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是加强技工院校师资培养和教学改革工作。实施2009年高技能人才师资示范培训项目,在数控机床维修新技术等5个专业培养了600名“一体化”高技能教师,在部分技工院校启动“一体化”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开展通用职业素质训练课程实验工作。

(一)明确技工院校功能定位,突出办学特色一是坚持高端引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形成以技师学院为龙头,高级技工学校为骨干,普通技工学校为基础的覆盖城乡、面向全体劳动者的技工教育培训网络。技师学院是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综合基地,承担通过学制教育培养预备技师、高级技工的任务,也是本地面向企业职工开展技师和高级技师提升培训与研修、考核与评价的重要平台。高级技工学校承担中、高级技能人才培养和开展各类

3、不断深化专业内涵建设,教学改革成果突出与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共建共享两门国家精品课程:《应用有机化学》和《化工产品定性定量分析》,一门省级精品课程:《化工废水检测与处理》。专业主要课程:应用有机化学、化工产品定性定量分析、环境监测、水污染控制技术、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固废与噪声控制技术、化工废水检测与处理、化工清洁生产、化工原理、化工仪表与自动化等。

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大力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会同有关部门和行业,共同制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发展专项规划和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明确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和重大工程项目。重点抓好四项工作:一是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和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在充分发挥现有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作用的基础上,主要依托技师学院和大型企业集团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突出在高技能

完善职业技能鉴定管理制度,强化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管理。按照完善制度、规范管理、狠抓质量、树立信誉的原则,推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科学发展。重点抓好四项工作:一是继续做好职业资格清理规范工作。规范职业资格设置和管理,做好三批职业资格公告目录发布工作。二是狠抓鉴定质量管理。重点是清理规范职业技能鉴定所(站),制定和修订职业技能鉴定实施机构(含所站)的设置标准和工作流程,明确鉴定实施机构的工作任务、工作职责、

开展技工学校教学研究工作,认真推进教研改革进程。(一)针对提升素质教育、推动教学改革、生产实习活动、加强师资培训及强化学生管理等内容举办全区技工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教研教改研讨班。开展全区技工院校及职业培训机构优秀课件的评比表彰活动,评选出一批优秀教学课件和学习软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二)继续做好《内蒙古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编辑工作。主动深入到企业、学校约稿,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协作,组织专刊

围绕促进就业和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突出以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技能人才多元评价体系建设。(一)配合特别职业培训计划的实施,开展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工作。根据各盟市情况,推出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点的专项职业能力考核,组织专家编写相应工种培训大纲及考核规范。(二)加强与企业合作开展高技能人才鉴定评价工作。在申报条件、培训方式上结合企业自身特点,以工作业绩为重点、理论考核与实际操作能力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开展

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努力实现技工院校跨越式发展。技工院校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力量,是落实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重要载体。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加快技能人才培养,是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劳动者就业能力和工作能力的迫切需要,也是技工院校在新形势下提升竞争力、增强吸引力、扩大影响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我省是人力资源大省,搞好技工教育

(二)深化技工院校教学改革,提升办学水平各技工院校在注重改善办学条件,保持适度办学规模的同时,要进一步强化内涵发展。通过深入实施校企合作,深化教学改革,加强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规范学校管理等系列措施,不断提高技工教育培训能力,实现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双提升。各技工院校在注重改善办学条件,保持适度办学规模的同时,要进一步强化内涵发展。通过深入实施校企合作,深化教学改革,加强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规范

深化技工院校改革,突出技能人才培养特色。指导技工院校按照高端引领、突出特色、多元办学、内涵发展的思路,深化改革,创新发展。重点抓好六项工作:一是研究制定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方向、目标、任务和举措,同时,制定支持技工院校发展的教师正高级职称、技工院校毕业生待遇等政策,推动技工院校在新形势下取得新的比较优势。二是会同教育部制定印发共同做好中职学校招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