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2019-10-18 10:21  首都师范大学 内容被挡住,点击看完整内容
  • 1.汉语言文学(师范)
  • 四年制本科 授文学学士学位
  • 2.汉语言文学
  • 四年制本科 授文学学士学位
  • 3.汉语国际教育
  • 四年制本科 授文学学士学位
  • 4.秘书学
  • 四年制本科 授文学学士学位
  • 5.文化产业管理
  • 四年制本科 授管理学学士学位
  • 6.戏剧影视文学
  • 四年制本科 授艺术学学士学位

 

文学院

(咨询电话:010-68901233)

  文学院前身--中文专业,是首都师范大学1954年建校时期早开办的专业之一。经过六十余年的发展建设,文学院现已成为拥有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的完整办学体系的高水平学院。目前学院在读各类研究生近1000人,本科生1100余人。

  文学院现有教师101人,其中教授36人,副教授40人,有博士学位者96人。现有博士生导师29人,硕士生导师81人,特聘教授5人。文学院的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2017年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进入A类学科(A-),该学科2003年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涵盖所属全部8个二级学科,并自主增设中国文化经典教育、语文教育、文化产业与媒介素养教育三个交叉博士点学科。2000年建立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2007年古代文学学科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12年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成为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此外,文学院还拥有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点、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硕士学位点。

  文学院现设有汉语言文学系、秘书学系、比较文学系、戏剧影视文学系、文化产业管理系、汉语国际教育系等6个系。设有中国古代文学、文艺理论、汉语言文字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戏剧影视文学、语文教育学、秘书学、文化产业管理、汉语国际教育等教研室以及大学语文教育中心。设有用于教学研究的汉语语言文学实验教学中心、语言习得实验室、计算机实验室、影视实验室、秘书学实验室、文化产业实验室(含首师创意网)和汉语国际教育微格实验室。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诗歌研究中心、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北京市级协同创新中心“首都文化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的核心协同单位甲骨文研究中心的主体力量来自文学院。

  文学院采取厚基础、宽口径、分层培养的模式,2018年起在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秘书学三个专业实行中国言语文学类大类招生和培养。对于全体一年级本科生,根据其专业意愿,因材施教,修习中国语言文学类基础课程。大学一年级末,学生在学院统筹安排下,按照专业意愿与相关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根据一定比例,自主选择汉语言文学专业、秘书学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文学院高层次人才列表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成员

2

黄天树教授(第六届)

左东岭教授(第七届)

国家教育部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3

马自力教授

王德胜教授

 波教授

教育部全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1

 波教授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会议评审专家

3

赵敏俐教授

左东岭教授

 波教授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

王德胜教授(2007)

 静教授(2013年) 

教育部跨(新)世纪人才

6

王德胜教授(2005年)

 波教授(2005)

踪训国教授(2008年)

 静教授(2009)

张桃洲教授(2011年)

冷卫国教授(2012年)

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

1

王德胜教授(2017年)

“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1

王德胜教授(2018年)

北京市长城学者

4

 静教授(2013年)

孙晓娅教授(2016年)

张桃洲教授(2017年)

孙士聪教授(2018年)

北京市高层次人才

1

赵敏俐教授

北京市教学名师

5

赵敏俐教授

黄天树教授

 波教授

 蒸教授

 南教授

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

人才支持计划教学名师

2

 波教授

 南教授

 

1.汉语言文学(师范)

四年制本科 授文学学士学位

 专业简介:汉语言文学(师范)为首都师范大学1954年建校之初即成立的专业。秉承文学院60余年的深厚底蕴,经过数代学人的共同努力,本专业现已成为特色鲜明、体系完备、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条件优越、人才培养质量优异、社会评价良好、在国内同专业中具有影响力的专业,为首都基础教育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本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北京市优势专业。

 核心课程: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文献学、美学、文学概论、中国文学批评史、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基础写作、语文教学论、语文学科教学设计、教学技能训练、书法训练。

 专业特色:重视汉语言文学学科基础的积累,强调人文素养的陶冶和师范品格的养成,注重学生的学术规范教育和教师教育技能训练。

  就业方向:主要到初等或中等教育系统从事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亦可报考本市全日制教育硕士。

 

2.汉语言文学

四年制本科   授文学学士学位

 专业简介:汉语言文学专业是首都师范大学历史悠久、实力雄厚的专业之一,目前已经建设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和北京市优势专业,拥有独特鲜明的办学特色和强大的师资队伍。其所依托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是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学科是国家级重点二级学科。该专业秉持知识积累、能力训练、素养提升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素养、出色的文学鉴赏能力和突出的文字表达能力,能在文化、教育、新闻、出版、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等领域和单位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主要课程有中外经典导读、文学作品导读、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文献学、美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写作等30余门,另有文学系列、语言系列、通论系列等100余门专业选修课,其中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概论、美学原理为专业核心课程等。

