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劳动与社会保障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一)修业年限:四年(二)培养层次:本科(三)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四)人才培养目标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职业道德,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科学管理能力和持续的学习力,具备扎实的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及统计学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知识,具备从事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有关工作的素质与能力,能在政府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事务机构、基层社区等,从事人力资源的开发、培养和使用,及社会保障管理、操作及研究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了解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知识,具备从事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有关工作的素质与能力,能在政府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事务机构、基层社区等,从事人力资源的开发、培养和使用,及社会保障管理、操作及研究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了解
劳动与社会保障(1)专业特色本专业源于北京交通大学于20世纪六十年代设立的劳动经济学教研室,在多年开办劳动经济学硕士点(1998年)和社会保障硕士点(2004年)的基础上,2012年设立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专业特色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我国劳动经济及社会保障领域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2)培养目标
1984年,该院劳动经济学专业开始招生,1986年设立劳动经济学和社会保险硕士点,1994年设立劳动经济学博士点,1996年设立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1998年全国首家设立社会保障硕士点,2003年设立社会保障博士点,并与应用经济学专业共享一个博士后流动站。该专业培养学生掌握国内外劳动经济学与社会保障的理论和方法,了解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制度和政策的变化与发
专业名称:思想政治教育(一)修业年限:四年(二)培养层次:本科(三)授予学位:法学学士(四)人才培养目标该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政治素质过硬、劳动情怀深厚、理论功底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法,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身心健康,适应基层工作需要,能够在党政机关、工会组织、企事业单位从事宣传、组织、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2022年自主招生专业一志愿拟录取分数线序号专业名称农村户籍考生分数线城镇户籍考生分数线1青少年工作与管理234.7236.82社会工作252.0241.53心理咨询231.0254.54现代文秘252.25法律事务230.5279.06学前教育(师范)279.0286.47早期教育274.6289.58计算机应用技术255.0253.49软
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多类型人才的需要,增强研究生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加快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优化的步伐,努力提高研究生选拔培养质量,积极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我院2022年继续招收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代码为:035200,招生方向为:01社会工作与管理、02社会政策。具体招生计划请考生查阅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布
劳动与社会保障(仲裁与监察)(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劳动社会保障行业一线需要,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知识,具有劳动争议纠纷调解、劳动社会保险业务办理和劳动人事管理服务等职业能力,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劳动争议处理及人力资源服务人才。(二)核心课程: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处理事务,劳动关系,社保业务实训,人力资源管理实
根据教育部《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试行)》(教学〔2006〕14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13〕8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办法的通知》(教学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