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政法大学劳动关系专业

2019-06-13 08:54  西南政法大学 内容被挡住,点击看完整内容
  • 一、专业培养特色
  • 二、专业培养目标
  • 三、专业培养基本要求
  • 1.知识要求
  • (1)基础性知识
  • (2)专业性知识
  • (3)通识性知识
  • 2.能力要求
  • (1)知识获取能力
  • (2)知识应用能力
  • (3)创新创业能力
  • 3.素质要求
  • (1)思想道德素质
  • (2)专业素质
  • (3)文化素质
  • (4)身心素质
  • 四、课程设置
  • 五、学生就业方向

一、专业培养特色

西南政法大学劳动关系专业于2014年开始本科招生。本专业融合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一方面结合我校的法学优势,注重劳动关系领域法律法规的培养和训练,具有法商融合的专业特色;一方面根据劳动关系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加强学生劳动关系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这是本专业学生在人力资源领域就业的突出竞争优势。

 

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根据“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劳动关系基本理论,具有劳动法学、劳动关系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复合知识结构和技能,具有较强分析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谈判能力和应变能力,能在各级政府机关和工会组织、企事业单位从事招聘专员、员工关系专员、劳动关系主管和劳动关系协调员等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专业人才。

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学生将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融合贯通,培养学生多学科交融的知识视野和思维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学生掌握国际前沿的学科理论知识与方法,了解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前沿,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学生通过初步的训练,具有一定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能够结合管理实际处理现实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关系管理问题。

 

三、专业培养基本要求

1.知识要求

(1)基础性知识

熟练掌握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基础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2)专业性知识

系统掌握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合同管理、社会保障法学、劳动关系学、劳动争议调解仲裁与诉讼、人才招聘与测评、培训管理、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等劳动关系管理专业理论知识和方法,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掌握本专业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3)通识性知识

选修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法学、科学技术、语言文字、健康艺术等方面的通识性知识。

2.能力要求

劳动关系专业学生的能力结构包括知识获取能力、知识应用能力以及创业创新能力三个方面。

(1)知识获取能力

能够运用专业的方法,通过课堂、文献、网络、实习实践等渠道获取知识;善于学习和吸收他人知识,并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2)知识应用能力

掌握专业的相关定量分析方法,能够运用各种统计软件和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开展实际工作;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劳动关系实务问题的能力,培养分析和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字语言表达能力和较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人际交往技能和组织协调能力。

(3)创新创业能力

具有较强的组织沟通能力与探索性、批判性思维能力,不断尝试理论与实践创新。

3.素质要求

劳动关系专业学生的素质结构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四个方面。

(1)思想道德素质

努力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具有较强的形势分析和判断能力;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价值观念和爱国主义的崇高情感。

(2)专业素质

具有国际视野,系统掌握劳动关系专业基础知识,具备发现组织劳动关系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敏锐性和判断力,掌握创新创业技能,并能够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来系统的分析和解决组织的劳动关系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具有较强的职业素养。

(3)文化素质

具有较高的审美情趣、文化品质、人文素养;具有时代精神和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积极乐观地生活,充满责任感地工作。

(4)身心素质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具备稳定、向上的意志力和人格魅力。

 

四、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分为三个模块:通识教育模块、专业教育模块和实践实验实训教育模块。

通识教育模块课程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英语、形势与政策、体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创新创业基础课、微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经济数学、宏观经济学、信息技术应用等课程。

专业教育模块课程有: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劳动经济学、劳动社会学、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劳动争议调解仲裁与诉讼、劳动心理学、经济法、职业安全与健康、工会组织与工会管理、集体合同与集体协商、人才招聘与测评、培训管理、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工作分析与设计、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

实践实验实训教育模块课程有: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第二课堂、公益学分、创新创业、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管理统计软件应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企业决策模拟、大数据分析、模拟集体谈判、企业诊断等课程。

 

