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理工学院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无人机低空遥感方向)

2019-08-18 12:24  武昌理工学院 内容被挡住,点击看完整内容
  • 一、所属学科门类、专业类
  • 二、培养目标
  • 三、培养规格
  • (一)学制与学位
  • (二)培养要求
  • 1.通识教育要求
  •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2)志存高远、脚踏实地、遵纪守法、追求卓越,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 (3)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较高的文化品位,正确的审美情趣;
  • (4)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 (5)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 2.专业教育要求
  • (1)热爱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在遥感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 (2)掌握遥感数据分析处理和遥感技术应用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数字化测绘技术,具备遥感数据获取、数据处理、数据分析、专题信息提取及应用的基本技能;
  • (3)熟悉遥感领域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
  • (4)了解本专业相关的学科前沿及发展动态。
  • 3.创新创业教育要求
  • (1)具有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 (2)具备初步的研究能力,能运用所学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空间信息分析和应用的创新尝试;。
  • (3)能够独立撰写合格的创业计划书。
  • 四、课程体系
  • (一)总体结构
  • (二)课程设置
  • 1.专业核心课
  • 2.专业主要(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遥感科学与技术(无人机低空遥感方向)

本专业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与光谷北斗、南方数码等多家业内知名企业联合设立实习实训基地,深化产教融合,积极开展订单班教学,为行业输送抢手人才。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业教师10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4人,“湖北名师”1人,享受湖北省政府专家津贴1人,海归博士及国内知名大学博士各1人。

一、所属学科门类、专业类

学科门类:工学;专业类:测绘类;专业代码:081202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遥感基本理论和知识,具有无人机低空遥感影像获取、图形图像信息处理、影像解译、分析以及计算机视觉和电子技术应用能力,掌握从影像中恢复重建三维空间信息和识别影像上目标属性的方法,能够在城市规划、环境保护、设计院(所)、地理国情监测、政府应急部门、地理信息企业等从事规划、设计、管理和生产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三、培养规格

(一)学制与学位

基本学制4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二)培养要求

1.通识教育要求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志存高远、脚踏实地、遵纪守法、追求卓越,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较高的文化品位,正确的审美情趣;

(4)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5)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2.专业教育要求

(1)热爱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在遥感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2)掌握遥感数据分析处理和遥感技术应用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数字化测绘技术,具备遥感数据获取、数据处理、数据分析、专题信息提取及应用的基本技能;

(3)熟悉遥感领域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

(4)了解本专业相关的学科前沿及发展动态。

3.创新创业教育要求

(1)具有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2)具备初步的研究能力,能运用所学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空间信息分析和应用的创新尝试;。

(3)能够独立撰写合格的创业计划书。

四、课程体系

(一)总体结构

总学分:180

课程结构及学分构成如下:

学 分

类 别

学分及所占总学分比例

必修与选修学分分布

理论与实践学分分布

必修学分及所占总学分比例

选修学分及所占总学分比例

理论学分及所占总学分比例

实践学分及所占总学分比例

通识教育

55(30.55%)

47(85.5%)

8(14.5%)

43(78.18%)

12(21.82%)

专业教育

111(61.67%)

89(80.18%)

22(19.82%)

61(54.95%)

50(45.05%)

创新创业教育

14(7.78%)

8(57.14%)

6(42.86%)

10(71.43%)

4(28.57%)

合 计

180

144(80.00%)

36(20.00%)

114(63.33%)

66(36.67%)

(二)课程设置

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详见教学计划表。

1.专业核心课

专业核心课程1:测绘学概论(2学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测绘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测绘学的研究内容和学科分支,了解测绘学的学科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热爱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的职业素养。

专业核心课2: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5学分)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备航测相片外业调绘以及影像信息识别、处理、提取和表达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树立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意识。

专业核心课3:遥感原理与应用(3学分)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遥感原理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测定典型地物的波普特征曲线、遥感图像纠正以及专题信息提取的能力,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职业精神。

专业核心课4:数字图像处理(3学分)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图像变换、图像增强、图像编码、图像复原与重建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良好职业素养。

专业核心课5:遥感图像解译(4学分)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遥感图像解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人工目视解译以及人机交互图像解译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意志品格。

专业核心课6:GNSS定位原理与应用(3学分)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GNSS定位原理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GNSS静态和动态测量以及数据处理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热爱我国北斗产业的职业品格。

专业核心课7: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2学分)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条件平差和间接平差的能力,具备对测量数据进行平差处理和精度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的职业态度。

专业核心课8:GIS原理与应用(3学分)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GIS原理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多源数据录入、空间分析、时态演化和报告生成的能力,培养学生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9:测量学(4学分)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测量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常规测绘仪器使用的基本能力,具备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服务测绘地理信息产业的职业精神。

专业核心课10:大地测量学基础(2学分)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大地测量学基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精密导线测量和精密水准测量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

2.专业主要(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环节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设学期

教学目标

认识实习

1W

1

2

了解遥感行业现状,了解无人机遥感现场作业流程和无人机影像处理流程,为后续学习专业课程提供感性认识。

测量学实训

2W

2

2

熟练掌握图根控制网选点布网的方法,掌握常规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具备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的基本能力。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设计

