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医药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2019-12-28 10:54  天津中医药大学 内容被挡住,点击看完整内容

培养目标:以医疗保险为特色,依托医药学和保险保障专业知识,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适应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特别是医疗保险事业发展,通晓中外劳动和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业务知识面宽,能从事劳动就业、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与商业性保险运作与管理,并具有理论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专业优势:本专业以医疗保险为特色,为天津市“十三五”应用型专业。

培养模式:实行公共管理类大类招生,采用“1+3”培养模式。第1年在管理学院进行公共管理大类通识教育,学习专业基础课。后3年通过专业分化,进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育。同时依托管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在学期间,学校与澳洲名校埃迪斯科文大学(ECU)和默多克大学(Murdoch)建立“2+2”合作培养平台,学生有机会获得中外两个学士学位。

学院与美国北阿拉巴马州立大学(UNA)开设了“3+1+1”国际合作办学项目,相关专业本科生有机会通过国内3年国外2年的学习,获得我校的学士学位和UNA大学的工商管理、健康与人类行为、历史、英语、刑事司法学等方向的硕士学位。或可以通过教育部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赴UNA大学进行短期国际交流。

学院与英国北安普顿大学(UON)开设“3+1”、“3+2”、“4+1”等多种合作办学项目,各专业本科生可通过该项目,获得我校的学士学位和UON大学的硕士学位

主要课程: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管理学原理、社会学、人口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财政学、风险管理、货币银行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卫生事业管理学、中医药学概论、基础医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社会医学、卫生法学、社会保障概论、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险学、公共政策学、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保险学、卫生经济学、社会保障统计、劳动经济学、医疗保险学、劳工关系、社会福利与社会救济。

学制学位:学制4年。在修业年限内,合格完成培养计划规定的全部内容,可以获得本科毕业证书;根据《天津中医药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到各类各级社会保障行政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医院,从事与医疗保险领域相关的工作,也可继续攻读管理学及其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原标题:天津中医药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2021年天津中医药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劳动与社会保障为提高学生专业选择的自主性,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根据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结合学校人才培养定位,自2019年起,实施公共管理类专业“大类招生,后期分化”的培养模式改革。学校将现有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和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按公共管理类招生。第1—2学期,培养方案一致,学习公共课及基础课。第2学期末,在学生分化志愿的基础上

天津中医药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培养目标:以医疗保险为特色,依托医药学和保险保障专业知识,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适应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特别是医疗保险事业发展,通晓中外劳动和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业务知识面宽,能从事劳动就业、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与商业性保险运作与管理,并具有理论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专业优势:本专业以医疗保险为特色,为天津市“十三五”应

天津中医药大学公共管理类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培养目标:以医疗保险为特色,依托医药学和保险保障专业知识,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适应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特别是医疗保险事业发展,通晓中外劳动和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业务知识面宽,能从事劳动就业、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与商业性保险运作与管理,并具有理论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专业优势:本专业以医疗保险为特色,为天津市“十三五”应

天津中医药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医疗保险方向)

培养目标:以医疗保险为特色。主要学习相关专业及医学基础理论,了解国内外医疗与社会保障现状及发展趋势,具备运用现代技术进行医疗保障领域的管理工作,以及相应的调查分析和实际操作能力。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会计学、社会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人口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计量经济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劳工关系、卫生法学、行政学与行政法、中医药学概论

2022年天津市劳动保障技师学院智能制造系招生

一、院系介绍智能制造系被评为“教育部首批智能制造领域中外人文交流基地”,学生实习采取“师带徒”模式,每年举行拜师仪式,产教结合、寓教于产,教学环境模拟企业环境,学生沉浸企业氛围,采用师徒制让学生掌握更扎实、更实用的技术。系部教师均具有多年的专业工作经验,多名教师获得国家级、市级技能大赛奖项。多名教师获得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多名教师获得国家级、市级技能大赛

河北工业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本专业公共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点(MPA)依托授予权。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比较扎实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基础知识,能从事社会保障运作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就业管理,富有创新精神与研究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本专业的核心课程有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社会保障概论等。毕业生可进入政府

天津天狮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学科建设--劳动与社会保障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成立于2010年,已经有5届毕业生共280人,截至目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校学生有266人。本专业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需要,扎实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备从事基金运作管理、社保政策法规解读、劳动关系管理、社会调查与分析、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基本能力;能在政府相关机构、企事业单位、社

2019年天津天狮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学科建设--劳动与社会保障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成立于2010年,已经有5届毕业生共280人,截至目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校学生有266人。本专业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需要,扎实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备从事基金运作管理、社保政策法规解读、劳动关系管理、社会调查与分析、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基本能力;能在政府相关机构、企事业单位、社

2020年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的科学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应用能力,熟悉劳动与社会保障政策,具有良好的沟通、协作与管理能力,既能从事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政策研究与管理工作,又能从事劳动关系协调、社会保险经办、员工薪酬福利管理、社会保障基金财务管理及社区社会工作与服务等具体实务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

2015年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欢迎报考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根据教育部2012《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制定的培养目标:通晓中外劳动和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具备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和核算能力。熟悉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与就业相关政策,熟练掌握一门外语的社会保障高级专业人才。  本科学制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师资队伍教师高级职称比例50%;硕士博士学历毕业教师100%。毕业生能胜任各级劳动社会保障局
技校专业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