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布局调整目标。合理调整高中阶段学校布局,撤并3所普通高中学校,办好1所国家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6所省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统筹做好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招生工作,逐步扩大中职招生规模和办学规模,至2016年基本实现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招生人数和在校生数量大体相当的目标。
(2)办学条件改善目标。努力改善中职办学条件,使学校环境和条件更加完善,技术装备全面达标,力争辖区内所有中职学校全部达到国家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建成3所省级卓越职业学校。
(3)特色专业建设目标。统筹专业设置,瞄准市场需求和我市产业布局,围绕电子信息、食品加工、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船舶制造、社区服务、现代农业等产业,建设10个左右的市级特色专业群,重点打造4—5个省级特色专业群。
(4)教师队伍建设目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到2016年,全市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人数达到专业教师的80%以上,专业教师90%以上获得“湖南省职业院校专业教师专业技能教学水平合格证书”,兼职教师占专任教师的15%以上,重点培养50名专业带头人和100名骨干教师,建好10个特色专业名师工作室。
(5)职教中心建设目标。强化县级职教中心职能,有机整合全市职业教育培训资源,构建以区县(市)级职业教育中心为龙头,职业学校为骨干,乡镇农校、社区教育为基础的全市职业教育培训网络,确保职教中心承担的职业培训项目和经费的比例达到60%以上。
技校推荐
2019-09-13 21:34

(五)依托示范(骨干)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好县级职教中心完善统筹运行机制。依托区县(市)省级以上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好县级职教中心。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参与、中心实施、群众受惠”的运行机制,健全由县级职教中心统筹职业培训计划和经费管理、示范(骨干)中等职业学校为主实施职业培训的机制。县级职教中心统筹全县职业培训项目和经费的比例至少达到60%。健全职业培训网络。优化调整职业培训机构,合理布局乡镇农校

1、总体目标到2016年底,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基本达到国家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重点办好安化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使其达到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标准,办好益阳高级技工学校、南县职业中专、沅江市职业中专、桃江县职业中专、益阳市第一职业中专、益阳电子工业学校等6所学校,使其达到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标准,重点建设南县、沅江、桃江、安化、资阳、赫山6个示范性县级职教中心。全市中等职业教育骨干体系基

2、具体目标(1)布局调整目标。合理调整高中阶段学校布局,撤并3所普通高中学校,办好1所国家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6所省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统筹做好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招生工作,逐步扩大中职招生规模和办学规模,至2016年基本实现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招生人数和在校生数量大体相当的目标。(2)办学条件改善目标。努力改善中职办学条件,使学校环境和条件更加完善,技术装备全面达标,力争辖区内所有中职学

工作基础近年来,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工作部署,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有效推动了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职业教育发展规模不断壮目前全市拥有各级各类职业院校26所,其中省属职业院校1所,市属高职院校2所,技工学校2所,中等职业学校21所,在校学生6.7万人。二是职业教育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各级各有关部门不断加大对职业教

(二)确保攻坚经费投入积极争取上级“以奖代补”等各种项目资金,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全面落实已有的职业教育政策性经费来源渠道,地方教育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新增财政教育投入、教育费附加向职业教育倾斜,土地出让收益中按比例计提的教育资金要安排一定比例用于攻坚计划。加大经费统筹力度,发挥好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以及就业、扶贫和移民安置资金等各类资金在职业培训中的作用。严格按标准

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区县(市)政府要把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攻坚计划纳入教育“十三五”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实施计划,切实发挥各级职业教育攻坚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加强领导,及时研究、解决困难和问题。市教育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国资委、农业局、扶贫办、经信委、商务局等部门要各司其职,通力协作,形成合力,强力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攻坚计划实施。(二)确保攻坚

(四)全面提升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素质严格落实公办教师编制标准。按照“编制到校、经费包干、自主聘用、动态管理”的要求,建立完善教师编制管理动态调整机制,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在核定编制内自主聘请兼职教师。实施专业领军人才特聘计划,要将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纳入市域人才发展规划,出台优惠政策支持中等职业学校为每个特色专业设立1-2个特聘岗位,引进急需的专业领军人才。设立专项经费用于紧缺专业教师免费定向培养,

(一)形成与区域发展相适应的中等职业教育布局调整优化高中阶段教育布局。目前,我市高中阶段学校56所,其中普通高中32所、中等职业学校21所,高职学院中职部3个,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学校所数大体相当,但发展不平衡。进一步整合高中阶段学校布局,重点做好普通高中布局调整工作,到2016年,实现撤并南县四中、桃江二中、安化五中等普通高中学校,形成与我市区域产业相对接的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确保初中毕业生

主要任务(一)形成与区域发展相适应的中等职业教育布局调整优化高中阶段教育布局。目前,我市高中阶段学校56所,其中普通高中32所、中等职业学校21所,高职学院中职部3个,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学校所数大体相当,但发展不平衡。进一步整合高中阶段学校布局,重点做好普通高中布局调整工作,到2016年,实现撤并南县四中、桃江二中、安化五中等普通高中学校,形成与我市区域产业相对接的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确保

(二)着力改善中等职业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加快校园校舍提质改造。按照事业发展需要科学规划建设项目,分步骤、高标准提质改造校园校舍,完善师生生活和体育运动设施,充实图书资料和现代教育技术等公共教学设备,确保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基础条件达到国家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安化县职业中专学校实现整体搬迁,南县职业中专建设好城西校区。建设装备先进的校内实训基地。加强重点建设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满足实践教学需要。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