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业立足本省,面向全国,面向生产一线,依托“合芜蚌”与“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开设有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和现代智能农业装备2个专业方向。建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5项,分别为江淮汽车股份公司,蚌埠金威滤清器股份有限公司、蚌埠隆华压铸机有限公司、蚌埠行星齿轮公司、上海冉本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承担本专业实习实训课程的教学任务。本专业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与韩国韩南大学等国外高校建立校际合作关系,招生教育部认可的2+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中韩国际合作班,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高层次专业人才。近3年来,承担各级教研科研项目60多项,其中省级及以上项目8项,发表教研科研论文100多篇,申请并获批发明专利10多项,出版省级规划教材4部,专著1部。
本专业立足安徽,面向全国,面向生产一线,依托“合芜蚌”与“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培养在机器人工程方面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我校先后与国内知名智能制造研究机构和公司建立了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如深圳元创兴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省配天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安徽凌昆机器人江苏汇博机器人股份公司、安徽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进行了产学研合作。
特色一:人才培养思路清晰
围绕“一根主线、建设两个课堂、依托三大平台、培养四种能力”的专业特色建设思路,为社会培养一批“知识结构优、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应用型专门”人才。
“一根主线”即培养既要有一定的通识理论宽度和专业理论深度,又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高级应用型人才。
“建设两个课堂”即改革、丰富和完善第一、第二课堂内容和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第一课堂主要是理论教学方面:注重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参与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开展课堂讨论、典型案例分析教学;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大教学的信息量,注重学生知识建构。第二课堂建设,主要通过校、院群团组织和学生会、市场营销协会等定期把企业的营销项目引进学校,每年举办营销策划大赛、推销与谈判大赛和广告策划大赛;调动学生参与,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动手能力。
图1.2014年第十届市场营销策划大赛
图2.2011年第三届模拟商务谈判比赛
图3.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参加全国专业竞赛
“依托三大平台”主要指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构建三大平台: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学科(专业)平台课程、创新拓展课程平台。通识教育平台课程主要培养营销专业基本素质结构。主要包括:思想素质、文化(人文)素质和身心素质;学科(专业)平台课程主要培养市场营销专业知识结构和市场营销专业能力结构。专业基础知识要求知识面要宽,以适应营销活动涉及面广的需要;从事市场营销工作的毕业生应具有的各种能力及其构成专业能力结构。主要包括从事营销活动的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专业建设中课程建设是基础,学院组建了课程教师梯队对课程大纲修订、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教材及教辅资料建设、教学手段与方法、考试改革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市场营销学》、《管理学》课程在2005、2006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2012年《管理学》课程获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市场营销学》获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市场调查与预测》、《广告学》与《推销与谈判》、《消费者行为学》等专业专业基础课分别被列为校级精品课程和校级重点建设课程。基本形成了省级精品课程、校级重点建设、合格课程的课程体系。
表1.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建设情况一览表
序号 课程名称 负责人 获批时间 1 市场营销学 焦立新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012) 2 管理学 朱礼龙 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012) 3 市场营销学 焦立新 省级精品课程(2005) 4 管理学 刘朝臣 省级精品课程(2006) 5 市场调查与预测 胡月英 校级精品课程(2005) 6 消费者行为学 张德化 校级重点建设课程(2011) 7 推销与谈判 胡月英 校级重点建设课程(2009) 8 广告学 雷 宇 校级重点建设课程(2007) 9 人力资源管理 程业炳 校级精品课程(2007) 10 物流管理概论 郝世绵 校级重点建设课程(2009)
“培养四种能力”主要是培养学生市场分析策划能力、营销沟通能力、营销管理能力和创业能力。 特色二:构建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着力提升实践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载体与实现手段。在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中,按基础、专业、综合、创新能力四个层次,科学合理地安排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等主要环节,构建了与理论教学并行的实践教学体系。2010年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实践教学环节都得到明显加强。实践学时数占总学时40%以上;进一步优化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将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设置为基础实践教学、专业实践教学、综合实践教学和创新实践教学。着力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如图所示。 特色三:敬业垂范、结构合理的应用型师资队伍 市场营销专业经过20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加强高学历、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现已形成了一支素质较高,职称、学历、年龄和学缘结构合理,发展态势优良的师资队伍。 目前专任教师共20人,承担着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和科研任务。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1人,讲师4人,高级职称占75%;获博士学位2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学位19人;拥有安徽省优秀教师1人,安徽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安徽省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师德标兵2人,校级学科带头人3人,教师队伍中具有“双能”证书教师13人,双能型教师占65%。教师队伍平均年龄38岁,富有朝气的师资队伍,为专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特色四:社会评价好,人才培养彰显创新、创业精神 毕业生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管理、营销业务素质,适应社会能力强,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工作积极主动,工作能力强,普遍受到用人单位好评。准确的专业定位、适用的教学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法及较高的教学质量使市场营销专业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近三年就业率和满意率一直居全校前列。 由于长期坚持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作为重要的培养着力点,通过丰富和开展第二课堂鼓励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近年来该专业涌现出一大批创新创业典型,例如2007届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王中华,在凤阳小岗村,开展双孢菇种植,带动当地农民共同致富。中央电视台、安徽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广泛报道,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全社会和全国高校中产生了积极影响。 近几年,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在参加了中国大学生“创业之星”大赛、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工商银行杯”全国大学生银行产品创意设计大赛、建行“e路通”杯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安徽省职业规划设计大赛、安徽省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科普创意创新大赛分别取得优异的成绩。在2011、2012年度教育部立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名单我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获批四项,彰显我校人才培养的特色。 附:市场营销专业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120202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经济管理基础理论、市场营销基本理论与知识,具有较强的市场感知、市场销售、营销沟通、营销策划、市场信息分析和营销管理等专业能力,能够在国内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市场营销与管理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市场营销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会计学、经济法、财政与金融、财务管理、财务管理、公共关系学、电子商务、企业战略管理、物流管理、消费者行为学、市场调查与预测、广告学、营销渠道管理、销售管理、商务谈判、网络营销、国际市场营销等。 就业方向:能够在国内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营销策划、广告策划、品牌策划与管理、市场调研与分析、区域经理、客户经理、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等市场营销与管理工作。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技校中专招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