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2016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推免生接收专业、人数及学制

2016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接收推免生章程接收专业、人数及学制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04-09 04:23:09 解决时间:2018-05-13 16:43

满意答案

一、接收专业、人数及学制

1.2016年我校在理、工、文、管、经、法、教、哲、艺9个学科门类的58个学术学位专业和资产评估、法律、翻译、工程、会计、艺术6个专业学位类别(其中工程硕士18个领域)接收推免生800人左右,学制2-3年。其中国家重点学科可接收本科直博生,学制5年。详情请见《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接收2016年推免生专业目录》。

2.我校博士点学科同时接收推免生硕博连读,凡本科毕业于重点院校或省级以上重点学科,在本科阶段学习成绩优良,通过英语六级考试,或托福、雅思通过留学资格,具有一定科研经历并有科研成果推免生可同时提出申请,本科专业与申请专业学科需相同或相近。硕博连读生入学第二年开始享受博士生助学金待遇(18000元/年)。

  技校网 2018-05-13 16:43

相关问答

  • 我要读技校

    2023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机电学院推免生复试接收推免生学科专业及计划

    1楼

    2023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机电学院接收推免生复试和录取工作方案接收推免生学科专业及计划

  • 中专学校

    2023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推免生复试接收推免生学科专业及计划

    2楼

    2023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接收推免生复试和录取工作方案接收推免生学科专业及计划

  • 中专学校

    2022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推免生复试接收推免生学科专业及计划

    3楼

    2022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接收推免生复试和录取工作方案接收推免生学科专业及计划

  • 中专学校

    2022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育研究院推免生复试接收推免生学科专业及计划

    4楼

    2022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育研究院接收推免生复试和录取工作方案接收推免生学科专业及计划

  • 中专学校

    2022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机电学院推免生复试接收推免生学科专业及计划

    5楼

    2022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机电学院接收推免生复试和录取工作方案接收推免生学科专业及计划

  • 中专学校

    2020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接收推免生复试和录取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面试(满分10

    6楼

    2020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接收推免生复试和录取工作方案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面试(满分100,权重80%)

  • 中专学校

    2021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自动化学院接收推免生复试录取接收学科专业及计划

    7楼

    2021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自动化学院接收推免生复试录取工作方案接收学科专业及计划

  • 中专学校

    2015年中国地质大学推免生接收专业、人数及学制

    8楼

    接收专业、人数及学制1.2015年我校在理、工、文、管、经、法、教、哲、艺9个学科门类的58个学术学位专业和资产评估、法律、教育、体育、翻译、工程、会计、艺术8个专业学位类型(其中工程硕士18个领域)接收推免生1000人左右,学制2-3年。其中国家重点学科可接收本科直博生,学制5年。详情请见《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接收2015年推免生专业目录》。2.我校博士点学科同时接收推免生硕博连读。3.专

  • 中专学校

    2018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接收推免生接收专业、人数及学制

    9楼

    接收专业、人数及学制1.2018年我校在理、工、文、管、经、法、教、哲、艺9个学科门类的51个学术学位专业和资产评估、法律、翻译、工程、艺术、体育6个专业学位类别(其中工程硕士14个领域)接收推免生900人左右,学制3年。其中重点学科可接收本科直博生,学制6年。详情参见《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8年接收推免生专业目录.pdf》。2.我校实行在优秀推免生中预选拔硕博连读生的招生政策。选拔对象为

  • 中专学校

    2016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推免生接收专业、人数及学制

    10楼

    接收专业、人数及学制1.2016年我校在理、工、文、管、经、法、教、哲、艺9个学科门类的58个学术学位专业和资产评估、法律、翻译、工程、会计、艺术6个专业学位类别(其中工程硕士18个领域)接收推免生800人左右,学制2-3年。其中国家重点学科可接收本科直博生,学制5年。详情请见《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接收2016年推免生专业目录》。2.我校博士点学科同时接收推免生硕博连读,凡本科毕业于重点院校或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