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

2019-07-10 21:44  四川大学 内容被挡住,点击看完整内容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系统的网络与新媒体基本理论素养、专业基础知识、熟练的文案写作、美工设计、数据分析、程序编写和运营管理等专业知识与技能,同时具备政治素养、文学艺术修养及创新精神,可在互联网企业、报社、杂志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出版社、广告公司、企业营销部门等担任新媒体编辑、策划、制作等工作,也可在企事业单位从事新媒体宣传工作或在新闻传播教育与研究机构任职的全媒体人才。

 

核心课程:

新媒体概论、新媒体艺术、新媒体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用户调研与数据分析、网络社会心理学、传播效果理论基础、网络与新媒体信息采编、新媒体产业经济、数字媒体编程基础、Web软件开发技术、网络与新媒体产品策划、文化产业与新媒体应用、移动媒体软件开发、全媒体整合传播、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国情教育等。

就业方向与前景:

到网络公司、广告公司、电视台、报社、音像电子出版社、杂志社、新闻单位、教育推广公司、教学软件开发公司、学校(网校)、机构、科研单位、各级企事业的信息化管理宣传部门、咨询策划公司、展示展览公司、文化传播公司、各企业的市场部

原标题: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系统的网络与新媒体基本理论素养、专业基础知识、熟练的文案写作、美工设计、数据分析、程序编写和运营管理等专业知识与技能,同时具备政治素养、文学艺术修养及创新精神,可在互联网企业、报社、杂志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出版社、广告公司、企业营销部门等担任新媒体编辑、策划、制作等工作,也可在企事业单位从事新媒体宣传工作或在新闻传播教育与研究机构任职的全

2022年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学科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及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103文学与新闻学院335各专业招生人数为预计招生人数,“()”内为拟接收推免生人数,实际录取人数将视考生报考及考试情况进行适度调整。如推免生录取人数未达预计人数,且该专业统一考试上线生源充足,未完成人数用于对应专业统一考试。未备注“可招收少干”的专业不接受少民骨干计划考生报考。电话:028-6470964

2023年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招生专业目录

学科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及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103文学与新闻学院66电话:028-64709646办公/通讯地址:江安校区文科楼一区310室050101文艺学学术学位(学制:4年)01文化与文论①1001英语或1002日语或1003俄语或1009德语②2099材料评议③3299综合考核本专业可招收少数民族骨干计划。02艺术美学03中国古代文论04文艺

2021年成都大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

网络与新媒体(学制4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1.专业特色:本专业为与成都市委宣传部新闻学院共建专业。作为新兴复合专业,课程设置覆盖新媒体技术、新媒体艺术、新闻传播理论和新闻业务等多维度新媒体内容生产能力培养。2.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良好政治素养和新闻与传播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新闻采写编播评、网络与传播技术、数字媒体与素材加工等技能的复合型应用型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类高级

四川传媒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

网络与新媒体本科(普通类·文理兼招)(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系统的网络理论素养,具备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掌握丰富的网络视听传播知识,拥有熟练的写作、编辑、图文视频采集与制作、短视频摄制技能,具有从事网络直播和新媒体运营的能力。本专业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广泛需要,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是应用性、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二)主修课程:传播学、

2021年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学科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及研究方向导师姓名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103文学与新闻学院352各专业招生人数为预计招生人数,“()”内为拟接收推免生人数,实际录取人数将视考生报考及考试情况进行适度调整。如推免生录取人数未达预计人数,且该专业普通招考上线生源充足,未完数用于对应专业普通招考。联系方式:网址:http://lj..cn/电话:028-办公/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

网络与新媒体层次:本科学制:4年授予学位:文学学士招生类别:文理兼收四川省应用型示范专业,《今日头条》教学实践人才培养基地,四川17个地市报社、融媒体单位(校外教学实践基地)。专业方向:网络编辑、移动商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学生将成为具备宽广深厚的人文知识和系统的新媒体传播理论,娴熟的网络编辑操作能力,网络专题策划与表现能力,同时掌握新媒体营销推广手段及相应的全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学专业

培养目标:顺应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发展趋势,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遵循新闻教育的基本规律,紧跟全球全媒体发展趋势,深入推进新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技能培养体系建设,立足四川大学的人文社会学科的深厚底蕴和教育优势,坚持与创新“走出去、请进来”的办学传统,为党的新闻事业和传媒产业培养与输送“厚基础、宽口径、广适应”的高素质全媒型新闻人才。核心课程:新闻学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培养目标:依托教育部批准、四川大学重点建设一流学科(群)“中国语言文学与中华文化全球传播”,培养具有深厚汉语言文学修养,可从事科学研究、宣传出版、公关策划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该专业以培养基础扎实的学术研究人才为主要目标,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播,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核心课程:中华文化、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

四川师范大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

网络与新媒体创办时间2011年普通本科,(一)招生类别:文理兼收(二)培养目标:新媒体是传媒业在互联网时代的产物,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是教育部2012年在全国新增的本科专业;四川师范大学是全国首批获准开办此专业的大学之本专业依托我校在传媒领域的优势学科,以网络传播为基本支撑,将传统新闻传播学的基本知识与网络等新媒体实践相结合,在全媒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有一定的特
技校专业
相关问答