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专业学制:四年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生态文明素养和现代旅游服务意识,具有“肯干、实干、能干”精神,旅游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与专业技能突出,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强,培养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业单位,及规划设计、教育咨询、科技服务等相关行业,从事管理、规划、策划、营销、咨询、服务等工作的中高级应用型人才。主要课程:旅游接待业、旅游经济
学制:四年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生态文明素养和现代旅游服务意识,具有“肯干、实干、能干”精神,旅游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与专业技能突出,创新创业能力强,能在旅游管理部门、企业单位从事管理、规划、策划、营销、咨询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主要课程:旅游接待业、旅游经济学、旅游市场营销、旅游目的地管理、酒店管理、旅游规划与开发、景区规划设计、
浙江农林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说明:1.标记“★”专业(方向)归属浙江省A类一流学科;标记“▲”专业(方向)归属浙江省B类一流学科;标记“●”(方向)归属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学科,标记“■”(方向)归属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培育)学科。2.专业学位授权类别(领域)同时招收全日制及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中药学除外),学术学位授权学科、专业不招收非全
学位:管理学学士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和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旅游营消与管理特长,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及其他行业从事管理和技术工作应用型人才。专业优势:本专业建立众多高等级酒店和高端度假酒店的实习基地,作为学院首个国际化专业,已与英国伯明翰大学的旅游管理专业进行合作,采取“3+1+1”本硕培养模式。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
经济管理学院2022年“硕博连读”和“申请考核”博士研究生招生选拔实施细则为吸引优质生源,激励优秀硕士研究生攻读博士学位的积极性,提高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博士研究生生源质量,加强博士点建设,根据《浙江农林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培养管理办法》(浙农林大〔2018〕204号),结合本学科实际情况,特制定2022年“硕博连读”和“申请考核”博士研究生选拔实施细则。一、组织
经济管理学院2022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实施细则为切实提高研究生录取选拔质量,维护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的公平公正,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相关文件精神和《浙江农林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方案》,制定本实施细则。一、复试原则1.坚持统筹兼顾。统筹疫情防控和研究生复试录取相关工作,切实保障广大师生健康,圆满完成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任务。2.坚持科学选拔。
旅游管理专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五星级专业,全国排名前4%(参考《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18-2019)》)浙江省内唯一拥有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流动站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旅游管理学是浙江省优势重点学科专业介绍:本专业历史悠久,以培养“精旅游、懂经济、善管理”的复合型高素质旅游管理人才为己任。学院规模处于全国同类专业前列,师资雄厚,90%以上教师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工作,维护考生、学校的合法权益,确保招生工作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浙江省的有关政策和规定,特制定本章程。第二条凡参加2022年浙江农林大学“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考试的浙江考生均适用本招生章程。第三条浙江农林大学“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录取工作严格遵守浙江省及本招生章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工作,维护考生、学校的合法权益,确保招生工作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浙江省的有关政策和规定,特制定本章程。第二条凡参加2022年浙江农林大学“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考试的浙江考生均适用本招生章程。第三条浙江农林大学“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录取工作严格遵守浙江省及本招生章
一、培养目标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二、招生计划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