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唯物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物质;自然界、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是客观的;人们改造自然、变革社会的活动要以承认自然、社会的客观性为前提。
(2)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着不同的反作用;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3)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了解国情,立足国情。
(4)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有效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从实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的基本含义和主要内容;关税;我国对外贸易的方式与作用;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原则。

(一)政治 第一部分经济常识 1.商品和商品经济 (1)商品 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的价值量。 (2)货币 货币的产生和本质;货币的职能;纸币的产生和发展;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3)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价值规律的作用。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 公有制是

8.当代世界市场和我国的对外贸易 (1)当代世界市场 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世界性贸易与金融组织;经济全球化;外汇与汇率;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 (2)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的基本含义和主要内容;关税;我国对外贸易的方式与作用;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原则。

(1)企业是市场的主体 企业及其作用;公司是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的兼并与破产。

(1)我国的银行 银行的产生;银行的分类及其职能;银行的业务和作用;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1)当代世界市场 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世界性贸易与金融组织;经济全球化;外汇与汇率;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

(1)商品 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的价值量。

(1)三大产业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1)商品服务市场 商品服务市场的内容和特点;市场交易原则。

第二部分哲学常识 1.唯物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物质;自然界、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是客观的;人们改造自然、变革社会的活动要以承认自然、社会的客观性为前提。 (2)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着不同的反作用;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