 专业特色:依托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雄厚的学科和师资力量,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广博的知识视野、良好的国际化交往能力的复合型和研究型人才。

 就业方向:除攻读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研究生或出国深造外,本专业毕业生可到政府机关、文化教育机构、新闻出版等企事业单位相关行业,从事与汉语言文学专业有关的工作。近年就业单位有:网易传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故宫博物院、北京景山学校等。

                                                                                                          

3.汉语国际教育

四年制本科   授文学学士学位

 专业简介:本专业秉承“汉语为本、外语为用、素养为本、技能为用”的办学理念。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学生都可获得名师亲炙;拥有优良的海内外实习基地,学生有赴海外或京内大中小学教学实习的机会;拥有优越的校内实训平台,学生可与外国留学生进行一对一教学实训。

 核心课程:本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四个板块,分别是语言学和汉语言文字学课程、中国文学和文化类课程、外语水平和能力提升类课程以及教学技能和跨文化适应能力塑造类课程,这四个板块的课程各占1/4比例。

 专业特色: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高级应用型和学术研究型复合人才,凭借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设计,突出强调专业基本素养和基本技能。依托首都优势,占据时代前沿,面向未来发展,注重汉语和外语双语能力,强调国际化适应能力和开拓能力的塑造与培养。

 就业方向:可从事对外汉语教学,跨文化传播和中外文化交流,涉外文秘,中小学语文教师等方面工作,或攻读中国语言文学各二级学科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近年就业单位有:外交部钓鱼台宾馆管理局、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北京市东城区青年湖小学等。

 

4.秘书学

四年制本科   授文学学士学位

 专业简介:办学20年来已向社会输送了大批高级秘书专门人才。拥有一支具有多学科背景的、由校内校外教师构成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团队。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步叠加的模式培养具有良好人文修养的应用型秘书本科人才,实行“本科生双导师制”(校内导师+业界导师),“双导师”四年跟踪指导,夯实学生办文办会办事能力,培养学生成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中外企业等组织中的高级秘书人才。

 核心课程:秘书学概论、中国秘书史、秘书实用汉语、公文写作、文件处理与案例、办公室管理、调查研究方法、档案管理、英语高级视听说、实用英文写作、管理心理学、国际商务经济学、经济法、人际与商务沟通实训、秘书礼仪实训、现代办公技术应用实训、会议活动组织实训等课程。

专业特色:依托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和新闻传播学科的师资力量,注重学生人文素养与应用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突出学生文字写作与信息处理、人际与组织协调、中英文交流沟通等方面的能力训练,着力培养应用型、高素质的秘书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学生可以报考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公共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学科的研究生。近年继续读研深造的国内外名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杜克大学、爱丁堡大学等。同时,学生可到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中外企业、外事机构等组织中从事秘书、行政助理、办公室文员、人事专员、媒体编辑、档案管理、会展服务等方面的工作。近年就业单位: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远东国际招标公司、北京电视台、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等。

 

5.文化产业管理

四年制本科   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专业简介:该专业以硕士、博士在内的较为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为依托,授予管理学学位,以经济、管理、创意为主要教学方向,培养文化创意策划与文化管理人才。该专业教师都具有博士学位,有较为丰富的文化产业研究与文化产业实践经验。在本科之上,该专业拥有文化产业专业硕士点、文化创意产业与媒介素养教育博士点,可为该专业本科学生继续深造提供机会。

 核心课程:中国当代文化产业(讲座)、西方当代文化产业(讲座)、文化产业基础理论、文化管理学、知识产权法、媒介创意与策划(讲座)、文化营销学、文化艺术经纪人(讲座)、文化消费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社会研究方法、高等数学D、应用写作、传播学概论、广告学、专题片制作、影视艺术概论等。

 专业特色:突出文化管理与文化创意特色,重点培养北京乃至全国急需的文化创意、策划与管理方面的人才。

 就业方向:已毕业九届本科生,除了相当一部分学生考研深造、出国留学外,其他学生大多到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影视传播、广告会展、网络及游乐业等机构从事与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有关的创意、策划、管理等工作。近年就业单位有:北京市政府部门、人民出版社等出版机构、《新京报》等报刊媒体、百度等主流网媒、北京青年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等旅游公司、北京光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等相关文化传播的各类公司。

 

