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0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6名,讲师3名。硕士生导师7名。具有博士学位的10名,其中3名博士后,1位海外归国人员。本专业教师实力雄厚,责任心强,在教学和科研上表现出色。■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政治素质过硬,道德品质优良,精通劳动和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具有扎实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现代管理技术与方法,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需
劳动与社会保障(按“公共管理类”招生|大三上学期·依据兴趣、成绩等进入)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坚实的公共经济学、公共管理学和福利经济学基础,系统掌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学科国内外前沿专业知识,熟悉中国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制度变迁及其规律,兼具理论、专业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一)主要专业课社会保障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LabourandSocialSecurity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社会责任感,以及较高人文素养和较强的事业心;掌握国内外劳动经济与社会保障的理论和方法,了解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制度、政策的变化与发展,熟悉劳动和社会保障业务管理、操作的方法和技术,使学生具有调查研究和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具有在社会保障领域处理实际问
劳动与社会保障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一个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多学科交叉,专业性强、应用性广、社会需求迫切的新兴专业,主要涉及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员工关系与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专业主干课程:社会保障概论、社会保险学、人力资源管理、保险精算、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劳动经济学、
劳动与社会保障四年制本科管理学学士专业特点:本专业为上海市教育高地。本专业依据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培养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基本理论和政策,掌握科学管理的方法和专业技术,具备较宽的国际视野、较高的综合素质、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在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机构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
本专业于2004年设立,2008年通过了上海市教委新增本科专业评估,获得学士学位资格授予权。本专业拥有一支专兼职结合、梯队合理的教学团队,教师以中青年为主,平均年龄40岁,结构合理。专业定位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着力为中小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社区培养具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其应用能力(包括决策实施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调查预测能力、业
劳动与社会保障(按“公共管理类”招生|大三上学期·依据兴趣、成绩等进入)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坚实的公共经济学、公共管理学和福利经济学基础,系统掌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学科国内外前沿专业知识,熟悉中国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制度变迁及其规律,兼具理论、专业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主要专业课社会保障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福利经济学、政治学、社会保障政策比较、
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LabourandSocialSecurity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社会责任感,以及较高人文素养和较强的事业心;掌握国内外劳动经济与社会保障的理论和方法,了解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制度、政策的变化与发展,熟悉劳动和社会保障业务管理、操作的方法和技术,使学生具有调查研究和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具有在社会保障领域处理实际问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PA)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安排一、复试所需材料:1.复试通知书【考生登录同济大学研究生招生系统(http://yjszs..cn/)自行下载】2.有效居民身份证件3.准考证(中国研究生招生网下载)4.学历学位证明:毕业证书或学信网下载的《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5.个人简历(pdf格式电子版,3月28日12:
上海海关学院2022年公共管理硕士(MPA)招生简章上海海关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直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中国海关高等教育已有百年历史,1908年清政府在北京建立税务学堂(后更名为税务专门学校,并迁址上海),该学堂是世界上早从事海关高等专业教育的学校之一。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上海海关学校设立;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