2W

2

3

熟练掌握图像直方图及其应用,掌握二值图像处理的方法,具备图像复原与重建、数据压缩、分类等技术。

遥感图像解译课程设计

2W

2

4

熟练掌握遥感图像人工目视解译以及计算机自动识别分类的基本方法,具备制定分类方案的能力。

数据库课程设计

2W

2

4

熟练掌握数据库数据录入、时态分析、报告生成的方法。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实训

2W

2

5

熟练掌握航空摄影测量基本作业流程和各工序的技术要领,具备航测相片外业调绘以及影像信息识别、处理、提取和表达的能力。

GNSS定位原理与应用实训

2W

2

5

熟练掌握GNSS控制网布设方法,掌握GNSS静态测量和动态测量的基本方法,具备数据处理的能力。

毕业实习

12W

12

7-8

学生进入遥感相关行业企业单位,通过毕业实习,掌握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的外业流程和内业数据处理方法;掌握数字化测绘技术;同时培养学生团队协作,与人沟通、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养成良好的综合专业能力,为毕业设计和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毕业综合训练

10W

10

7-8

通过参与遥感实际工程项目进行毕业综合训练,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加深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遥感数据获取、数据处理、数据分析、专题信息提取技术;掌握GNSS定位测量技术和和GIS技术;掌握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着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独立工作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独立获取新知识、运用新知识的能力;养成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能力。

合计

35W

35

 

 

原标题:武昌理工学院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无人机低空遥感方向)

武昌理工学院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无人机低空遥感方向)

遥感科学与技术(无人机低空遥感方向)本专业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与光谷北斗、南方数码等多家业内知名企业联合设立实习实训基地,深化产教融合,积极开展订单班教学,为行业输送抢手人才。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业教师10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4人,“湖北名师”1人,享受湖北省政府专家津贴1人,海归博士及国内知名大学博士各1人。所属学科门类、专业类学科门类:

武汉大学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

遥感科学与技术是在空间科学、电子科学、地球科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其他学科交叉渗透、相互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利用非接触传感器来获取有关目标的时空信息。由于其涉及广泛的科学技术领域,因此它的应用已深入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人民生活等各方面。为国家制定重大决策、国防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军事情报服务,毕业生社会需求量大,就业前景广阔,可从

2020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

遥感科学与技术所属院系: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培养目标面向空间信息产业发展和遥感专业服务需求,培养综合素质优、社会责任感佳、团队合作意识好、学习能力强,掌握坚实的数理、遥感、测绘、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理论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并能将相关理论、方法与技术有效运用于解决遥感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高级技术人才。核心课程测绘学概论、计算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2021年武昌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智能数据与云计算方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数据与云计算方向)培养目标本专业是基于“新工科”基础,主要培养企业级应用开发+大数据开发方向人才,涉及移动Web前端开发、企业级应用开发、大数据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技术,面向“国家级人才培养战略”,毕业生将输送到中软国际及其联盟企业等大型软件开发公司、各大互联网高科技公司、各大研究所就业,培养具有优秀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具备高素质IT复合

武昌理工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

所属学科门类、专业类学科门类:工学;专业类:计算机类;专业代码:080907T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智能系统开发、测试和项目组织管理的实践能力,掌握智能应用系统需求分析、开发设计、编程实现、测试调试等方法,在模式识别方面有专长,能在智能信息处理、智能机器人及相关领域从事工程应用、项目管理、技术

武昌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所属学科门类、专业类学科门类:工学;专业类:计算机类;专业代码:08090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软硬件系统开发、测试和项目组织管理的实践能力,熟练掌握计算系统需求分析、开发设计、编程实现、测试调试等方法,在全栈项目实施方面有专长,从事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的工程应用、项目管理、技术服

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工程测量技术(摄影测量与遥感方向)

职业领域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测绘、国土资源、城镇规划、环境保护、交通运输、水利建设、林业监测、煤炭、石油等行业或领域。工作岗位⑴主要职业岗位摄影测量⑵相近职业岗位地理信息数据生产、数字测图、工程测量、地图制图⑶发展岗位通过5~10年的工作或进修深造可胜任:技术负责人、技师/高级技师、遥感信息处理工程师、项目经理、测绘工程师、注册测绘师等岗位。

2022年武昌理工学院影视传媒类专业招生范围

备注:2022年分省招生计划,以各省公布为准。

2020年武昌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移动互联网方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移动互联网方向)四年制本科专业优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学校示范建设专业,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湖北省战略性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专业,湖北省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荆楚卓越工程师协同育人计划”项目专业。移动互联网方向以市场和企业对IT、互联网+人才的需求为导向,根据岗位技能要求,确定专业技能培养目标,构建完备的技能模块为核心的课程体

武昌理工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

所属学科门类、专业类学科门类:工学;专业类:计算机类;专业代码:080910T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及相关领域从事大数据分析、开发、应用、管理、维护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规格(一)学制与学位基本学制4年。授予学位
技校专业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