6.戏剧影视文学

四年制本科   授艺术学学士学位

 专业简介:本专业旨在通过传授戏剧影视文学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培养戏剧影视领域的创作、制作、宣传、研究人才。该专业教师多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等高校,绝大多数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及国外相关专业访学经历,所拍摄的纪录片、电影、广告多次获得各类奖项。拥有影视文学专业实验室及160平米专业演播室。聘请了十位国内著名导演、编剧担任客座教授。

 核心课程:除语言、文学类课程外,开设戏剧影视概论课程、视听语言、中外电影史、影片分析、影视剧本创作、导演基础、影视批评、影视制作、传播学、新闻采编、纪录片理论与实践等。

 专业特色:与采取艺考招生的国内高校同类专业相比,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戏剧影视人才。一方面注重学生在读期间的文化及理论修养的培养与提高,另一方面为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着力加强学生专业动手能力的培养,专设实践性课程,培养学生导演、导播、摄影、录音等专业技能。学生在校期间需完成MV、广告、微电影、纪录片、话剧编创及排演等专业实践,并在传媒机构、影视机构进行专业实习。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从事电影编剧、剧本编辑、影视编导、戏剧策划、记者、视频网站编辑、影视宣传、经纪人、企事业单位宣传等工作,有的毕业生已成长为国内知名编剧或在著名影视媒体中担任制片人、首席记者。每年均有学生考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戏剧学院等校的研究生,或赴香港、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地继续深造。

 


原标题: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文学院(咨询电话:010-)文学院前身--中文专业,是首都师范大学1954年建校时期早开办的专业之经过六十余年的发展建设,文学院现已成为拥有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的完整办学体系的高水平学院。目前学院在读各类研究生近1000人,本科生1100余人。文学院现有教师101人,其中教授36人,副教授40人,有博士学位者96人。现有博士生导师29人,硕士生导师81人

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简介及专业介绍

物理系招生简章物理系(咨询电话:010-)1954年首都师范大学的前身北京师范学院建立,开办了一年制物理专修班,1955年建物理系,设四年制本科和二年制专科,经过60余年的发展,物理系现有教职工69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26人,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教授为骨干的、富有活力的教学科研队伍。包括“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霍英东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心理学院(咨询电话:010-)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作为我国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具有雄厚的教学与科研实力,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博士后流动站、“学习与认知”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重点一级学科(培育),形成了从本科、硕士、博士到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学院拥有一支学历层次高、专业基础扎实、年龄结构合理、充满朝气和活力的优秀教学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美术学院(咨询电话:010-、)  首都师范大学创建于1954年,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北京市与教育部“省部共建”高校。学校是一所包括文、理、工、管、法、教育、外语、艺术等专业的综合性师范大学,六十多年来已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二十余万名,是北京市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学校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博士点100个,博士后流动站16个,硕士学位授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教育学院(咨询电话:010-、)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科创始于1954年,著名教育家傅任敢先生是教育学科的奠基人。为了加强教育学科的建设,首都师范大学于2018年12月将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系、高等教育研究所合并成新的教育学院。目前,教育学院设有首都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院、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所、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所、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教育技术学

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政法学院(咨询电话:010-、)政法学院的历史早可追溯至原北京师范学院于1955年设立的政治理论教研室,经过几十年的传承、积淀和发展,学院已形成了良好的人才培养传统,建立了从本、硕、博较为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为首都北京乃至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党政、司法及国有企事业单位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学院下设法学、社会工作、政治学与行政学和哲学四个专业(其中哲学专业隔年招生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历史学院(咨询电话:010-)历史学院成立于2007年12月,是在原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基础上建立的。历史系创建于1954年,著名历史学家齐世荣先生、宁可先生、戚国淦先生等第一代教师是历史系的创建者。60多年来,经过四代教师的辛勤耕耘,历史学学科的办学规模不断发展,办学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历史学院是首都师范大学唯一拥有三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考古学、中国史和世

首都师范大学化学系简介及专业介绍

化学系(咨询电话:010-)化学系成立于1954年,是首都师范大学早成立的院系之化学系现有专任教师47人,其中98%具有博士学位;教授19人,副教授23人,博士生导师7人,双聘院士1人,杰青/973首席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北京市科技新星6人。化学系现有化学(师范)和应用化学两个本科专业。具有化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材料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予

2022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单位代码:10027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邮政编码:100875联系部门:文学院电话:010-58808276联系人: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学习方式招生人数初试科目复试科目备注010文学院181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7接收推免生5人左右本科专业为汉语言文学。  01语文教学论全日制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3教育学基础综

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数学科学学院(咨询电话:010-,010-)数学学科创建于1954年,经过六十多年的建设,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研究型数学科学学院。2017年9月首都师范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数学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基础数学”是国家重点学科,拥有数学、统计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数学、统计学两个博士后流动站,“学科教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