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能源动力专业

2019-09-27 21:01  上海大学 内容被挡住,点击看完整内容
  • 01.(全日制)新型电机设计及应用
  • 02.(全日制)智能电器设计及应用
  • 03.(全日制)电力电子变换技术
  • 04.(全日制)电力传动自动控制技术
  • 05.(全日制)电动汽车电驱动技术
  • 06.(全日制)新能源发电及其并网技术
  • 07.(全日制)现代电力系统优化及运行
  • 08.(全日制)控制系统的故障分析与诊断
  • 09.(全日制)高性能伺服驱动技术
  • 10.(全日制)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 11.(全日制)新型储能及变换技术
  • 12.(全日制)高端民机设计
  • 1.101思想政治理论
  • 2.204英语二
  • 3.302数学二
  • 4.917电路(专)
  • 5.复试科目:模拟与数字电路
  • 1.本专业在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培养。
  • 2.联系人

085800能源动力(原085207电气工程)               
  本学科是学校“211工程”建设项目、上海市高原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设有电气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博士学位授予点,建有上海市电站自动化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汽车电驱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平板显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电机与控制工程研究所等,设有上大-自仪股份、上大-宝信软件等多个上海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本学科面向新能源、电力、交通、仪表等国民经济重要行业,开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的技术开发和工程应用研究,包括电机与电器、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等科学方向。
  本学科师资队伍雄厚、学科梯队完整,拥有教授十余人,副教授二十余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7人,具有海外学习和工作经历的教师十余人。长期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省部级重大基础研究、国际合作和科技攻关等重大重要科研项目和企业委托科研项目,多次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与国内外专家、学者建立了广泛的学术联系和合作关系,目前已和英国、法国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或研究生交流机制。
  本学科注重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的有机统一,所设课程反映当今电气工程领域的新技术和发展趋势,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术知识、在相关领域独立从事研究开发、创新实践的能力。
学  制:2.5年
研究方向:

  01.(全日制)新型电机设计及应用
  02.(全日制)智能电器设计及应用
  03.(全日制)电力电子变换技术
  04.(全日制)电力传动自动控制技术
  05.(全日制)电动汽车电驱动技术
  06.(全日制)新能源发电及其并网技术
  07.(全日制)现代电力系统优化及运行
  08.(全日制)控制系统的故障分析与诊断
  09.(全日制)高性能伺服驱动技术
  10.(全日制)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11.(全日制)新型储能及变换技术

12.(全日制)高端民机设计
指导教师:
  罗建教授、张琪教授、徐国卿教授、汪飞教授、宋文祥教授、陈息坤教授、冉峰教授、胡越黎教授、张少华教授、邹斌教授和二十余名副教授及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
招生人数:详见招生计划汇总表
考试科目:

  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204英语二
  3. 302数学二
  4. 917电路(专)
  5. 复试科目:模拟与数字电路
备  注:
  1. 本专业在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培养。
  2. 联系人:李帅 联系方式:(021)66136635 lishuaishu@***.cn

原标题:上海大学能源动力专业

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一、专业介绍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具备能源、动力、制冷空调及环境等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从事热力发电工程、制冷与空调工程、动力机械、热力发动机、流体机械、热力系统优化及设备等领域的设计、开发、制造及安装、运行、管理、技术服务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参考学生兴趣,按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工程、制冷与空调工程、

上海大学能源动力专业

085800能源动力(原085207电气工程)                 本学科是学校“211工程”建设项目、上海市高原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设有电气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博士学位授予点,建有上海市电站自动化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汽车电驱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平板显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电机与控制工程研究所等,设有上大-自仪股份、上大-宝

2021年上海大学硕士研究招生能源动力专业介绍

085800能源动力(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本学科是学校“211工程”建设项目、上海市高原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设有电气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建有上海市电站自动化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汽车电驱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平板显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电机与控制工程研究所等,设有上大-自仪股份、上大-宝信软件等多个上海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2021年上海大学非全日制硕士研究招生能源动力专业介绍

085800能源动力(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本学科是学校“211工程”建设项目、上海市高原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设有电气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建有上海市电站自动化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汽车电驱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平板显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电机与控制工程研究所等,设有上大-自仪股份、上大-宝信软件等多个上海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上海海事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能源动力类理工四年)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质及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能源与动力工程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能从事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的设计制造、科研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教学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分为二个专业方向:制冷与空调工程、能源工程及自动化。学生在完成综合基础素质教育、掌握宽厚的理论基础后,根据社会需求和个人意愿可以在制冷

2021年上海大学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能源动力专业介绍

085800能源动力(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本学科是学校“211工程”建设项目、上海市高原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设有电气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建有上海市电站自动化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汽车电驱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平板显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电机与控制工程研究所等,设有上大-自仪股份、上大-宝信软件等多个上海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2021年华东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是由1952年建校时设立的“燃料工学”专业经过长期的发展与调整沿革而来的更适应时代发展的专业。本专业于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是“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专业之本专业所在的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学科是上海市一流学科,具有热能工程博士点和硕士点。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拥有省部级创新团队2个,教授14名,博导14名,其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四年制本科工学学士专业特点:为适应我国节能减排基本国策对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体现现代化工程应用型特色大学的办学宗旨,本专业坚持产学研合作办学模式,重视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强化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注重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学科的交叉和渗透。培养具有合格的个人素质、职业素养及职业道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及合作能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1.专业名称能源与动力工程2.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二十一世纪能源动力工程现代技术,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修养,掌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实践知识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具有国际视野的、一线“能源动力工程师”、“节能工程师”、“能源管理工程师”为主的高层次、应用型、技术型人才。3.就业方向合格大学毕业生主要从事

2020年上海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依托电力行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能在能源动力领域从事发电、热能工程、节能环保等方面的设计、制造、安装、运行、管理工作的高水平应用型技术人才。(二)专业特色本专业是我校早设立的本科专业之一,具有近70年的专业历史,其前身为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拥有动
技校专业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