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各类高中招生考试(以下简称“中考”),其结果将作为各类高中学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之一。
2.中考各科试卷由杭州市统一命题。命题根据学科课程标准,加强试题和社会实际、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中考的组织、报名、施考、阅卷和成绩评定,由区教育局统一组织实施。中考试卷采取集中统一网上评卷。
4.中考的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科学、政治社会(包括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等五科,考试安排在2016年6月中旬进行,具体安排另行通知;体育测试时间安排在2016年3月至4月进行,测试成绩满分为30分,并计入招生考试总分,具体时间另行通知。考试科目、考试时间、所用时间、卷面分数、考试形式见下表:
考试科目考试时间答卷时间满分分值考试形式语文第一天上午120分钟120分闭卷数学第一天下午100分钟120分闭卷政治社会第一天下午90分钟100分开卷(50%计入总分)科学第二天上午120分钟180分闭卷英语第二天下午100分钟120分闭卷(含听力)体育 /30分计入总分/
5.中考成绩以分数制和等级制两种方式同时呈现,等级分为A、B、C、D、E五级,分别代表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其中优秀为15%左右,良好为20%左右,不及格控制在5%以内。
6.中考不得使用计算器。

③闲林职高学前教育专业需参加面试,面试成绩作为招生录取的前置条件。(具体另行发文)1.要求升入普通高中的学生,需满足:(1)综合素质测评各项目等第必须全部合格,且在此基础上再获得1A及1A以上(要求升入省级重点普通高中的学生,需获得2A及2A以上);(2)中考成绩须达到第一批次招生录取低控制分数线。2.要求升入其余各类学校的学生,其综合素质测评等第须获得2P及2P以上。

4.各招生学校(含民办学校)应严格按物价部门规定(批准)的收费标准和项目收费,不得擅自提高收费标准,不得另立收费项目,不得向学生收取任何与入学挂钩的捐助费用及设备物品。

(二)考试报名1.余杭区内学校就读的应届初三毕业生在毕业学校办理报名手续。非本省户籍的应届初三毕业生,各初中学校必须单独造册,在上交报名数据时报高中教育科。2.余杭区户籍的往届初中毕业生、在外地就读的本区户籍的应届初三毕业生及符合条件的引进人才子女,到相应教育辅导站办理报名手续(具体时间、要求另行通知)。

1.要求升入普通高中的学生,需满足:(1)综合素质测评各项目等第必须全部合格,且在此基础上再获得1A及1A以上(要求升入省级重点普通高中的学生,需获得2A及2A以上);(2)中考成绩须达到第一批次招生录取低控制分数线。

高中招生录取(一)各类高中招生录取工作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以考生综合素质测评等第作为前置条件,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实施阳光招生。(二)各类高中招生录取工作分以下几种类型:1.保送生招生为促进我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今年继续招收保送生。保送生招生分两批进行,第一批保送生安排在中考前;第二批保送生安排在中考后。(1)第一批保送生招生。①省一级重点普通高中余杭高级中学招收

(二)各类高中招生录取工作分以下几种类型:1.保送生招生为促进我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今年继续招收保送生。保送生招生分两批进行,第一批保送生安排在中考前;第二批保送生安排在中考后。(1)第一批保送生招生。①省一级重点普通高中余杭高级中学招收110人、省一级特色示范重点普通高中余杭第二高级中学招收100人;省二级特色示范高中余杭中学招收90人(含励志生)、瓶窑中学招收45人;省三级重点普通

(一)招生对象1.余杭区户籍的应往届初中毕业生、余杭区外本省户籍的余杭区初中学校应届毕业生、港澳台籍及外国籍的余杭区初中学校应届毕业生,可报考余杭区各类高中。2.符合以下两个条件的省外户籍的余杭区初中学校应届毕业生,本人提出书面申请,初中学校核实并统一报教育局高中教育科审批同意后,可报考余杭区各类高中。①在余杭区初中学校注册并连续就读三年;②父母一方在余杭区参加相应时段的社会养老保险满三年

招生计划按余杭区初中毕业生不低于99%升入高中段学校,85%以上初中毕业生升入优质高中和零择校的要求,制定余杭区各类高中招生计划(另发)。

招生对象和考试报名(一)招生对象1.余杭区户籍的应往届初中毕业生、余杭区外本省户籍的余杭区初中学校应届毕业生、港澳台籍及外国籍的余杭区初中学校应届毕业生,可报考余杭区各类高中。2.符合以下两个条件的省外户籍的余杭区初中学校应届毕业生,本人提出书面申请,初中学校核实并统一报教育局高中教育科审批同意后,可报考余杭区各类高中。①在余杭区初中学校注册并连续就读三年;②父母一方在余杭区参加相应时段

招生考试1.各类高中招生考试(以下简称“中考”),其结果将作为各类高中学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之2.中考各科试卷由杭州市统一命题。命题根据学科课程标准,加强试题和社会实际、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中考的组织、报名、施考、阅卷和成绩评定,由区教育局统一组织实施。中考试卷采取集中统一网上评卷。4.中考的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