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评价 淮阴师范学院

  • 关注排行: 关注排名 全国排名:1725 江苏排名:41 淮安排名: 5
  • 更新日期: 2023-01-12 03:59
  • 学校类型: 公办学校 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
  • 教学领域: --
  • 电话: 0517-83525008、83526555
  • 网址: http://www.hytc.edu.cn/
  • 学校地址: 江苏省淮安市长江西路111号
来源:2016年淮阴师范学院(淮阴师院)高等教育经济法学助学专业招生简章
专业优势

1、专业适用性强。我校开办的本科专业应用性强,充分体现学科特色,重视实践性,对社会需求有很强的适用性。

2、学历文凭正规。学生在校接受本科教育,学生修完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参加统一考试成绩合格者,发给江苏省高等教育委员会和淮阴师范学院联合签章的毕业文凭,国家承认学历。符合学位条件者将授予相关学科学士学位。

3、教学、管理规范。学生入学后享受普高学生的教学、管理、生活资源,学生学习、生活在我校交通路校区。学校坚持质量第一,选派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讲师任教,学生管理配备专职班主任全程跟班管理。

4、就业情况良好,前景广阔。

来源:2015年淮阴师范学院全日制助学招生简章
专业优势

1、专业适用性强。我校开办的财务会计与审计等4个本科专业应用性强,充分体现学科特色,重视实践性,对社会需求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2、学历文凭正规,含金量高。学生在校接受全日制本科教育,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参加统一考试成绩合格者,颁发江苏省高等教育委员会和淮阴师范学院联合签章的毕业文凭,符合条件者授予相应学士学位。国家承认学历,文凭可直接用于就业、考研、考公务员等。

3、教学、管理规范。学生入学后,按普高学生要求进行管理,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各专业选派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讲师任教,学生管理配备专职班主任全程跟班管理。

4、就业情况良好。广大毕业生分赴淮安移动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工作,就业前景广阔。全日制本科毕业生中,有同学考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名校研究生;有同学通过国家司法考试;也有同学毕业时顺利考上公务员。

来源:2014年淮阴师范学院全日制助学本科专业招生简章
特色优势

1、专业适用性强。我校开办的财务会计与审计等7个本科专业应用性强,充分体现学科特色,重视实践性,对社会需求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2、学历文凭正规。学生在校接受全日制本科教育,学生修完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参加统一考试成绩合格者,颁发江苏省高等教育委员会和淮阴师范学院联合签章的毕业文凭,符合学位条件者将授予相关学科学士学位。国家承认学历,文凭可直接用于就业、考研、考公务员等,含金量高。

3、教学、管理规范。入学后按普高学生要求进行管理,学生学习、生活在我校主校区(长江路校区和交通路校区)。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各专业选派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讲师任教,学生管理配备专职班主任全程跟班管理。

4、就业情况良好。广大毕业生分赴淮安移动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工作,就业前景广阔。全日制本科毕业生中,有同学考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名校研究生;有同学通过国家司法考试;也有同学毕业时顺利考上公务员。

办学成果

学校充分发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智力支持等方面的优势,积极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开展全方位合作,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有教师教育协同创新研究中心、文化创业产业研究中心等省级重点研究基地,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淮安分院、淮河生态经济带研究院、淮安乡村振兴学院、淮安电子商务学院等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近五年承担省、市“产学研”、科技支撑计划和重点研发项目近200项,横向与“四技”服务课题1600余项。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人民网、《光明日报》等十几家国家级、省级媒体集中报道了我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显著成效。

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淮阴师范学院将继续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全国全省教育大会和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走高质量发展、彰显特色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持之以恒的发展决心、永不懈怠的改革精神,朝着国内知名、区域领先,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建设目标阔步迈进!

办学实力

学校2002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合格评估,2007年获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级,2014年作为省内三所试点评估高校之一,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现有5个师范专业通过教育部二级认证,其中小学教育专业作为全国首个师范专业认证试点,迈出了我国师范专业质量保障的第一步。学校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1项,省优秀教学成果奖31项;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个,省一流本科专业10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省高等学校重点专业(类)9个;获批国家精品在线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省级精品课程、在线课程35门;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9个,省级以上教育教改项目52项,省高等学校软件服务外包类专业嵌入式人才培养项目7个;建有省级精品教材、省重点立项教材50部,省优秀多媒体课件22个。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输送各类毕业生20余万人,一大批优秀人才在基础教育领域脱颖而出,学校被誉为“苏北教师的摇篮”;近年来,学生在“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等大赛中多次获奖。毕业生就业状况良好,就业率持续保持稳定,就业质量和社会认可度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