学选拔人才、促进社会公平的原则,积极探索符合教育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的评价内容和方式。加快推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出台高职分类考试招生实施意见,进一步扩大高职单招和对口招生规模,继续推进高职对口招生专业技能全市统一考试。积极做好使用全国卷的培训、辅导及准备工作,确保考生适应全国命题要求,确保高考平稳过渡。扎实抓好提高高考录取报到率工作,力争我市2016年重庆籍考生报到录取率达到80%以上。继续扩大实施教育部确定的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自主招生高校农村单独招生专项计划和我市确定的市属本科高校一本批次面向农村学生的招生计划,增加农村和贫困地区考生升入重点大学的人数。继续实施全科教师、全科医生订单定向培养计划。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完善和规范特殊类型招生。落实和完善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升学政策,会同公安部门加强对“高考移民”的综合治理,严肃查处利用随迁子女政策,通过非正常户口学籍迁移、户籍学籍造假、出具虚假证明材料等手段获取高考资格的“高考移民”行为。未经市教委审批,严禁中等职业学校擅自开展高中起点一年制、弹性学制、学分制等招生并注册学籍。

2.下列人员不得报名: (1)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校在校生或已被高等学校录取并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 (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经市教委认定实行弹性学制、学分制学校的中职学校应届毕业生除外); (3)在上一年度参加国家教育招生考试受到“下一年不得报考”处罚的人员; (4)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非应届毕业年份以弄虚作假手段报名并违规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包括全国统考

(2)报名地点。 高级中等教育学校在校生在就读学校所在区县(自治县)招生考试机构设置的报名点报名,其他类型考生在户口所在区县(自治县)招生考试机构设置的报名点报名。 为确保试卷安全,规范考务管理,非英语语种考生只能在指定区县招生考试机构设置的报名点报名,其中:俄语考生可选择在南岸区、九龙坡区、万州区报名;日语考生可选择在南岸区、九龙坡区、涪陵区报名;德语考生可选择在南岸区、九龙坡区、渝

11.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认定为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不合格: (1)有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言行或参加邪教组织,情节严重的; (2)触犯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受到刑事处罚或治安管理处罚且情节严重、性质恶劣的。

9.政治思想品德考核主要是考核考生本人的现实表现。 考生所在学校或工作单位(没有工作单位的考生由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要对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品德作出全面鉴定。对受过刑事处罚、治安管理行政处罚或违纪处分的考生,要提供所犯错误的事实、处理意见和本人对错误的认识及改正错误的现实表现等翔实材料,并对其真实性负责。材料由考生所在学校或工作单位报区县(自治县)招生考试机构,由区县(自治县)招生考

坚持公开,深入实施阳光招生严格监管责任。要按照“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原则,认真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各区县(自治县)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教育纪检部门加强对报名、考试全过程监督,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管。要按照“谁主管、谁审核、谁负责”原则,会同有关部门加强报名资格、照顾资格、各类专项资格等审核,确保政策精准落地。健全国家、省级、高校、中学四级信息公开制度,严格落实招生信息十公开要求,加强对报名、审

5.考生档案由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组成。 考生电子档案由各区县(自治县)提供相关电子材料,市教育考试院负责组建、上报和保管。考生纸质档案由各高考报名点负责组建、发放和保管,各区县(自治县)招生考试机构向报名点提供报名确认表、体检确认表、志愿确认表、各类特征材料、外语口试表等材料后,由报名点装入考生档案。

强化责任,确保各项考试安全有序各区县(自治县)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要切实落实主体责任,认真细致地做好报名、命题、考试、评卷、志愿填报和录取等各个环节的工作,确保2016年高校招生工作安全、有序实施。严格执行安全保密工作责任制,逐级签订安全保密责任书,把责任落实到岗到人,确保试题试卷、考试实施和信息数据的安全。加强高考环境综合整治,完善联防联控、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加强标准化考点日常维护和改

精心组织,积极稳步实施招生制度改革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和《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深化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渝教招发〔2016〕10号)的精神,坚持从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和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公正出发,积极探索符合教育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的评价内容和方式。推动实施高职分类考试招生。在稳定高职单

精心组织,积极稳步实施招生制度改革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和《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深化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渝教招发〔2016〕10号)的精神,坚持从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和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公正出发,积极探索符合教育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的评价内容和方式。推动实施高职分类考试招生。在稳定高职单

精心组织,积极稳步实施各项改革按照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科学选拔人才、促进社会公平的原则,积极探索符合教育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的评价内容和方式。加快推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出台高职分类考试招生实施意见,进一步扩大高职单招和对口招生规模,继续推进高职对口招生专业技能全市统一考试。积极做好使用全国卷的培训、辅导及准备工作,确保考生适应全国命题要求,确保高考平稳过渡。扎实抓好提高高考录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