五、学生就业方向

劳动关系专业就业方向主要在各级政府机关和工会组织、企事业单位从事招聘专员、员工关系专员、劳动关系主管和劳动关系协调员等工作。

原标题:西南政法大学劳动关系专业

2021年西南政法大学劳动关系专业

劳动关系  1.专业简介及成绩  西南政法大学劳动关系专业是由商学院和经济法学院联合举办和建设的本科专业,于2014年开始招生,迄今仍是西南地区唯一的劳动关系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在2019年的重庆市“一流专业”建设计划中,西南政法大学的劳动关系专业进入到市级“一流专业”建设项目名单。2020年,劳动关系专业进入国家“双万计划”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项目。依据艾瑞

西南政法大学劳动关系专业

专业培养特色西南政法大学劳动关系专业于2014年开始本科招生。本专业融合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一方面结合我校的法学优势,注重劳动关系领域法律法规的培养和训练,具有法商融合的专业特色;一方面根据劳动关系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加强学生劳动关系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这是本专业学生在人力资源领域就业的突出竞争优势

2020年西南政法大学劳动关系专业

(一)人才培养特色西南政法大学劳动关系专业于2014年获批并开始招生,迄今仍然是西南地区唯一培养劳动关系本科专业人才的专业点,是重庆市本科高校“一流”建设专业。几年的探索发展,目前已经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办学道路:一是聚焦于企事业组织需求,突出微观层面的劳动关系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技能学习;二是通过搭建高校、政府、工会、企业四方协同育人机制,搭建核心能力训

2022年西南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西南政法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单位代码:10652联系部门: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地址:重庆市渝北区电话:023-67258893邮政编码:401120传真:023-67258895院系代码及名称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招考方式指导教师人数考试科目备注003行政法学院(监察法学院)030101法学理论01习近平法治思想02现代法理学03

2022年西南政法大学中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澳门保送生简章

一、学校概况  学校全称:西南政法大学  办学地点:重庆市渝北区宝圣大道301号  办学性质和类型: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公办普通高等学校,是新中国早建立的高等政法学府,改革后全国首批重点大学,全国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教育部与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我校现有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3个重庆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现有

2022年西南政法大学四川省各批次分专业招生计划

批次专业计划数文科理科本科提前批侦查学9(男)1(女)2(男)中外合作办学法学(中外合作办学)65本科一批法学8068法学+法语32法学+审计学22知识产权4法学+刑事科学技术4工商管理类1311法学+工商管理22经济统计学22金融学22金融工程23国际经济与贸易22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22英语6法学+英语22德语32新闻传播学类62法学+公共事业管理22政

2022年西南政法大学外语类保送生招生简章

为拓宽选拔和培养优秀人才的渠道,鼓励和吸引成绩优异的学生报考我校,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2年部分外国语中学推荐保送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司﹝2021﹞12号)招收外语类保送生工作的有关规定,我校2022年将继续在全国范围内招收外语类保送生。按照“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透明、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在符合教育部规定的具有保送生资格的学生

2022年西南政法大学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简章

 为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的有关部署,让更多勤奋好学、品学兼优的农村学子进入我校就读,我校2022年继续面向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的县(含县级市)以下中学农村学生开展高校专项计划招生工作。  一、组织机构  (一)学校普通本科招生委员会负责研究决定高校专项计划招生工作中的重大事项。  (二)学校普通本科招生

2022年西南政法大学高校专项考生问答

1.什么是高校专项计划?哪些地区的考生能报名高校专项计划?    高校专项计划,又称农村学生单独招生,是国家为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让更多的农村学生上大学而出台的一项优惠政策。高校专项计划定向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具体实施区域由有关省(区、市)确定。招生学校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试点高校。    

2022年西南政法大学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简章

 西南政法大学是经教育部批准具有面向全国招收高水平运动员资格的高校之一。为提高学生体育水平,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司﹝2021﹞7号)规定,2022年我校面向全国招收运动水平突出、学习成绩优良、综合表现优秀的高水平运动员。  一、招生项目、计划及专业  (一)招收项目:田径
技校专业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